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

豫石先生是前任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的別號,除了官職履歷不凡,他也是河南屈指可數的大儒之一。呂維祺自幼習理學,二十六歲中進士,授兗州推官,擢升吏部主事,後因得罪九千歲魏忠賢,辭官還鄉,設芝泉講會,傳播理學。崇禎元年復官,任南京兵部尚書。又因“剿寇”不力,歸居洛陽,設立“伊洛會”,廣招門徒,著書立說,學生遍佈各地。所以雖然只是致仕的官員,但他在洛陽城內說話依然很有份量。

尋常人這麼晚來到福王府求見,多半會吃閉門羹,但是呂維祺的身份超然,王府的人不敢怠慢,將其迎了進來。

呂維祺跟隨王府管事穿過前院、後花園,一路上所見:只見處處燈火通明、樓堂庭軒金碧輝煌,假山溪流淙淙、花園百花爭豔。儘管不是第一次來,但是還是被這種奢華和氣派所震撼,南京皇宮也未必有這般華麗,一路搖頭不已。

來到一處大殿,管事先行通報之後,帶著呂維祺進殿。

在殿外還只是隱約聽見了絲竹之聲,殿門打開之後,各種樂器和歌姬淺吟低唱的聲音撲面而來,酒肉的香味和脂粉味混合在一起,讓呂維祺恍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面對衣著暴露的歌姬,年近六旬的呂維祺眼都不敢擡,盯著地面,心裡默唸著“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直到來到福王的座位前,纔敢擡起頭。

朱常洵是一個三百多斤的胖子,側躺在榻上上就像一大坨肉,移動都很困難,唯一靈活的就是一雙眼睛??匆妳尉S祺一臉嚴肅,他眼珠子咕嚕嚕轉了轉,伸手虛壓,登時舞樂之聲戛然而止。

“先生這麼晚來,所爲何事?”

呂維祺誠懇地說:“福王殿下,如今洛陽城被闖賊圍得水泄不通,稍有差池,就是城破人亡的下場?,F在城中無論官兵、百姓,只要是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都要守城,這安家費、撫卹銀一個子兒都不能少,府庫已經入不敷出,所以河南巡撫、知府、總兵推舉我前來求見……”

朱常洵一聽就變得愁眉苦臉,回答:“守城是你們的事,與本王何干?這些安家、撫卹銀子總不能讓本王來出吧?”

呂維祺素聞福王富可敵國卻吝嗇無比,今日總算見識了,心中長嘆一聲,耐著性子勸道:“脣亡齒寒,洛陽城破,流寇又怎會放過福王府?就算不看在洛陽十幾萬百姓的份上,爲了殿下自己的安危,請爲城防出一份力……”

朱常洵歪著頭想了想,好像確是這麼回事,外城破了,福王府也難以倖免,若是這麼想的話,出點銀子心裡就好過一些。他有些肉痛地問:“你們的打算讓本王出多少?”

呂維祺:“巡撫衙門和知府衙門命人計算過,除去吃餉的官兵,招募的民勇有兩萬餘人,府庫傾其所有,還差一萬八千兩銀子……”

“不行,沒那麼多銀子!”朱常洵打斷了對方的話頭,“王府開支大,流水不多,最多出一千兩,再多就免談?!?

呂維祺瞠目結舌,沒想到這位王爺吝嗇到了這般地步。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反應過來,伸出一根手指:“一千兩隻是杯水車薪,一萬兩如何?”

“最多兩千兩,愛要不要!”

“那八千兩?”

“不行?!?

……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福王在三千兩的數字上點了頭。呂維祺見無法要到更多的銀子,只得悻悻離開。剩餘的銀子,看來只能從城中富戶身上打主意了。

第二日,從各處募集來的銀子被運上了城牆,按人頭髮放給官兵和民勇,只是數目在官府承諾的基礎上減少了一半。對於這個待遇,官兵和民勇們都很不滿,私下討論著各自聽來的消息。

“聽說官府沒銀子,找大戶募捐的,可是沒湊夠,纔給咱們發一半……”

“你知道什麼。城中大戶倒是不含糊,根據家境,幾十兩、幾百兩不等。只是那福王府,聽說比皇上還富,卻只願出三千兩銀子——聽說王府裡連碗筷、地磚都是金的,這點銀子,拿幾副碗筷、敲幾塊磚就夠了——這麼有錢,卻不願拿出來犒軍,咱們這些人餓著肚子守城,你說咱們圖啥?”

“還有這回事?他孃的,要不是我家中老小都在城中,這城我還不願守呢,等流賊攻進城,把福王府搶光纔好!”

議論聲傳到旁邊兩個坐在地上瞌睡的民勇耳中,兩人的眼睛悄悄睜開了一條縫,互相對視了一眼,微微點了點頭,原來這兩個人只是假寐,並沒有真正睡著。

過了一會,其中一人假裝上茅廁,下了城牆,另一人等候一會,也假裝上茅廁,後腳跟去。

“聽見了嗎?這守軍也不是鐵板一塊,連安家費和撫卹銀都不給足,只要稍有挫折,就會樹倒猢猻散……”

“是啊,得想法子早點把城裡的狀況通知城外的兄弟?!?

兩人竊竊私語一番,議定了該怎麼做之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一前一後又回到了城牆上。

入夜,劉黑子來到李自成的大帳求見。

“你是說,城裡的守軍對福王不滿,頗有怨氣,攻城的機會來了?”李自成瞇著眼問。

“正是。我們派入城裡的兄弟說,福王富可敵國,設一次酒宴就要花掉成百上千兩銀子,可是面對大軍圍城,卻不願掏銀子募集民勇守城,好說歹說,只願拿出三千兩銀子?,F在守城的官兵和民勇只拿到一半的安家費,而且一旦戰死,撫卹銀都沒有著落,怨氣很大,這正是闖王大舉攻城的好機會?!?

夏天南決定慫恿李自成攻打洛陽的同時,就派出了情報司的人混入城中,裡應外合,配合城外的大軍。

李自成皮笑肉不笑道:“你家將軍簡直是諸葛再世,什麼事都算在前面,我大軍還沒到,你們的細作就已經入城了,手段高明?。 ?

劉黑子笑了笑:“這只是證明我們將軍與闖王合作的誠意,沒有其他用意,城中繳獲,我們也不要一文錢,闖王大可放心。”

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鎮撫司門口的血案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九百一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度?第十六章 開工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攻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塘街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八章 箭與刀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九百三十五章 挨個點名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七百六十七章 城牆下的屠殺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七十七章 攻寨第五百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二百八十三章 登陸白鵝潭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鎮撫司門口的血案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
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鎮撫司門口的血案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九百一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度?第十六章 開工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攻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塘街第九百四十章 洛陽之戰(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五百六十一章 吃幹抹淨走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八章 箭與刀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九百三十五章 挨個點名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七百六十七章 城牆下的屠殺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七十七章 攻寨第五百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二百八十三章 登陸白鵝潭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鎮撫司門口的血案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休宁县| 柯坪县| 思茅市| 兴隆县| 贺州市| 惠东县| 辽中县| 阳泉市| 云龙县| 万年县| 乌鲁木齐市| 喜德县| 新沂市| 德阳市| 平邑县| 澎湖县| 珲春市| 洱源县| 南和县| 伊金霍洛旗| 怀来县| 耒阳市| 蕲春县| 常德市| 江源县| 陇川县| 陆河县| 霍城县| 永丰县| 灵石县| 新津县| 淮北市| 甘肃省| 介休市| 遂昌县| 荥阳市| 留坝县| 涿鹿县| 洪泽县| 德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