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章 禮尚往來

若是從雙方火炮的威力來看,唐軍的二十門大炮足可以將遼陽上百們火炮一起壓制,可惜唐軍遠道而來,補給不易,唐王給他們的計劃也只是阻擊皇太極的大軍而已,並沒有要他們攻佔滿人的老剿,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高傑和劉宗敏兩人發現滿人的虛弱後,竟然想一舉將滿人蕩平。

兩人所帶的炮彈已在第一次阻擊滿人時用的差不多了,以至於現在只有不到一百五十發的炮彈,他們雖然派人向高立功報告這裡的情況,只是若要等高立功的援兵或者補給來到,至少也要一兩個月,兩人又如何能等。

此時的遼陽分爲老城和新城,老城分南北兩部分,北城面積小,人口相對也少;南城面積大,又爲鬧市之區,從大明洪武年間開始建設,城內街道縱橫修直,貫通東西南北各城門,並外出郊野與各方驛站、驛道相連,城內佈局井井有條,有如棋盤一般規整。

遼陽老城內駐軍最多時達到了兩萬五千多人,這麼多的駐軍給遼陽帶來的繁華可想而知,店鋪、茶樓、酒肆林立,明代詩人張鰲在其所著《遼陽歌》中曾對遼陽商業的盛況有過這樣的描述:“遼陽春似洛陽春,紫陌花飛不見塵。”

可惜老城的繁華已經一去不復返,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爾哈赤以漢人范文程爲軍師,於第二年三月在薩爾滸大敗明兵。六月取開原,七月下鐵嶺,八月滅葉赫。明熹宗天啓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十三日攻陷瀋陽。

瀋陽一失。遼陽以北地居民,逃走一空。三月十八日,努爾哈赤對諸王臣說:“我們已經拿下瀋陽。敵兵大敗。可率大兵乘勢前進。攻取遼陽。”部署完畢,即麾軍南下。

努爾哈赤先在太子河畔打敗明將李秉誠、侯世祿、樑仲善、姜弼、童仲魁等五萬來援兵馬,然後從遼陽的西城而入,攻陷遼陽,遼陽被陷當天,努爾哈赤帶領八旗貝勒、大臣。進入城內,駐於經略衙門,諭令漢人削髮歸順。

後金進入遼陽後,在城內城外大肆搶掠。獲得金銀財貨堆積如山,牲畜無算,抓獲大量的人口充作奴隸。當時有些抗拒地,悉行屠殺。七天之內,就殺戮明朝兵民近八萬,激起城中居民的奮起反抗,整個遼陽死屍遍地。

後來,努爾哈赤定都在遼陽,以遼陽城池雖大,卻多年失修,已殘破傾妃爲由,在東岸五里處另築了一座新城,名曰東京城。南北寬八百八十六米,東西長八百九十六米,四面共開八道門,城內西北高處築御政大殿。

東京建成後,裡面住的全是滿人重臣,只是東京作爲後金地都城只有三年時間,三年後遷都瀋陽,遷都後,東京城其實已被廢棄,舊城地一些滿人遷了進去,其他漢人和各族人口還是習慣住在老城,而且東京城實在是太小,其他人就是想住進去也不可能。

東京城此時有滿人不過萬人,兵力不足一千,可唐軍駐於遼陽城下,東京地滿人卻如同芒刺在背,不拿下東京,讓唐軍對遼陽的進攻也不會舒服。

只是東京城雖然修建只用了一年時間,卻修得高大魏峨,唐軍要想拿下東京城,不用火炮當然不行,只是唐軍的炮彈本來就少,若是浪費在攻東京上,那對遼陽老城的進攻又該如何。

事實上卻不容唐軍拖下去,唐軍火槍的彈藥雖然充足,但滿人對唐軍的堅壁清野卻讓唐軍地糧食緊迫,雖然唐軍盡力蒐集,甚至掠奪,但唐軍的糧草一直沒有超過二十日所用,到了遼陽城下,軍中的糧草只剩十五天了,十五天內不拿下遼陽,或者是東京的任何一座城,唐軍就不得不宣告攻城失敗,二萬人得爲糧草奔波。

高傑、劉宗敏和一干參謀商量推演了半天之後,對於缺少炮火支援地唐軍來說,十五天拿下數十萬人的大城殊無把握,不如只攻擊東京城,只要拿下東京城,獲得裡面的糧草補給,若是遼陽一時難予攻下,也可以等高立功的後續兵力來到。

