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章 不期而遇

在福洲的港口,這裡正有一支船隊在起航,這支船隊共由二十五艘商船組成,其中五百噸以上的商船有三艘,一百噸至五百噸的商船有七艘,其餘十五艘都是都是一百噸以下的商船,這隊商船上截滿了生絲、瓷器、白酒、各種絲織品,還有火槍。

這隊商船的目的地是日本,一直以來,日本人都喜歡喝淡的要命的清酒。大唐出產的白酒在日本只能佔據一片小小的市場,通過白酒商人的不懈努力,終於使白酒也成了對日本的一項重要出口物質。

火槍則是賣給日本幕府的,日本現在正處於德川幕府時期,一百多年前隨著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先後到達日本,天主教在日本迅速傳播。到十六世紀八十年代,東到美濃,西至薩摩,教堂之數達二百餘座,教徒約十五萬人。

十七世紀初,德川家康開創江戶幕府,面對日益強大的天主教勢力,德川家康感到了威脅,下令禁教。九州島上的島原藩由鬆倉重政任藩主。鬆倉重政對於天主教徒實行殘酷而血腥的鎮壓。1630年鬆倉重政死後,其子鬆倉勝家繼任藩主,更爲殘暴。

在日本寬永十一年(1634年),島原藩的近鄰島原、天草地區連續發生天災,民不聊生。終於爆發了江戶時代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島原之亂。

島原之亂的領導人天草四郎接受天主教思想,在民衆中宣傳天地本同根。萬物是一體,其間並無尊卑之別的教義,被教民奉爲天童。島原之亂歷經四年,到1638年時幕府終於將其平息。

這次島原之亂直接導致了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葡萄牙、西班牙等西方商人全部被趕出了日本境內。而荷蘭人因實力強大,又在幕府圍攻叛軍的大本營原城時,協助幕府的軍隊炮擊原城,得以留下來,與宗主國大唐同享可以和日本貿易的待遇。

這次商隊出駛日本,不僅僅是貿易,還承擔著向日本下最後通諜,必須驅逐荷蘭人地命令。隨行的有大唐的禮部官員李淮庸等一行人,他們將與德川幕府的將軍德川家光會面,說服德川家光趕走荷蘭人。

船上的火槍代表了大唐的態度。如果德川家光同意趕走荷蘭人,這些火槍會賣給德川幕府,如果德川家光不同意,大唐不介意用這些火槍武裝一兩個地方藩主。挑起對幕府的戰爭,直到幕府同意大唐的條件,或者乾脆幕府被推翻爲止。

日本在大明時已和中原建立了番屬關係,朱元璋還宣佈日本爲不徵之國。雖然在嘉靖年間有倭寇之亂,萬曆年間豐臣秀吉又指揮大軍侵入朝鮮和大明交惡。但被大明軍隊擊敗後,日本又重新變得老實起來,恢復了大明地番屬關係。

在大唐建立後,日本也有過一次朝貢,德川幕府承認了大唐是日本的宗主國。大唐的重臣們對於如此識相地一個島國也沒有徵服的興趣,除了商人的貿易往來,重臣們對日本都不會多花一絲精力。

李鴻基是後來人,自然知道日本後來的危害,只是日本能夠興風作浪,那也是當時中國本身積弱地原故,沒有滿族對漢族的拼命愚民和數百年的倒退,中原最虛弱也不會被日本打敗,自然不用考慮以後之事。

日本現在正在閉關鎖國。沒有必要將這種行爲打醒,他要閉關鎖國就讓他閉關鎖國去吧。李鴻基甚至也想宣佈日本爲不徵之國,讓日本永遠落後下去,而日本的金銀,自然有商人們通過源源不斷的商品交換運回國內。

等到日本金銀枯竭時,大唐還會履行宗主國的責任,重整日本地貨幣系統,將日本的金融撐握在手中,這樣,不用征服,所有日本人都得爲大唐工作,或許日本日後將變成一個大唐人旅遊度假的天堂,日本人可以通過對大唐遊人提供各種服務而賺取資金,維持自己的生存。

唯一令皇帝不滿的是這種閉關鎖國還不徹底,只有將荷蘭人也驅逐出去,大唐才能真正完全將日本掌握在手中,如今荷蘭人地力量在大唐手上一挫再挫,現在正是把荷蘭趕出日本的時候。

