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火槍

原來李守信和高傑兩人帶著四萬多人在山西穿城而過,最先發(fā)現(xiàn)的是萬山縣縣令,小小縣城一下子涌進四萬難民,可把他嚇得夠嗆,而且這四萬人大部分是青壯,更是不敢殆慢,一旦民變可就不得了,又是施粥又是搭棚,並派人向上急奏。

李守信,高傑他們吃著官府準備的稀飯也是不自在,明明自己有充足的糧食也只能吃個半飽,山西巡撫宋統(tǒng)蔭接到有四萬多青壯災民也嚇壞了,趕快要求各縣賑濟並查清災民主要是來往哪裡,可是這批人主要是以不沾泥和王嘉胤的俘虜爲主,這兩人在陝西和山西到處亂竄,各處的人都有,每個地方的鄉(xiāng)音都不同。

官府也實在查不清了,好在他們在各地也不久留,只是待上一兩天就走,各地賑濟的官府都如蒙大赫,也顧不得查了,反正離開自己的轄區(qū)就好,李守信他們只有到野外時纔可能自己生火做飯,這樣一直半飢半飽,到最後真的和逃荒的人一樣了。

看到李守信高傑他們都平安到來,李鴻基很是安慰,看來自己當初讓他們走山西是走對了,對著李守忠和高傑道:“你們辛苦了,先休息幾天,養(yǎng)養(yǎng)身體再說。”

李守忠和高傑應了一聲就下去了,李鴻基看到高傑的臉都瘦了一圈,這次是吃了不少苦頭。

等衆(zhòng)人休息幾天之後,李鴻基先把工匠都抽出來,這次帶過來的鐵匠有四百名,基本上是金縣的全部鐵匠了,又抽掉了五千青壯加入鐵廠,再加上一千人採礦,圍繞整個鐵廠竟然有七千人,馬維興和高傑他們不知道李鴻基要幹什麼,紛紛反對,李鴻基也不答,只是表示過幾天他們就知道了,衆(zhòng)人見李鴻基鐵了心,只得等待,幾天後不能讓大家滿意再反對就是。

李鴻基決定生產出燧發(fā)槍來,以前在金縣沒有條件,商洛可是各種條件都具備,對於一個特種兵來說,最熟悉的就是槍支了,若不是各種先進槍支的子彈要用機器,對他來說各種步槍,機槍都可以做出來,不過這個時代有燧發(fā)槍也可以了。

由於原先有幾個人會製造火槍,經李鴻基一指點,燧發(fā)槍很快就制了出來,這種槍支用了改進過的火藥後,已經可以射擊到三百步外的目標了,槍一出來,李鴻基就拉著衆(zhòng)人到外面試槍。

當李鴻基一槍將二百步外的一個木板擊穿時衆(zhòng)人都傻傻的發(fā)愣,馬維興更是滿臉通紅,張大了嘴吧,聽到李鴻基想發(fā)展火槍部隊時反對最激烈的就是馬維興,說還沒等到用槍的人點火就被人殺了,當聽到李鴻基工人就要用七千人時更是反對。

李鴻基碰了碰馬維興:“好了,嘴別張那麼大,小心合不擾。”

馬維興忙跪下,心服口服得道:“原來火槍經大人一改,變得如此利害,末將不明,請大人治罪。”

李鴻基將馬維興扶起道:“不知者不爲罪嗎,不能你明知我是錯的,也不反對那就遭了。”

“大人,有此火槍可比訓練弓箭手容易多了,有此利器我軍步兵實力將猛增數(shù)倍。”馬維興興奮的說,又一轉道:“不過發(fā)射一次就要裝一次彈,不能連續(xù)射擊,否則騎兵也撈不到便宜,有點可惜。”

“以後會有可以連續(xù)射擊的火槍,但現(xiàn)在用另一種方法也可以達到連續(xù)射擊的效果。”

