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章 蒙古俘虜

馬維興剛進入嘉峪關,就令林日瑞率軍撤了下來,而唐軍也沒有上去接防,蒙古人突然發現城頭上的官軍全不見了,正摸不著頭腦時,嘉峪關的西門緩緩打開,許多見關上已沒有官軍的蒙古人大喜往上爬,正爬到了半空中,見西門已開,所有的蒙古人都停了下來,不敢相信的看著從來沒有開過的柔遠門靜靜的打開,彷彿正在邀請他們入內。

這種違反常識的現象,讓所有的蒙古人都有點不知所措,就在此時,城中衝出來一隊隊黑衣黑甲的騎兵,貴由心中格登一下,這是什麼人,這些蒙古人因躲避皇太極的追殺,一直沒敢返回內蒙一帶,所以對唐軍所知不多,不過貴英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是他們的朋友。

唐軍一衝出來,馬上分出數隊人馬包抄,將所有的蒙古人都圍住,齊聲大喊:“降!降!降!”

蒙古人望著這上萬的精銳騎兵,每個人的勇氣都消失的乾乾淨淨,若是在十天前,有完好無損的一萬大軍在,就是再多敵軍蒙古人也不會有怯意,可此時只剩下三千疲兵,有人連武器都拿不穩,這仗還怎麼打。

貴英首先丟下了自己的兵器,接著是他的親兵,蒙古人一個個傳染,不一會兒所有的蒙古人都丟了武器,許多人乾脆一屁股坐在地上,躲下就睡,太困了,就是死了也要睡一覺再說,最爲尷尬的就是爬在城牆上的那些人,是繼續往上爬,還是下來,有幾名手快的蒙古人甚至已爬到了城頭。

不過,很快他們就不用選擇了,在唐軍的嚴令下,一個個只好乖乖的爬了下來,只個稍微猶豫的,被唐軍舉槍就射,慘叫著從半空中掉了下來,這給所有的蒙古人都提了一個醒,連忙都吱溜往下爬。

劉體純望著這些輕易就俘虜了的蒙古人,卻有點頭痛,只過了一會兒,一大半的蒙古人已經躺在地上了,任由唐軍用腳踢也不起來,一摸他們的鼻息,一個個都睡的死沉死沉,劉體純無奈,總不能讓人他們都扛回去吧,可沒有人願意扛那些死沉死沉的蒙古人,只好吩咐收繳他們所有的兵器後,留下數千人在城外看守,其餘人押著還清醒的蒙古人回到了嘉峪關。

楊麒被放了出來,終於又可以扯高氣揚的坐在大堂了,馬維興對他客氣了幾句,誇他不畏艱險,深入敵境勸降,忠心可嘉,喜得楊麒馬上忘了自己在牢中度日如年的情景,把向林日瑞跪地求僥的醜行也全忘了,在馬維興面前大表忠心。

馬維興卻沒有再理他,對馬維興來講,能率三千人在外無援兵,隨時有可能雙面受敵的情況,還能守住嘉峪關,並將蒙古人減員七成,其餘三成也快要被拖死的林日瑞比他要重要的多。

許多官軍撤下來後,也倒地便睡,對他們來講,既然上面決定要降那就降吧,許多人其實還鬆了口氣,蒙古人只會燒殺搶掠,打蒙古人大家自然沒有問題,可唐軍也是漢人,而且現在唐軍已將甘肅拿下,自己這個孤城又怎能守得住,聽到主帥拒絕向唐軍投降,許多官軍都隱隱不安,但蒙古人的到來讓他們沒有時間胡思亂想,只好全心投入到守城中去,現在蒙古人完了,唐軍進城了,大夥的性命算保住了,不睡覺還幹什麼。

林日瑞睜著血紅的眼睛打量著身邊的唐軍,不可否認,這些人一個個虎背熊腰,都是好手,而且有一半的人拿著火器,其餘人的刀劍也是寒光閃閃,比官軍的兵器還要好,自己就是有三千完整的兵力,恐怕也不能抵擋幾天,若是沒有蒙古人來搗亂,恐怕自己會以身殉城吧。

馬維興見所有的官軍都疲憊欲死,知道他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睡覺,對林日瑞道:“將軍以寡敵衆,和敵人連戰十日,想必也已經累了,不如先休息一天,明日再與將軍詳談?!?

