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章 退兵

明軍的突然停止進攻,讓何報,韓忠等人都感到奇怪,史可法雖然將淮安城四門都圍住,但淮安府周圍水道密佈,明軍根本無法將城中與外界的聯繫完全封鎖,如果沒有唐軍在城中,義軍等於是孤軍作戰,和外界有沒有聯繫都無用,但有了唐軍的幫忙,自然一切都不同,史可法就是將水道全部封鎖,唐軍也有信鴿可以傳遞信息。

廣東向唐軍投降這樣的大事,城中都已知曉,明軍此時突然停止進攻,何報生怕明軍放棄了攻城,才和衆人一起上城頭仔細察看,沒想到這個不經意的舉動卻將自己的身份暴露。

見明軍並沒有半點撤軍的跡象,何報才鬆了一口氣,本來淮安只要守半個月沒錯,只是後來唐軍高層突然又推翻了以前的決定,傳令讓誰安將史可法的部隊牢牢拖住,至於爲什麼改變的原因自然不是何報所能知曉,何報唯有盡力將任務完成。

明軍已連續二天沒有對淮安城發起進攻,城中的義軍輕鬆之餘,對明軍的舉動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打又不打,退又不退,難道他們還想將城圍困到斷糧不成,城中的糧草還足夠數月之用,不過最多的糧草總會被耗盡,明軍硬攻不下這倒是一個辦法。

只是一般的士兵自然不會去考慮這些,而義軍的高層都知道有唐軍這個後援,自然不懼明軍的圍城,見明軍不攻城,樂得全軍跟著休整。

經過兩天的休整,士兵們又都得到了飽食,明軍和數日前相比面貌已大爲不同,訓練時都是精神抖數,雖然比起剛到時還大爲不如,卻是恢復了大半土氣。大家才知道了史可法的用意。

高岐鳳被史可法頂撞了一次,這兩天倒也沒有再來騷擾,只是到了第三天,見史可法還沒有進攻之意,高岐鳳卻是忍耐不住,再次到了史可法的營帳,一見面就問道:“史大人,將士們也休整差不多了,今天是不是該出戰了?”

史可法並沒有再頂撞高岐鳳。而是神情嚴肅的道:“高公公,你可知道你我之命都在須臾之間。”

高岐鳳嚇了一大跳:“史大人,不要開玩笑,咱家膽子小,經不住嚇?”

只是看著史可法的面孔卻怎麼也不象開玩笑,他想到一種可能,馬上臉色發白:“史大人,咱家前些日子雖然對你有點挑刺,可也是逼不得已,史大人不會因這點小事就記恨咱家吧?”

高岐鳳還以爲是史可法對他不滿。想害他,不由軟了下來,他雖是監軍,到底沒有掌握兵權,若是軍巾主帥要暗害他,可以說極易。雖然以後史可法脫不了干係,可是他已看不到了,想起自己好象還差點將史可法唯一的義子殺了,心中更是涼叟叟地。

史可法沒想到高岐鳳想象成自己要殺他,不由有點哭笑不得。連忙解釋:“高公公,本官不是這個意思,你可知道我軍爲什麼攻佔一個小小的淮安一個多月,卻毫無辦法?”

高岐鳳心想到還不是主帥無能,累死三軍,此時卻不敢當著史可法的面如此講。只得支唔道:“那是城中叛民太過強大,不關將士之事。”

高岐鳳越想越對,看來史可法是想要推卸責任了,自己只要順著他意就可以了。等到了應天府再向朝庭告發就是,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他練得早已精通無比。

史可法一拍手道:“正是如此。”

高岐鳳心中不由鄙夷。史可法是有名的清流,自認正直,他的老師左光斗更是崢崢鐵骨,沒想到卻是一個滑頭。

史可法繼續道:“可是淮安中只是一羣亂民,他們佔據城池也不過十多天,開始時被我軍攻得毫無章法,可以說城池隨時都有可能被我軍攻下,爲何會越打越強?”

