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章 投降

曹文詔已接到報告,說大約有二千人,強行撕開官軍的外圍,進入大別山一帶,儘管官軍將這部人馬形容的十分利害,說每人都帶有火槍,火槍的射程又快又準,而且還能用手飛出炮彈,每一個炮彈都能炸翻數人。

曹文詔接到報告後卻只是一笑,火槍利害的只有現在稱爲唐軍的李自成部了,但說是用手能發炮,曹文詔卻斷然不信,肯定是部下怕處罰推脫責任,才形容的如此過火,不過,現在他快要大功告成之際,卻不想對部下進行處罰,只是批評他們不要誇大事實,同時要儘量找到那隊人馬,將功贖罪,就再也沒有放在心上,畢竟只有二千人,在數十萬大軍中能濟得了什麼事。

此時羅田縣內,義軍的高層濟濟一堂,每人都面色沉重,官軍已到了羅田的外圍駱駝坳,暫時由老回回率軍擋住,駱駝坳要是失守,羅田就得直接面臨被圍的危險,而且還會和麻城隔絕,後面的大別山成了他們暫時的救星,同時也是他們的催命符。

說救星是因爲大別山將河南,安徽的官軍隔開,官軍只能從湖廣方向壓過來,這大大增加了官兵進軍的時間,說催命符同樣是因爲大別山,把他們逃跑的路全堵死了,大別山只有長嶺關,小界嶺兩個地方有小路可通河南,但這兩個地方只要官軍派上數百人,義軍縱有十倍,百倍的兵力也奈何不得,只能看著官軍步步進逼。

牛金星不在身邊,衆人都覺得少了一個出主意的人,革裡眼賀一龍,混天王張應金,改世王許可變,九條龍馬士秀,混十萬馬進忠,順天王樑時正,過天星惠黨相這些人只會喊打喊殺,要找個出主意的卻沒有。

高迎祥皺著眉頭道:“各位,你們倒是說話呀,再這樣下去,我們非被官軍全部困死不可。”

賀一龍道:“要是軍師在就好了,他一定有辦法。”

衆人都白癡一樣看著他,什麼時候了,盡說些廢話,張應金道:“天王,咱們兄弟困在這也不是辦法,不如一起衝出去好了,咱們本是窮人出身,這些年山珍海味也吃過了,漂亮的女人也睡過了,現在死了,也算不白來這世上一場。”

衆人都應起來:“是啊,是啊,天王,咱們衝吧,死了碗大一個疤,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若是僥倖出去了,又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了。”

只有馬進忠道:“天王,不如我們進山,大別山方圓千里,官軍哪找得過來。”

賀一龍卻道:“要進山你自己進去,咱們不攔你,大別山窮山惡水,老子可不願餓死在山裡。”

馬進忠爭辨道:“怎麼會餓死,咱們還有不少餘糧,若只有數千人,完全可以吃上一年,躲過了這一年時間,官軍肯定得撤了,到時再出來不就行了。”

進山這條道大家不是沒想過,但這些年來,衆人打家劫舍,好不快活,進了山裡什麼都沒有,這樣的苦日子誰願意過,何況糧食只夠二月所用,若所有人進山,二個月後大家都得喝西北風,聽馬進忠的意思卻是說只帶數千人進山,那還有數萬人怎麼辦?

賀一龍口裡說的豪邁,真有活路又怎肯尋死,他疑惑地問:“我軍有數萬人,怎麼只有數千人進山。”

衆人都嫌他問話太蠢,不願意回答他,只要把大部分人留下來擋住官兵就成了,進山的當然都是大家的親信,衆人一起望著高迎祥,等他做出決定。

看著衆人熱切的眼睛,高迎祥明白大家都不願意送死,高迎祥萬分爲難,這數萬人都是他的精銳屬下,若同意這個決定,就等於要把他們全部拋棄,但如果不這樣,可能全軍都要被官軍殲滅,想到這,下令道:“好,從今天開始,馬上把羅田的物質往麻城轉移,同時這次行動大家都要保密,否則引起騷動,若讓我知道是誰泄的秘,必定軍法處置。”

衆人都知道此事關係到自己的身家性命,不可大意,凜然應道:“是。”

