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章 降,不降?

現在已是官軍被圍的第十天,五天前,所帶的糧草已全部吃光,盧象升命令官軍白天休息,晚上就唐軍發起攻擊,但這種攻擊也越來越無效,頭兩天還能殺傷一些唐軍,到了現在,官軍只是虛應故事,每個人都知道敗局已無法挽回,若不是盧象升治軍較嚴,早有官軍偷偷摸摸投降了。

官軍被圍的這片區域不算小,前後左右都有數十里,可是現在是初春,早木纔剛剛發牙,要想找到太多吃的卻不可能,旁邊的旱田是農民種植番薯和土豆所用,收穫後多多少少會遺留一些,官軍如獲至寶,又在這些地裡重新翻了一遍,那些小動物更是倒了大黴,不但是田鼠,就是螞蟻也差不多被官軍吃了個精光。

盧象升不停的派人在兩邊山嶺上尋找出路,一直毫無所獲,現在帶出來的二萬官軍還剩一萬二千多人,但都已蓬頭垢面,唐軍已派人數次勸降了,盧象升見也不見,直接讓人轟了出去,若不是顧忌對方是使者,盧象升真想把他們直接拉出去砍了。

唐軍勸降兩次後,都被盧象升驅趕,好象從此死了心,只是將兩旁緊守,不再理會官軍。只要官軍不進攻,唐軍連火炮都懶得發,擺明了不想浪費炮彈,等他們全部餓倒後,自然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將所有人拿下。

盧象升和副將楊正芳,李重鎮、雷時聲四人正坐在帳中相商突圍的辦法,可是在此種情形下,就是孫武再世也無可奈何,衆人商議半天也無法可想,這時親兵進來,喊道:“報告,外面有使者要見巡撫大人。”

唐軍已經三日沒有派人勸降了,怎麼今天又有人前來,盧象升正想得惱火,聞言道:“不見,把他們打出去。”

親兵卻遲疑起來,看著楊正芳,李重鎮、雷時聲等人,希望他們能勸勸,盧象升見親兵還不走,大怒道:“沒聽見嗎,將人打出去。”

親兵期期哎哎的道:“大人,那人穿著王爺的服裝,打不得。”

王爺的服裝,誰來了,四人面面相覷,難到是賊首親自前來,想想又不可能,自己這些人都已是甕中之鱉,李鴻基對他再重視也不可能冒險,忙問道:“可知來者是誰?”

親兵答道:“好象是肅王。”

盧象升想了起來,自從甘肅被陷,肅王全家老小都被唐軍擒獲,他沒有秦王,晉王幸運,一直關在西安,如今自己兵敗被圍,這肅王肯定是來勸降的了,見還是不見,這是一個難題。

肅王雖然被擒,但他的王位還在,作爲大明的臣子他不能不見,可若是見了,肅王對自己勸降又該如何處理,總不能也象以前一樣轟出去吧,他不由望向自己的幾個部下,衆人紛紛低下了頭,盧象升嘆了一口氣,罷了,自己倘且兩難,又何能指望別人,該來的總要來,整了整衣服,道:“請他們進來!”

過了一會兒,親兵帶來了幾個人,其中前面的一個胖子正是身穿大明的親王袍,他一進來,旁邊的一人就對盧象升道:“盧巡撫,快來拜見肅王!”

盧象升和肅王從來沒有見過面,當然互相不認識,他知道唐王要派人勸降,自然不會弄個假的來,但若承認了他的身份,這個肅王十有八九是讓他投降,盧象升使了一個眼色,楊正芳明白了他的意思,說道:“你們哪一位是肅王,有何證明?”

朱識欽被俘後一直被唐軍關在西安,他倒是不太害怕,有秦王和晉王的先例,本來以爲自己也很快就會回到朝庭,那時雖然失了封地,皇帝總不能不管他,照樣可以做富家翁,沒想到唐軍獅子大開口,要朝庭出一百萬銀子贖人,崇禎雖然怕肅王在唐軍手中丟了朝庭的面子,但一時哪拿得出這麼多銀子贖人,就是拿了出來,讓那些邊關欠餉的士卒知道了,那還不鬧翻天,這事就拖了下來,肅王等了大半年,沒有見朝庭贖金,氣得他大罵崇禎吝嗇,又寫信想讓其他番王出錢給他贖身,可哪個番王不是要錢不要命的主,誰也不肯掏錢,久了肅王就死了回去的心,只能全家老少呆在西安,唐軍雖然不至於讓他餓飯,但要想好吃好喝卻沒有,讓享受慣了錦衣玉食的肅王苦不堪言。

