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章 三方相爭

曹文詔的敗亡,象一擊重拳一樣重重的擊在崇禎的心上,讓崇禎幾乎喘不過氣來,當初自己把他從天牢裡提出來,委予他重任,沒想到他卻是如此回報自己,讓朝庭三萬精銳白白犧牲,接到孫茂霖的奏章更是火上澆油,他不相信朝庭的精兵會輕易敗在唐軍手中,那當然就是將領無能,這次非狠狠懲罰不可。

曹文詔已經死了,他的官職依然要剝去,不過,崇禎到底還沒有完全絕情,曹文詔的家沒有下旨抄沒,也許曹文詔執於尋死就是考慮到這個結果吧。

甘肅丟了,曹文詔敗了,國庫又空了,崇禎也只能面對現實,暫時和唐軍和平共處了,不過,隨著朝庭接到李鴻基的求賢令,崇禎又生了半天悶氣,這個逆賊,還想開考,又把主意打到朕的地盤來,朝庭暫時拿唐軍無可奈何,只得命令地方官員全力清剿唐軍的求賢令,併發出佈告,若有人膽敢前去應考,以叛賊論處,全家抄斬。

李鴻基還是低估了人們當官的熱情,當唐軍的佈告發出一月後,西安城裡已陸續有許多士子到來,那些富戶壕紳不是傻瓜,相反每個人都精的要死,唐軍這些年來北掃蒙古後金,東拒朝庭十數萬大軍,百戰百勝,轄下人口上千萬,地已有數百萬公里,唐軍的政策雖然令他們損失頗重,但稍有點眼光的人都認清了事實,準備接受唐軍的長期統治,既然朝庭消滅不了唐軍,爲了能獲得更大的利益,當然得出來做官。

那些被抄家發配到草原的學子聽說有機會回來,更是積極,這些人都是嬌生慣養,那受得了在草原裡一直幹粗活的日子,他們不明白草原還有人自願樂呵呵的前來,對那些拼命開荒種地的農民更不能理解。

大量的士子涌入西安,西安因朝庭禁運變得蕭條的局面竟然慢慢好轉起來,李鴻基暫時放下了沒人應考的擔心,開始考慮應當出什麼題來。

李雙喜他們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已經到達了目的地,一路上他們遇到了許多和他們一樣到曼達勒戈壁參加忽勒臺大會的人羣,布里還遇到了許多舊相識,蒙古人也只有在這樣的大會上纔會聚一起,否則就是要打仗了。

李雙喜都讓布里去應付,他裝成布里的部屬儘量少出頭,這些年來,李雙喜多次在草原上走動,難免會碰到認識他的人,萬一不小心讓人發現了,不但前功盡棄,他們還有生命危險。

以往年每個參加忽勒臺大會的人都興高采烈不同,今年所有的人都臉色凝重,蒙古人已到了最艱難的時候了,草原正被唐軍一步步蠶食,若再不想辦法,幾年過後,恐怕所有的蒙古人都要無立足立地。

儘管矛盾重重,大部落間更是勾心鬥角,但所有的蒙古人都真誠的希望能選出一個英明的大汗來,重塑蒙古人的輝煌,這些年來,蒙古人一直流年不利,先是林丹汗被皇太極擊敗,蒙古人重新強盛的希望落空,但皇太極雖是滿人,卻和他們同是遊牧民族,彼此生活習性相同,而且滿人對蒙古人待遇也極厚,一直用聯姻之策進行懷柔,蒙古人也樂意接受,沒有蒙古人的幫忙,皇太極單靠滿人是不能打敗林丹的。

可漢人不一樣,漢人在原來曾被他們劃分爲四等人,是他們任由他們奴役的奴隸,雖然最後蒙古人都趕了出來,但二百多年來,蒙古人的強者一直沒有放棄過重新主宰中原的夢想,如今連草原都有可能被漢人佔去,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以。

開始布里和那些原先認識的牧民打招乎都有點愧意,李雙喜看了出來,那他說道:“你要相信你自己,你不是出賣他們,你是給他們帶來美好的生活,如今我軍的實力你也知道了,憑他們就算有了新的大汗也打不過我軍,只是徒增傷亡罷了,你看看你們的部落,現在的生活不比以前好嗎,難道草原上的牧民就非要過那種打打殺殺的日子?!?

