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章 喜事臨門

回到了闖王府,李過等人都鬆了一口氣,李鴻基還是第一次出來,他們每個人都戰戰兢兢,唯恐出錯,還好,總算平安無事,不過,李過卻知道闖王對這次自己的護衛不是很滿意,而且隨著闖軍閒下來,恐怕闖王外出的次數會越來越多,李過頓覺頭痛,想起賀景,他們經常搞些暗殺,綁票,恐嚇之類的勾當,或許能從中得到一些經驗,李過顧不得休息,連忙去找賀景請教。

田玉珠回到自己的房中,突然感覺到一些不舒服,她總有一種想嘔吐的感覺,可要吐又吐不出來,直急得臉色發白,小鏡進來一看,見了夫人的臉色不由一驚,連忙將田玉珠扶住,問道:“夫人,你怎麼啦,哪裡不舒服,我去叫大夫?!?

田玉珠擺了擺手,道:“算了,只是突然覺得有些乾嘔,可能是今天走的路多了,我休息一下就好了?!?

小鏡不敢再勸,扶田玉珠躺下後就出去了,到吃飯時,李鴻基沒有看到田玉珠有點奇怪,李鴻基吃飯喜歡熱熱鬧鬧,只要他在家,幾個妻妾都是和他一起吃飯,平時高桂英三人卻是各吃各的,田玉珠有她母親陪著,邢秀娘有她父親,高桂英都是和李慧梅在一起,李鴻基不由向田玉珠的侍女問道:“玉珠呢,她陪她母親了嗎?”

小鏡回道:“夫人一回來說有點不舒服,現在已經躺下了?!?

李鴻基一驚:“是不是病了,有沒有叫大夫?”

邢秀娘在旁接道:“可能是逛了一天累了吧,讓她休息好了?!?

小鏡連忙也道:“夫人正是如此說,她不讓叫大夫?!?

李鴻基稍微放下了心,揮手讓小鏡下去,吃完飯,李鴻基來到田玉珠房中,見田玉珠躺在牀上,臉色發白,心中一驚,坐到牀邊,伸手摸了一下田玉珠的頭,沒有感到發熱,田玉珠見李鴻基關心自己,笑了笑道:“今天逛了一天,大概太累了,夫君不用擔心,我只是有點想嘔吐,不想吃飯才躺下來,沒有病?!?

李鴻基卻不放心:“你身體一向挺好,還每天練武,怎麼會逛一天就累,沒病怎麼會不想吃東西,我讓尚神醫來看看?!?

田玉珠剛想說不用,李鴻基已吩咐親衛去請了,田玉珠要拒絕的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來,感受著丈夫的關心,心裡升起了濃濃暖意,李鴻基雖然免不了男人的好色,但在家中把幾個女人都放在平等的角色,沒有那個時代夫爲妻綱的要求,妻妾們有什麼想法李鴻基都支持她們去做,這讓從小生活在田家這樣男女歧視嚴重的田玉珠大爲感動,想起當初因爲李鴻基是一個武夫,自己差點逃婚的情景不由有點後怕,若自己那晚真的走了,現在不知會流落到何方。

嫁給李鴻基數年後,田玉珠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懵懂的少女,自認爲外面的天地能任她馳騁,尤其接觸到賀景情報部門的各種消息,其中一樁樁事讓她看得觸目驚心,也大長了眼界,才知她以前所瞭解的行俠仗義是多麼幼稚,若象她這樣的單身女子敢獨自出去,還想打抱不平的話,被人殺了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比殺了更慘的事多的多。

闖軍情報部門就吸收了多個象她這樣家世的女子,當初一念之差,離家出走,其經歷真是慘不忍睹,有數個都是因爲管閒事,得罪了當地的豪門大戶,不但捉住了被大戶強暴,還有幾個被賣入青樓,後來才逃出來,當初田玉珠一時好奇,瞭解這些人員的經歷後把自己嚇了一身冷汗。

尚炯現在已是闖軍中最受尊敬的人了,他不但親手救活了許多傷員,還是闖軍中大部分軍醫的老師,而且以後闖軍中所有的軍醫都是出自他的門生,可以說許多人寧願得罪軍中的軍法官,也不敢得罪尚迥。得罪了軍法官,除非是在戰場,否則不會要你的命,得罪了尚迥,不但在戰場受傷有危險,平時也得保佑自己不要生病。