馬士秀和老回回馬守應交好,向高迎祥問道:“天王,要不要派人通知老回回大哥。”

衆人都豎起了耳朵,大家都要走,自然要有人留下來守城,此時有了去路,何人肯留下來送死,剛纔大家都沒有說這個問題,自然人人都心知肚明,這守城的人恐怕非老回回莫屬。

果然,高迎祥回道:“我會派人通知他的,我們走後,讓他守不住駱駝坳可以撤到城中。”

衆人默不作聲,快步走了出去,早點回家收拾東西上路纔是,第二天,高迎祥將城中二萬精兵悉數派給老回回,讓他堅守駱駝坳,同時只留下了一個小頭目守城,其他各營統領都率自己的親兵帶著大量糧食向麻城轉移。

老回回應付前線官軍一波一波的攻擊,正處於吃緊關口,突然接到二萬精兵增援,大喜過望,又把官軍都擋了回去。

高迎祥到了麻城,同樣如此處理,將大部分義軍以增援的名義調往前線,身邊只留下了三千人,派人探好路後,三千人絡驛不絕的向山中轉運糧食,五六天後,老回回終於覺得不對了,高天王雖然給他派出了援兵,但糧食卻沒有運來多少,來了數萬人,前線本來還有數月的糧食,現在只夠用三天了,老回回忙派人去催糧。

老回回派去的人到了羅田大吃一驚,城中只有一個小頭目在守城,天王和其餘頭領都已去了麻城,至於什麼原因,留下的那個小頭目也不知道,老回回派去的人只好自己去糧庫中運糧食,到了糧庫一看,發現大半的糧食已沒了,剩下的全部帶上,也不夠前線吃上十天,老回回的人只得帶著僅剩的糧食回到前線。

老回回得到情況後大吃一驚,難道自己被天王出賣了,老回回一萬個不信,他是天王的嫡系,和高迎祥出生入死多年,高迎祥的命他都救了幾回,儘管馬過應不相信高迎祥會出賣他,但現在卻毫無疑問,老回回頓時沒有心思防守,留下自己的一個親信統領部隊,他親自帶著親兵回到了羅田縣城。

眼前的現實讓他痛苦無比,他被出賣了,被一直讓他信任,讓他爲之拋棄生命效忠的人出賣了,一時之間,老回回心灰意冷,本來他可以自己趕到麻城去責問高迎祥,但到了麻城又能怎樣,大罵一通,還是拔刀拼命,他一時之間只覺得心中充滿了悲哀。

等老回回重返到駱駝坳前線時,又擔擱了數天,從羅田運去的糧僅夠五日所需了,前面的戰事也越來越激烈,官軍仗著人多,一直在激烈的進攻,前線義軍死傷累累,傷亡已達萬人,但這批人不虧是義軍精銳,官軍的傷亡更達到了數萬。

老回回馬守應在自己的帥帳左思右想半天,再打下去除了增加雙方的傷亡外已完全沒有意義,老回回不得不作出痛若的選擇,派人向官軍請降。

曹文詔志得意滿,義軍已成甕中之鱉,雖然還在抵抗,但曹文詔已把義軍看成是垂死掙扎,數十萬官軍已成扇形向義軍撲過去,駱駝坳雖然被義軍擋住了,但官軍已從白廟河順流直下,成功的穿插了過去,再過幾天就能將駱駝坳這股義軍前後合圍。

此時他正在與幕僚商議下一階段的進兵計劃,突然親兵來報:“部堂大人,賊軍派人要求見大人。”

曹文詔道:“要什麼好見的,不見,對他們說趕快投降,否則若被官軍攻破,全軍死無葬身之地。”

親兵一呆,道:“回部堂大人,賊軍正是來投降的。”

曹文詔見義軍這些天都拼死擋擊,官兵死傷嚴重,根本沒想到義軍會投降,隨口一說,沒想到說中了,不由遲疑起來。

汪民相知道自己的主官擔心什麼,雖說官軍再過幾天就能拿下這個駱駝坳,但要想全殲賊軍,以賊軍現在的實力來講,官軍也會有很大的傷亡,若賊軍能投降當然最好,但這些年來,許多賊軍都是降而復叛,三邊總督楊鶴都栽在此事身上,前車之鑑,卻也不得不妨。

汪民相陰陰一笑,道:“部堂大人,何不假充賊軍投降,等他們放下兵器後再……作了一個殺人的動作。

曹文詔道:“自古殺俘不祥,此事不可。”

汪民相道:“大人,機不可失,皇上已著急萬分,能早一天解決賊軍豈不更好,若執著於殺俘不祥中,必然要大大增加官軍的傷亡,大人於心又何忍?”