西班牙人對大唐沿海的襲擊,並沒有影響大唐與日本之間的貿易,反而因前段時間李徹對荷蘭商船的襲擊,使去日本的荷蘭商船大爲減少,大唐對日本的各種出口猛增。

爲了使日本不至於太過反感,大唐也會向日本進口大宗的銅料,硝石、硫磺等物,以拉近雙方的貿易平衡,使雙方地逆差不會太過明顯,溫水煮青蛙纔是王道,當然大唐也需要這些東西,向西洋人進口不如向日本進口。

雖然在去日本的航線上還沒有被西班牙人地艦隊襲擊過,但由於船隊中有朝庭的欽差大臣,水師對這次護送還是很上心,派了四艘戰艦一起護送,其中就有一艘東海艦隊剛剛下水的鐵甲艦岳飛號。

岳飛號是大唐下水的第四艘鐵甲艦,第三艘鐵甲艦已配給南海艦隊,取名爲李蜻號,岳飛號比起鄭和號和衛青號來又有了改進,速度達到驚人的十八節(相當於每小時三十三公里),火炮由七十二門增加到九十六門,高度也由二層增加到了三層,滿載排水量二千五百噸。成員滿編五百三十二人。

這艘戰艦可以說是集中了大唐現在所有技術的精華,除了護送欽差到日本外,也不無向日本宣耀武力的意思,否則性能如此優秀的鐵甲艦,早就調到南海去堵截西班牙艦隊去了。

船隊平穩的航行了兩天,已經離開福州港口七百八里之遙了,岳飛號上的官兵都百無聊賴,他們都是從水師中挑選出來的精英,才能駕馭這艘最先進的戰艦,沒想到第一個任務竟是護送一支商船去日本貿易。

即使是最大的一艘商船,跟岳飛號一比也宛如侏儒。岳飛號甚至不用動大炮,直接以最快的速度追上去撞一下對方就會沉了,甚至連其他三艘戰艦也同樣如此,這當然讓岳飛號上地官兵都牛氣沖天|本書轉載拾陸κ文學網|,保護一隊商船。誰也不會放在心上。

岳飛號最上層甲板上的數名觀測員正拿著望遠鏡四下察看,遠處白茫茫一片,除了水還是水。倒是岳飛號的後面掀起層層波浪,不時有大魚跳起來,風景比遠方好多了。

一個觀測員突然大叫起來:“看。右邊是什麼?”

其餘人也急忙將忙著觀察魚兒跳躍的目光收回,朝那名觀測員指的方向看去,右邊遠處出現了點點帆影,好象是船的樣子。

在最上層負責的軍官連忙吩咐一手觀測員:“快。下去報告艦長,右側發現可疑船隻。”

“是。”一名得到命令的觀測手匆匆從側舷快步跑下,到二層地艦長室報告情況。

岳飛號的艦長是一名海軍上校,叫李遵,出身顯赫,是皇帝的堂侄。若是以前地皇帝改朝換代,憑著他與皇帝的親戚關係,至少也能撈上伯爵或子爵噹噹,可是皇帝連自己的親侄兒如無功勞,也沒有分封。他這個堂侄就更沒有份了。

李遵雖然衣食無憂,但他不甘心這樣過一輩子,下決心要憑著功名,象李過、李守信這些李氏宗親一樣名列朝堂,李遵本是陸軍,他憑軍功一步一步當到陸軍驍騎中校,當然,他身爲皇帝親族中的一員,得到地便利自然會比別人多一些。在組建水師時,李遵敏銳的感覺到全國一統後。海軍可能比陸軍更容易建功,他馬上又轉爲海軍。

憑著數次小功勞,在海軍中他又上了一層,成爲了上校,與陸軍將星雲集不同,海軍的將軍兩個手指就數得過來,李遵雖然只是一名上校,卻已是海軍中的實權人物,這次岳飛號下水,連東海艦隊第二號人物鄭彩想將岳飛號劃爲自己的座艦都未能如願,最後歸於李遵的旗下。

得到觀測員地報告,李遵自己也拿起望遠鏡向右方看去,只是他所在的位置比上方觀測員至少矮了七八米,什麼也看不到。

李遵知道即使有情況對方也是很遠,沒有在意,將望遠鏡放下,命令道:“繼續觀察,有情況馬上彙報。”

“是。”觀測員轉身又上了三樓。

李遵轉頭向他的副手周繼武詢問道:“中校,你看會有什麼情況?”

