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章 意外之喜

劉宗敏剿滅羅色勒後,帶著人馬趕到了盛京,此時撫順已被唐軍佔領(lǐng),撫順離瀋陽較近,只有九十多裡,從瀋陽到撫順不需半天時間就可以趕到,高傑在劉宗敏沒有回來之前,本無意拿下?lián)犴槪皇菗犴樛蝗坏綖c陽請降,給唐軍來了個意外的驚喜。

撫順地處遼寧東部山區(qū),屬長白山系龍崗山脈,地勢較高,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撫順最高的山爲號稱遼寧,屋脊,的鋼山,境內(nèi)五百米以上的高山就有四十多座,唐軍若要進攻撫順,極易被熟悉地形的後金伏擊。

若是隻是攻城,唐軍有把握一天就將撫順攻下,只是攻下?lián)犴樔菀祝f一又是一座空城,而滿人躲在羣山中突襲,那更是麻煩,當年就是在撫順的薩爾滸山下,明軍遭到後金的突然襲擊,數(shù)萬大軍死傷慘重,血流成河,唐軍雖非明軍可比,高傑也不能不謹慎,撫順得之如雞肋,反而有危險,不得不慎重。

撫順的守將正是阿巴泰的三兒子博洛,阿巴泰有四子,長子尚建:死得比較早,卒於崇禎三年,次子博和記,名聲不顯,這次就跟在他身邊,一起成爲唐軍的俘虜,三子博洛,有勇有謀,多次從皇太極徵明,立下不小的功邪,天聰九年封固山貝子,官職爲梅勒額真(相當於副旗主)與其父阿巴泰一起統(tǒng)領(lǐng)正紅旗。四子嶽樂,雖然最爲聰慧,此時卻只有十三歲。還沒有嶄露頭角。

正紅旗地大部分兵丁都隨阿巴泰一起徵明,撫順兵員不滿一千,博洛在撫順得知盛京要被放棄之後才知道滿人大軍敗北。數(shù)萬軍隊全軍覆滅,他的父兄下落不明,這個消息彷彿青天闢厲。將博洛震的半天回不過神。

唐軍戰(zhàn)領(lǐng)瀋陽之後。派出小隊人馬四處搶糧。將皇太極身死滿人大軍覆滅地消息到處傳播,也將阿巴泰,豪格等人投降的消息公佈,勒令各地的滿人不得抵抗唐軍,各城都必須向瀋陽投降。

高傑如此做純粹是爲了打擊滿人地士氣,倒沒有想過有人真會投降。畢竟?jié)M人全民皆兵,一向似漢人爲奴隸,突然之間來個大逆轉(zhuǎn),要向昔日他們認爲懦弱地漢人投降。恐怕誰也接受不了,何況唐軍進入遼寧以來,一路都是燒殺搶掠,從來沒有做過安撫地舉動,現(xiàn)在還將他們的糧食搶光,稍有反抗便屠殺殆盡,誰會願意投降。

博洛得知父兄投降了唐軍,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開頭先是不相信,以爲是唐軍的謠言,得到父親親兵的親口證實後,又陷入了痛苦中,即恨父兄不爭氣,爲滿人丟醜,又爲滿人的未來擔擾。

滿人本來就人少,兩次大敗,已將滿人地元氣耗盡,剩下的滿人何去何從,博洛思前想後,滿人的前途渺茫,若是不投降唐軍,即使這次能擊敗唐軍,那下一次呢,他關(guān)在房中,整整想了一天一夜,不得要領(lǐng),此時身邊信任的人只有他弟弟嶽樂,嶽樂年齡雖小,卻常有驚人之語,博洛病急亂投醫(yī),只好詢問嶽樂地意見。

嶽樂反問道:“三哥,與滿人的安危相比,父兄的性命是大是小?”

博洛道:“父兄性命事雖大,但和滿人全族的安危一比,父兄性命就不足爲道了。”

嶽樂道:“這就是了,你現(xiàn)在完全不必考慮父兄的性命在唐軍手中,只要考慮如何纔對全族有利,就知道該怎樣做了。”

博洛痛苦的道:“我就是不知該如何做纔好啊?”

嶽樂道:“現(xiàn)在阿瑪在唐軍手中,我們滿人羣龍無首,你看誰可繼位爲汗?”

博洛馬上道:“十四貝勒聰明絕頂,昔日有傳言,他正是太祖屬意的傳位人選,只是當時終究年齡太小,天聰汗又雄才大略,才讓天聰汗真正坐穩(wěn)了汗位。”

“那你看此番十四貝勒能繼承汗位嗎?”