曹文詔定下心來,道:“好,把使者帶上來。”

義軍的使者帶了上來,一抱拳道:“老回回帳下馬保保拜見大人。”

曹文詔的親兵喝道:“放肆,還不跪下。”

馬保保心道:“反正要投降了,下跪也無妨。”跪了下去。

曹文詔問道:“你們果真要降?”

馬保保道:“大人,我家統領被高迎祥推到前面來送死,他卻自己跑了,我們只得投降,此事確無虛假。”

曹文詔聽到高迎祥跑了,頓時急了:“你說慌,此地已被我軍包圍得水泄不通,高迎祥怎麼會跑,他能跑到哪裡去。”

馬保保搖了搖頭:“高迎祥跑到哪裡,小人確實不知情,不過,羅田縣已經空了,義軍的其它統領都已到了麻城,至於現在還在不在麻城,小人就不知道了。”

曹文詔聽說高迎祥有可能跑了,心裡急了起來,再顧不得問詳情,道:“好,本官接受你們的投降,但你們必須拿出誠意,讓本官相信你們是真心實意才行。”

馬保保道:“大人放心,只要官軍答應僥我們不死,明天統領就會讓所有人放下兵器,束手就擒,還望大人能給我們一個承諾。”

曹文詔將案上的一支長箭拿了過來,道:“好,本督就給你們承諾,若你們真心投降,本督決不加害,否則就猶如此箭。”說罷,將箭折爲兩段。

馬保保得到曹文詔的保證,大爲輕鬆,拜了數拜道:“多謝大人,我馬上就回去告訴我家統領,明天準時出營受降。”

等到馬保保出營,汪民相道:“大人,當真要受降。”

曹文詔瞄了他一眼:“你不是說這樣能減少我軍的傷亡嗎,又怎能不受降。”

汪民相問道:“可是大人剛纔爲何要發誓。”

曹文詔嘆道:“不發誓,他們怎肯相信,一個誓言能使我軍少傷亡數千上萬人,就算真有誓言應在本官身上,本官也照做不誤,本官的區區性命,又怎能和數萬官軍相比。”

汪民相頓時肅然起敬,道:“大人愛兵如子,真是孫武再世。”

老回回得到了馬保保的回報,放下了心,馬上就將情況向大家說明,衆人聽到天王已走了,糧草也沒了,頓時譁然,許多人都茫然不知所措,聽到老回回說要向官軍投降,也無人反對,衆人將兵器丟下,再也沒有了鬥志。

第二天,老回回自縛雙手,帶著一羣軍官向官軍陣營走去,曹文詔已接到消息,聽到義軍果然毫無防備來投,和汪民相相視一笑,馬上叫來各將,將安排吩咐下去,僥是李卑,賀人龍等人平時都是殺人不眨眼之輩,聽到一口氣要殺數萬手無寸鐵的俘虜時,也倒吸了一口冷氣,但軍令不可違,一個個都馬上準備起來。

曹文詔親自過去解開了老回回的繩索,老回回連忙給曹文詔跪下:“罪民不知天高地厚,起兵反抗朝庭,罪該萬死。”

曹文詔將老回回扶了起來:“將軍既然迷途知返,未爲晚也,俗話說識時務者爲俊傑,將軍能夠及時投降,減少了官軍的傷亡,也算立了一大功,我會向皇上爲你們求情。”