尚炯在闖軍中幹得也是如魚得水,闖王對軍醫的重視大出尚炯意料之外,他以前走南趟北,基本上都是在深山老林,偏遠農村渡過,他的醫術雖然高明,但給病人治療都是要用自己挖來的藥材,有時看到病人明明可以救治卻因爲只是缺少一味藥材而活活痛死,這不能不讓他這個一心救人的大夫難過,所以他每到一個地方,只要留的稍久一點,就會教給當地人各種辨別藥材的辦法,這樣他走後,一些常見的病當地村民也能治療。

如今他老了,漸漸走不動,當初只是聽到闖軍傷員發出的呻吟聲,一時不忍走進了闖軍的大營,沒想到這一進來,改變了他一生,他在闖軍中一年的成就遠比他以前數十年高,不但親手治好了數百名傷病員,更重要的有數百人傳遞了他的衣博,使他一生的成就不至於失傳。

尚炯聽了闖王傳召,不敢怠慢,很快趕到了闖王府,侍衛將她引到了田玉珠的房中,見李鴻基也在,正要參拜,李鴻基連忙將他扶住,見尚炯紅光滿面,一年多來,彷彿比自己剛見到他時還要年輕,不由打趣道:“怪不得別人稱你爲尚老神仙,原來你能越活越年輕,確實只有神仙才可以辦到?!?

尚炯年過七旬,但精通養生之道,以前每天都在外面奔波勞累,而今在闖軍中安頓下來,雖然救治的人比以前多的多,但他從不用擔心藥材的短缺,又有許多人幫忙,反而輕鬆了許多,加上心情愉快,這一年來,氣色當然更好。

尚炯回道:“闖王說笑了,老朽只是多活了一點年歲,怎麼當得了神仙二字。”說完從身上拿出紅線來。

李鴻基看得奇怪,問道:“尚老先生,你拿紅線幹什麼?”

尚炯一愣,說道:“不是要給夫人診脈嗎?”

李鴻基道:“診脈就診脈,你拿紅線幹嗎,用這玩藝真得診出病來。”

尚炯以前大部分在農村渡過,山村裡無論給男女治病沒那麼多忌諱,但他也有幾次給大戶人家治過病,那些大戶人家的女眷生病時,不但要讓他懸線診脈,甚至連病人的臉都要蒙上來,這讓他如何診治,只能從病人的口述中分析病情,實在不行,主人又不肯讓他親手診治的,只好開一些溫和的藥物,讓病人不會把病情加劇罷了,就這樣,他還治好了多名病人,如今見要給闖王夫人治病,當然得帶好這些東西,幸好,闖王並沒能讓夫人戴上面紗,他一進門就開始觀察田玉珠的臉色,再詢問幾句應當就基本能確定了。

沒想到李鴻基根本不讓用紅線,尚炯一時沒反映過來,拿著紅線的手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李鴻基見尚炯愣著,讓開了坐在田玉珠身邊的位置,對尚炯道:“尚老先生,你過來把脈,不要用那紅線了?!?

尚炯反應過來。忙將紅線收起,告了一下罪,李鴻基讓小鏡搬了一張椅子,讓尚炯坐在牀邊,田玉珠想反對,李鴻基已拉出了她的手,溫柔的道:“聽話,治病要緊?!碧镉裰椴虐咽稚斓缴芯忌磉?。

尚炯戰戰兢兢搭上了脈,閉目不言,只過了一會兒,尚炯睜開眼,退了開去,道:“恭喜闖王,賀喜闖王,夫人這不是有病,夫人有喜了。”

田玉珠“啊”了一聲,驚喜的道:“當真?”