東京城和遼陽老城有一段數公里的長城相連,切斷東京城與老城的聯繫並不困難,唐軍計議已定,佈置好營寨的防守後,唐軍首先在遼陽城下耀武揚威一番,才調轉頭開始對東京城進行攻擊。

唐軍首先斷開了連接兩城的長城,這段長城完全是仿明長城建成,有完整的防護措施,藏兵洞,甕城,箭探應有盡有,只是兵力太少,雖然滿人料道唐軍肯定會首先切斷兩城的連接,也抽不出更多的兵力來守護這段數公里的城牆,唐軍用火槍輕易的將城牆上的滿人壓制住,派出人靠近城牆,用火藥將中部一段數十米的城牆炸塌。

雖然將兩城斷開,可是真正要攻城卻很麻煩,除了二十門火炮,唐軍攻城的器械一樣也沒有,如果有充足的炮彈,唐軍自然可以憑藉火炮來打來缺口,可惜唐軍就是把一百多發炮彈全部打完,也不見得會在東京城上打開一個缺口,東京城高十米,厚達九米,全是取用明朝修建長城的城牆磚建造,唐軍只得老老實實用了三天的時間,在附近伐木製造攻城器械。

到了第四天,唐軍纔開始了攻城,唐軍攻城的第一天就是急風驟雨,除了一萬人監視遼陽老城的動靜外,另外一萬唐軍分成三波,逼迫一萬多滿人炮灰,對僅有一萬人,兵力不過千人的東京城展開了一浪又一浪的攻擊。

博洛滿臉悲憤,他帶頭衝在了前頭,口裡不停的咒罵唐軍,唐軍見到東京城防難攻後,藉著打造攻城器械地三天時間。將原撫順的一萬多滿人調了過來,讓他們充當攻城的炮灰,若是博洛知道投降後。漢人會如此對待自己地族人,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投降,可惜此時卻悔之晚矣。

博洛是阿巴泰的兒子。又是第一個主動投降唐軍的將領。唐軍對他地待遇很好。本不需要他來攻城,只是博洛卻不能原諒自己,看著被驅趕著攻城地族人,他主動請求加入攻城地隊伍中。

東京城內的滿人也知道已到了生死關頭,決不能因爲城下是自己的族人就手軟,否則一旦城破。自己也只能和下面充當炮灰的族人一樣命運,被迫去攻遼陽老城,這種事他們經常做,自然知道其中的厲害。漢人有多少城池就是因爲守軍的心軟纔會被滿人攻破。

漢人不是自許仁義嗎,怎麼也會使用這種手段,這應該是我們遊牧民族地專利纔對,不過,他們雖然大罵漢人卑鄙無恥,卻也被這招逼得手忙腳亂,城下許多都是白髮蒼蒼的滿人,還有許多年幼的小孩,他們也只能狠著心,用弓箭,滾木,擒石狠狠的射殺爬城地人羣。

唐軍進攻的第一天,城下留下了一千多具屍體,多數是被驅趕上前的滿人,唐軍傷亡不到百人,就成功的讓城頭付出了三百多人的傷亡。唐軍夾雜在人羣中不時向城頭的守軍用火槍射擊,讓守軍防不勝防。

以這種速度下去,東京城不到三天,就會陷入無人可守的境地,高傑和劉宗敏對這種進度很是滿意,其實若是換了唐軍其他將領完全不會用如此陰損的戰法,只是高傑和劉宗敏兩人都是膽大包天之徒,唐軍一路上又見多了滿人對遼東的破壞,唐軍上下無不義憤填膺,纔對使用這種攻城之法也毫無顧忌。

“你不能進去!”

“放開我,我要見大將軍!”

正當高傑和劉宗敏兩人和軍中的參謀在推演對遼陽老城的攻防時,大帳外傳來了一陣吵鬧聲,看了今天的進攻,唐軍上下都認爲東京幾天就會攻破,下一步對付遼陽老城的進攻才重點,他們已預先開始老城的攻防推演。

高傑聽到吵鬧聲,皺了一下眉,誰敢在主帥帳前喧鬧,劉宗敏見了主將的臉色,忙親自出帳查看,門外一人滿身的征塵,正欲往帳內闖去,卻被大帳的守衛攔住,那人雖然不敢反抗,卻一直在大聲叫嚷。

劉宗敏仔細看了一下才叫道:“博洛,你想幹什麼,這裡是帥帳重地,豈容你亂闖,你不要以爲我們看重你就可以爲所欲爲?!?

