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章 男人拋繡球

比賽結束了,各項的前三甲和前一百名都確定了下來,這次比賽總共有一百一十二項,前三甲卻只有二百三十九人,前一百名只有七千六百人,有許多人同時奪得了幾項的名額。

對於他們來說,比賽完了,榮譽也得到了,有的人還有金光燦燦的金牌,接下來最重要的一項便是看看能不能獲得宮女的青睞了。

皇宮中選出來出嫁的宮女總共有七千人左右,其中上品的一二等女子還有三百三十七人,三等上品女子爲二百二十人。中品的一二等女子有四千七百七十人,中品的三等女子有一千四百六十七人。下品女子七百多人。

其中剔除已婚的戰士,實際上有資格被宮女選擇的人只有五千多人,按理每人都有份,但雖然都是宮女出身,上品和下品女子之間容貌相差太多,誰都想自己能得到一個美貌的女子爲妻,那些優勝者一個個猴急得要命,等著皇帝快將配婚的辦法公佈出來。

李鴻基也知道大家的心情,在大比武結束後的第二天就公佈了爲宮女擇婿的辦法,首先是是一二等的上品女子對前三甲的人進行挑選,前三甲的未婚男子只有一百八十一名,而宮女則有三百三十七人之多,基本就只要不是太難看,都會被挑中,這個辦法一公佈,獲得前三甲的選手都都欣喜不已。

這些宮女本來都要在宮中終老一生。或者放出去也是年齡偏大,最多隻能嫁給別人做小妾,如今能夠自己挑選意中人。而且都是作爲正妻,雖然都是軍人,但也好比過盲婚啞嫁。因此多數人對皇帝還是感激涕零。

大比武結束後地第三天。就在太和殿前的大廣場。皇帝爲前三甲舉行盛大的相親儀式,三百多名一二等地上品女子和一百八十一名前三甲的未婚男子一起參加,李鴻基突發其想,讓每個女子都到御花園摘花,如果有女子看中那個選手,就把花戴在那名男子的頭上。

那些宮女也知道這是一生中最關鍵地時候。一個個含羞帶怯,紛紛摘花,這可苦了御花園地花兒,本來五月份正是花團旌簇地秀節。那些女子也如花兒一般,鮮花美人相得益璋。

可是美人一走,整個花園一片狼籍,只剩下一些光桿兒,讓田淑英大爲心痛,平時這裡的鮮花可是除了她誰也不敢採。好在後花園頗大,而且也不止一個,這三百多個女子不可能把花全帶走了。

李鴻基卻不以爲然,能成全這這麼多的年輕人,以後必是一段佳話,而且他們的婚姻都是皇帝爲他們牽線,必定會對皇帝感激不已,犧牲一點花實在是小事。

以前總是狼多肉少,這次卻是肉多狼少,三百多名女子,只有一百八十一名男子應選,註定有許多人獲得多名女子的青睞,看到有的人頭上插滿了三四朵鮮花,多地甚至有六七朵,觀看的唐軍重臣都笑得打跌。

那些只有一朵鮮花的人當然好辦,算是成功的配成對,頭上有數朵鮮花地人卻不好辦了,皇帝將已婚的男子都已排除,自然不能讓幾人同時嫁給一個人,不過,這對李鴻基來說也是小事,這次換成了男子摘花,在幾名挑選他的女子之中選一名。

能被幾名女子同時看中的人,又能在明知對方已有鮮花的情況下還給,這名男子自然在前三甲當中也是佼佼者,何報,周金,孫路等人頭上都有四朵以上的鮮花,何報的鮮花最多,高達七朵。

這些插花的女子自然也是佼佼者,纔有信心能擊敗其他競爭者,那些只有二朵鮮花的人還好,很快挑選出自己中意的女子,選中的人彼此含情脈脈,卻都燥紅了臉,那些落選的人卻有點黯然神傷,好在落選的女子有好多,讓她們不至於差愧難當。

