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

吳三桂皺眉看著對面的人馬,問道:“探馬何在,對面到底是什麼人,何故擋住我軍去路?”

過了一會兒,負(fù)責(zé)探路的斥候騎兵趕過來稟報:“稟將軍,屬下已經(jīng)打探清楚了,這是廣東瓊海鎮(zhèn)的兵,平南侯夏天南的手下……”

其實看見斗大的“瓊”字,吳三桂已經(jīng)隱約猜到了這夥人的來歷,斥候的話不過是印證他的猜測而已。但對於對方的用意,他不敢往深了想,細(xì)思極恐——一支戰(zhàn)鬥力強悍的官兵,不遠千里從廣東來到北直隸,而且不去京師勤王,卻跑到百里之外的香河擋住另一支勤王官兵的去路,說他們沒動什麼歪心思,傻子都不會信啊。

吳三桂自從升任寧遠團練總兵後,逐漸脫離了舅舅祖大壽的庇護,開始獨擋一面。祖大壽對於這個外甥也是很不錯,讓他在寧遠單獨訓(xùn)練軍隊,在糧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從瓊海軍購置的火器,大部分也撥給了他——當(dāng)然,這與祖大壽的建軍思路不無關(guān)係,這個老行伍始終認(rèn)爲(wèi)騎兵加三眼銃的組合就足以對付大部分對手了,那種囉嗦的長管鳥銃實在不適合關(guān)寧鐵騎,用這玩意等於自廢武功。而吳三桂在山東見識過瓊州營的全火器化部隊後,深受啓發(fā),堅持編練了一支火器部隊,作爲(wèi)騎兵的重要補充。

他聽完部下的稟報後,沉吟半響,說道:“不知對面是何人領(lǐng)兵,如果是平南侯本人,也算舊識,待我去會會他?!贝髷钞?dāng)前,吳三桂自然不會傻到硬衝,而且瓊海軍的戰(zhàn)鬥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兩家在山東也算有交情,加上後來的戰(zhàn)馬換火器的交易,彼此合作的還算愉快,如果能夠摸清對方的打算並且順利通過香河,是最好的結(jié)果。

爲(wèi)表示誠意,吳三桂沒有帶太多人,只是帶了十幾個心腹家丁來到瓊海軍陣中,大軍留在原地待命。對方似乎也有默契,並沒有表現(xiàn)出敵意,而是放他直接來到中軍位置。

可是這支軍隊的主將並不是吳三桂的熟人,而是一個從未見過的將領(lǐng),讓他準(zhǔn)備好的一肚子說辭不知從何說起。

蘇粗腿擠出了一絲笑容:“瓊海軍第三軍主將蘇初圖,見過平西伯?!彪m然更習(xí)慣粗俗的本名,但在正式場合,蘇粗腿還是使用將軍賜的名字,儘管他自己叫起來也有些彆扭。

吳三桂心中一凜,密旨中允諾給他加封右都督、平西伯,可是這事暫時沒有公佈,朝廷還在走流程,知道的人很少,這瓊海軍遠在廣東,又是如何知曉?

不過眼下不是糾結(jié)這個的時候,吳三桂問:“不知貴部擋在香河,有何用意?這第三軍又是什麼章程?朝廷可沒有這種編制……”

蘇粗腿先回答了他第二個問題:“瓊海軍全員使用火器,與官兵有所不同,所以營兵常見的營、哨、總、隊、伍不適合咱們,算是有些特立獨行吧?,F(xiàn)在瓊海軍分爲(wèi)陸師和水師,陸師又分爲(wèi)三個軍,每個軍三個團,滿員共計一萬五千人……”

吳三桂心中一震,一萬五千人!瓊海軍什麼時候憋出了這麼多兵馬,夏天南又哪來的這麼多銀子養(yǎng)兵?要知道,他的寧遠團練才一萬人左右,這次應(yīng)詔勤王,遼東鎮(zhèn)爲(wèi)了支持他這個嫡系晚輩,又撥了一萬人給他,才湊足了兩萬精兵,而對方一個無名之輩,就統(tǒng)帥一萬五千人,比尋常一個總兵的直屬部隊還多。

他忍不住打量對方身後的人馬,旌旗招展、刀槍如林,一兩萬人的大軍,沒有發(fā)出一丁點雜音,明顯是訓(xùn)練有素的強軍,不是臨時拉壯丁湊數(shù)的烏合之衆(zhòng)。

蘇粗腿繼續(xù)說:“至於用意嘛……大家都是行伍之人,就不學(xué)讀書人繞彎子,打開天窗說亮話。我家將軍臨行前交代過,瓊海軍也接到了兵部的命令,進京勤王,這功勞是勢在必得,如果平西伯願意成人之美,一切都好說話,否則……”

“大膽,瓊海軍算老幾,敢這麼對咱們將軍說話!”