林日瑞此時腦子已成了一團漿糊,剛剛是自己下令投降,雖然是迫不得已,但自己所堅守的數十年操守毀於一旦,心中紛亂不已,加上長期不睡,腦中已麻木,聽了馬維興的話,頓時大爲感激,向馬維興行了一禮:“多謝將軍。”也不再客氣,退下去後回到自己房中倒頭便睡。

楊麒本想借著機會想諷刺林日瑞幾句:“我來勸降時你怎麼說,還說我不忠不義,你現在不也投降了嗎。”卻沒有找到機會,見馬維興對林日瑞如此重視,頓時鬱悶無比。

此時唐軍已接管了整個嘉峪關,但無論是官軍還是俘虜的蒙古人,都在呼呼大睡,蒙古人還有一千多人在城外睡覺,讓唐軍不得不派人守候,直到一天一夜後,纔有人開始醒來,更多人睡了兩天兩夜,官軍還好,唐軍多少會照顧一點,見一些人在夢中乾渴難耐,替他們喂些水,有上百蒙古人因爲已受傷,在睡夢中大量脫水,竟然活活渴死,宋獻策發現後,命唐軍給蒙古人也喂水。後來纔沒有蒙古人因乾渴而死,但還是有人一睡不起。

郭天吉倒是最先醒來,他是嘉峪關的第二號人物,林日瑞事事起帶頭作用,這些天的守城戰中,他倒能不時抓點時間睡覺,甚至有時間和楊麒套近乎。

唐軍因還沒有從蒙古人手中得到林丹餘部的情報,暫時在嘉峪關停了下來。進了嘉峪關後,唐軍的高層都喜歡站在嘉峪關的最高處,眺望著長城似游龍浮動在浩翰沙海之中,若斷若續,忽隱忽現,若是有幸,還能看到沙漠中的海市辰樓,剎是奇特,塞上風光,奇特景色,盡收眼底,郭天吉趁機陪在馬維興和宋獻策身旁,替他們解說嘉峪關的種種由來。

看著如此雄偉的關隘,聽到郭天吉對蒙古人歷次進攻嘉峪關的介紹,馬維興暗暗慶幸當初沒有聽到楊麒被扣就馬上發兵,若是守軍全力抵抗,以唐軍的戰力也至少會損失數千人,不由感嘆的道:“將軍辛苦了,若沒有你們守著這嘉峪關,甘肅的漢人不知會有多少遭到蒙古人的搶掠?!?

郭天吉驕傲的指了指西甕城門樓檐臺上的一塊磚道:“大人,你看見那塊磚,那是我們嘉峪關的定城磚,只要磚在,我們嘉峪關就不會破?!?

馬維興也看到了那塊磚,心中有點奇怪,這裡多出一塊磚來是怎麼回事,聽郭天吉一說,這塊磚好象還挺有來歷,頓時大感興趣,問道:“這磚有什麼奇特嗎?!?

原來在嘉峪關流傳著一個傳說。說是當初朝庭修嘉峪關時,主管官員給工程主持人出難題,要求他預算用材必須準確無誤。在工匠們的幫助下,工程主管人進行了精確的計算。結果工程竣工時,所備的磚瓦木石恰恰用完,只剩下一塊城磚,稱爲“最後一磚”。

不過,守軍更喜歡稱它爲定城磚,只要磚在,就能壓住所有邪氣,永保嘉峪關不破,實際上,自從嘉峪關建成一百年來,確實也沒有破過。這也成了所有守城士兵的精神支柱,所有無論蒙古人怎麼進攻,嘉峪關的守軍還能堅持抵抗。

宋獻策看得若有所思,一塊磚頭的力量在這裡可以這麼大,若是那天有人把這塊磚拿了,守將豈不要驚惶失措。

貴英睡了二天一夜才醒來,他是蒙古人的頭領,自然得到了優待,唐軍在他躺下後,將他擡到了個單獨的房間裡,派了兩人專門看管,他聽到門外唐軍的聲音,腦裡慢慢才清醒過來,原來自己做了俘虜。

貴英以前跟著林丹風光無比,他是林丹最信重的大將,連察哈爾部屬五路頭目的妻子,貴英都敢強佔,受害頭目含憤投巴林部首領炒花,炒花不能養,投奴酋。奴酋用之守廣寧。察哈爾的許多部落對林丹汗不滿,逐漸依附於後金,其中也不無有他的關係,現在林丹死了,他雖然有一萬人馬,還是不敢返回蒙古草原,否則那些以前和他有深仇大恨的部落必定會羣起而攻。

貴英倒是有做俘虜的覺悟,蒙古草原去不了,青海又活不下去,這次若不能攻破嘉峪關既使逃了,也只有等死,做了漢人的俘虜也不錯,起碼還能活下去,至於能不能活的舒服,那就要看自己的表現了。

貴英馬上大叫起來:“來人,來人?!?

