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三章 登陸白鵝潭

林偉業目測了一下距離,遺憾地說道:“大約600米左右,對於卡隆炮而言,這個距離遠了點,如果拋射的話,準頭不行,太浪費彈藥。加農炮彈道低伸,這個距離射擊沒有問題,就是炮的數量少了一點。”

按他的設計,武毅級每側安置了10門32磅卡隆炮、4門12磅加農炮,近距離海戰優勢明顯,但是執行對岸轟擊任務就有點勉強。

不過五艘船湊一湊,每側也有20門炮了,數量超過了右側的亞娘鞋炮臺,至於威力和精度,雙方更不在一個等級上。

12磅艦炮開始了校射,炮彈大多落在了炮臺前的沙灘上,掀起了帶著泥沙的黃色水柱。

“等到局面穩定下來,不管艦上還是陸上的炮手,都要統一培訓,掌握系統的測距技術,炮兵玩的是專業,現在的炮手水準實在是……”林偉業搖搖頭。

儘管沒有命中炮臺,但還是嚇到了炮臺的守軍。陳謙驚恐地看著炮臺前面的水柱,腿有些發軟。對方船肚子里居然有這麼多炮,數量不比炮臺少,而且似乎打得更遠。他拿不定主意是繼續堅守指揮,還是先下去躲一躲。

不過很快他就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了。

經過修正,第二輪炮擊命中率大大提升,炮彈接二連三命中炮臺,因爲發熱而漸漸停止射擊的大弗朗機炮和發熕炮被實心彈砸中後斷成兩截,炮手們不是被翹起來的炮管砸倒在地,就是被炮彈砸得血肉四濺。陳謙還沒來得及跑,就被一枚炮彈不偏不倚打穿了肚子,騰空飛了幾米遠,重重摔在地上,腸子灑落一地,哼都來不及哼一聲,一命嗚呼。

第三輪齊射之後,炮臺已經完全失去了抵抗,濃煙籠罩了整個炮臺,不時有爆炸聲響起——守軍的火藥被炮彈砸中燃爆。

幾艘舢板載著護衛隊員登岸,等他們來到炮臺時,發現簡陋的炮臺工事已經坍塌,斷裂的火炮東倒西歪,到處躺滿了七零八落的屍體。遠處有人影消失在山嶺中,倖存的守軍都逃之夭夭了。

幾門尚且完整的火炮被填入火藥炸燬,再放火燒燬守軍的寨子後,亞娘鞋炮臺就被徹底抹去了。

左側的橫檔炮臺更不堪,幾炮下來,島上連一個活人都看不到了。

解決了虎門的炮臺,艦隊拔錨啓航,順著珠江逆流而上,沿途除了在幾個漁村補充一點淡水,沒有再做停留。這次行動的要旨在於一個快字,必須要趁官府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直搗黃龍,打一個措手不及。如果等官府反應過來,哪怕是用鄉勇和民船圍困騷擾,都會讓艦隊陷入危險境地,別的不說,沒有建立補給線,餓都能餓死他們。

承平已久的廣州官員顯然沒有料到會有一隻船隊從海上殺過來,目標還是廣州城。歷史上不是沒有海賊奔襲內陸的例子,嘉靖朝倭寇橫行時,幾十名倭寇坐著舢板登岸,就敢衝擊州縣。不過那也是沿海的地方,還是福建一帶的小縣城。至少到崇禎五年爲止,沒有海盜敢千里迢迢深入內陸,冒犯城堅牆高的廣州。

所以,當一隻陌生的船隊在廣州西南的白鵝潭停泊,一隻殺氣騰騰的隊伍牽著大炮在城下襬開架勢時,城門的守軍還以爲自己在做夢。

瓊州不產馬,很長一段時間內,護衛隊運炮只能搞代畜輸卒,用人力牽拉。山地炮還好,幾個人就能扛著跑,可是加上炮車全重2200斤的野戰炮就夠嗆了。爲了不影響速戰速決的戰鬥計劃,此次只帶了10門山地炮用來保護臼炮。

10英寸臼炮其實也不輕,加上底座也有一千多斤。好在俘虜火器營時順帶接受了幾十匹拉車的牛和川馬,把臼炮裝上馬車,連拖帶拉總算運到了城外。

夏天南頗爲感嘆,凡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原本以爲炮轟廣州城是很輕鬆的事,沒想到光運送這些臼炮就費了老鼻子勁。如果廣州有一隻反應快速戰力不錯的部隊,趁這機會發動攻擊,那就相當被動了。

他在這邊感嘆著,那邊城門的守軍已經看傻眼。這又拉車又運炮的是做哪樣,不會是失心瘋了來打廣州城吧?這可不是倭寇橫行的江浙,也不是流民肆虐的陝北,更不是韃虜頻頻叩關的遼東,荷蘭紅毛鬼來侵犯,也不曾來過廣州——這羣人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再說了,這麼點人大搖大擺地在城門外架炮,是把守軍都當做死人嗎?

城門當值的把總正在向進出城門的百姓和客商敲詐銀錢,看到此番情景,覺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暫停了收取保護費的光榮工作,帶領城門一隊士兵氣勢洶洶地朝這羣不開眼的人衝過去。

看到這不到一百人的官兵,夏天南眼皮子都沒動一下。黃漢生指揮一百名護衛隊員出列,排成兩排,有條不紊地裝填彈藥。

這名把總本意是想嚇唬一下這些失心瘋的傢伙,讓他們知難而退,而不是真想憑藉幾十個人就去衝擊對方幾百人的隊伍。沒想到對方不慌不忙地掏出了鳥銃,亮出了開打的架勢,把總心裡“咯噔”一下,事情好像不太對勁。

一里多路說短不短,說長不長,打了雞血猛衝一下就到了。把總口裡吆喝著兄弟們衝,心裡卻猶豫起來,腳步也漸漸放慢,只是這時候退回去就太慫了,城門外那麼多老百姓和城牆上的上官都看著呢。他不禁後悔起來,早知道這夥人根本不怕官兵,而且有鳥銃,就不強出頭了。

沒等他下定決心,前面的士兵已經進入了瓊海式步槍的射程。“噼噼啪啪”一陣爆豆子般的槍響,衝在最前方的士兵紛紛倒下。

“媽呀……”士兵們用比來時更快的速度逃了回去,他們的主業是收保護費的,打仗不是強項,見血都會頭暈,別提挨槍子了。

第九百零一章 擴張版圖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四百五十九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見“故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之野望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盤推演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用人也疑,疑人也用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一百四十四章 戰後會議(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
第九百零一章 擴張版圖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四百五十九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五百九十五章 黑商之間的較量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見“故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之野望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盤推演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用人也疑,疑人也用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一百四十四章 戰後會議(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溪市| 上高县| 彭阳县| 香河县| 宜宾市| 新田县| 辽宁省| 清涧县| 郓城县| 南开区| 栾川县| 平泉县| 宁都县| 增城市| 和硕县| 延寿县| 长沙县| 龙里县| 南宫市| 马山县| 广河县| 化德县| 咸丰县| 牟定县| 尖扎县| 遵义市| 马山县| 枣庄市| 乌兰察布市| 平塘县| 渑池县| 沾化县| 屯留县| 和静县| 吴旗县| 大悟县| 台中市| 祁阳县| 芮城县| 彝良县|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