吳三桂身後的幾名部下怒不可遏,主辱臣死,他們感受到了對方深深的惡意,這話再明顯不過了,簡直是赤裸裸的打臉,瓊海軍要獨吞勤王保駕的功勞,讓遠道而來的關(guān)寧軍靠邊站,大有一種此山是我開的霸道,這讓一向心高氣傲的關(guān)寧諸將臉往哪擱。

蘇粗腿從來就不是個怕事的人,要不是將軍再三交代不要輕易動武,依他的想法,直接打了再說,拳頭比什麼話都管用。他把手放在了腰間的短銃上,咧嘴笑道:“希望平西伯不要讓我難做,我也是奉命行事。”

吳三桂經(jīng)過幾年的錘鍊,比當(dāng)年要沉穩(wěn)了許多。雖然他也心裡有氣,但是仍然保持著鎮(zhèn)定。夏天南不是省油的燈,這麼有恃無恐,肯定有後手對付自己。此人只有兩千人就敢孤軍深入跑到山東平叛,後來又接連打了幾個勝仗,名震天下,後來更是無法無天,兵困皇城,犯下那麼大的事還能全身而退,與友軍爭功又算得了什麼。

他心中迅速評估了一下雙方的實力:兩萬人對付一萬五千人,即使能贏,也是慘勝,剩下的殘部又怎麼和幾十萬流寇和瓊海軍另外兩個完整的軍對抗?

他深吸一口氣,問:“平南侯這是不惜得罪遼東鎮(zhèn)和關(guān)寧軍了,甚至不惜一戰(zhàn)?就是爲(wèi)了獨佔功勞,值得嗎?”

蘇粗腿無所謂地回答:“這些不是我考慮的事,得問將軍他本人?!?

“好,很好,平南侯有種。”吳三桂拉住繮繩,“咱們走,回本陣?!睅е畮讉€不甘心的部將和家丁頭也不回的走了。

回到大軍之中,部下忍不住問:“就這麼認(rèn)慫了?將軍,咱們關(guān)寧軍連韃子都不怕,還怕這些廣東蠻子?”

吳三桂剛纔爲(wèi)了面子一直繃著,現(xiàn)在嘆了一口氣:“你們看看對面的架勢,軍紀(jì)森嚴(yán)、不動如山,難道比韃子好對付?別忘了,韃子的貝勒、郡王都在他們手裡吃過敗仗。野戰(zhàn)中對上阿巴泰和阿濟格的八旗精兵,你們覺得咱們有幾成勝算?”

幾名部下被問的啞口無言。關(guān)寧鐵騎一度被認(rèn)爲(wèi)是大明唯一能在野戰(zhàn)中和韃子對陣的強軍,可是碰到了阿巴泰和阿濟格這樣級別的大將,說五五開算是給自己臉上貼金了。可人家瓊海軍就是硬碰硬在野戰(zhàn)中打得韃子灰頭土臉,不服不行。

第八十二章 通風(fēng)報信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七十二章 準(zhǔn)備鑄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xué)的神父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jié)操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十三章 開設(shè)工廠第五百零六章 攻心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fù)遼南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zhàn)後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fā)臺灣了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zhàn)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四百四十四章 剿賊方略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zhàn)(七)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fā)的血案(一)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九百零七章 自己的班底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fēng)波(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nèi)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局?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zhèn)與平南總兵官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九百零一章 擴張版圖第二百六十五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七百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六百七十一章 求雨山之戰(zhàn)(七)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nèi)衛(wèi)局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六百七十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第一仗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
第八十二章 通風(fēng)報信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七十二章 準(zhǔn)備鑄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xué)的神父第五百九十九章 夏天南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jié)操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十三章 開設(shè)工廠第五百零六章 攻心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fù)遼南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zhàn)後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fā)臺灣了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zhàn)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四百四十四章 剿賊方略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zhàn)(七)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與鄭芝龍的談判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fā)的血案(一)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九百零七章 自己的班底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fēng)波(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nèi)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局?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zhèn)與平南總兵官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九百零一章 擴張版圖第二百六十五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七百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六百七十一章 求雨山之戰(zhàn)(七)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nèi)衛(wèi)局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六百七十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第一仗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三百零六章 瑪麗婭的請求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新乡县| 安西县| 安仁县| 昌宁县| 湘潭市| 杭锦旗| 荥经县| 平原县| 泸州市| 大渡口区| 宝应县| 怀仁县| 那坡县| 大英县| 青冈县| 南木林县| 岚皋县| 仪陇县| 扎兰屯市| 平顶山市| 南安市| 忻州市| 搜索| 平陆县| 临颍县| 永胜县| 清流县| 抚顺市| 洞头县| 长沙市| 马尔康县| 民乐县| 阜平县| 额尔古纳市| 宁蒗| 北辰区| 广德县| 南平市| 汶川县|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