“不能,十四貝勒已被天聰汗連貶二次,加上現(xiàn)在手頭又無兵無卒,我看若是重新立汗,多半是二貝勒的長子嶽託最有希望。”

“那三哥認爲嶽託能帶領(lǐng)我們滿人走出困境嗎。”

“不能,若是多爾袞繼承汗位尚有幾分希望,嶽託雖然打仗在行,可是缺少全局的眼光,心胸也不夠?qū)挻螅麕ьI(lǐng)滿人走出困境,太難了。”

“那如果我們這次失敗了,我們滿人的命運如何?”

博洛打了一個寒戰(zhàn),想起以前對漢人的燒殺搶掠,滿洲被掠來的漢人奴隸,若是以前說漢人不會報復(fù),博洛還能相信,畢竟大明對待那此降而復(fù)叛,叛而復(fù)降的異族都非常寬厚,只要你承認失敗,重新承認大明的統(tǒng)治,以前不論殺了多少人,都能一筆勾銷,可是唐軍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展現(xiàn)了他們報復(fù)的一面,博洛彷彿看見了滿人的村莊被焚燬,男人被屠殺,無數(shù)的唐軍將滿人女子的衣服撕開,整個滿洲一片哀號的情景,他吞了一口唾液艱難得道:“或許全族被滅,或者變爲奴隸。”

嶽樂也沉默了半響,才道:“唐軍現(xiàn)在只有二萬人,我們舉族相抗也未必贏,何況唐軍的後面還有十萬,甚至二十萬的大軍,等到唐軍一統(tǒng)中原,聚起百萬大軍也並非難事,即使這次僥倖贏了,下次又如何抵擋?”

博洛咬了咬牙,絕望的道:“難道只有投降?”

“投降尚有一份希望,如果能等同蒙古人,總比滅族或做奴隸來的要好,聽說現(xiàn)在蒙古人的生活反而要比以前要好,只是滿人從此要變成一隻籠中鳥,永遠沒有高飛之時了。”

博洛下了狠心:“那也不見得,現(xiàn)在唐軍勢強,焉知十年。二十年後他們不會變?nèi)酰灰钕氯ィ陀邢M!?

嶽樂悠悠一嘆。

一點也不象一個十三歲地少年:“是啊,只要活下去就有希望,當初蒙古人多麼強勢。滅國無數(shù)。還是被漢人趕了出去。大明能趕走蒙古的百萬大軍,卻在我族面前屢屢損兵折將,如今唐軍崛起,十年不成,就一百年,一百年不成。就二百年,只要我族能存下去,又焉知日後不會統(tǒng)治中原?”

博洛怔怔的望著自己的弟弟,他的話怎麼象一個飽經(jīng)世事的老人。看來漢人說得沒有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只是大明那麼多讀書人,爲什麼又會如此軟弱,想不通。

撫順要投降地消息送到瀋陽時,高傑還以爲滿人想來個詐降,把自己地兵力引到撫順,偷襲,得知撫順主將是阿巴泰地兒子博洛後,高傑才令部下帶著二千唐軍,押著阿巴泰和博和記前往撫順接收,一旦有不對,先把阿巴泰父子砍了,然後退回來,反正還有一個豪格在手上,阿巴泰已可有可無,唐軍要退,恐怕滿人佈置再周密也攔不住。

沒想到唐軍一到,撫順的城門大開,博洛帶著手下的正紅旗兵丁走出城門,恭恭敬敬的迎接唐軍入城,按唐軍的規(guī)定暫時收剿了兵器,唐軍才相信滿人真得是要投降。

撫順有各族人口三萬多人,其中最多的當然是滿人,總共一萬四千餘人,漢人也不少,總共一萬一千多人,其次是朝鮮族、回族。

蒙古族、錫伯族等各族人口六千餘人,這些漢人多半都奴隸身份,唐軍將他們?nèi)拷獬伺殖檎{(diào)了五百健壯地漢人加入唐軍,有了這些漢人的幫助,唐軍對遼寧的情況馬上熟悉起來。

撫順城有九百餘名正紅旗的士兵,加上阿巴泰原先地人馬,滿人的軍隊已有了一千多人,高傑將五百名滿人抽到了豪格手下,並委任阿巴泰唐軍上校軍職,這是高傑能任命的最高官員,組成了二個滿人的千戶所,協(xié)助唐軍作戰(zhàn)。

只是唐軍的糧食依然緊張,滿人本來就不善耕種,全是依靠掠來的漢人奴隸種地,這三年來,滿人失去了大明這個以前隨時可以搶劫的糧倉,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皇太極準備的一場大戰(zhàn),將滿人三年儲備的存糧消耗了個乾乾淨淨,許多滿人不得不依靠打獵才勉強渡日,漢人的日子過得更苦,高傑若不想投降的各族馬上造反的話,根本不能動他們的糧食。

