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錢糧問題下

李鴻基一愣,道:“是嗎,沒這麼嚴重罷,我算過我軍此次繳獲的錢糧足夠三年所用纔對,怎麼會相差那麼多。”

邢秀娘道:“三年,那是隻發(fā)餉銀,按上次夫君發(fā)出的命令,闖軍境內(nèi)要全力修路,只要來人,一概收留,上月修路款項花費了一百多萬銀。”

李鴻基嚇了一跳:“那麼多,我只吩咐每人每月發(fā)糧五斗,莫非闖軍境內(nèi)六百多萬人都來修路了不成。”

邢秀娘道:“雖然沒有那麼多,但已有一百多萬人了,攤到每家基本上都有一人蔘加了,而且夫君要求大路都要用水泥,每月水泥的花銷都要四十多萬兩銀子,加上軍餉,現(xiàn)在每月開支就要二百多萬兩,要不是去年那幾筆大的進項,纔不會有這麼寬餘,讓你大手大腳的亂花。”

李鴻基問道:“那收入呢,我雖然免了全境的田賦,但總還有其它收入吧。”

邢秀娘道:“除了田賦,還有什麼收入,只有和蒙古的交易每月有二三十萬的進項,其它鹽稅一個月有一萬銀,各地關(guān)卡費有二萬兩,其它就沒有了,上月淨虧空一百八十五萬倆。”

李鴻基覺得有點不對頭,他記得清朝的鹽稅動不動一年就有上千萬兩銀子進帳,荼稅也有數(shù)百萬銀,按理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遠比清朝發(fā)達,自己領(lǐng)地從事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佔了半數(shù),自己雖然只有有一省半地,按清朝的比例來算僅這兩樣一月也能收二三十萬兩白銀,怎麼自己僅免了田賦,一月收入就只淪爲區(qū)區(qū)三萬能銀子。

上個月,李鴻基還看到賀珍的報告說陝西有一個姓褚的大布商,家產(chǎn)不下數(shù)千萬,每年布的生意就是上千萬銀兩進出,以十比一的稅來看,僅此人就得年交稅一百多萬兩纔對,怎麼現(xiàn)在闖軍的收入才這麼一點,不行,這個傢伙肯定偷稅漏稅,要嚴打。

李鴻基馬上找來參謀部商議,詢問現(xiàn)在的稅收情況,幾人面面相覷,其中周鳳梧道:“闖王,我軍免了田賦,每月能收稅三萬多兩就很好了,算下來,每年也有近四十萬兩,我軍現(xiàn)民不足朝庭的二十分之一,稅卻達到十分之一,已經(jīng)比朝庭好多了。”

李鴻基從來沒有關(guān)心稅收問題,以前自己是官軍,拿的是軍餉,自己做點買賣也是走私,從來沒有向朝庭交過稅,辭官之後更是在商洛積極準備造反,當然不會研究什麼朝庭的稅收,但無論是他以前所受的教育還是來自李自成的記憶,明朝的稅收都重如泰山,壓得老百姓喘不過氣來,才紛紛造反,現(xiàn)在一聽自己的稅收還比朝庭重,嚇了一大跳。

小心地問道:“那我軍的稅率比朝庭要高。”

周鳳梧道:“那倒沒有,因闖王免了田賦,只收了交易稅,過境稅兩種,還是按先前朝庭的稅率徵收。”

李鴻基鬆了一口氣:“那就好,那我軍稅收怎麼會比朝庭的平均數(shù)多呢,朝庭掌握了江南地區(qū),那裡應(yīng)當能收不少稅纔是。”

馮師禮道:“闖王,這屬下可以回答闖王的疑問,大明每年在江南的鹽稅有二百五十萬兩,加上其它交易稅每年可收近四百萬兩。”