那些多達三四朵鮮花的男子卻挑花了眼,手中的鮮花不知道給誰,看到眼前的每個女子都是臉帶紅雲,美麗非常,讓他們半天都不能決定下來。

每一個女子喜歡的花都不同,何報頭上有兩朵牡丹,一朵月季,一朵水仙,二朵茶花,一朵杜鵑花,走起路來,上面的花朵一顫一顫,他手中拿著一支清香的紫薇,望著眼前七個風姿各異的宮女,遲疑半響也不知把鮮花遞給誰。

那七名女子又是害羞,又是暗暗生氣,一個個垂下頭,卻不時飛快的瞥他一眼,讓他更是難以抉擇。

眼看大家都選出中意的人,許多人看著他指指點點,何報更是全身冒汗,他這些年一直在關外打打殺殺,找滿人的麻煩,何曾有過與女子接觸的經驗,哪知道今天能獲得這麼多女子的青睞,還個個是一等一的美人,他有心隨便選一個,又怕傷了其他幾名女子的心。

李鴻基一直關注著這次相親大會的進行,見何報不能選擇,眼看已有一百多名女子落選,李鴻基心中涌起一種惡作劇,悄悄向李娃吩咐了幾聲。

李娃聽得眉開眼笑,走到何報的眼前,拍了他的肩膀一下:“小子,眼花了吧,不知怎麼選,要不要我教你?”

李娃是皇帝的侍衛長,可以說見官大一級,又一直擔任比賽的總裁判,何報當然認識,他不由有點結巴:“大人,請大人指……指教。”

李娃道:“你是不是覺得每個人都好?怕選了一個另外幾人傷心?”

何報連連點頭,李娃道:“那好辦,我出一個讓她們不會傷心的辦法,即然你不能決定,那就憑天意來決定,來個拋繡球怎樣?”

“拋繡球?”何報頓時瞪目結舌。

“看你這個反應那你就是同意了。好,我就宣佈了。”

不等何報再說話,李娃已轉向其他人道:“各位。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這位何報兄弟是三位金牌地得主,鑑於選何報兄弟的人太多。他自己也不能決定。何報兄弟決定以天婚的形式選出自己中意地女子。什麼是天婚呢,很簡單,那就是拋繡球,即然是天婚,那就不限於剛纔選何報的七人,在場還沒有找到意中人的女子都可以參加。”

男子拋繡球?所有人都聽得目瞪口呆。馬上又傳來了一陣鬨笑聲,無論是在場地唐軍官員,侍衛,那是那些已配成對地選手。宮女都興趣大增,一個個喝起彩來。

何報哭笑不得,剛要反對,李娃已在他耳邊悄聲說道:“小子,祝你好運。”退了下去。

廣場上馬上開始搭臺子,宮中地宮女也開始製作繡球,區區一個臺子,對皇帝來說,轉眼就可以做好,不顧何報本人的反對,衆人將繡球放到何報的手裡,將他推上了臺。

臺下人頭攢動,剩下的一百多宮女全在裡面,她們這次落選還有機會,但能嫁給這次大出風頭的何報,即使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機會也值得她們爭取。

所有人都象看好戲一樣看著臺上地何報,而臺下的宮女也熱切的看著他,一個個彷彿要把他吞到肚子裡去,把一個曾經豪氣干雲,一身是膽的何報看得雙腿發軟。

田淑英在李鴻基身邊看得樂不可支,這十幾天,李鴻基一直陪著她一直觀看比賽,在看比賽時兩人同時大喊大叫,李鴻基一點也沒有皇帝地樣子,讓田淑英對他的關係親近了許多,不再象以前一樣事事都小心翼翼,田弘遇曾在一次比賽結束的間隙找到機會提醒過她一次要注意儀態,也被田淑英丟到腦後。

看到何報在臺上不知所措的樣子,李鴻基吩咐宮中的樂工:“給他演奏首曲子。”

這些樂工多是年齡大的女子組成,李鴻基雖然願意放她們出去,但她們離家大多已二三十年,多數家中已是物是人非,許多人不敢面對新的生活,絕對大數願意繼續留在宮中,也幸好如此,宮中的各種樂譜才能繼續流傳下來。