博洛白天征戰的衣服尚未脫去,身上到處是血跡斑斑:“博洛不敢,只是有要事要見大將軍,卻無人肯通報,不得已纔出此下策。”

劉宗敏道:“你回去吧,大將軍沒有時間見你,你白天的表現很好,我們會給你相應的獎賞。”

“博洛不是爲獎賞而來,而是有事要當面詢問大將軍?!?

“我已說了,大將軍沒空見你,有事攻下東京城再說,你可以回去了。”劉宗敏朝幾名守衛示意,讓架著博洛離開帥帳。

“大將軍,我博洛不惜背叛族人,率先投降於你,又在城下浴血奮戰,難道就不能換得見你一面嗎?”

高傑的聲音從帳內傳來:“讓他進來?!?

幾名衛兵放開了扭住博洛的手,又將他全身搜了一遍,確定他身上沒有帶兵器才放他入內,劉宗敏也跟著進去。

博洛一進帳中,見到高傑就跪下,道:“大將軍,博洛有一個請求,請大將軍務必答應?!?

“講!”

“大將軍,這些滿人的老弱婦孺都是隨我投降大將軍的,他們也是大唐的子民,請明天不要再派他們上陣了?!?

博洛說完已是淚流滿面,白天,他衝在最前面,親眼看到一路倒斃的滿人婦孺,那裡面有白花蒼蒼的老人,更令他心痛的還有無數的小孩,有些滿人的年輕婦女,懷裡還抱著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也被唐軍驅趕了上來,這些都是滿人的希望啊,若他們都死了,那滿人會存在嗎?

撫順城裡有一萬四千多滿人,除了近四千人和投降唐軍的士兵有關連被赫免外,其他一萬多人全部被趕上了戰場,

“不行,我唐軍的勇士不能白白拆損在攻城的消耗中,只要前面有城池沒下,他們就不可能撤下來?!?

高傑的話,讓博洛聽得心裡一陣悲諒,若是讓高傑這麼幹下去,等到攻下了滿人的所有城池,恐怕滿人快要滅族了。

“大將軍,中原不是禮儀之邦嗎,爲什麼你能做出如此殘忍之事,難道大將軍不怕讓唐軍的名聲受損,到時唐王殿下怪罪嗎?”

“何爲禮儀之邦,唐軍殿下曾經說過,最大的禮儀就是禮尚往來,這種事,在努兒哈赤和皇太極手上都不是第一次吧,我如此做,正是遵行了滿人的傳統,難道不是禮儀嗎,至於殿下會不會怪罪我,那就不用你爲我擔心了,你還是回去好好準備明天的攻城吧,只要城快一點攻下來,死的滿人就會少很多。”

博洛啞口無言,呆立不動,劉宗敏在一旁道:“大將軍沒有怪罪你擅闖帥帳,還不快下去。”

博洛不死心的道:“大將軍,如果我能將東京城說降,大將軍可否不再驅使滿人的老弱攻城?!?

“我不能答應你,你若能說降東京城,我答應城內一人不殺就是,除非你能讓遼陽老城的滿人一起投降,我纔可以答應你這條?!?

遼陽一降,滿人的勢力基本已空,高傑當然可以說漂亮話,只是遼陽還有數十萬人,上萬的精銳士兵,滿人如何會降,就是東京城的滿人知道他們降後,會被驅趕去攻遼陽,也不可能投降。

博洛只能無可奈何的退了下去,第二天,唐軍照樣用滿人對東京城繼續發動進攻,無論城上城下,滿人都死傷極慘,博洛索性自暴自棄,一直衝在前頭,他想自己找死,爲死在城下的滿人贖罪,偏偏在受傷時卻被幾名滿人救了下來。

