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章 洪承疇(上)

兩天後,李鴻基帶著秦王朱存樞來到了牢房,洪承疇這兩天已經打定的主意要一死以全名節,心中倒也坦然,給吃就吃,給喝就喝,只是沒有見到賊首,不能當面罵他一頓有點不甘心,他知道賊首早晚會來看自己,那時自己就可以破開大罵,激怒賊首殺了自己,自己也可在史書上濃重記上一筆,所以不再想自殺的事了。

洪承疇生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泉州府南安縣二十七都英山霞美鄉人。出身望族後裔,是武榮翁山洪氏第十二代孫,屬東軒五房,書香門第。到了他的曾祖父輩,已是家道中落,並不富裕。

洪承疇童年入溪益館讀書。因家境貧寒,11歲輟學,在家幫母做豆乾,每日清晨還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賣豆乾。當時西軒長房的才子洪啓胤在水溝館辦村學,洪承疇叫賣豆乾之餘,常在學館外聽課,偶爾也幫學生做對子。洪啓胤發現洪承疇極有天份且抱負不凡,免費收洪承疇爲徒,重返校門。

洪承疇學習用功,博覽羣書。啓胤老師的《史記》、《資治通鑑》、《三國志》、《孫子兵法》等書都被他借來認真研讀,從小就表現了治國平天下的願望,甚得洪啓胤賞識。洪啓胤曾在洪承疇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駒千里,國石萬鈞”的評語。

洪承疇在水溝館讀了五年書後,又到泉州城北學館讀書。

萬曆四十三年(1615),23歲的洪承疇赴省參加鄉試,爲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舉人。次年,赴京會試,連捷登科,爲丙辰科殿試二甲第十四名,賜進士出身。

洪承疇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歷員外郎、郎中等職,在刑部任事6年。明?;天啓二年(1622年)擢升浙江提學僉事,以才高識士,所選人才皆俊奇,爲朝廷所器重,2年後升遷兩浙承宣佈政左參議。

天啓七年(1627年),升陝西督道參議。

崇禎二年(1629年),農民軍王左掛、苗美率兵進攻韓城。陝西總督楊鶴手中無將,情急之下,令當時還是參政的洪承疇領兵出戰。洪承疇斬殺敵兵三百人,解了韓城之圍,頓時名聲大噪。

崇禎三年(1630年)六月,洪承疇被任爲延綏巡撫。作爲楊鶴手下干將,本該支持上司的“招撫政策”,可是洪承疇沒有,他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僅剿匪,並且“殺降”!當時被其殺掉的投降“賊軍”多達數萬。

崇禎四年(1631年),因朝廷無力養活大批饑民,已就撫者,紛紛再起。三邊總督楊鶴爲此被罷官入獄,洪承疇繼任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改楊鶴的“邊剿邊撫”爲“全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方針,集中兵力進攻陝西農民軍。

崇禎五年(1632年)春天,一股農民軍由於頂不住官軍的壓力,向慶陽突圍。洪承疇親赴慶陽,指揮會戰。雙方在西澳激戰數十次,農民軍損失慘重,首領杜三、楊老柴被斬殺。此戰一掃多年官軍之頹氣,被朝廷稱爲“西澳大捷”。

此時的洪承疇剛過四十,正是壯年,官運正旺,如果沒有李鴻基,他將作爲朝庭剿匪的一員干將,能一直做到兵部尚書,總督關外五省軍務。薊遼總督,崇禎十四年,洪承疇纔在松山被清軍所俘,投清後成爲清朝重臣,一直活到七十三歲。

洪承疇被關的地方正是秦王設的私牢,李鴻基給了他最好的一間,而且每天還好吃好喝的招待,洪承疇自然知道賊軍的用意,要勸降自己的可能性很大,此時他正在牢中發呆,洪承疇生性愛潔,這雖然是最好的牢房,但氣味還是太難聞。

若是以前,這樣的牢房他一刻也呆不了,但此時只得儘量捂住鼻子,身上的衣裳也數天沒換,頭髮也無法梳洗,他還是儘量讓自己看起來整潔一點,免得失禮於人,聽到牢房門響,連忙將自己整理了一下,盯著牢門,若是匪首進來,馬上就可以正氣凜然地對他痛罵一頓,最好讓賊軍羞愧不已,惱羞成怒之下把自己殺了。

進來的人卻讓洪承疇一呆,竟然是秦王,他還以爲秦王是剛抓到,也要關在這裡,馬上跪下道:“王爺,是下官無能,末能守住西安,讓王爺受累了?!?

朱存樞對洪承疇很是惱怒,若他能讓自己提前知道西安守不住,自己早帶家財走了,也不會讓闖軍將家財全部收繳,那是數百萬兩銀子啊,想起來現在還肉痛,恨不得痛打洪承疇一頓,再扒了他的皮,但上次勸降馬科不成功之後,李鴻基已警告過他,若再不能勸降洪承疇,他就休想回北京了,只得收起怒意道:“愛卿請起,闖王的軍隊豈是人力可抗,你守不住也不怪你。”

洪承疇一愣,秦王什麼時候變得如此通情達理了,見秦王不說賊軍,而說是什麼闖軍,心知不妙,反應過來,這秦王莫不是降了賊軍,回道:“下官沒能守住西安,還讓王爺失陷敵手,自己也成了階下之囚,只求一死,以報皇恩浩蕩,王爺天潢貴胄,綱常所繫,惟當自受,萬勿shi身自辱?!?

