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

威廉“隔山打牛”的戰略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這個火炮的威力尚且無法撼動堅固城堡的時代,向城內拋射爆炸彈造成的恐慌遠遠大於圍城的效果——十幾枚單價十兩銀子的52斤爆炸彈拋進城內,換來的是總督府的妥協和一萬兩勞軍費。

總督薩拉曼卡最終在殖民地權貴名流、城內富商等階層的施壓下選擇了妥協,按照市長伊薩貝拉的建議起草了一份協議,連同華商會的一萬兩銀子一同送出城。

作爲協議草案的建議提出人,市長伊薩貝拉當仁不讓成了總督府的全權代表,負責與對方進行停火協議的談判,華商會長李一凡也一同隨行。

在登上“廣東”號之前,伊薩貝拉近距離觀察了這些漂亮的帆船,心裡得出一個結論:這些新型的蓋倫船性能比英國佬的蓋倫船更靈活,同時其厚實的船殼帶來的堅固性也不亞於改良後的西班牙大帆船——雖然無敵艦隊敗給了英國皇家海軍後,放棄了老式的克拉克船型,按照蓋倫船的特點進行了改良,也就是現在使用的西班牙大帆船,但是機動性和靈活性仍然是其固有的缺點。難怪對方聲稱擊敗了遠東的鄭一官,還要制定新的遊戲規則,這一切都是有底氣的。雖然鄭一官戰敗的消息還沒有傳到馬尼拉,但是撒這個謊毫無意義,很快就會被戳穿,應該都是真的。這樣的蓋倫船加上對方可怕的艦炮,即使新大陸的艦隊來到馬尼拉,也未必能夠戰勝這支艦隊。

帶著這樣的覺悟,伊薩貝拉在登船以後,放棄了心中不切實際的幻想,老老實實與對方的艦隊司令官交涉相應的條款。

“……放棄大員雞籠和淡水的據點,撤回所有的士兵……每年提供至少價值三十萬比索的瓷器、茶葉和絲綢……”威廉一邊讀著對方的協議草案,一邊撓頭。將軍臨行前給自己的任務是:用艦隊和大炮“說服”巴達維亞,順便也給馬尼拉施壓,讓他們主動撤回雞籠和淡水的士兵,免得瓊州營勞師遠征。可是眼前這份草案超出了自己授權的範圍,威廉無法做主。

他把協議一攤,對伊薩貝拉說:“市長先生對吧?我是艦隊的指揮官,商業部分不是我的職責,我只能把你的協議帶回去,讓我老闆來決定。但是在這之前,放棄大員的據點是你們必須做的,否則下次就不僅僅是封鎖港口了,我們的陸軍也會過來和你們打交道!”

伊薩貝拉想了想,問道:“既然閣下無法做主,而來回耗費的時間又太久,能否由馬尼拉派出談判團,到你們的地盤進行商業談判?”

“這個倒是可以。”威廉同意了他的請求。

見協議談判無法進行,一旁的李一凡適時站了出來,恭敬地說:“這位司令官閣下,我是呂宋華人商會的會長,名叫李一凡,這次特獻上白銀萬兩,犒勞王師。請問您的上官是不是大明的將軍?是不是漢人?”

威廉點點頭:“他是明國的將軍,官職是瓊州參將,統領著整個海島,整個遠東海洋都是他的勢力範圍,也是和你們一樣黃皮膚黑眼睛的漢人。”

李一凡激動不已,作爲孤懸海外的明國商人,雖然身在呂宋,可是無時無刻不在期盼著天朝上國的影響力擴張到呂宋來,給他們這些華人撐腰。雖然呂宋的華人經商有道,個個身家豐厚,但是社會地位與財富很不匹配,時時刻刻都在擔心被剪羊毛。現在有一個取代了鄭一官的地位、能夠把手伸到遙遠的馬尼拉的明朝將軍,擁有強大的艦隊,連西班牙和荷蘭人都無法匹敵,這真是海外華人的福音。