宮女們所會的音樂大都是爲皇帝助興,或者各種祭祀所用,這一個男子拋繡球,要奏什麼樂,幾個樂工的頭領各有分歧,忙向皇帝請示。

李鴻基回道:“就奏鳳求凰好了。”

鳳求鳳這首曲子宮中倒是有奏過,也沒有太大難度,一首優美的鳳求凰很快就在殿中響了起來,知道這首曲子的人更是笑得前俯後仰。

見何報還在臺上猶豫,李鴻基幹脆命令道:“給他來點鼓聲。”

幾面大鼓搬了出來,數名力士敲著大鼓,雄壯的鼓聲響了起來,這下連一向穩重的宋獻策也笑了起來,唐軍重臣都自重身份,李娃等皇帝的侍衛知道李鴻基的意圖,卻是唯恐場面不亂,大叫大喊起來:“何報!何報!何報!”

其他已配成對的選手和宮女也跟著大喊,中間還不時夾雜著女聲,何報一閉眼,以一種豁出去的心態,將繡球高高拋起,所有人都盯著繡球的落點,臺下的女子也顧不得害羞,開始朝繡球的落點擠去。

這個繡球裡面充滿羽毛,輕飄飄的好象沒有什麼重量,何報力大也拋得並不高,本來慢慢的就要落下,臺下的女子一起涌到一起,帶起來的風勢竟然將繡球反而吹高,朝兩邊觀看的侍衛和已配成對的選手移去。

李鴻基看得哈哈大笑,田淑英卻在擔心若是等下砸到一個男選手該怎麼辦?

那些人當然不會要繡球,幾個男的擔心會落到自己身邊的女伴身上,這可是天選,皇帝在上面坐著,若是選中自己的女伴如何是好,同時伸手向繡球打去,才重新將繡球打到臺下的那羣候選的宮女當中。

上百人好一陣你爭我奪,終於被一名宮女緊緊抱著懷中,其他人還要搶,李鴻基忙緊急叫停,讓人把那名宮女帶出來。

那名宮女臉上已多了幾道紅痕,頭髮也已散亂,何報偷偷看去,卻被宮女散開的頭髮擋著了面容,讓何報心裡大爲著急。

李鴻基隨即宣佈,這次相親結束,讓一百八十一對新人都在皇宮中舉行婚禮,皇帝親自爲他們賜福。衆人忙跪下來謝恩,三呼萬歲之後,宮中的雜役早已將準備好的大紅嫁衣和新郎館的衣裳給衆人換上。

讓何報鬱悶的是他一直沒有看清自己繡球打中的宮女容貌,拜堂時新娘的頭上都蓋上了紅布,他更是不能看到,身體也被寬大的喜服完全遮蓋,不知身材是好是壞,讓何報的心裡一直不安,好在這次的宮女都是上品的女子,縱然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最多是年齡大一點,何報自己的年齡也不小,讓何報稍微放心。

接下來那批宮女和前一百名優勝者的相親更是寵大,一萬多男女同時排成兩排,李鴻基命人直接點名,點到名字的男女上前見面,若是沒有異義,雙方算是配對成功,若是有一方不同意,不同意的一方走到待定的區域,另一方繼續留在場地上,叫一個人上來,若是場中的人連續有三人不同意,那麼同時下去,開始爲另外的男女配對。

等到第一輪配對完成後,男女雙方待定的區域再次配對,若不成再回待定區域,到了第三次卻不管有沒有人不同意了,名字只要放在一起,就是夫妻,這次由於還是男少女多,唐軍特意又選了一批人,將男女數目補齊。

能在結婚前見到對方的面目,已強過此時的大多數人,何況有三次機會,不過大部分人在第一交點到名就定了下來,第二次再配時剩下的人也不足三分之一了,第三次的人更少,用這種方法,很快就爲一萬多人配對成功。

皇帝再次爲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婚禮,這次宮中卻沒有這麼多的紅布,李鴻基派人將京城大大小小的布店蒐購一空,才勉強將紅布湊齊。