“什麼辦法”一旁的高傑連忙問道,一直以來高傑都對騎兵情有獨鍾,一見可能對騎兵造成威脅的步兵,怎能不詳細問清。

“那就是三連擊了,這樣能連綿不絕的保持射擊。”接著李鴻基又向衆(zhòng)人詳細解釋了什麼是三連擊。

“大人,一定要讓我的部隊配上這種武器。”李守忠一聽有如此妙法剋制騎兵,馬上就忍不住了,李守忠爲人沉穩(wěn),對步兵一向喜歡。

高傑,李萬慶,馬維興他們還是啥不得騎兵那種來去如風的感覺,高傑還是遲疑得問道:“大人,騎兵好象不適合裝上火槍,馬上不好裝彈。”

“當然,這種槍在馬上根本不能裝彈,不過可以到達目的地後再下馬作戰(zhàn)。”李鴻基回答道。

“下馬,那騎兵不是變成了步兵。”馬維興問道。

“不錯,這樣的士兵既有騎兵的機動性,又有火槍的強大火力,我叫它快速反應縱隊。”李鴻基毫不客氣的把後世的理論變成自己的成果。

旁邊的幾個人聽了這話都在沉思,這樣的部隊只是少了一個騎兵衝擊力而已,但對上現(xiàn)在的軍隊只要火藥足夠,基本上可以說立於不敗之地。

邊的李萬慶一直沒有開口說話,這時也不由躍躍於試:“大人,我想任這樣一支部隊的指揮官。”

李鴻基大笑:“好,好,以後你們都會有機會使用它。”

回去之後,衆(zhòng)人見到了這隻火槍的威力,對兵工廠的事都熱心起來,並形成了一個共識,所有東西都優(yōu)先供應兵工廠,不過要生產火槍,還差得遠,廠房要新建,鍊鋼爐要新建,採礦力度要加大,除了小批量的先生產一點外,離大規(guī)模生產起碼也要一年時間。

李鴻基不能常在這裡,後續(xù)的事還得馬維興他們來做,李鴻基才匆匆忙忙做出了這支火槍,爲的就是要讓手下的將領看到這種武器的效果,否則他們不願意,就是再有二年也生產不了槍支出來。

除了六千多人的兵工廠外,李鴻基又新建了軍服廠,鞋帽廠,糧食加工廠,等等,另外山中本來還有幾個採金廠和採銀廠,李鴻基都讓其擴大了規(guī)模,一下子移來的四萬人就瓜分完畢,人手緊張起來,不過山中一下子多了這麼多人,糧食生產的人不能少,所以也暫時不能招人做工。

目前商洛的糧食還勉強能夠自給自足,但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糧食一定會越來越吃緊,必須引進那些高產的旱地作物纔是,李鴻基不知道土豆,番薯等作物沿海一帶有沒有種植,若是沒有那麼只得高價向胡商收購了,那樣即使能夠得到這些作物也不是短時就可以的。

李鴻基已把目光對準了商洛山的各個縣城,若非本身實力還不夠,不讓引起官府的注意,整個商洛自己一聲令下就可以拿下了,現(xiàn)在卻還只得忍耐。

等到搭建好各個工廠的框架,已經是一個月了,李鴻基必須返回金縣,否則有什麼急事高立功,周風梧處理不過來引起榆林府的懷疑就不妙了,自從李守信他們到來後,李鴻基已經把高一功,老張飛,點燈子,混天猴,蠍子塊等人都調來。

這時這些人都已經知道李鴻基跟朝庭不是一條心了,但都願意橫下心來跟李鴻基幹,這一年多來李鴻基的表現(xiàn)已經令衆(zhòng)人心服,何況現(xiàn)在看到這幾年來災荒不斷,朝庭又賑濟不力,各地反賊多如牛毛,朝庭剿不勝剿,眼看亂世就要來臨,而官兵的軍響又經常拖欠,一些官兵爲了吃飯有時比土匪還有兇殘,各人也末必沒有登高一呼,從者如雲(yún)的心思。現(xiàn)在能聚在李鴻基的旗下也都覺得大有前圖。