兩名唐軍聞聲走了進來,見貴英醒來,端來了一碗稀飯給貴英,冷冷地道:“叫什麼叫,這是給你的,吃完了馬上要去問話?!?

貴英的肚子早已咕咕叫了,端起了稀飯,幾口就喝了個精光,只覺得甜美無比,將碗上的湯水都舔了個乾淨,從沒有感覺到漢人的稀飯是如此好吃,他把空碗遞給唐兵,巴巴的道:“還有沒有。”

“沒有了,吃太多小心撐死?!彪m然現在唐軍中也有了許多蒙古人,但數百年來,蒙古人對大明的邊境騷擾太嚴重,唐軍的士兵都來源於陝山甘三省,這些地方提起蒙古人來莫不恨之入骨,對俘虜的蒙古人自然沒有好感。

聽到沒有了,貴英大爲失望,不過,他沒忘記叫人來的目的,忙道:“我有事見你們的主帥?!?

一名唐軍道:“你想見我們馬大人,還不夠資格,我會帶你去見劉將軍?!?

貴英忙道:“我有重要情報給你們主帥,他一定會見我的?!?

兩名唐軍想了想,道:“好,我們先通報,看馬大人願不願意見你?!?

貴英忙哈腰道:“願意的,他一定願意。”說完他有點臉紅,以前除了見林丹,每個人對他都畢恭畢敬,沒想到他現在卻要向以前看不起的一個漢人士兵低點。

馬維興聽到貴英已醒來要見他,馬上讓人把貴英提來,貴英還沒有搞清擒住他的是什麼人,見馬維興如此年輕,有點不相信他會是重要人物,懷疑得問道:“請問將軍在朝庭任何等職務?!?

馬維興的親兵喝道:“大膽,這是我軍的驍衛大將軍,還不跪下?!?

貴英是林丹手下最重要的大將,對明朝的軍制也有一定的瞭解,聽到驍衛大將軍一臉茫然,好象大明沒有這個官制,但他不敢再問,既是大將軍,那麼地位應該不低,他倒是能屈能伸,馬上跪了下來:“拜見大將軍,罪民冒犯天朝,罪該萬死,爲了贖罪,罪民願將林丹汗的遺孀囊囊福晉下落告之將軍?!?

馬維興大喜,真是想磕睡送來了枕頭,忙問道:“那林丹汗之子額哲等人你知不知道?”

貴英道:“知道,知道,不但他們,就是林丹的正妃蘇泰太后小人也知道?!?

宋獻策在旁問道:“那她們身邊人多不多,離此遠不遠?!?

貴英雖不知宋獻策是什麼人,但能在大將軍面前插嘴,自然也是大人物,忙回道:“不多,她們身邊都不足千人,離這裡也不遠,大約五天就能到。”

宋獻策和馬維興對望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喜意,馬維興道:“那好,你再休息一日,明天我們就出發,一起把她們請回來。”

貴英忙應道:“是,是?!边t疑了一下,道:“不知將軍會將我等如何處理。”

宋獻策道:“你放心,只要你願意投效我軍,我軍會劃出草場讓你們放牧,若是有意加入軍隊也可以?!?