劉宗敏剿滅的村莊遠比高傑要多,他獲得的糧食足可以讓唐軍再多支持十天,只是即便如此,唐軍的存糧二十日後就會用光,靠什麼來養(yǎng)活這二萬人,總不能讓二萬都去打獵,若真是如此,恐怕過不了一個月,整個瀋陽周邊的動物就會絕跡。

唯一的辦法就是起兵攻城,攻下一座城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糧食,到時就由不得城中的居民是死是活了,所有糧食都可以徵用。

滿人除了盛京,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就是被他們稱爲東京的遼陽了,遼陽位於遼寧省中部,東依遼東山地,西望遼河平原,遼陽曆史悠久,公元前三世紀初的戰(zhàn)國晚期,燕在東北地區(qū)南部拓疆闢地,始設(shè)遼東郡,郡治襄平,東晉晚期高句麗佔據(jù)遼東,襄平改成遼東城,此後高句麗統(tǒng)治遼東二百餘年。到了唐代,這裡成爲安東都護府,管轄東北少數(shù)民族。

明代的遼陽是遼東都指揮使司的駐地,擔負著鎮(zhèn)撫諸夷護衛(wèi)京師的重任口努爾哈赤攻佔遼陽後,定都東京城,完成了後金政權(quán)由弱到強的根本轉(zhuǎn)變,直到努爾哈赤死的前一年,滿人的都城才由遼陽遷到瀋陽,把瀋陽改爲盛京,遼陽仍稱爲東京,可見滿人對遼陽的重視。

作爲一個盛京,一個東京,滿人頗有仿大明陪都之意,可是瀋陽和遼陽相距不遠,瀋陽離遼陽僅一百二十里,唐軍的騎兵半天時間就可以趕到。

遼陽自古就是兵家重地,並不象瀋陽一樣一馬平川,境內(nèi)的羣山綿延不絕,其東面大黑山一脈,自東北直走西南,綿亙百餘里,連峰疊出,復(fù)嶺互藏,爲遼東半島的脊骨。而大黑山一脈則組成千山山脈中段的主要支脈,橫陳於遼陽縣水泉鄉(xiāng)境內(nèi)。

而且滿人經(jīng)營遼陽比瀋陽更久,瀋陽的人馬又全部遷到遼陽,可以說遼陽若是被唐軍攻破,東北的情形就可以一戰(zhàn)而定,只是若是失敗,二萬缺糧的唐軍能否回去就會成爲一個問題,唐軍若是糧食充足的話,大可以利用阿巴泰和豪格兩人的影響力慢慢來,或進攻,或招降,先將吉林,黑龍江等地拿下,再用優(yōu)勢兵力一舉攻向遼陽。

可惜高傑和劉宗敏都不是那麼有耐性的人,漫說糧食不足,就是糧食真的充足,他們兩人也不會採用這個辦法,畢竟能一戰(zhàn)而定的誘惑實在太大。

此時遼陽已集聚了十幾萬滿人,加上漢人和其他各族人口,遼陽城中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三十萬人,整個遼陽立馬顯得擁擠,這些人遼陽本地的人口不足十萬,多是從瀋陽和其他各地逃過來的,這麼多的人口擠在遼陽城中,滿人再想放棄是不可能,何況盛京已失,如果遼陽再丟,恐怕滿人只有象祖先一樣鑽深山老林了。

在這些天裡,滿人已將丹東,鳳城等地壓制朝鮮的軍隊調(diào)了回來,加上瀋陽的人馬,遼陽已有了滿人的精華部隊一萬一千人,除了分佈在吉林,黑龍江的數(shù)千人馬外,整個滿人的軍隊都在這裡了。

滿人的重臣也全部集中在遼陽城中,滿人八旗先分爲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四旗,後來隨著女真的興起,努爾哈赤爲適應(yīng)滿族發(fā)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chǔ)上,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

其中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爲大汗親領(lǐng),後來又稱爲上三旗,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鑲白五旗一般由諸王、貝勒統(tǒng)轄,又稱爲下五旗。

此次皇太極率兵徵明,三萬大軍全軍覆滅,由他親領(lǐng)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旗兵已死傷殆盡,等於廢了,正藍旗剩下的一千多人又被劉宗敏全滅,阿巴泰的正紅旗最後的人馬投降了唐軍,滿人還留有實力的就是鑲紅,鑲藍,鑲白三旗。

唐軍雖然還沒有對遼陽進攻的跡象,但從瀋陽到遼陽的距離實在太短了,一旦唐軍決定進攻,半天時間就可以到達遼陽城下,應(yīng)該怎樣對遼陽防守,滿人的重臣意見不一。