李鴻基嚇了一大跳,若大的朝庭,一年只收四百萬兩銀子,還不如他從一個番王家抄得的財產(chǎn),這給李鴻基的映象反差太大了,他一直以爲大明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纔對,可是自己的屬下告訴自己,大明每年的稅收才四百萬兩,按現(xiàn)在大明在戶的一億五千萬人算,每人的稅賦才三釐銀子不到,加上隱瞞的到少還上數(shù)千萬人口,那稅負更低的可以忽略不計。怎麼老百姓還會紛紛造反。

李鴻基把這個問題一提出來,馮師禮連忙解釋道:“闖王,剛纔所說的四百萬兩是除田賦外的稅收,因我軍的田賦已免,屬下才也沒有計算朝庭的田賦收入。”

李鴻基問道:“那朝庭的田賦收入有多少。”

馮師禮道:“崇禎元年田賦收入總共二千一百萬兩,後來又加了數(shù)次遼餉,去年朝庭田賦共入二千九百萬兩。”

李鴻基點了點頭,明朝一年歲收三千多萬兩,自己記憶中也好象是這個數(shù),但算了算,馬上道:“不對,朝庭的稅賦怎會如此之少。”

李鴻基更加湖塗了,他已來到這裡數(shù)年,陝西土地貧瘠,有許多人都投入手工業(yè)和商賈當中,他在金縣時,由於有和蒙古人的交易,商業(yè)更是發(fā)達,尤其是自己結(jié)婚收禮那天,更是禮金就達到了十萬餘兩,可見這些商人大戶何等有錢,按理說既然農(nóng)業(yè)人口只佔了一半,能交二千九百萬兩的稅賦,其它一半從事非農(nóng)業(yè)人口的應(yīng)當收入遠高於農(nóng)業(yè)人口才對,只算他翻倍,朝庭其它方面的稅入應(yīng)該是近六千萬兩纔對,而不是才區(qū)區(qū)四百萬兩。

李鴻基把這個疑問一提出來,幾人都以爲李鴻基是在發(fā)燒,周鳳梧道:“闖王,本朝稅入一直以田賦爲主,其它各業(yè)都是無業(yè)流民混口飯吃而以,朝庭都是不收稅,何來如此之多稅款。”

李鴻基一呆:“不收稅,大明對各行各業(yè)都不收稅嗎。”

馮師禮道:“也不是不收稅,不過從太祖開始,爲減輕行業(yè)負擔,規(guī)定爲三十稅一,而到了萬曆年間,又減爲六十稅一,對那些小本生意的還規(guī)定,年買價不及四十兩免稅,太祖初時有400多個稅課司局,但到了現(xiàn)在僅存112個。其餘的因所收之稅不足支付稅史工錢而被關(guān)閉。”

這是李鴻基聽到最震憾的話了,大明朝從開國到現(xiàn)在竟然有大半收稅機構(gòu)因無利可圖而關(guān)閉,稅收全壓在田賦身上,崇禎皇帝竟然放著一個寶庫不取,怪不得最後糧餉兩絕,只能吊死在萬壽山上。

李鴻基問道:“那麼、我軍日前的交易稅率是多少。”

周鳳梧回道:“闖王,我軍也是按朝庭的稅率,六十稅一。”

