天天看小說

第44章 輕取河南

唐軍這一個多月來雖然在京師忙於大比武,但前線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停止,山西的李卑和艾萬年的投誠,讓唐軍在山西前線的兵力能夠大部分抽調,李卑和艾萬年的人馬來不及整編也已拉到了河南的交界處。

一直在山西前線的趙勝,拓養坤,黑虎星等唐軍大將也已到達了河南邊境,對福建,廣東兩省的兵馬虎視眈眈,而山東已順利納入唐軍的懷中,只有直隸的進展不理想,因爲張獻忠的牽制,竟然維持了三方平衡的局面。

張獻忠佔了安慶,池州,微州等地,而唐軍佔了鳳陽,潞州等地,其實兩軍將後世的安徽平分,而直隸的江蘇部分還在前明軍隊手裡,雙方的軍隊離南京不過百餘里,但兩方牽制,都沒有進攻南京。

南京留守的前明官員馬士英、阮大誠、方國安、何騰蛟、堵胤錫等人在張獻忠進入直隸時大驚失色,許多人紛紛要逃路,在唐軍進入直隸後,雙方牽制,南京反而安穩了下來,南京的官員又在爲立誰爲皇帝爭執不休。

唐軍並沒有特意去抓明朝的番王,除了晉王,肅王,楚王等因爲封地被唐軍佔領寄居在北京被唐軍重新抓獲外,其餘魯王,淮王,德王,荊王,伊王,瑞王等一大堆番王都安全脫離了唐軍的追捕,許多人到達了南京。

但有資格繼承皇位的無疑就是萬曆地直系子孫。如福王朱由崧,桂王朱由榔,惠王朱常潤。

湘懷王朱由栩等幾人,這些人呼聲最高的是福王朱由崧和桂王朱由榔兩人。

至於立福王還是立桂王,南京方面爭執不下。福王是萬曆最寵愛的皇子口當時萬曆差點讓他做了太子。福王分封到洛陽,京城地內府讓他搬空了一大半,可見萬曆對這個皇子的喜愛,可是現在福王在洛陽,控制在廣東的周家手中,如果立福王。很有可能周家可以挾天子而令天下,南京地這些人說不定還要仰周家地鼻息,他們當然不幹。

而桂王遠在廣西,如果立桂王。是將桂王迎到南京,還是南京地朝庭搬到廣西又是一個問題,如果立其他番王,又怕各地不服,吵吵嚷嚷將近二個月也沒有拿出結果,白白浪費時間。

大唐一千零二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崇禎十一年五月初十,唐皇再次在前明京師發出敦促各地投降的文書,並表示皇帝再次率五十萬大軍親征。

這次唐軍會合山東,山西和京師的人馬,實際數量共有二十五萬,其中唐軍的野戰,近衛兩軍計十六萬人,加上京師新整編的左良玉,劉良佐,劉澤清四萬大軍,還有李卑,艾萬年的五六萬人馬,發動民夫二十萬,離真正地五十萬相差不遠,若是以前的大明出動如此多的人馬,非得號稱百萬不可。

李鴻基領軍南下後,京師留守才一萬餘人,未免太過空虛,李鴻基只好下旨,從高立功的北方軍團中抽調一萬人進軍。

高立功,高傑,劉宗敏三人自從滅金以後,一直停留在北方,多是做些安置流民地工作,多次向皇帝請求,讓他們調回來參加伐明之戰,李鴻基一直不準,命令他們必須向北,再向北,讓三人頗爲鬱悶。

越往北越寒冷,五月的天氣,南方的莊稼都已長得鬱鬱蔥蔥,而北方的雪纔開始融化,北方只有野人才會生活在哪裡,不知皇帝要這樣無用的土地幹什麼,不過,好呆也是開疆擴土,三人雖然不以爲然,也只能按皇帝的命令去做。

得到皇帝調軍的命令,高立功大喜,以爲皇帝會讓他參與最後的滅明,聽到只調一萬人固守京師,心中失望不已,只派了手下一個五品的將軍帶人到京師。

聽到唐皇南下的消息,河南的福王,周王都是大驚失色,河南已有唐軍劉芳亮的數萬大軍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明軍依靠福建,廣東兩省的援軍纔剛剛擋住,唐軍五十萬大軍南下,怎可抵擋?

