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

茍二貴逃到府城之後,直接去知府衙門告狀,卻被擋了回來。他一個不入流的小吏,走的匆忙又沒帶多少銀子,連知府衙門的大門都進不去。

他狀告臨高鄉勇勾結黎族暴民殘害鄉紳,知府衙門沒接到臨高縣衙的官方消息,從知府到上下官員,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對他不予理會。茍二貴在府城沒有親戚投奔,身上只有幾兩散碎銀子,又不敢回臨高,多日下來,飯也吃不飽,衣服又髒又破,形同乞丐。

就在他快要絕望的時候,終於等到了知府派人找到他,讓他去衙門稟告相關事宜。

秦秉嚴是在接到澄邁縣令林三峰的死訊後纔想起茍二貴的,茍二貴多次上門告狀都被擋在門外,但是他的事情還是傳到了秦秉嚴的耳中,兩件事情都涉及黎人,爲了弄清真相,這才召喚茍二貴前來。

秦秉嚴詢問在場的官吏和幕僚:“各位怎麼看?”

同知趙越拱手道:“府臺,這黎人頭目黃猛甲卑職有所耳聞,乃澄邁縣內最善戰的部落,曾經數次幫助官府鎮壓其他生黎暴亂。根據他們二人所說,卑職認爲:黃猛甲攻打澄邁縣城失敗後,與臨高鄉勇勾結,殘害鄉紳,甚至殺害朝廷命官,已成臨高澄邁兩縣之大患!”

“趙同知認爲該如何處置此事?”

“黎人膽敢殘害朝廷命官,爲了朝廷體面,爲了穩定兩縣局勢,只能出動大軍將其剿滅!”

秦秉嚴撫須問衆人:“各位認爲如何?”

大小官員和一干幕僚紛紛應道:“趙同知所言甚是,還請府臺出兵。”

秦秉嚴點頭,他心中也是這麼想的。林三峰與他來往密切,這幾年著實送了他不少銀子,現在死於非命,自己就少了一個財源,很是可惜,於公於私,都必須剿滅這夥亂民。

既然議定了剿滅的方針,那麼接下來就是如何出兵了。瓊州府沒有營兵,衛所爛到什麼程度,大家都心知肚明,按說要奏請兩廣總督,調集廣東營兵或者廣西的狼兵,這纔是廣東能拿出手的部隊,可是爲了區區一個黎寨,似乎是殺雞用牛刀,恐怕報上去也不會被批準。

在場的官員議論一番,最後還是趙同知建議以本府衛所軍爲主力進剿,戰力低下沒關係,一個衛所不行就兩個,兩個不行就三個,黎人不過幾百人,幾千人推過去,踩都踩死他們了。

秦秉嚴採納了這個建議。

瓊州的衛所分爲內五所、外六所,共11個千戶所。除去以防備海盜爲主的外六所,稍微過得去的也就府城瓊山附近的前所了,全稱是內附衛五千戶屬下前千戶所,本地人稱其爲瓊山千戶所。

瓊山千戶所有三百多戶軍戶,男女老幼將近兩千人,能拉出五六百兵丁,以這幾百人爲核心,其他幾個千戶所湊一湊,一兩千兵總是有的,再加上瓊山、澄邁、文昌等縣的鄉勇,就可以湊起三千之數了,按歷來打仗的規矩,可以號稱一萬大軍了。

按朝廷的制度,知府是無權調動駐軍的,不過若只是調集本地衛所軍清剿境內匪患,報請廣東都指揮使司下令就是。

一切議定之後,瓊州府的戰爭機器就咯吱咯吱運轉起來了。秦秉嚴兩手同時進行,一面行文廣東都指揮使司府,一面提前知會各千戶所的千戶,同時動員本地鄉紳捐錢捐物,爲大軍開拔籌措錢糧——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想衛所那些軍戶賣力,沒有開拔銀子和作戰的賞銀是不行的,幾千人的吃喝也耗費巨大,光靠府城官庫那點錢糧遠遠不夠。