這一次李鴻基見盧象升不肯降,飛馬從西安把朱識欽請了過來,許諾他只要勸降盧象升就放他回去,朱識欽大喜過望,死了的心又活了過來,有秦王和晉王的先例在前,他倒不擔心唐王騙他。幸沖沖的趕了過來,沒想到盧象升竟然問他要證明。

好在他早有準備,從衣兜裡取出了自己的王爺金印,衆人見了只好跪下:“參見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只有盧象升並沒有下跪,朱識欽後面一人喝道:“大膽盧象升,還不快參拜王爺!”

盧象升昂然地道:“肅王落入唐賊手中,金印也在唐賊手中,你雖然拿出金印,我又安知真假,你們大家都起來,若他是假冒的王爺,豈不讓人笑話。”

衆人看了看盧象升,見巡撫大人不認,雖知眼前的王爺十有八九是真,也只能起身,朱識欽本以爲勸降盧象升易如反掌,自己馬上就可以回到朝庭,見盧象升在自己取出金印後還是不認,頓時氣得臉色通紅,指著盧象升道:“大膽,本王已取出了金印,你還要本爺怎麼證明,你分明是想以下犯上!”他當了數十年的王爺,一發起怒來,倒有幾分威風。

盧象升知道此時不能退讓,否則一時英名就有可能毀於一旦,見朱識欽指責自己,不慌不忙地道:“盧某不敢,若閣下真的是肅王,還請拿出讓盧某信服的證明來,否則閣下還是請回吧,告訴李自成,盧某生是朝庭的人,死是朝庭的鬼,盧某是不會降他的。”

朱識欽能否回北京,全著落在盧象升身上,如何肯回,無奈的問道:“那你要本王如何證明。”

盧象升想了想,道:“要證明王爺的身份其實也不難,等盧某向皇上請旨後,派出一個認識肅王的人過來就知道了。”

朱識欽大怒,盧象升分明是不想認他這個王爺,他拔出自己的寶劍,架著了盧象升的脖子上,氣急敗壞的道:“我就是肅王,趕快命令所有人向唐軍投降,否則我殺了你。”

身後的衆將大驚,想去救又不敢,盧象升鄙視的望了朱識欽一眼,他隨時可以打掉眼前之人手裡的長劍,卻什麼也沒做,反而閉上了眼睛,心中充滿了憤慨:“太祖皇帝,你睜眼看看自己的子孫,竟然拿著劍逼著大臣向叛賊投降,不如就讓臣死在他手下吧!”

朱識欽見盧象升理也不理自己,臉上掛不住,手也顫抖起來,長劍已在盧象升的脖子上劃破了一道口子,流出殷紅的新血來,盧象升的親兵大驚,就要上去解救,盧象升睜開了眼,看著親兵微微的搖了一下頭。

朱識欽身後的人見他對盧象升要動真格的,在他耳邊輕輕的說了一句:“唐王要活的盧象升。”

朱識欽只好收回了長劍,對他身後的人道:“李隊長,盧象升不肯認我,現在怎麼辦?”

原來那人正是李鴻基的親兵隊長李娃,李娃搖了搖頭:“我不管,你的任務是勸降,若是勸不了降那你也就留在這裡,不要回去了。”

衆人見肅王對他身後一名小兵模樣的人恭恭敬敬,知道他纔是唐軍的真正代表,見肅王移開了長劍,盧象升將脖子上的血跡輕輕擦去,喝道:“來人啊,送客!”

盧象升的親兵涌了上來,將幾人推拉出去,肅王大叫大嚷:“盧象升,你敢對我無禮,我回去讓皇上殺你全家,不,滅你九族,十族。”

大帳裡的人臉色都難看了起來,盧象升對朝庭忠心耿耿,這些年全靠他的努力,拉起了一支隊伍,替朝庭守住了湖廣,否則,湖廣早落入張獻忠或者唐軍手裡,如今兵敗被圍,只是不願意投降,還被朱家的子孫威脅要誅十族,這何苦來著,不由都感到心寒,其中李重鎮忍不住道:“大人,不是我們對朝庭不忠,是朝庭對我們不義,不如我們……。”