福建,廣東各有五萬大軍,其中福建由鄭芝龍的親弟弟鄭鴻逵、鄭芝虎親領,廣東援軍也是由廣東巡撫周若軍的親子周龍率領,分別坐鎮在洛陽和開封,兩方東西呼應,吳三桂被皇帝委以重任,立功心切,出軍不到一個月就收復了河南的鶴壁,濮陽,衛輝等地,各地的明軍或逃或降,在進攻鄭州時卻不順利。

鄭州本是河南巡撫李仙鳳的駐地,城高牆厚,李仙鳳宣佈投降唐軍後,周龍和鄭鴻逵分別派兵攻擊,李仙風受到兩面夾擊,自知不能抵擋,素性不抵抗,直接率軍逃命。

可是吳三桂要進攻鄭州卻不簡單,他的二萬大軍雖然精銳,卻沒有步兵,鄭州的守軍就有二萬人,自然不是吳三桂二萬騎兵能攻得下,就是能攻下,他也不願部隊折損太多,否則保不定皇帝一聲令下,他的二萬大軍再減爲一萬大軍。

而劉芳亮的大軍卻被擋在洛陽城下,洛陽城有周龍的四萬精銳,加上各地匯聚起來的明軍,城中兵力不下六萬,而且周龍的部隊有一萬多火器部隊,他們雖然都是火繩槍,但依靠城牆,剛好可以和唐軍的燧發槍比拼。

湖南的部隊本來就抽調了一部分給皇帝親征,又要留守的兵力,劉芳亮率領的部隊才三萬人,戰力最強的野戰軍只有一萬人,另個二萬都是守備軍,攻城的兵力只是守城的一半,自然難以攻下。

如果不是周龍顧及唐軍的武器厲害,幾次出城反擊都吃了小虧,劉芳亮能不能守住洛陽以西的地盤還是一個未知數。

唐皇的大軍以日行一百五十里的速度向河南推進,不但是福王和周王慌了神,就是周龍和鄭鴻逵、鄭芝虎也不知如何應對,開封和洛陽雖然是天下堅城,但不可能擋住唐軍的五十萬大軍,何況唐軍的大炮,火藥厲害異常,城牆也不一定靠得住。

兩家心急火燎的互派使者商議,終於作出了撤出河南,返回直隸的決議,此時徐州還在明軍手中,河南的軍隊可以由歸德,商丘返回徐州,再由徐州南下,或到南京,或回到他們自己的駐地。

歸德和商丘雖然已經易幟,但唐軍只派了幾名人員,象徵性的接管,真正的軍隊都是李仙鳳的人馬,兩人看準李仙鳳沒有膽子派兵阻攔,

李鴻基的大軍剛到邢臺,離河南還有數百里時,洛陽的周龍突然率軍衝出城外,劉芳亮輕而易舉的攻佔了洛陽城,不過,洛陽的府庫和福王府卻幾乎被周龍搬空,福王也一起跟著周龍逃跑。

劉芳亮拿下一座幾乎空空如以的洛陽,自然不甘心,一直率隊猛追,周龍無奈,只得放棄了從福王府和洛陽府庫中的大部分財物才全軍而退,而那些拼湊起來的明軍卻全被周龍拋棄,唐軍一路追殺,將從洛陽到鄭州的道路染紅,等周龍和鄭州的人馬合併後,唐軍才停止了追擊。

這一路追殺唐軍收穫頗豐,各種金銀珠寶明軍撒了一路,事後統計,光金銀就有七百多萬兩之多,其它古董,玉器,珠寶更是遠超此數,這些絕大部分是福王府中的東西。

周龍在鄭州與鄭鴻逵匯後後,鄭家軍也放棄了開封,帶著周王,兩家十多萬明軍徐徐向南退去,這部分明軍頗有戰力,劉芳亮和吳三桂匯合後,也不敢強攻,只是不停的派兵騷擾,讓他們的行軍速度放慢,等待皇帝的大隊到來。

等李鴻基到達開封時,明軍已退到了河南邊沿,快要進入徐州了,唐軍已是追之不及,李仙鳳果然不敢攔,凡是明軍要經過的地方,李仙鳳乾脆讓人全部放開。

整個開封人喊馬嘶,一時之間成了一個大兵營,加上劉芳亮和吳三桂的人馬,唐軍已超過了三十萬,加上民夫超過了五十萬。

劉芳亮,吳三桂等人雖然按照事分的吩咐收復了河南,但讓明軍全部跑了,心中有愧,齊向李鴻基請罪。

李鴻基哈哈一笑,將二人扶起:“兩位愛卿何罪之有,明軍能退,他又能退到何處,今日失了河南,他們還有直隸,浙江,福建等地容身,若是他日那些地方失掉又如何?”