走之前,李鴻基把衆(zhòng)人招聚起來分排任務,兵工廠交給李守信和袁宗第兩人管理,金礦和銀礦都交給了高一功,其它軍服廠,鞋帽廠,糧食加工廠等都是交給原先向馬維興投誠的地主壕強經營,作爲補償他們因減租帶來的損失,至此原先那些投誠的地主壕強的怨氣也沒有了,而政務則交給了王長順他們,軍務重中之重,馬維興爲主,高傑,老張飛,點燈子,混天猴,蠍子塊每人負責一隊人馬。

李鴻基又交待好每五天要派人通一次信外才安心離開,一路經過米脂時在家待了一天就返回金縣。

此時已是崇禎三年的十一月了,皇帝朱由檢籌措滿志,眼看整個大明朝在自己的手中已經要中興了,自己繼位以來,兢兢業(yè)業(yè),每天只睡不到三個時辰,頭一年就掃平了危害天下數(shù)年之久的魏忠賢,贏得天下一片讚揚,衆(zhòng)臣紛紛上表慶賀。

去年滿清竟敢直入京城,鎮(zhèn)守邊關的遼東巡撫袁崇煥被自己以“謀叛”大罪論死。雖然現(xiàn)在好象有人認爲袁崇煥是冤枉,但自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管袁崇煥是否與滿清有勾結,袁崇煥都不能不死。

想當初自己對袁崇煥也是寄予厚望的。當初袁崇煥入都,先奏陳兵事,自己召見平臺,慰勞甚至,諮以方略。對曰:“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願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復。’自己聽了大喜,許曰之“復遼,朕不吝封侯賞。卿努力解天下倒懸,卿子孫亦受其福。”

後來,袁崇煥又道:“以臣之力,制全遼有餘,調衆(zhòng)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自己起立傾聽,諭之曰:“卿無疑慮,朕自有主持。’大學士劉鴻訓等請收還之臣、桂尚方劍,以賜崇煥,假之便宜。自己悉從之,賜崇煥酒饌而出。”可是三年了,袁崇煥卻辜負其信任,滿清十萬鐵騎來到京師。

最讓自己不能容忍的是不經請示即誅毛文龍,毛文龍雖爲地方軍閥,實力也一般,但天啓以來,本朝對其頗爲倚重,“累加至左都督,掛將軍印,賜尚方劍,設軍鎮(zhèn)皮島如內地。”而且從戰(zhàn)略上考慮,毛文龍以海島爲基地,以游擊戰(zhàn)術出擊,確實起到了牽制清兵的作用。儘管毛文龍部有貪功,冒餉、不肯受節(jié)制,難以調遣等問題,但小疵不能亂大謀,即使要殺也先該稟報自已纔對。

有了這許多,這袁蠻子是非殺不可了,殺了袁崇煥後滿清再也不敢入關進攻京師了,而山西的反賊高迎祥已被延安總兵俞忠霄團團圍住,呈報不久就會剿滅,看來明年日子可以好過一點了。自己終不會辜負了祖宗的江山。此時的崇禎不知,自己一生最大的敵人李自成已經在商洛立下了根據(jù),一旦發(fā)難,整個大明王朝將搖搖欲墜。

爲闢耳目,李鴻基先悄悄回到家中,此時邢秀娘正坐在院子裡看書,李鴻基一走就是一個多月,自己身爲將軍夫人,爲了不讓人發(fā)現(xiàn)李鴻基不在金縣,自己只得整天躲在家中,真是百無聊奈,心中只覺得空空蕩蕩的。

李鴻基一進院子就看到邢秀娘嬌懶的躺在椅子上,盡展全身的曲線,連忙向李過吩咐先離開,自己悄悄地走了過去,一把抱住邢秀娘,笑道:“小娘子是否寂寞難耐,小生過來陪你了。”