盧象升朝他瞪了一眼,李重鎮這降字頓時說不出來,盧象升又看著其餘幾人,楊正芳和雷時聲都有降意,轉過臉不敢與盧象升對視,已經被圍了十天,現在每日只能剝點草根樹皮充飢,過得幾日,恐怕草根樹皮都沒有,更爲嚴重的是根本沒有衝出去的希望,如果有肅王出面投降,那再好不過。

盧象升如何瞧不出部下的心思,他落暮的道:“是盧某無能,連累了大家,我盧象升只有一死以謝君恩,你們要降就降吧。”拔出長劍,朝自己脖子上抹去。

楊正芳距離最近,急忙拉住了盧象升的手,長劍已劃上了他的脖子,剛剛止住的地方又流出血來,楊正芳若是稍慢一點,盧象升的腦袋就得搬家,衆人大爲感動,爲剛纔的想法羞愧不已,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道:“巡撫大人忠義過人,未將誓死追隨,若有三心二意,甘願死於亂箭之下。”

盧象升見自己三位最倚重的大將歸心,心裡也鬆了一口氣,他剛纔仍是不得已,不如此做,手下已離心,明天這一萬多人就得散去,若自己估計錯誤,楊正芳不拉住他,自己就只好真的一了百了,幸好賭對了。連忙把他們從地上一一扶起。

雷時聲問道:“巡撫大人,現在該怎麼辦,是不是直接衝出去。”

李重鎮也道:“是啊,大家已經缺糧數天了,再不衝出去,以後就是想衝也衝不了。”

楊正芳道:“衝,以前我們衝不出去,現在就能衝出去嗎,要用腦子。”

兩人知道楊正芳說的是事實,但又不服氣,齊聲道:“那你說怎麼辦?”

楊正芳頓時啞然,要是有辦法,也不用等到現在,他早就使了出來。

盧象升重重的一拍桌子,道:“天無絕人之路,既然衝不了,在這裡等死更是不行,明天咱們就上山,就是用爬也要爬出去。”

幾人想說山上根本沒有路,嘴皮動了數下還是沒說,要這裡肯定是等死,進了山,就算出不去,也不會比這裡更差,齊聲應道:“是。”退了下去。

三人一出去,就看到肅王站在門外,衆人行禮也不是,不行禮也不是,齊向盧象升看去,盧象升瞪了親兵一眼,道:“不是說讓他回去嗎,怎麼還在這裡?”

親兵可沒有盧象升一樣抱著必死的心情,此時即不敢得罪唐軍,也不敢得罪眼前的這位肅王,剛纔把幾人帶出盧象升的大帳後,李娃丟下肅王就走,臨走時留下話來,若肅王勸不了盧象升投降,那就不用回去了,從今天起就跟著盧象升吧。

聽了親兵的回話,盧象升還真不能拿這位肅王怎麼樣,打,肯定打不得,送走,人家又不要,只得吩咐道:“給他一座營帳吧!”

朱識欽突然撲通一聲跪了下來,當著數百人的面,向盧象升“咚,咚”的磕起頭來,嘴裡叫道:“盧愛卿,你救救我,救救我。”

盧象升大吃一驚,頓時手忙足亂,連忙扶住朱識欽:“王爺,有話好說,不可如此,你快快起來!”

朱識欽乘機抱著盧象升的大腿,放聲大哭,道:“我不起來,我不起來,除非你答應救我!”

盧象升頓時神智昏亂,他一直守著君臣大義,明知肅王是真,也不相認,已是犯了欺君之罪,如今肅王更是跪在自已腳下,他如何會想到有此一天,見肅王不肯起身,自己也只得跪下,道:“王爺,不可如此,有事好商量。”

朱識欽反應過來:“王爺,你叫我王爺,大家聽到了,盧愛卿已經相信我是王爺了,本王只能跪拜皇上,你們還不跪下,莫非把自己都當成了皇上不成。”

盧象升已知道上了肅王的當,可自己當著數百人的面承認了他是王爺,又如何反悔,其他人一聽,也只得嘩啦啦的跪了下來。

朱識欽得意洋洋的站了起來,道:“盧象升聽令,爾軍已陷入絕境,孤王命你立即向唐軍投降,不算背叛朝庭,孤王回京後會親自向皇上解釋,你們的家屬也可不必獲罪。”

衆人聽了都心動起來,齊刷刷的望著盧象升,盼望他能說出一個降字,盧象升心裡更是翻江倒海:“降,還是不降?”