尚炯斬釘截鐵的道:“不會有錯,夫人是有喜了。”

田玉珠頓覺身體一點也不泛,抱住李鴻基的手搖道:“夫君,我有喜了,我有喜了。”

李鴻基也大爲高興,自己已結婚六七年了,娶邢秀娘和田玉珠也有三四年,這些年來一直沒有孩子,她們三個當然不會每個人都有問題,那有問題的就是自己,想起歷史上李鴻基好象只有一個親生女兒,一直沒有子嗣,不由也是著急。

在古代,沒有子嗣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普通人尚且是“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眿D女無子還犯了七出之條,可以被夫家休了,對李鴻基而言,子嗣更是重要,闖軍上上下下都在看著,雖然他打下如此基業,但若無子嗣繼承,恐怕部下都不能安心。只是現在李鴻基還年輕,這個隱憂部下還都沒有說出來,但洪承疇,許鼎臣等人都有意無意的要李鴻基多收妻妾,就可以看出他們的擔心。

雖然他可以收養一個侄兒繼承,但這年頭血緣關係可看得比什麼都重,如果是他的親生兒子,哪怕只是一個嬰兒,他不在,部下也會心服口服的擁戴,如果是養子,若沒有出色到可以蓋過所有人的軍功,部下也不會心服,這就是李自成在九宮山被殺後,李部迅速四散,反而不如一個張獻忠的原因,雖然那時李自成把他侄兒李雙喜指爲太子,但所有的大將都不服他,劉宗敏還敢和李雙喜對罵,甚至有一次取出鞭子要打李雙喜。如果李雙喜是李自成的親生兒子,劉宗敏肯定不敢如此放肆。李自成死後,李雙喜雖然打著太子的旗號,但到底也不能聚攏多少部下,他的部下還不如李自成原配夫人高桂英身邊跟隨的多。

李鴻基大笑,對尚炯道:“尚老先生辛苦了,來人,傳我命令,給全府每天打賞一兩銀子,讓大家都沾一下夫人的光?!?

外面的親兵喜滋滋的下去傳令了,很快全府就得到消息,整個王府都喜氣洋洋,李鴻基含笑的對尚炯道:“老先生有什麼需要,只要本王有的,絕不吝嗇?!?

尚炯本無什麼愛好,最近才迷上書畫,打量了一下田玉珠的房間,見掛著幾幅吳道子,唐演等名家的真跡,毫不客氣的道:“老朽別無所好,只要這幾幅畫就行了?!?

這幾幅圖是田玉珠平時最喜歡的圖,所有才掛在她的房間裡,李鴻基對這些名家字幅倒是不感光趣,爲難的道:“這是夫人最喜歡的圖,本王也不能作主給裡,在我的書房裡比這裡更多,不如老先生到那兒挑挑如何?!?

尚炯不由露出失望之色,他雖知李鴻基的書房字畫肯定會比這兒多,但沒有看到也就無所謂,這裡的幾幅畫他都喜愛,看到了又不能弄上手,以後心裡肯定會癢癢的,田玉珠有了這個喜訊,倒是大方得多,平時讓人碰也不讓碰的字畫,這時倒象平常物件,道:“無妨,尚老先生若是喜歡,就都拿去吧?!?

尚炯應了一聲,大爲歡喜。馬上指揮房中的侍女將畫取下,李鴻基想起剛纔尚炯抽出來的紅線,忍不住問道:“尚老先生,你真能通過懸線診脈嗎?”

尚炯一窒,頓時吱吱唔唔起來,李鴻基又問了一遍,尚炯才道:“其實那都是做個樣子,紅線隔著老遠,誰知道是風吹的,還是手移的,怎麼能診脈,一些大戶人家非要相信只有能懸線診脈的大夫纔是好大夫,老朽也曾給幾家大戶人家看過病,逼不得已也只能這樣做?!?

李鴻基沒想到老實的尚炯也有這一手,頓時啼笑皆非,再問道:“如果這樣,你怎麼治病?!?

尚炯老老實實的回答:“那就只能問了,知道了病人的反映,許多病人的病情都可以診斷出來,如果診斷不出,主家又不肯通融,那只有開點補藥,其它就無能爲力了?!?