高岐鳳翻著白眼,心道這是你說的,我怎麼知道,太監雖然陰毒,喜歡挑刺,對於朝中正直的大臣恨不得全部打倒,但心裡究竟還會有幾分佩服之情,剛纔史可法的一番言語,高岐鳳卻已是把史可法當成了一個打仗無能,只會逃避責任地庸官了。

這樣的官員雖然遠比忠直之士對太監們的胃口,心下卻不會有多少尊敬,只是這一場戰事他從頭看到尾,淮安府越打越強也是事實,高岐鳳也有幾分好奇,問道:“那史大人可知道原因。”

史可法點了點頭:“本官在三日前纔剛剛知道。”

高岐鳳認定史可法是想推託責任,他自然不必再懼怕史可法,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打定主意無論史可法說什麼都同意就是,問道:“史大人可否把原因說出來,也容咱家向朝庭回稟。”

史可法道:“原因就是城中已不全是亂民,而是有唐軍混雜之中。”

高岐鳳點了點頭,這倒是一個好理由:“好了,咱家知道了,淮安城中不就是有唐軍嗎,那接下來怎麼辦,是繼續進攻,還是向朝庭要援兵。”

史可法道:“不能進攻,援兵也毫無作用,退兵,只有退兵,纔可以保得眼下數萬將士的平安,否則不便淮安不可取,鹽城,揚州等地也有可能被失去,到時朝庭危矣。”

高岐鳳失聲叫了起來:“退兵?史大人,你別忘了皇上的旨意如何說?”

史可法點了點頭:“我知道,皇上讓我不惜一切代價將淮安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來,否則必定嚴懲不怠。”

高岐鳳仔細打量了史可法幾下,見史可法面無表情,他心裡拿不定史可法是何主意,若是退兵那就是抗旨大罪,史可法不但官當到頭了,就是腦袋能不能保住還是一個大問題,即如此,又何必再推御責任:“史大人,難道城中真有唐軍不成?。”

史可法不悅起來:“高公公。你莫非懷疑本官說謊?”

高岐鳳乾笑了幾聲:“不敢,不敢,史大人的話咱家如何會懷疑!”

高岐鳳的臉一下子難看起來,想起城中有唐軍的支持,他不由頭皮發麻,唐軍的厲害弘光朝上下都很清楚,此是高岐鳳恨不得馬上退走,只是他身爲監軍,軍隊不退,他也不可能獨自逃走,馬上就想同意史可法退軍地要求,又怕承擔責任,想了想才道:“史大人,你是主帥,你說如何就如何吧。”

史可法對高岐鳳明說也不是想讓他承擔責任,只要他不搗亂就行,見高岐鳳沒有反對,馬上向外面叫到:“來人,傳我將令。讓各將都到我營中集合。”

幾名親兵應聲而來,向史可法行了一禮,就重新出帳,不一會兒,中軍大營中的傳令兵全部出發,將史可法的命令傳到各軍。各個明軍將領接到命令迅速朝史可法地營帳策馬而來。

高岐鳳知道史可法等下就會傳令撤軍,本來這種會議他這個監軍一定要參加,高岐鳳此時卻一心想盡快收拾東西跑路,對史可法道:“史大人,待下的會議咱家就不參加了。任由史大人安排就是,咱家告辭。”

沒等史可法回答,高岐鳳轉身就走,史可法只得抱拳道:“公公好走。”

史德威對著高岐鳳的背影呸了一口,罵道:“狗太監,”又向史可法道:“父親大人。幹嗎不讓他留下來。”他剛纔一直沒有插話,此時見高岐鳳甩甩手就想走人,忍不住開口說話。

史可法搖了搖頭:“算了,他留不留下來都是一個樣。”

史德威急道:“那怎麼同。他不留下來,此次撤軍地責任一定會全由父親大人來背。我去把他叫回來。”

看到史德威就要向高岐鳳追上去,史可法忙叫道:“回來,此次進攻誰安失利,爲父根本沒有打算要別人來承擔責任。”

史德威只得停下腳步,不甘心的望著高岐鳳離去。

得到傳令的各將很快集中到史可法的營帳中,等衆將都到齊,史可法將退兵的決定說了出來,衆將都是一片譁然,大家都以爲休整之後,馬上就要對淮安重新發起進攻,沒想到竟然是要退兵,衆人一時搞不清狀況,都面面相覷。