救他的人是他弟弟嶽樂,嶽樂早就看到了博洛的不對勁,叮矚博洛的幾名親兵,讓他們隨時注意博洛的動向,若是受傷,趕快把他撤下來。

到了第四天,東京城的滿人士兵已死得差不多了,東京城彷彿瓜熟蒂落般落入了唐軍手中,城中的物質堆積如山,唐軍總算不用爲糧食發愁,開始準備對遼陽的進攻。

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5章 伐明三策第49章 吃癟第36章 談判(上)第51章 鑑寶會一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3章 一鼓而下第76章 投降也難第24章 不期而遇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16章 美色上第39章 不懷好意第39章 不懷好意第28章 窮途未路第4章 兵指何方第44章 紅顏禍水第7章 管理第64章 狼性難改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18章 鑄幣第12章 貪慾下第34章 兵與賊下第11章 結拜下第51章 炮灰比拼第51章 炮灰比拼第31章 權力之顛第85章 捷報第5章 定都之爭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4章 初次碰撞第54章 遭遇第36章 同族相煎第60章 強權第6章 忠孝難全第7章 斬新一頁第38章 蠢蠢欲動第9章 監軍之第73章 收穫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8章 殺雞駭猴第40章 探訪第47章 西貢第47章 安慶府第51章 狐假虎威第28章 窮途未路第35章 人才下第35章 人才上第87章 練兵第2章 登陸苦戰第96章 臺灣迴歸第10章 達縣大戰第95章 南巡之議第4章 好事成雙第30章 突襲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10章 盧象升下第17章 美色下第40章 大比武(上)第8章 邢秀娘下第90章 暴露第5章 定都之爭第4章 初次碰撞第21章 草原巨城第5章 遷移第25章 洪承疇(上)第70章 狩獵第7章 出使第24章 不期而遇第4章 軍營比武第87章 練兵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9章 冒犯第80章 優厚條件第34章 兵與賊下第83章 官逼民反第61章 巴達維亞第50章 兩難選擇第25章 反撲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2章 財路第37章 家事難斷第18章 亮牌下第61章 任卿選官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3章 風雪來人第93章 江陰第32章 雙皇會第25章 反撲第13章 人的需求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5章 孫氏告狀第59章 騎兵突襲第27章 兵臨城下第67章 海戰第3章 張家寨上第27章 兵臨城下第20章 下馬威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89章 使節(中)
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5章 伐明三策第49章 吃癟第36章 談判(上)第51章 鑑寶會一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3章 一鼓而下第76章 投降也難第24章 不期而遇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16章 美色上第39章 不懷好意第39章 不懷好意第28章 窮途未路第4章 兵指何方第44章 紅顏禍水第7章 管理第64章 狼性難改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18章 鑄幣第12章 貪慾下第34章 兵與賊下第11章 結拜下第51章 炮灰比拼第51章 炮灰比拼第31章 權力之顛第85章 捷報第5章 定都之爭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4章 初次碰撞第54章 遭遇第36章 同族相煎第60章 強權第6章 忠孝難全第7章 斬新一頁第38章 蠢蠢欲動第9章 監軍之第73章 收穫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8章 殺雞駭猴第40章 探訪第47章 西貢第47章 安慶府第51章 狐假虎威第28章 窮途未路第35章 人才下第35章 人才上第87章 練兵第2章 登陸苦戰第96章 臺灣迴歸第10章 達縣大戰第95章 南巡之議第4章 好事成雙第30章 突襲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10章 盧象升下第17章 美色下第40章 大比武(上)第8章 邢秀娘下第90章 暴露第5章 定都之爭第4章 初次碰撞第21章 草原巨城第5章 遷移第25章 洪承疇(上)第70章 狩獵第7章 出使第24章 不期而遇第4章 軍營比武第87章 練兵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9章 冒犯第80章 優厚條件第34章 兵與賊下第83章 官逼民反第61章 巴達維亞第50章 兩難選擇第25章 反撲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2章 財路第37章 家事難斷第18章 亮牌下第61章 任卿選官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3章 風雪來人第93章 江陰第32章 雙皇會第25章 反撲第13章 人的需求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5章 孫氏告狀第59章 騎兵突襲第27章 兵臨城下第67章 海戰第3章 張家寨上第27章 兵臨城下第20章 下馬威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89章 使節(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玉田县| 罗山县| 永善县| 安顺市| 布拖县| 舒兰市| 黔西县| 大宁县| 安陆市| 收藏| 秭归县| 蚌埠市| 玛曲县| 金坛市| 安阳市| 吴旗县| 原平市| 汤原县| 临湘市| 景宁| 牡丹江市| 长宁县| 开江县| 泸水县| 论坛| 青铜峡市| 韶山市| 阳东县| 崇州市| 铜陵市| 宁晋县| 定州市| 西安市| 监利县| 萝北县| 侯马市| 错那县| 鹤峰县| 昌图县| 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