第31章 惡魔傳說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2章 雙皇會第32章 皇陵事件第54章 緩攻第22章 誤會第28章 林丹遺孀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33章 蠻人阿奴第11章 討明檄文第21章 蒙人攻營第57章 思凡下山第22章 誤會第13章 諜戰(zhàn)下第12章 柔情第11章 忠臣孤子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13章 人的需求第16章 法不責衆(zhòng)上第41章 遼陽之夜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53章 人命如蟻第33章 百炮齊射第55章 刺客餘波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27章 兵臨城下第63章 軍情第20章 箭舞飛揚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37章 殿試第7章 廷議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9章 出兵第1章 兵發(fā)太原第3章 風雪來人第14章 歸化城(下)第88章 召見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11章 討明檄文第31章 魔鬼第11章 宴無好宴第11章 賺錢下第13章 寶雞第30章 突襲第61章 陷落第96章 臺灣迴歸第17章 功敗垂成第22章 鳳與鴨第3章 投軍第22章 斷後第9章 大炮下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95章 南巡之議第34章 遼河邊沿第44章 新艦試水第47章 各佔半城第21章 辭官第21章 夜襲下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58章 進城第32章 教訓(xùn)第31章 惡魔傳說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22章 金兵來臨第26章 追殺第25章 覆滅第15章 破城第3章 張家寨上第6章 回家第28章 窮途未路第34章 刺殺第16章 五年計劃第28章 大難臨頭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89章 海軍初創(chuàng)第46章 援軍第33章 鰲拜之死第20章 箭舞飛揚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16章 纏戰(zhàn)不休下第94章 私鬥第31章 權(quán)力之顛第15章 破城第45章 獵物第6章 忠孝難全第26章 河南大戰(zhàn)上第18章 攻城第24章 佈網(wǎng)第27章 絕境求生第60章 長沙第36章 談判(下)第35章 雲(yún)聚西安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5章 伐明三策第12章 飽曖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3章 一鼓而下第57章 遼陽大火
第31章 惡魔傳說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2章 雙皇會第32章 皇陵事件第54章 緩攻第22章 誤會第28章 林丹遺孀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33章 蠻人阿奴第11章 討明檄文第21章 蒙人攻營第57章 思凡下山第22章 誤會第13章 諜戰(zhàn)下第12章 柔情第11章 忠臣孤子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13章 人的需求第16章 法不責衆(zhòng)上第41章 遼陽之夜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53章 人命如蟻第33章 百炮齊射第55章 刺客餘波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27章 兵臨城下第63章 軍情第20章 箭舞飛揚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37章 殿試第7章 廷議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9章 出兵第1章 兵發(fā)太原第3章 風雪來人第14章 歸化城(下)第88章 召見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11章 討明檄文第31章 魔鬼第11章 宴無好宴第11章 賺錢下第13章 寶雞第30章 突襲第61章 陷落第96章 臺灣迴歸第17章 功敗垂成第22章 鳳與鴨第3章 投軍第22章 斷後第9章 大炮下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95章 南巡之議第34章 遼河邊沿第44章 新艦試水第47章 各佔半城第21章 辭官第21章 夜襲下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58章 進城第32章 教訓(xùn)第31章 惡魔傳說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22章 金兵來臨第26章 追殺第25章 覆滅第15章 破城第3章 張家寨上第6章 回家第28章 窮途未路第34章 刺殺第16章 五年計劃第28章 大難臨頭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89章 海軍初創(chuàng)第46章 援軍第33章 鰲拜之死第20章 箭舞飛揚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16章 纏戰(zhàn)不休下第94章 私鬥第31章 權(quán)力之顛第15章 破城第45章 獵物第6章 忠孝難全第26章 河南大戰(zhàn)上第18章 攻城第24章 佈網(wǎng)第27章 絕境求生第60章 長沙第36章 談判(下)第35章 雲(yún)聚西安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5章 伐明三策第12章 飽曖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3章 一鼓而下第57章 遼陽大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吴堡县| 赤水市| 东城区| 河源市| 垦利县| 泾阳县| 富裕县| 武宣县| 兴城市| 江北区| 桐乡市| 易门县| 忻州市| 红河县| 南开区| 奈曼旗| 阳新县| 容城县| 迁安市| 通辽市| 富川| 左权县| 绥滨县| 乳山市| 林州市| 泉州市| 临颍县| 历史| 台北市| 阿坝县| 泰宁县| 赤城县| 乐山市| 尉氏县| 浙江省| 伊金霍洛旗| 昌图县| 台湾省| 武冈市|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