尚炯走後,高桂英和邢秀娘都紛紛來探望,兩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羨慕的神色,田玉珠躺在牀上,得意無比,雖然三個都各有分工,不象一般人家妻妾每日閒的無聊,只有互鬥,但三人也免不了互別高低,如今田玉珠先懷了身孕,以後若是男孩,就是長子,自然得意。

第二天,闖王夫人懷孕的消息就傳遍了闖軍,所有闖軍中的重要人員紛紛到闖王府道賀,這個小小的嬰兒,還沒出世,就牽動了數十萬人的心。

第10章 伐明之策第61章 任卿選官第77章 餡餅第31章 惡魔傳說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41章 威攝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62章 鏡子第91章 條件第37章 杞縣李信第42章 判決第96章 臺灣迴歸第46章 談判籌碼第91章 條件第41章 成都攻防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51章 炮灰比拼第26章 蒙古俘虜第28章 大難臨頭第5章 定都之爭第2章 登陸苦戰第26章 蒙古俘虜第22章 鳳與鴨第3章 張家寨上第20章 馬科下第3章 喜事臨門第77章 鄭氏屈服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16章 三線作戰第2章 財路第2章 財路第11章 忠臣孤子第22章 金兵來臨第42章 判決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68章 各有損失第4章 初次碰撞第16章 疲敵第65章 做媒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44章 初展才華第19章 岌岌可危第28章 林丹遺孀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2章 商洛第57章 緊追不捨第19章 初戰上第5章 定都之爭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2章 商洛第11章 賺錢下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18章 出賣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51章 後患第7章 孫元化第88章 使節(上)第12章 立足之戰第9章 監軍之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45章 合流第15章 滿人隱憂第24章 嘉峪關第13章 諜戰上第7章 管理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13章 諜戰上第42章 改弦易轍第50章 情報第9章 監軍之第15章 定計第79章 以彼之道第36章 黃金之爭第5章 發財之夢第2章 巧遇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60章 強權第47章 相逢不識第14章 故縱第7章 斬新一頁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5章 發財之夢第21章 新立大汗第10章 狼煙再起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71章 襲擊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89章 海軍初創第62章 大屠殺第12章 貪慾下第46章 援軍第12章 貪慾下第32章 雙皇會第19章 心思第12章 初攻達縣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8章 強攻第9章 白桿精兵第44章 新艦試水
第10章 伐明之策第61章 任卿選官第77章 餡餅第31章 惡魔傳說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41章 威攝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62章 鏡子第91章 條件第37章 杞縣李信第42章 判決第96章 臺灣迴歸第46章 談判籌碼第91章 條件第41章 成都攻防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51章 炮灰比拼第26章 蒙古俘虜第28章 大難臨頭第5章 定都之爭第2章 登陸苦戰第26章 蒙古俘虜第22章 鳳與鴨第3章 張家寨上第20章 馬科下第3章 喜事臨門第77章 鄭氏屈服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16章 三線作戰第2章 財路第2章 財路第11章 忠臣孤子第22章 金兵來臨第42章 判決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68章 各有損失第4章 初次碰撞第16章 疲敵第65章 做媒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44章 初展才華第19章 岌岌可危第28章 林丹遺孀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2章 商洛第57章 緊追不捨第19章 初戰上第5章 定都之爭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2章 商洛第11章 賺錢下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18章 出賣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51章 後患第7章 孫元化第88章 使節(上)第12章 立足之戰第9章 監軍之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45章 合流第15章 滿人隱憂第24章 嘉峪關第13章 諜戰上第7章 管理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13章 諜戰上第42章 改弦易轍第50章 情報第9章 監軍之第15章 定計第79章 以彼之道第36章 黃金之爭第5章 發財之夢第2章 巧遇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60章 強權第47章 相逢不識第14章 故縱第7章 斬新一頁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5章 發財之夢第21章 新立大汗第10章 狼煙再起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71章 襲擊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89章 海軍初創第62章 大屠殺第12章 貪慾下第46章 援軍第12章 貪慾下第32章 雙皇會第19章 心思第12章 初攻達縣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8章 強攻第9章 白桿精兵第44章 新艦試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黔南| 漳州市| 丽江市| 天镇县| 收藏| 车险| 永和县| 房山区| 邵阳市| 安多县| 安乡县| 杨浦区| 垣曲县| 新营市| 麟游县| 宣恩县| 十堰市| 仪征市| 新平| 无棣县| 长岭县| 嵩明县| 徐州市| 泰安市| 务川| 颍上县| 敦煌市| 新安县| 得荣县| 安平县| 莲花县| 武隆县| 沽源县| 光泽县| 林西县| 屏边| 丰宁| 闻喜县| 南宫市|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