就在知府衙門定下方略之後,劉全和楊由基來到了府城。

他們來打探消息,卻不知從何下手。除了與臨高縣衙打過交道,二人與官府沒有任何交集,想送銀子都找不到門路,只能帶著幾名護衛隊員天天在知府衙門附近轉悠碰運氣。

這個年代沒有保密的概念和制度,從朝廷到地方官府都是四面透風的篩子。兩人轉了幾天,就聽到茶館酒肆開始傳出大軍要去臨高縣剿滅黎人的消息了。不過具體如何出兵,版本就很多了:有人說知府奏請兩廣總督出動精兵,還有數萬廣西狼兵;有人說殺雞焉用牛刀,瓊州府本地兵力就足以;還有人說白沙寨水營也會參戰,水陸大軍齊頭並進。至於兵力人數,更是衆說紛紜,從兩三萬到十幾萬的說法都有。

兩人被這些消息驚的一愣一愣的,十幾萬大軍啊!就算打個對摺,也有五六萬。哪怕護衛隊員個個三頭六臂,也架不住官兵人多啊!楊由基估算了一下,假設護衛隊新老隊員全部拉上戰場,全部配上火器,對付人數兩倍左右的官兵問題不大,前提是新隊員經過短期訓練火器操練得很熟練,但是官兵數量到了五倍六倍甚至十倍,什麼都是白搭。

楊由基擔心這一戰力量對比太懸殊,劉全更是心裡惴惴,他把這輩子出人頭地的希望全部寄託在夏天南身上,若是此戰敗了,夏天南的勢力也就垮了,他就算保住性命,這輩子也不過是一個螻蟻一般的小人物了。

他對楊由基說:“這麼下去不是辦法,坊間傳聞必定有誇大之處,還得想辦法從知府衙門打聽消息。接近不了官老爺,就想法接近其他小吏。”

楊由基同意,摸了摸用布纏住的刀,說道:“用銀子你上,需要動刀子我上,無論如何我們要打聽到準確的消息回報老爺。”

事實證明,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換做在臨高縣,縣城屁大點地方,大家鄉里鄉親的,擡頭不見低頭見,只要捨得花錢,刻意結交,和縣衙的小吏混熟不是難事。可是到了府城,就算是知府衙門的書辦胥吏,也自成一個圈子,兩個鄉下來的土鱉顯然無法短時間打入這個圈子,就算你請客吃飯,也得先搭上線。

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四十七章 水泥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七百九十二章 瓊海軍的戰術缺陷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寶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攻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七百九十五章 進入白刃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六百四十八章 調瓊海軍剿寇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六百九十二章 忠奸只在一念之間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九十七章 承包責任制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一百一十章 催糧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五百零四章 遠征倒計時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併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四百章 城門口的攻防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
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八百二十二章 轉機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四十七章 水泥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六百零四章 孔有德要投韃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七百九十二章 瓊海軍的戰術缺陷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寶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攻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七百九十五章 進入白刃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六百四十八章 調瓊海軍剿寇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五百五十二章 示威第六百九十二章 忠奸只在一念之間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九十七章 承包責任制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一百一十章 催糧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五百零四章 遠征倒計時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併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四百章 城門口的攻防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东明县| 汕头市| 泸溪县| 香格里拉县| 十堰市| 台山市| 成都市| 吴桥县| 革吉县| 贵南县| 乌兰县| 全南县| 浏阳市| 行唐县| 云霄县| 湟源县| 天津市| 休宁县| 文登市| 五莲县| 涞水县| 门头沟区| 合肥市| 祁门县| 临城县| 东乌| 唐山市| 红安县| 许昌市| 平利县| 涪陵区| 尉氏县| 宁远县| 朝阳县| 乌拉特后旗| 崇文区| 靖远县| 共和县| 邵阳县|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