布里給自己催眠了幾遍,不錯,草原上強者爲尊,向他這種小部落,無論誰做了大汗都只能受人欺凌,如今在唐軍治下,他們反而過的比以前更好,不用擔心會有物質短缺,也不必擔心有一天突然被人包圍,將他們的妻兒牲畜搶走,他安慰自己幾遍後,再也沒有愧疚感,看著往日的那些舊識,反而有一種憐憫:“你們是不會成功的,我才能拯救你們?!?

雖然離大會還有十幾天,但蒙古的大部落基本已經到齊,他們雖然對選大汗取得了共識,但選哪個部落來擔當大汗分歧卻挺大,誰也不敢晚來,否則大汗都讓人定了,他們還來幹什麼。

察哈爾倒下去了,本來第二強的土默特部又受到了唐軍嚴厲打擊,連聖城也被唐軍搶走,而今強橫一勢的土默特部和布石圖大汗的家也沒了,只能帶領數千族人在草原上流浪,他最好的結局就是投靠別人,否則遲早會因侵犯了別人的草場而被消滅。

剩下一個就是科爾沁了,可是最近草原上流傳的一個消息卻讓大家打消了擁戴科爾沁的念頭,奧巴已投靠了唐軍,他們爲了表示誠意還拿出數十萬頭牛羊來進貢唐軍,本來大家也不怎麼相信,奧巴和滿人離的那麼近,這次滿人在唐軍手上損失極大,若滿人知道奧巴投靠了唐軍,那後金還不立馬把科爾沁滅了。

可科爾沁給唐軍送過去那麼多牛羊卻得到了很多部落的證實,數十萬頭牛羊,乖乖,那是多大的數目,不是投靠是什麼,奧巴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被唐軍俘虜的消息讓族人嚴秘封鎖,不讓說出去,此時再說是贖金也沒有人相信。

本來李雙喜是想把奧巴被唐軍俘虜的消息散佈出去的,但布里向李雙喜解釋,草原上被人俘虜並不丟人,只要用東西贖回去就可以了,別人也不會從此瞧不起他,如果以後能扳回來,大家反而會覺得他是英雄,若散佈奧巴被唐軍擒獲,這等於洗清了奧巴勾結唐軍的污名。

李雙喜這才只針對科爾沁送給唐軍的牛羊大做文章,如此大批的牛羊從科爾沁運到歸化,自然會有很多人看見,連聽到此事的多爾袞也懷疑起他來,奧巴連忙賭咒發誓,將全盤經過說了出來,多爾袞才相信了他。

奧巴本來以爲滿人經過此役會元氣大傷,實力比不上科爾沁,沒想到皇太極一回來,馬上聚籠了人心,而多爾袞輕輕鬆鬆就攻破了朝鮮,獲得了大批補給,奧巴頓時不敢小瞧,他還夢想著能得到蒙古可汗的大位,那時就再也不用怕滿人了,可出了這擋事,他的大汗位置希望渺茫,若再得罪了滿人,他馬上就要大難臨頭??茽柷吆歪峤鹣喔魧嵲谔?。

剩下的部落就是喀喇沁,朵顏兀良哈、額爾多斯,敖漢、奈曼、札魯特,永謝布,阿蘇惕,阿巴嘎,這些部落最大的不過有五千戰士,最小的只有一千戰士,要從這些部落中選出大汗,實在是太難,即使選出了大汗,又怎能使還有近一萬五千戰士的科爾沁心服。

李雙喜的三百人在各部中也算不大不小的力量,有知道扎哈沁部底細的人就會明白,這個布里應當把部落所有人的戰士都帶來了,很是奇怪,難道他不怕有人將他們的婦孺趁機全部擄走嗎,不過,如果他們投靠了一個大部落也說得過去。

因要爭大汗之位,各個有希望的部落都全力以赴,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員,大部分戰士都會帶出來,但對小部落來講,只是來觀禮,誰成了大汗,及時向他投效就是,因擔心家裡會有人趁火打劫,反而只會帶一小部分人來,除非那些已投靠了大部落,獲得了他們保護的人才會帶齊全部人馬,以助投效的部落爭勝。