到了大比武結束的第五天,在京城的百姓還在爲這次大比武和皇帝舉行的集體婚禮津津樂道時,李鴻基已將京城中所有的唐軍大臣招集起來,準備佈置對南方的親征事宜。

第20章 馬科上第46章 援軍第55章 思謀脫困第20章 箭舞飛揚第44章 紅顏禍水第36章 談判(上)第9章 白桿精兵第58章 進城第40章 探訪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31章 魔鬼第70章 三年之約第59章 混亂第39章 美女威力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54章 聯牀夜話第19章 萬里歸途第7章 管理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55章 亂夜第44章 初展才華第42章 判決第36章 談判(上)第66章 新的目標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4章 求親第64章 任務第48章 機會第7章 邢秀娘上第7章 廷議第8章 形勢危急第9章 出兵第9章 冒犯第65章 做媒第18章 落入陷井第13章 人的需求第45章 貨幣發行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11章 討明檄文第21章 夜襲下第46章 談判籌碼第57章 緊追不捨第20章 馬科下第36章 談判(下)第8章 收買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18章 逃婚第94章 大戰重第55章 思謀脫困第16章 三線作戰第44章 新艦試水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16章 三線作戰第33章 鰲拜之死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1章 助餉第56章 後塵第82章 峰迴路轉第87章 練兵第35章 雲聚西安第20章 虎狼之藥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29章 三方相爭第3章 北方之議第62章 價值連城第9章 商議第38章 麻煩第32章 教訓第2章 大將歸來第26章 開拓團第45章 合流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20章 計議第8章 折服下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30章 突襲第63章 反應第64章 出兵第76章 返回第16章 法不責衆下第5章 發財之夢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29章 算盤落空第31章 活擒第12章 禍天之物第26章 府中激戰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3章 寶雞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62章 價值連城第6章 忠孝難全第6章 忠孝難全
第20章 馬科上第46章 援軍第55章 思謀脫困第20章 箭舞飛揚第44章 紅顏禍水第36章 談判(上)第9章 白桿精兵第58章 進城第40章 探訪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31章 魔鬼第70章 三年之約第59章 混亂第39章 美女威力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54章 聯牀夜話第19章 萬里歸途第7章 管理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55章 亂夜第44章 初展才華第42章 判決第36章 談判(上)第66章 新的目標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4章 求親第64章 任務第48章 機會第7章 邢秀娘上第7章 廷議第8章 形勢危急第9章 出兵第9章 冒犯第65章 做媒第18章 落入陷井第13章 人的需求第45章 貨幣發行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11章 討明檄文第21章 夜襲下第46章 談判籌碼第57章 緊追不捨第20章 馬科下第36章 談判(下)第8章 收買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18章 逃婚第94章 大戰重第55章 思謀脫困第16章 三線作戰第44章 新艦試水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16章 三線作戰第33章 鰲拜之死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1章 助餉第56章 後塵第82章 峰迴路轉第87章 練兵第35章 雲聚西安第20章 虎狼之藥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29章 三方相爭第3章 北方之議第62章 價值連城第9章 商議第38章 麻煩第32章 教訓第2章 大將歸來第26章 開拓團第45章 合流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20章 計議第8章 折服下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30章 突襲第63章 反應第64章 出兵第76章 返回第16章 法不責衆下第5章 發財之夢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29章 算盤落空第31章 活擒第12章 禍天之物第26章 府中激戰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3章 寶雞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62章 價值連城第6章 忠孝難全第6章 忠孝難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弥勒县| 分宜县| 通江县| 离岛区| 彩票| 鄂伦春自治旗| 宿州市| 乐业县| 莱阳市| 区。| 赤水市| 平果县| 通城县| 贵南县| 卓资县| 金秀| 普格县| 绥芬河市| 措勤县| 罗山县| 南开区| 汤阴县| 花莲市| 通山县| 金塔县| 云霄县| 会东县| 兴仁县| 张掖市| 民县| 克拉玛依市| 荆门市| 麻城市| 漳州市| 常宁市| 南陵县| 寻乌县| 宁国市| 哈尔滨市|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