周繼武原先在鄭家艦隊中的官職不低,曾是鄭芝龍的心腹,在鄭家向大唐投降後,周繼武很快轉變立場,全力效忠新主人,他在海上多年,又單獨統領過艦隊,唐軍也需要這種人材,送到商洛學習半年後,很快就調回了東海艦隊,現在儼然以皇帝地嫡系自居。

知道李遵的身份後,周繼武想方設法與李遵結交,在周繼武的剋意結交下,李遵也慢慢把他當成了朋友,這次李遵成爲岳飛號的艦長,就把他也調到艦上,擔任自己的副手。

“大人,可能是荷蘭人的商船。”周繼武連忙回答。

“不錯,本官也這麼認爲,週中校,你看是不是讓岳飛號舒展一下筋骨。”這條航線上除了大唐的商船就是荷蘭人的商船了,也難怪李遵和周繼武還沒有看到對方,就認定了對方的身份。

“大人,這不太好吧,現在艦隊上可掛著大唐地旗幟。”周繼武爲難的道,大唐和荷蘭人雖然打得一塌糊塗,但在東海地海面上雙方還保持克制的態度,以前李劬測試新艦時尚且要僞裝成海盜,雖然此時身份多半已經暴露,畢竟還有一張遮羞布,現在明目張膽的襲擊對方商船,等於將遮羞布扯了下來,以後雙方碰到,無論是商船還是戰艦,只有撕殺一途。

“有什麼不好?大唐和荷蘭的戰爭早已開始,這次我們到日本不就要把荷蘭人趕走嗎,即使碰上了先把對方幹掉也未嘗不可。”

周繼武見李遵已下定決心,不再相勸:“卑職遵令。”

李遵拍了周繼武的肩膀一下:“不錯,這纔對嗎,猜猜對方是從日本歸來的船隻還是要去日本。”

周繼武道:“我猜是從日本歸來的。”

李遵大笑:“我也這麼想,我們可以作出接收大筆銀子的準備了!”

周繼武微微一笑,如果對方真有大批銀兩,無疑很好,象這種海上繳獲的財物,朝庭最多時會撥出五成作爲立功將士的賞賜,至少也會有兩成。這是鼓勵將士在對外戰爭時用命拼殺,升官又能發財,有誰能拒絕。

不過,一旦朝庭查明將領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擅自挑起戰爭,處罰也是非常嚴重,獎勵是沒有了,輕則丟官,重就流放,還好,朝庭一般不砍頭,如果你實在罪無可恕,那就把你丟到回不了中原的邊疆或孤島,要禍害禍害別人去,如果發現潛逃回來纔會真正執行死刑。

對荷蘭人開戰,應當沒有什麼嚴重後果,周繼武如此想到。

他們兩人談笑間,最上層的觀測員卻越來越驚訝:“戰船,對方是戰船口”

“好多戰船,十八,十九……二十五,天哪,整整二十五艘戰船,這裡哪來的艦隊?”說話的觀測員隱隱有興奮的感覺。絲毫沒有考慮自己只要四艘艦隻護航,在他心中,如果是敵人,就是五十艘戰艦也不會是岳飛號的對手。