他興奮地說:“呂宋華商,都是大明的子民,與貴上同是漢人血脈,還請閣下轉告:呂宋的漢人心繫大明,盼望王師久矣。若貴上派出商船來馬尼拉,華商會必定鼎力支持,同時也願意去往瓊州經商,爲促進瓊州繁榮略盡綿薄之力。”

威廉雖然是英國人,但是英國素來有保護殖民地臣民的傳統,能夠理解李一凡的心態,而且依照他對夏天南的瞭解,對於這樣的要求肯定會同意,於是點點頭:“放心,你的話我會轉達。”

伊薩貝拉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中冷笑不已。果然是養不熟的白眼狼,賺著馬尼拉的比索,心裡卻牽掛著明國。瞧他這說辭,倒是有轉移財產的打算,看來有必要告知總督,採取一些強硬的措施,以避免華人可能的北遷帶來的損失——與其讓鉅額的財富流失到明國,還不如強留在馬尼拉。李一凡並不知道,他對明國軍隊表現出來的熱情,會給他本人以及整個菲律賓的華人招來一場腥風血雨。

與馬尼拉達成口頭的協議,並約定由西班牙殖民政府派人前往瓊州談判之後,威廉下令艦隊解除對港口的封鎖,在總督府提供了必要的補給物資之後,撤出了馬尼拉,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巴達維亞。

普特曼斯目睹了封鎖港口、炮擊馬尼拉和殖民政府妥協的全過程,雖然心中鄙視西班牙殖民政府的無能,可是也掩蓋不了對東印度公司的擔心——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巴達維亞,又該如何應對呢?雖然東印度公司在南洋保持了一定規模的艦隊,比幾乎不設防的馬尼拉要強一些,但似乎也抵擋不了這支能夠在24小時內摧毀鄭一官的艦隊。

抱著這樣的擔心,從馬尼拉到巴達維亞的途中,普特曼斯一直沉默不語,更顧不上嘲諷英國佬的航海水準。幾天後,艦隊繞過了菲律賓,穿越了南中國海,到達了巴達維亞外海,爪哇島遙遙在望。

巴達維亞即今日的雅加達。又名椰城,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城市和首都,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

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六百章 戰俘第五百零六章 攻心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十一章 銷案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九十五章 奪田(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六百九十四章 周皇后的秘密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之前(二)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七百一十七章 姬武將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第一百零四章 鬥智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第二十章 春宵第三十五章 黑火藥的材料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應(三)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一百九十九章 擊殺耿仲明(二)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宮算賬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登陸白鵝潭第六百一十三章 翁婿聯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調瓊海軍剿寇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六百二十七章 底線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苛刻的談判條件
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六百章 戰俘第五百零六章 攻心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九百二十章 移民“綠色通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十一章 銷案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五百八十五章 本是同根生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九十五章 奪田(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六百九十四章 周皇后的秘密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之前(二)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七百一十七章 姬武將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第一百零四章 鬥智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第二十章 春宵第三十五章 黑火藥的材料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應(三)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一百九十九章 擊殺耿仲明(二)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宮算賬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登陸白鵝潭第六百一十三章 翁婿聯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調瓊海軍剿寇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六百二十七章 底線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苛刻的談判條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乐县| 乡宁县| 徐闻县| 乐都县| 长寿区| 贵溪市| 绍兴市| 呼图壁县| 云阳县| 洮南市| 道孚县| 闽侯县| 永兴县| 香港 | 托克逊县| 平塘县| 宁都县| 万年县| 陇南市| 资溪县| 璧山县| 盈江县| 洛阳市| 景泰县| 五台县| 三门峡市| 舞阳县| 绥江县| 慈利县| 呼伦贝尔市| 兴化市| 乐都县| 玉田县| 温宿县| 扶风县| 永靖县| 屯门区| 河曲县| 墨玉县| 永川市|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