史可法將那日看到地結果和盤托出,並將淮安城中有唐軍地猜測告訴大家,衆人馬上驚慌起來,唐軍既然介入,自然不會只是單純的守城,誰也不能肯定此時沒有一支部隊已盯上了眼下這數萬明軍,一個不好大夥兒全都死無葬身之地。

只是朝庭的旨意是要儘快拿下淮安城,如果退兵,那豈不是和朝庭背道而馳,許多將領猶猶豫豫的說出自己的擔心,更多地人卻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授,眼看全軍要陷入危急,還有堅持進攻淮安城,無疑是愚不可及,一時營中大吵大鬧起來。

史可法重重的敲了一下桌案:“好了,我意已決,今日下午我軍出其不意,退軍!”

衆人都靜止了下來,望向史可法,大家自然知道史可法如此說就是要把退兵的責任全都承擔下來,史可法的幾名心腹將領站了起來,嘴皮動了幾下:“大人,你……。”

史可法搖了搖頭:“不必多說了,大家分頭準備去吧。”

衆人都應了一聲:“遵令。”魚貫而出了史可法地大營,畢竟能夠平安撤退,又不擔風險,誰都不會反對,換了別地主帥,恐怕會千方百計將黑鍋給下屬背,哪會主張承擔了所有地責任,一時衆將對史可法都打心底尊敬起來。

等各個將軍回到營中,宣佈了撤軍的消息,所有官兵都歡聲雷動,大家都對如此難啃的淮安城有了懼意,此時養精蓄銳了數天,又不用再攻城,明軍士兵一時暴發出巨大的熱情,半上時辰不到,已全部收拾好了,就等著撤軍。

明軍營中的動靜自然瞞不過城巾地守軍,接到報告的韓忠、何報、劉老四等人都匆匆趕到城頭,看到底下的明軍來來往往,韓忠還看不出什麼明堂,連忙問道:“他們在幹什麼?”

何報只用望遠鏡看了幾眼,就確定了下來:“不好,明軍在拆營。”

韓忠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拆營幹麼,不怕凍死麼?”

何報回道:“他們這是要撤軍。”

韓忠不由高興起來:“撤軍,那城中之圍豈不是解了。”

何報的一個親兵冷冷的回道:“當然解了,只是他們卻要全跑了。”

韓忠纔想起他們不是隻守城這麼簡單,主要還是要拖住這數萬明軍,見何報地臉色不對,小心提議道:“何大人,不如我軍開城出擊。”

何報的雙手緊握著手巾的望遠鏡,手上青筋暴起,心中猶豫不決,韓忠擔心的看著他手中的望遠鏡,那可是價值一千五百兩白銀的東西。

何報考慮半響,那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城中地兵馬絕大部分在兩個月前都是從來沒有拿過兵器的農民,用來守城還可以,若是出城攻擊明軍,恐怕被明軍衝上數下就要崩潰,到時留不下明軍,淮安還有可能被明軍趁勢奪去,反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史可法看到城中不出擊,失望的看了誰安城一眼,喊道:“全軍出發!”

他有持無恐,故意大張其鼓的撤軍,就是想引誘城中地義軍出擊,作最後一博,現在義軍堅守不出,史可法只能無可奈何的退去。

看到城下明軍最人一個人也已退去,淮安中地軍民全都歡呼起來,在明軍進攻的日日夜夜,雖然義軍的上層都是胸有成竹,但普通的民衆到底是不安,這可是造反的大罪,萬一城破,後果不堪設想。

何況早期明軍攻城時,義軍手忙腳亂,雖然佔有城池的便宜,但死傷比攻城的明軍還多,讓他們都心有餘悸,如今明軍主動退兵當然最好。

史可法在退軍的路上也是不敢大意,唯恐哪裡就會鑽出一路唐軍對其突擊,直到全軍回到了鹽城,史可法才鬆了一氣。

鹽城城小牆矮,容不下數萬大軍,再說史可法放心不下的還是揚州,揚州不但城池遠比鹽城要大,而且還是應天府的屏障,不容有失,在鹽城休息一晚後,史可法就將全軍向揚州撤回。