“雙色旗,對方是紅黃二種顏色的雙色旗,不是荷蘭人?”一個觀測員疑惑的問道。

“是西班牙人,趕快通知艦長,西班牙人的戰艦來了。”一名知道西班牙人國旗的觀測員喊道。

聽到是西班牙人的戰艦,李遵和周繼武面面相覷了一會兒,剛纔還猜是荷蘭人的商船,沒想到會是西班牙人的戰艦,雙方遇到,根本不用考慮。只剩下一個字:打。

“通知所有船隻,我們碰到了西班牙人,三艘戰艦跟在岳飛號後面迎敵,商船暫避。”李遵只愣了一下就下達了命令。

第60章 發威第36章 黃金之爭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34章 兵與賊下第57章 遼陽大火第39章 香火第8章 收買第9章 大炮上第18章 亮牌下第20章 馬科下第3章 召見第38章 麻煩第62章 大屠殺第42章 判決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22章 斷後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23章 自討苦吃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3章 結婚上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3章 逆襲丹江第58章 交惡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30章 突襲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13章 寶雞第13章 攻城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13章 諜戰上第25章 潰敗第32章 太原城破(上)第28章 不死不休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26章 開拓團第1章 蟄伏商洛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24章 佈網第57章 吞併第32章 教訓第42章 改弦易轍第4章 初次碰撞第44章 初展才華第36章 黃金之爭第17章 功敗垂成第12章 王自用第15章 湘河炮聲第22章 斷後第28章 三方迥異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31章 魔鬼第30章 陷入危機第14章 真定府第47章 金幣狂熱第16章 疲敵第70章 三年之約第23章 波折第24章 嘉峪關第27章 絕境求生第39章 不懷好意第67章 強行封官第46章 援軍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21章 夜襲上第80章 優厚條件第52章 姐妹相認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73章 收穫第21章 合圍第54章 壕強反擊第18章 北方來人第22章 誤會第54章 壕強反擊第16章 炮臺血戰第2章 大將歸來第7章 管理第48章 贈槍第23章 波折第63章 軍情第20章 虎狼之藥第31章 活擒第8章 邢秀娘下第27章 求賢令第18章 攻城第18章 北方來人第13章 結婚上第62章 價值連城第12章 飽曖第17章 美色下第42章 改弦易轍第4章 好事成雙第37章 杞縣李信第49章 逆水逃亡第27章 求賢令第35章 人才下第8章 殺雞駭猴第65章 攻佔南昌
第60章 發威第36章 黃金之爭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34章 兵與賊下第57章 遼陽大火第39章 香火第8章 收買第9章 大炮上第18章 亮牌下第20章 馬科下第3章 召見第38章 麻煩第62章 大屠殺第42章 判決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22章 斷後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23章 自討苦吃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3章 結婚上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3章 逆襲丹江第58章 交惡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30章 突襲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13章 寶雞第13章 攻城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13章 諜戰上第25章 潰敗第32章 太原城破(上)第28章 不死不休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26章 開拓團第1章 蟄伏商洛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24章 佈網第57章 吞併第32章 教訓第42章 改弦易轍第4章 初次碰撞第44章 初展才華第36章 黃金之爭第17章 功敗垂成第12章 王自用第15章 湘河炮聲第22章 斷後第28章 三方迥異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31章 魔鬼第30章 陷入危機第14章 真定府第47章 金幣狂熱第16章 疲敵第70章 三年之約第23章 波折第24章 嘉峪關第27章 絕境求生第39章 不懷好意第67章 強行封官第46章 援軍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21章 夜襲上第80章 優厚條件第52章 姐妹相認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73章 收穫第21章 合圍第54章 壕強反擊第18章 北方來人第22章 誤會第54章 壕強反擊第16章 炮臺血戰第2章 大將歸來第7章 管理第48章 贈槍第23章 波折第63章 軍情第20章 虎狼之藥第31章 活擒第8章 邢秀娘下第27章 求賢令第18章 攻城第18章 北方來人第13章 結婚上第62章 價值連城第12章 飽曖第17章 美色下第42章 改弦易轍第4章 好事成雙第37章 杞縣李信第49章 逆水逃亡第27章 求賢令第35章 人才下第8章 殺雞駭猴第65章 攻佔南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金沙县| 满洲里市| 龙岩市| 柳林县| 湄潭县| 仙桃市| 泗水县| 武宁县| 天镇县| 麟游县| 慈利县| 龙江县| 若尔盖县| 平邑县| 和平区| 比如县| 永修县| 广河县| 扎鲁特旗| 宣威市| 松溪县| 呼伦贝尔市| 杭锦后旗| 高雄县| 汶川县| 沙田区| 福清市| 桂林市| 广安市| 孟连| 阿城市| 洪江市| 宣威市| 乐业县| 项城市| 禄丰县| 信阳市| 普宁市| 缙云县|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