貴英大喜:“願意,當然願意?!彼难e暗暗道,漢人就是愚蠢,現在暫時依附你們也沒關係,等以後力量強了,那是又可以縱橫馳騁,把刀舉向懦弱的漢人,他哪知道,唐軍讓他們放牧,可不會象以前一樣任由他們自由發展,會把他們牢牢的圈起來,想象以前一樣,弱時就歸附,享受朝庭的接濟,強時就露出強盜嘴臉,把刀舉向接濟他們的漢人,門都沒有。

第20章 下馬威第14章 鳳縣第30章 直搗盛京第63章 軍情第41章 當街傷人第28章 窮途未路第7章 軍火第18章 北方來人第38章 惡作劇第18章 出賣第33章 鰲拜之死第55章 亂夜第4章 兵指何方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75章 國家賠償第30章 直搗盛京第52章 大軍圍城第53章 人命如蟻第34章 遼河邊沿第49章 長安第20章 虎狼之藥第1章 大封功臣第14章 鳳縣第27章 求賢令第95章 行刑第15章 定計第99章 南巡第67章 強行封官第62章 派別第32章 皇陵事件第31章 郡主情仇第59章 求和第4章 火起第54章 遭遇第14章 歸化城(上)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81章 不期而遇第39章 香火第20章 噩耗第13章 毒手佛心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63章 機器第19章 初戰上第78章 聯合第29章 算盤落空第10章 達縣大戰第57章 思凡下山第16章 美色上第40章 探訪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13章 結婚上第22章 奢侈之風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33章 蠻人阿奴第8章 殺雞駭猴第28章 三方迥異第15章 定計第81章 不期而遇第25章 傳國之寶第31章 魔鬼第23章 出遊第13章 逆襲丹江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7章 廷議第31章 流血衝突第41章 威攝第64章 任務第70章 三年之約第12章 立足之戰第24章 一敗塗地第15章 湘河炮聲第13章 毒手佛心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90章 暴露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49章 長安第91章 退兵第49章 裂痕第56章 惹火上身第9章 投降第72章 奇兵第86章 大軍齊集第39章 各有心思第9章 大炮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10章 賺錢上第7章 人爲財死第7章 廷議第46章 六大高手第20章 計議第3章 一鼓而下第44章 初展才華第40章 改名第36章 黃金之爭第24章 不期而遇第40章 賜宴第61章 陷落第23章 出遊
第20章 下馬威第14章 鳳縣第30章 直搗盛京第63章 軍情第41章 當街傷人第28章 窮途未路第7章 軍火第18章 北方來人第38章 惡作劇第18章 出賣第33章 鰲拜之死第55章 亂夜第4章 兵指何方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75章 國家賠償第30章 直搗盛京第52章 大軍圍城第53章 人命如蟻第34章 遼河邊沿第49章 長安第20章 虎狼之藥第1章 大封功臣第14章 鳳縣第27章 求賢令第95章 行刑第15章 定計第99章 南巡第67章 強行封官第62章 派別第32章 皇陵事件第31章 郡主情仇第59章 求和第4章 火起第54章 遭遇第14章 歸化城(上)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81章 不期而遇第39章 香火第20章 噩耗第13章 毒手佛心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63章 機器第19章 初戰上第78章 聯合第29章 算盤落空第10章 達縣大戰第57章 思凡下山第16章 美色上第40章 探訪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13章 結婚上第22章 奢侈之風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33章 蠻人阿奴第8章 殺雞駭猴第28章 三方迥異第15章 定計第81章 不期而遇第25章 傳國之寶第31章 魔鬼第23章 出遊第13章 逆襲丹江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7章 廷議第31章 流血衝突第41章 威攝第64章 任務第70章 三年之約第12章 立足之戰第24章 一敗塗地第15章 湘河炮聲第13章 毒手佛心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90章 暴露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49章 長安第91章 退兵第49章 裂痕第56章 惹火上身第9章 投降第72章 奇兵第86章 大軍齊集第39章 各有心思第9章 大炮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10章 賺錢上第7章 人爲財死第7章 廷議第46章 六大高手第20章 計議第3章 一鼓而下第44章 初展才華第40章 改名第36章 黃金之爭第24章 不期而遇第40章 賜宴第61章 陷落第23章 出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新乐市| 湖北省| 锡林浩特市| 镶黄旗| 泰州市| 姜堰市| 南乐县| 沂水县| 北辰区| 晋城| 梅河口市| 遵化市| 牟定县| 西峡县| 留坝县| 远安县| 多伦县| 道真| 壤塘县| 吴旗县| 科技| 星子县| 连平县| 贵定县| 华坪县| 栖霞市| 泗洪县| 淳化县| 龙陵县| 沅陵县| 绥中县| 察哈| 邓州市| 县级市| 连云港市| 盐山县| 通城县| 阳原县| 石渠县| 页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