第66章 矮黑人第11章 宴無好宴第14章 對射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12章 貪慾下第73章 光澤縣第35章 人才下第17章 重振夫綱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16章 美色上第7章 軍火第30章 平臺召見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20章 箭舞飛揚第71章 襲擊第64章 出兵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38章 緬甸第74章 大事件第5章 勸進第71章 襲擊第38章 蠢蠢欲動第47章 金幣狂熱第48章 機會第11章 忠臣孤子第16章 三線作戰第26章 府中激戰第38章 蠢蠢欲動第59章 混亂第57章 緊追不捨第18章 強攻第22章 奢侈之風第66章 矮黑人第29章 發現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88章 使節(上)第64章 功用第45章 獵物第2章 登陸苦戰第37章 收心第18章 亮牌上第3章 投軍第4章 軍營比武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11章 賀瘋子第70章 狩獵第31章 惡魔傳說第25章 潰敗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5章 孫氏告狀第38章 麻煩第10章 一網成擒第28章 大難臨頭第9章 遇襲第57章 遼陽大火第16章 三線作戰第35章 吳府第47章 安慶府第68章 各有損失第17章 碧血第36章 互探第29章 算盤落空第44章 紅顏禍水第1章 蟄伏商洛第61章 陷落第38章 惡作劇第25章 洪承疇(下)第43章 聰明誤第7章 斬新一頁第4章 試探第44章 輕取河南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12章 王自用第65章 劫人第21章 新立大汗第59章 混亂第98章 弘光被擒第33章 玉璽風波第27章 求賢令第34章 歸來第88章 召見第33章 蠻人阿奴第14章 漁翁第25章 洪承疇(上)第2章 竹藍打水第18章 出賣第49章 裂痕第22章 金兵來臨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29章 闖王門生(下)第82章 瘋狂的戰法第80章 優厚條件第13章 死守第4章 張家寨下第81章 不期而遇第14章 真定府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47章 安慶府第35章 吳府
第66章 矮黑人第11章 宴無好宴第14章 對射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12章 貪慾下第73章 光澤縣第35章 人才下第17章 重振夫綱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16章 美色上第7章 軍火第30章 平臺召見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20章 箭舞飛揚第71章 襲擊第64章 出兵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38章 緬甸第74章 大事件第5章 勸進第71章 襲擊第38章 蠢蠢欲動第47章 金幣狂熱第48章 機會第11章 忠臣孤子第16章 三線作戰第26章 府中激戰第38章 蠢蠢欲動第59章 混亂第57章 緊追不捨第18章 強攻第22章 奢侈之風第66章 矮黑人第29章 發現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88章 使節(上)第64章 功用第45章 獵物第2章 登陸苦戰第37章 收心第18章 亮牌上第3章 投軍第4章 軍營比武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11章 賀瘋子第70章 狩獵第31章 惡魔傳說第25章 潰敗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5章 孫氏告狀第38章 麻煩第10章 一網成擒第28章 大難臨頭第9章 遇襲第57章 遼陽大火第16章 三線作戰第35章 吳府第47章 安慶府第68章 各有損失第17章 碧血第36章 互探第29章 算盤落空第44章 紅顏禍水第1章 蟄伏商洛第61章 陷落第38章 惡作劇第25章 洪承疇(下)第43章 聰明誤第7章 斬新一頁第4章 試探第44章 輕取河南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12章 王自用第65章 劫人第21章 新立大汗第59章 混亂第98章 弘光被擒第33章 玉璽風波第27章 求賢令第34章 歸來第88章 召見第33章 蠻人阿奴第14章 漁翁第25章 洪承疇(上)第2章 竹藍打水第18章 出賣第49章 裂痕第22章 金兵來臨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29章 闖王門生(下)第82章 瘋狂的戰法第80章 優厚條件第13章 死守第4章 張家寨下第81章 不期而遇第14章 真定府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47章 安慶府第35章 吳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恩县| 潢川县| 凭祥市| 那曲县| 临洮县| 若尔盖县| 青铜峡市| 勐海县| 河池市| 临武县| 闻喜县| 贵定县| 阳朔县| 醴陵市| 德安县| 额尔古纳市| 建瓯市| 南开区| 阿合奇县| 大名县| 南昌市| 凤庆县| 保定市| 洛隆县| 甘孜县| 松桃| 乌审旗| 政和县| 崇仁县| 广饶县| 正阳县| 安岳县| 兴隆县| 双牌县| 洞口县| 厦门市| 湖口县| 苏尼特左旗| 浦东新区| 土默特左旗|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