第1章 大封功臣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4章 求親第38章 蠢蠢欲動第32章 皇陵事件第34章 母子重逢第25章 釣魚城第10章 達縣大戰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53章 人命如蟻第58章 戲正酣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19章 生擒第33章 玉璽風波第13章 結婚上第54章 壕強反擊第91章 退兵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20章 虎狼之藥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80章 鼓動第38章 緬甸第79章 以彼之道第94章 大戰重第3章 投軍第39章 美女威力第8章 邢秀娘下第19章 生擒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41章 當街傷人第16章 沙地行軍第56章 退避第19章 心思第11章 結拜下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56章 自欺欺人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13章 寶雞第13章 人的需求第22章 投效第68章 射殺第13章 人的需求第9章 遇襲第41章 大比武中第32章 雙皇會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32章 太原城破(上)第51章 鑑寶會一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59章 求和第30章 崇禎被俘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3章 張家寨上第36章 臨陣招兵第45章 合流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49章 身份轉變第65章 攻佔南昌第2章 巧遇第75章 國家賠償第18章 落入陷井第7章 廷議第9章 商議第30章 直搗盛京第37章 家事難斷第26章 府中激戰第7章 孫元化第61章 巴達維亞第28章 林丹遺孀第63章 機器第12章 王自用第20章 計議第19章 萬里歸途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71章 中招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4章 初次碰撞第33章 鰲拜之死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28章 兵變鬧劇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14章 滔天陷井第4章 軍營比武第39章 來意第5章 發財第4章 兵指何方第4章 試探第51章 鑑寶會(二)第20章 立功第13章 烽火連天上第13章 結婚上第42章 判決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20章 立功第1章 大封功臣第6章 調兵遣將第17章 埋伏第13章 諜戰下
第1章 大封功臣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4章 求親第38章 蠢蠢欲動第32章 皇陵事件第34章 母子重逢第25章 釣魚城第10章 達縣大戰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53章 人命如蟻第58章 戲正酣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19章 生擒第33章 玉璽風波第13章 結婚上第54章 壕強反擊第91章 退兵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20章 虎狼之藥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80章 鼓動第38章 緬甸第79章 以彼之道第94章 大戰重第3章 投軍第39章 美女威力第8章 邢秀娘下第19章 生擒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41章 當街傷人第16章 沙地行軍第56章 退避第19章 心思第11章 結拜下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56章 自欺欺人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13章 寶雞第13章 人的需求第22章 投效第68章 射殺第13章 人的需求第9章 遇襲第41章 大比武中第32章 雙皇會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32章 太原城破(上)第51章 鑑寶會一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59章 求和第30章 崇禎被俘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3章 張家寨上第36章 臨陣招兵第45章 合流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49章 身份轉變第65章 攻佔南昌第2章 巧遇第75章 國家賠償第18章 落入陷井第7章 廷議第9章 商議第30章 直搗盛京第37章 家事難斷第26章 府中激戰第7章 孫元化第61章 巴達維亞第28章 林丹遺孀第63章 機器第12章 王自用第20章 計議第19章 萬里歸途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71章 中招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4章 初次碰撞第33章 鰲拜之死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28章 兵變鬧劇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14章 滔天陷井第4章 軍營比武第39章 來意第5章 發財第4章 兵指何方第4章 試探第51章 鑑寶會(二)第20章 立功第13章 烽火連天上第13章 結婚上第42章 判決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20章 立功第1章 大封功臣第6章 調兵遣將第17章 埋伏第13章 諜戰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市市| 岳西县| 垦利县| 砀山县| 改则县| 青海省| 尖扎县| 乡城县| 囊谦县| 本溪市| 巴南区| 乌什县| 扶绥县| 昔阳县| 横峰县| 阜平县| 徐汇区| 德州市| 茂名市| 静宁县| 鄂州市| 江西省| 昌宁县| 洞头县| 安乡县| 蓝田县| 郓城县| 本溪市| 甘南县| 仙游县| 和政县| 吴忠市| 霸州市| 忻城县| 晋州市| 渭源县| 黑水县| 库尔勒市| 宕昌县| 肇州县|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