三百個人在數萬人當中並不起眼,雖有人稍有奇怪,但馬上放了過去,現在是該選擇支持哪一方的時候了,沒有必要理這些無關的事。

經過數天的打聽,李雙喜已經明白了這次汗位遠舉的大致情形,這次汗位選舉分成了三方,科爾沁最爲強大,還是有不少人支持,如扎魯特部,土默特部。

另一方就是原察哈爾部分離出來的敖漢、奈曼、喀喇沁等部了,他們原先同時臣服林丹,後來受不了林丹的壓迫,又聯合滿人一起進攻林丹,相同的經歷使他們容易站在一起,共同推舉出喀喇沁的達來臺吉來競爭汗位,

還有一方就是朵顏兀良哈,額爾多斯,永謝布,阿蘇惕,阿巴嘎,這五部的力量集起來也不小,他們共同推舉朵顏兀良哈的蘇布臺競爭汗位。

三方的力量都相差無已,現在爲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他們已開始拉籠象扎哈沁部這樣的小部落了,蒙古人一向以實力爲尊,但在實力壓不倒對方時,馬上也學會了合縱連橫,幾乎在扎哈沁部剛到達的頭天,三方的人員先後到達扎哈沁部大營,勸扎哈沁部支持自己,許下種種承諾,又加上若干威脅。

蒙古人辦事可不會讓漢人一樣遮遮掩掩,無論是承諾還是威脅,都是赤裸裸的,布里暗暗慶幸投靠了唐軍,否則就是這次三方拉籠都要把他愁死,一不小心站錯了隊,以後說不定就是滅族的下場。

不過,他現在不用擔心,遵照李雙喜的指示讓三方都滿意而歸,誰來都信誓旦旦保證會支持他們,若不是他有了唐軍作依靠,這樣做幾乎是找死,無論誰當上了大汗,都會拿他開刀,但布時現在卻不害怕,等他們知道上了當時,除非他們能打敗唐軍,否則別想報復到他。

多爾袞也早早的來到了曼達勒戈壁,但他現在很煩惱,自從皇太極回來了,他每天都戰戰兢兢,他在沒確定皇太極死之前,就急匆匆的搶奪汗位,無疑會惹起皇太極的極大懷疑,以前在皇太極面前表現的忠心全部都白費了,或許以後他都沒有機會再撐兵權。

在他剛從朝鮮回來時,聽到皇太極沒死的消息,他有一股衝動,馬上就起兵殺了皇太極,但考慮再三,他還是不敢輕舉妄動,乖乖的向皇太極請罪,交出了兵權。

一方面是他從朝鮮帶回來的軍隊已成疲兵,皇太極回來多日,早有佈置,冒然行動,一定不是皇太極的對手。

另一方面滿人已經元氣大傷,再也經不起內部的損耗了,每一個戰士都是寶貴的,若因他的原因讓滿人再次死傷慘重,就是他奪取了汗位也毫無用途,滿人只會衰弱下去,論爲別人欺壓的對象。

他雖然交出了兵權,在盛京每天還是膽戰心驚,深怕皇太極會想法剷除他,這次來蒙古,本來以爲是一個輕鬆的任務,能順利讓奧巴當上盟主,奧巴再怎樣也是滿人最親近的盟友,奧巴本身是滿人的額附,而皇太極的後宮也充滿了科爾沁的女人,還有皇太極和多爾袞都知道奧巴的能力,他當上了蒙古的大汗,對滿人也不具備威脅。

從擊敗林丹後,皇太極一直以盟主的身邊管理著蒙古各部,蒙古人也不敢有異議,如今滿人的力量已衰退,蒙古人再也不會象以前一樣聽話,若讓蒙古人選出其他人做大汗,未償不會對滿人打主意,這是皇太極絕不允許的。

多爾袞急於重獲皇太極的信任,以爲能輕鬆立下功勞,沒想到奧巴出了這樣一件事,使本來十拿九穩的大汗之位充滿了變數,多爾袞恨不得把奧巴抽上一頓,同時也慶幸當初幸虧自己先走一步,否則也要落入到唐軍手裡。

多爾袞想來想去,這大汗之位變數還是太大,在沒有把握奧巴能當選之前,寧願讓蒙古人選不出大汗,也不能讓一個可能對滿人有威脅的大汗產生,他叫來親兵,悄悄的吩咐下去,作好奧巴不能當選的準備,一旦確定,就要盡力破壞,務必不能讓達來臺吉或蘇布臺當上蒙古的大汗,這次,多爾袞的想法竟然與李雙喜相同起來。