朱存樞一聽,自己還沒勸降,他反倒勸自己找死,大怒道:“爾食朝庭俸祿,不能抵敵,連累孤王失陷,不知悔改,還敢要孤王一死,真是不忠不義,反了你?!?

李鴻基在身後咳了一聲,朱存樞反應過來,改口道:“如今本王也不追究了,李愛卿本是我大明官員,只是那曹文詔仗勢欺人,縱兵如匪,李愛卿老父慘死在他手下後,曹文詔不但包庇兇手,還利用權勢讓李愛卿辭官丁憂,李愛卿纔不得已起兵,只要誅殺了曹文詔,李愛卿還是會忠心朝庭的?!?

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28章 窮途未路第65章 登岸第90章 暴露第53章 人命如蟻第60章 發威第11章 宴無好宴第46章 談判籌碼第14章 真定府第6章 盛唐之地第13章 攻城第44章 新艦試水第58章 戲正酣第45章 難得糊塗第52章 忍辱負重第21章 合圍第44章 輕取河南第54章 聯牀夜話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38章 麻煩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49章 裂痕第93章 英雄第85章 淮安城中第2章 戰略大計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5章 反撲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74章 黃土隘第29章 發現第75章 勢如破竹第71章 中招第56章 退避第54章 緩攻第8章 形勢危急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81章 不期而遇第75章 國家賠償第59章 混亂第33章 蠻人阿奴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2章 聲東擊西第39章 各有心思第13章 逆襲丹江第32章 雙皇會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33章 欽差第1章 分封第98章 弘光被擒第56章 後塵第82章 瘋狂的戰法第13章 結婚上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15章 勸降第19章 萬里歸途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37章 杞縣李信第9章 大炮下第13章 諜戰下第9章 大炮下第38章 女將英姿第36章 談判(下)第42章 改弦易轍第57章 遼陽大火第62章 派別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73章 收穫第39章 來意第19章 心思第7章 出使第30章 突襲第19章 心思第45章 合流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37章 家事難斷第17章 埋伏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20章 立功第33章 欽差第62章 價值連城第6章 審案第10章 達縣大戰第4章 求親第12章 貪慾下第50章 兩難選擇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51章 狐假虎威第20章 計議第11章 賀瘋子第9章 投降第10章 盧象升下第75章 國家賠償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30章 突襲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16章 美色上第44章 初展才華第22章 誤會第88章 使節(上)第38章 惡作劇
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28章 窮途未路第65章 登岸第90章 暴露第53章 人命如蟻第60章 發威第11章 宴無好宴第46章 談判籌碼第14章 真定府第6章 盛唐之地第13章 攻城第44章 新艦試水第58章 戲正酣第45章 難得糊塗第52章 忍辱負重第21章 合圍第44章 輕取河南第54章 聯牀夜話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38章 麻煩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49章 裂痕第93章 英雄第85章 淮安城中第2章 戰略大計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5章 反撲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74章 黃土隘第29章 發現第75章 勢如破竹第71章 中招第56章 退避第54章 緩攻第8章 形勢危急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81章 不期而遇第75章 國家賠償第59章 混亂第33章 蠻人阿奴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2章 聲東擊西第39章 各有心思第13章 逆襲丹江第32章 雙皇會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33章 欽差第1章 分封第98章 弘光被擒第56章 後塵第82章 瘋狂的戰法第13章 結婚上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15章 勸降第19章 萬里歸途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37章 杞縣李信第9章 大炮下第13章 諜戰下第9章 大炮下第38章 女將英姿第36章 談判(下)第42章 改弦易轍第57章 遼陽大火第62章 派別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73章 收穫第39章 來意第19章 心思第7章 出使第30章 突襲第19章 心思第45章 合流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37章 家事難斷第17章 埋伏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20章 立功第33章 欽差第62章 價值連城第6章 審案第10章 達縣大戰第4章 求親第12章 貪慾下第50章 兩難選擇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51章 狐假虎威第20章 計議第11章 賀瘋子第9章 投降第10章 盧象升下第75章 國家賠償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30章 突襲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16章 美色上第44章 初展才華第22章 誤會第88章 使節(上)第38章 惡作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邑县| 浮梁县| 玉林市| 手游| 阳信县| 沙洋县| 武穴市| 民权县| 濮阳县| 镇巴县| 涪陵区| 武平县| 隆尧县| 岚皋县| 无为县| 奉新县| 余江县| 龙里县| 镇宁| 通州市| 政和县| 盐城市| 高雄县| 南开区| 鲁山县| 梁平县| 来安县| 林甸县| 鹿泉市| 东明县| 阿拉善左旗| 九台市| 常山县| 苍梧县| 衡山县| 新建县| 乌兰察布市| 紫阳县| 米脂县| 汉寿县|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