兩人雖知皇帝是安慰之言,放跑了十多萬明軍,必定會大大增加以後進兵的難度,只是這次唐皇親領五十多萬大軍南下,多上十幾萬明軍,也不見得會給唐軍增加多少難度,兩人重新放下了心頭的大石。

李鴻基徵用了周王府作爲臨時的行宮,此時他的身邊將星閃爍,李萬成,李過,趙勝,馬世耀,田見秀,崔爾達,李過,劉體純,李巖,左光先,劉芳亮,李卑,艾萬年,拓養坤,虎大威,賀人龍,左良玉,劉良佐,劉澤清,吳三桂”,”,

現在擺在唐軍前面有三條路,一是與張獻忠聯合起來伐明,二是先打張獻忠,再將明朝殘餘勢力滅亡,三是將張獻忠和殘明一起打。

李鴻基決定在開封定下最後的戰略,三種方法各有優缺點,選那一種,不但要看唐軍的意願,而且還要看張獻忠和殘明勢力接下來的舉動。

第23章 撤離第20章 馬科下第3章 召見第82章 峰迴路轉第62章 鏡子第65章 做媒第70章 狩獵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51章 狐假虎威第41章 當街傷人第41章 成都攻防第18章 強攻第22章 投效第33章 百炮齊射第9章 冒犯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98章 捱罵第32章 黃金河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34章 兵與賊(上)第43章 禮尚往來第91章 條件第66章 矮黑人第37章 收心第20章 計議第31章 流血衝突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65章 登岸第9章 白桿精兵第4章 試探第62章 鏡子第30章 崇禎被俘第26章 亂局第63章 機器第1章 分封第31章 魔鬼第53章 人命如蟻第42章 改弦易轍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55章 佟氏毒計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23章 波折第3章 北方之議第24章 一敗塗地第95章 南巡之議第48章 贈槍第46章 名震天下第72章 奇兵第32章 黃金河第88章 使節(上)第72章 慘忍第17章 功敗垂成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50章 情報第5章 遷移第15章 炮戰第95章 行刑第91章 退兵第36章 臨陣招兵第24章 衝突第51章 鑑寶會一第10章 一網成擒第51章 狐假虎威第39章 各有心思第8章 收買第55章 初戰第2章 大將歸來第23章 數路攻擊第31章 權力之顛第24章 一敗塗地第21章 夜襲上第14章 結婚下第66章 矮黑人第68章 各有損失第12章 初攻達縣第17章 美色下第22章 血戰西安下第60章 強權第19章 初戰上第3章 一鼓而下第34章 兵與賊下第78章 聯合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13章 諜戰下第27章 逃亡第26章 蒙古俘虜第18章 攻城第35章 人才上第73章 光澤縣第34章 兵與賊(上)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59章 騎兵突襲第53章 鑑寶會(四)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章 心動第7章 管理第8章 唐軍入川第92章 俘虜進京
第23章 撤離第20章 馬科下第3章 召見第82章 峰迴路轉第62章 鏡子第65章 做媒第70章 狩獵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51章 狐假虎威第41章 當街傷人第41章 成都攻防第18章 強攻第22章 投效第33章 百炮齊射第9章 冒犯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98章 捱罵第32章 黃金河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34章 兵與賊(上)第43章 禮尚往來第91章 條件第66章 矮黑人第37章 收心第20章 計議第31章 流血衝突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65章 登岸第9章 白桿精兵第4章 試探第62章 鏡子第30章 崇禎被俘第26章 亂局第63章 機器第1章 分封第31章 魔鬼第53章 人命如蟻第42章 改弦易轍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55章 佟氏毒計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23章 波折第3章 北方之議第24章 一敗塗地第95章 南巡之議第48章 贈槍第46章 名震天下第72章 奇兵第32章 黃金河第88章 使節(上)第72章 慘忍第17章 功敗垂成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50章 情報第5章 遷移第15章 炮戰第95章 行刑第91章 退兵第36章 臨陣招兵第24章 衝突第51章 鑑寶會一第10章 一網成擒第51章 狐假虎威第39章 各有心思第8章 收買第55章 初戰第2章 大將歸來第23章 數路攻擊第31章 權力之顛第24章 一敗塗地第21章 夜襲上第14章 結婚下第66章 矮黑人第68章 各有損失第12章 初攻達縣第17章 美色下第22章 血戰西安下第60章 強權第19章 初戰上第3章 一鼓而下第34章 兵與賊下第78章 聯合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13章 諜戰下第27章 逃亡第26章 蒙古俘虜第18章 攻城第35章 人才上第73章 光澤縣第34章 兵與賊(上)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59章 騎兵突襲第53章 鑑寶會(四)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章 心動第7章 管理第8章 唐軍入川第92章 俘虜進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柯坪县| 伊春市| 新乡市| 蒲城县| 韩城市| 福建省| 当阳市| 林州市| 江津市| 石首市| 新乐市| 泸西县| 高淳县| 治多县| 新余市| 河曲县| 丹江口市| 邯郸县| 安仁县| 金塔县| 龙海市| 广汉市| 从江县| 蒙山县| 乐东| 繁昌县| 卫辉市| 新化县| 高安市| 同江市| 山西省| 平顺县| 佛教| 普陀区| 兴国县| 泌阳县| 舟山市| 万年县| 广元市|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