“六十稅一,不行,這個稅率太低了,以後改爲十稅一。”李鴻基輕輕鬆鬆的說了出來自認爲英明無比的話。

“闖王,不可。”沒想到這次幾人一起站了起來反對他。

第9章 一網(wǎng)打盡下第18章 出賣第11章 忠臣孤子第7章 斬新一頁第44章 初展才華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92章 俘虜進京第60章 強權(quán)第48章 爭功第6章 封王大典第96章 逃亡之路第48章 摟草打兔第93章 江陰第25章 新的一年第9章 冒犯第27章 兵臨城下第73章 收穫第73章 光澤縣第4章 求親第33章 鰲拜之死第65章 登岸第7章 人爲財死第72章 奇兵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36章 臨陣招兵第20章 計議第4章 火起第50章 兩難選擇第80章 鼓動第53章 瘋狂第56章 惹火上身第41章 威攝第7章 斬新一頁第31章 權(quán)力之顛第47章 西貢第24章 詐降第13章 結(jié)婚上第36章 臨陣招兵第1章 歸來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22章 誤會第27章 兵臨城下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章 蟄伏商洛第14章 歸化城(上)第73章 光澤縣第27章 兵臨城下第9章 遇襲第13章 人的需求第73章 收穫第36章 偶像第45章 貨幣發(fā)行第15章 湘河炮聲第98章 弘光被擒第99章 南巡第17章 埋伏第52章 鑑寶會(三)第34章 兵與賊(上)第18章 亮牌下第54章 聯(lián)牀夜話第12章 初攻達縣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2章 登陸苦戰(zhàn)第60章 強權(quán)第34章 兵與賊(上)第44章 初展才華第22章 血戰(zhàn)西安上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85章 捷報第72章 慘忍第33章 百炮齊射第18章 強攻第35章 人才下第78章 神仙難爲第91章 退兵第47章 安慶府第25章 洪承疇(下)第71章 襲擊第17章 埋伏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8章 邢秀娘下第63章 北行第50章 殺心第16章 法不責衆(zhòng)下第34章 歸來第6章 封王大典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38章 女將英姿第1章 歸來第6章 調(diào)兵遣將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12章 禍天之物第2章 竹藍打水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12章 立足之戰(zhàn)第15章 再次交易下
第9章 一網(wǎng)打盡下第18章 出賣第11章 忠臣孤子第7章 斬新一頁第44章 初展才華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92章 俘虜進京第60章 強權(quán)第48章 爭功第6章 封王大典第96章 逃亡之路第48章 摟草打兔第93章 江陰第25章 新的一年第9章 冒犯第27章 兵臨城下第73章 收穫第73章 光澤縣第4章 求親第33章 鰲拜之死第65章 登岸第7章 人爲財死第72章 奇兵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36章 臨陣招兵第20章 計議第4章 火起第50章 兩難選擇第80章 鼓動第53章 瘋狂第56章 惹火上身第41章 威攝第7章 斬新一頁第31章 權(quán)力之顛第47章 西貢第24章 詐降第13章 結(jié)婚上第36章 臨陣招兵第1章 歸來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22章 誤會第27章 兵臨城下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章 蟄伏商洛第14章 歸化城(上)第73章 光澤縣第27章 兵臨城下第9章 遇襲第13章 人的需求第73章 收穫第36章 偶像第45章 貨幣發(fā)行第15章 湘河炮聲第98章 弘光被擒第99章 南巡第17章 埋伏第52章 鑑寶會(三)第34章 兵與賊(上)第18章 亮牌下第54章 聯(lián)牀夜話第12章 初攻達縣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2章 登陸苦戰(zhàn)第60章 強權(quán)第34章 兵與賊(上)第44章 初展才華第22章 血戰(zhàn)西安上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85章 捷報第72章 慘忍第33章 百炮齊射第18章 強攻第35章 人才下第78章 神仙難爲第91章 退兵第47章 安慶府第25章 洪承疇(下)第71章 襲擊第17章 埋伏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8章 邢秀娘下第63章 北行第50章 殺心第16章 法不責衆(zhòng)下第34章 歸來第6章 封王大典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38章 女將英姿第1章 歸來第6章 調(diào)兵遣將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12章 禍天之物第2章 竹藍打水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12章 立足之戰(zhàn)第15章 再次交易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荃湾区| 定边县| 屯门区| 湘潭县| 周至县| 日土县| 同仁县| 休宁县| 泰宁县| 星子县| 偃师市| 岑溪市| 玛多县| 虹口区| 呼伦贝尔市| 和田县| 安岳县| 娱乐| 井研县| 乌鲁木齐县| 宣化县| 宝鸡市| 冷水江市| 东阳市| 铁岭县| 陆良县| 洞头县| 报价| 尚志市| 沈丘县| 泸水县| 泸西县| 岳西县| 上林县| 嵊泗县| 瑞安市| 宝丰县| 沿河| 电白县| 长岛县| 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