保持4K,以後再向5K進軍,各位推薦票多投一點啊。其它話就不說了。

第30章 突襲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24章 嘉峪關第39章 香火第44章 新艦試水第51章 狐假虎威第37章 包圍成都第4章 火起第11章 結拜上第22章 斷後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72章 慘忍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00章 江山一統(tǒng)第16章 美色上第70章 三年之約第11章 賺錢下第6章 周鳳梧第98章 捱罵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90章 使節(jié)(下)第14章 故縱第67章 強行封官第63章 北行第38章 女將英姿第2章 商洛第35章 意外之喜第1章 心動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85章 捷報第17章 美色下第57章 吞併第61章 陷落第30章 直搗盛京第28章 三方迥異第27章 逃亡第52章 姐妹相認第21章 草原巨城第54章 緩攻第80章 鼓動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52章 萬事齊備第24章 不期而遇第52章 忍辱負重第6章 封王大典第55章 思謀脫困第22章 血戰(zhàn)西安下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4章 鳳縣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46章 名震天下第18章 北方來人第55章 初戰(zhàn)第26章 府中激戰(zhàn)第9章 出兵第14章 滔天陷井第12章 立足之戰(zhàn)第27章 捨身渡河第4章 火起第51章 後患第15章 兵器第12章 貪慾下第79章 以彼之道第10章 訓斥第22章 血戰(zhàn)西安下第45章 難得糊塗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10章 賺錢上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2章 竹藍打水第4章 初次碰撞第46章 談判籌碼第8章 天價第36章 談判(上)第20章 馬科上第1章 分封第80章 鼓動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1章 融合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19章 生擒第32章 皇陵事件第9章 冒犯第17章 爭論第43章 聰明誤第41章 當街傷人第13章 逆襲丹江第19章 大戰(zhàn)來臨下第5章 登極爲帝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16章 三線作戰(zhàn)第20章 下馬威第15章 湘河炮聲第21章 新立大汗第2章 財路第65章 劫人第27章 兵臨城下第3章 喜事臨門
第30章 突襲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24章 嘉峪關第39章 香火第44章 新艦試水第51章 狐假虎威第37章 包圍成都第4章 火起第11章 結拜上第22章 斷後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72章 慘忍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00章 江山一統(tǒng)第16章 美色上第70章 三年之約第11章 賺錢下第6章 周鳳梧第98章 捱罵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90章 使節(jié)(下)第14章 故縱第67章 強行封官第63章 北行第38章 女將英姿第2章 商洛第35章 意外之喜第1章 心動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85章 捷報第17章 美色下第57章 吞併第61章 陷落第30章 直搗盛京第28章 三方迥異第27章 逃亡第52章 姐妹相認第21章 草原巨城第54章 緩攻第80章 鼓動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52章 萬事齊備第24章 不期而遇第52章 忍辱負重第6章 封王大典第55章 思謀脫困第22章 血戰(zhàn)西安下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4章 鳳縣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46章 名震天下第18章 北方來人第55章 初戰(zhàn)第26章 府中激戰(zhàn)第9章 出兵第14章 滔天陷井第12章 立足之戰(zhàn)第27章 捨身渡河第4章 火起第51章 後患第15章 兵器第12章 貪慾下第79章 以彼之道第10章 訓斥第22章 血戰(zhàn)西安下第45章 難得糊塗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10章 賺錢上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2章 竹藍打水第4章 初次碰撞第46章 談判籌碼第8章 天價第36章 談判(上)第20章 馬科上第1章 分封第80章 鼓動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1章 融合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19章 生擒第32章 皇陵事件第9章 冒犯第17章 爭論第43章 聰明誤第41章 當街傷人第13章 逆襲丹江第19章 大戰(zhàn)來臨下第5章 登極爲帝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16章 三線作戰(zhàn)第20章 下馬威第15章 湘河炮聲第21章 新立大汗第2章 財路第65章 劫人第27章 兵臨城下第3章 喜事臨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顺县| 甘南县| 长岛县| 昌黎县| 淮北市| 台湾省| 微山县| 青川县| 孟连| 呼伦贝尔市| 池州市| 栖霞市| 桃园市| 连州市| 永靖县| 定南县| 彭泽县| 沈丘县| 巴林右旗| 高雄市| 县级市| 东山县| 湾仔区| 上饶市| 安乡县| 西乌| 兴和县| 西峡县| 积石山| 兴文县| 台中县| 绥江县| 高雄县| 资兴市| 清河县| 武宣县| 盐城市| 西宁市| 琼海市| 南陵县|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