老回回見曹文詔對自己禮遇有加,頓時放下心來,發出信號,義軍也一個個走出營房,任由官軍押著一隊隊往前走。

第91章 退兵第16章 援軍第14章 對射第24章 一敗塗地第5章 孫氏告狀第4章 好事成雙第50章 情報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31章 惡魔傳說第74章 黃土隘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5章 發財第41章 大比武中第9章 遇襲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8章 落入陷井第36章 談判(上)第4章 試探第59章 混亂第70章 狩獵第32章 黃金河第31章 流血衝突第18章 亮牌上第75章 國家賠償第49章 逆水逃亡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86章 大軍齊集第49章 逆水逃亡第60章 強權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70章 三年之約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77章 餡餅第86章 大軍齊集第74章 黃土隘第30章 流言殺人第16章 法不責衆下第20章 馬科下第4章 火起第1章 融合第23章 出遊第75章 國家賠償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31章 魔鬼第4章 火起第15章 湘河炮聲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1章 賺錢下第49章 身份轉變第73章 光澤縣第45章 刺客來臨第63章 北行第5章 發財第13章 人的需求第73章 收穫第61章 火燒王府第42章 改弦易轍第5章 孫氏告狀第35章 人才下第13章 諜戰上第32章 黃金河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2章 財路第4章 張家寨下第19章 生擒第50章 情報第34章 兵與賊(上)第29章 闖王門生(下)第24章 衝突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34章 兵與賊下第65章 劫人第15章 勸降第33章 百炮齊射第33章 蠻人阿奴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47章 各佔半城第32章 雙皇會第29章 輕取京師第53章 城頭纏戰第64章 功用第78章 神仙難爲第50章 殺心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9章 南遷第25章 傳國之寶第28章 不死不休第3章 伏擊第28章 三方迥異第44章 紅顏禍水第54章 夜闖王府第37章 殿試第51章 鑑寶會(二)第3章 北方之議第11章 宴無好宴第4章 火起第25章 覆滅
第91章 退兵第16章 援軍第14章 對射第24章 一敗塗地第5章 孫氏告狀第4章 好事成雙第50章 情報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31章 惡魔傳說第74章 黃土隘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5章 發財第41章 大比武中第9章 遇襲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8章 落入陷井第36章 談判(上)第4章 試探第59章 混亂第70章 狩獵第32章 黃金河第31章 流血衝突第18章 亮牌上第75章 國家賠償第49章 逆水逃亡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86章 大軍齊集第49章 逆水逃亡第60章 強權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70章 三年之約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77章 餡餅第86章 大軍齊集第74章 黃土隘第30章 流言殺人第16章 法不責衆下第20章 馬科下第4章 火起第1章 融合第23章 出遊第75章 國家賠償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31章 魔鬼第4章 火起第15章 湘河炮聲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1章 賺錢下第49章 身份轉變第73章 光澤縣第45章 刺客來臨第63章 北行第5章 發財第13章 人的需求第73章 收穫第61章 火燒王府第42章 改弦易轍第5章 孫氏告狀第35章 人才下第13章 諜戰上第32章 黃金河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2章 財路第4章 張家寨下第19章 生擒第50章 情報第34章 兵與賊(上)第29章 闖王門生(下)第24章 衝突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34章 兵與賊下第65章 劫人第15章 勸降第33章 百炮齊射第33章 蠻人阿奴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47章 各佔半城第32章 雙皇會第29章 輕取京師第53章 城頭纏戰第64章 功用第78章 神仙難爲第50章 殺心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9章 南遷第25章 傳國之寶第28章 不死不休第3章 伏擊第28章 三方迥異第44章 紅顏禍水第54章 夜闖王府第37章 殿試第51章 鑑寶會(二)第3章 北方之議第11章 宴無好宴第4章 火起第25章 覆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辽源市| 仁寿县| 巴林右旗| 奉新县| 昆明市| 台南县| 阳新县| 盘山县| 新干县| 三门县| 盐津县| 信阳市| 兴文县| 杭州市| 台江县| 万载县| 浪卡子县| 嵊泗县| 乐东| 新化县| 越西县| 彰化县| 禹城市| 乌鲁木齐市| 廉江市| 岫岩| 池州市| 嘉黎县| 昂仁县| 威信县| 抚宁县| 千阳县| 南昌县| 禹州市| 米泉市| 崇左市| 南雄市| 万荣县| 宝清县|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