第45章 合流第48章 摟草打兔第14章 歸化城(下)第38章 惡作劇第6章 周鳳梧第27章 逃亡第35章 家與君第27章 絕境求生第26章 府中激戰第91章 退兵第11章 虛驚一場第22章 斷後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41章 當街傷人第12章 立足之戰第21章 辭官第42章 改弦易轍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20章 噩耗第4章 求親第45章 刺客來臨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53章 東風第19章 初戰上第98章 弘光被擒第13章 人的需求第26章 蒙古俘虜第73章 光澤縣第4章 求親第95章 南巡之議第68章 射殺第40章 敲詐第46章 談判籌碼第31章 惡魔傳說第95章 行刑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61章 火燒王府第31章 惡魔傳說第37章 杞縣李信第62章 價值連城第3章 張家寨上第33章 玉璽風波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43章 聰明誤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67章 強行封官第73章 光澤縣第8章 唐軍入川第84章 不可收拾第70章 三年之約第37章 杞縣李信第76章 返回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31章 郡主情仇第75章 勢如破竹第57章 遼陽大火第34章 母子重逢第8章 殺雞駭猴第2章 巧遇第6章 周鳳梧第32章 殺人盈野第6章 封王大典第54章 聯牀夜話第16章 三線作戰第44章 新艦試水第65章 做媒第61章 任卿選官第28章 大難臨頭第4章 軍營比武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0章 一網成擒第53章 瘋狂第27章 求賢令第23章 撤離第9章 冒犯第14章 真定府第27章 逃亡第7章 管理第29章 陣前談判第33章 玉璽風波第10章 賺錢上第3章 北方之議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26章 嚴肅軍紀第34章 遼河邊沿第85章 捷報第11章 賺錢下第8章 天價第1章 分封第78章 聯合第43章 禮尚往來第60章 強權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7章 人爲財死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38章 蠢蠢欲動第58章 進城第61章 任卿選官
第45章 合流第48章 摟草打兔第14章 歸化城(下)第38章 惡作劇第6章 周鳳梧第27章 逃亡第35章 家與君第27章 絕境求生第26章 府中激戰第91章 退兵第11章 虛驚一場第22章 斷後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41章 當街傷人第12章 立足之戰第21章 辭官第42章 改弦易轍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20章 噩耗第4章 求親第45章 刺客來臨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53章 東風第19章 初戰上第98章 弘光被擒第13章 人的需求第26章 蒙古俘虜第73章 光澤縣第4章 求親第95章 南巡之議第68章 射殺第40章 敲詐第46章 談判籌碼第31章 惡魔傳說第95章 行刑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61章 火燒王府第31章 惡魔傳說第37章 杞縣李信第62章 價值連城第3章 張家寨上第33章 玉璽風波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43章 聰明誤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67章 強行封官第73章 光澤縣第8章 唐軍入川第84章 不可收拾第70章 三年之約第37章 杞縣李信第76章 返回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31章 郡主情仇第75章 勢如破竹第57章 遼陽大火第34章 母子重逢第8章 殺雞駭猴第2章 巧遇第6章 周鳳梧第32章 殺人盈野第6章 封王大典第54章 聯牀夜話第16章 三線作戰第44章 新艦試水第65章 做媒第61章 任卿選官第28章 大難臨頭第4章 軍營比武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0章 一網成擒第53章 瘋狂第27章 求賢令第23章 撤離第9章 冒犯第14章 真定府第27章 逃亡第7章 管理第29章 陣前談判第33章 玉璽風波第10章 賺錢上第3章 北方之議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26章 嚴肅軍紀第34章 遼河邊沿第85章 捷報第11章 賺錢下第8章 天價第1章 分封第78章 聯合第43章 禮尚往來第60章 強權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7章 人爲財死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38章 蠢蠢欲動第58章 進城第61章 任卿選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永年县| 新巴尔虎右旗| 阳信县| 儋州市| 旬阳县| 莱芜市| 永寿县| 北流市| 禄劝| 敦煌市| 浠水县| 获嘉县| 吉水县| 高州市| 平谷区| 务川| 江西省| 江门市| 长沙县| 九龙坡区| 宜宾县| 苏州市| 福鼎市| 丽水市| 通许县| 洮南市| 民勤县| 保康县| 威宁| 五河县| 墨脱县| 平罗县| 呼玛县| 丰顺县| 西乌| 油尖旺区| 崇明县| 永安市| 鲁山县| 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