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

看完藤甲樣品,就進入正題了,修建新城。

司馬德謹慎地問道:“重建一座城池,耗費大量人力財力不說,曠日持久,什麼時候才能建成???”

夏天南哈哈一笑,點到譚二讓他回答。

新晉包工頭譚二掩飾住得意之情,說道:“司馬先生,老爺有一種叫水泥的東西,和成稀泥狀後,可以用來砌牆建房,很快就幹,幹了之後比石頭還硬。用水泥建房比老辦法快幾倍?,F在工廠和宿舍都是用這東西建的?!?

司馬德平日爲夏天南出謀劃策,講究的是運籌帷幄,很少關注技術層面的東西,對水泥也沒有多少認知。他驚訝道:“還有如此神物,煉製難不難,材料是否易得?”

譚二回答:“材料遍地都是,就是石灰石和泥土,煉製也很簡單,燒成灰糊糊然後和水調製就是?!?

司馬德聞言,對夏天南建議道:“既是如此,新城池可以建,而且可以把縣城也囊括進來,徹底吞下臨高縣?!?

魏連橫也在場,他猶豫了一下,開口道:“若是把縣城也吞併,會不會觸怒縣衙甚至知府衙門?”

司馬德笑了:“縣衙不滿能如何?知府衙門不滿又能如何?”

魏連橫不作聲了,這個反問他沒有底氣回答。是啊,不滿又能如何,發兵來打嗎?下場如何顯而易見,他作爲敗軍之將都已經站在這裡了。

司馬德補充說道:“誠然,我們眼下不必過於咄咄逼人,城池把縣城劃進來沒有問題,只要保留縣衙便可,也爲官府留了體面?!?

譚山發問:“那麼縣城的老百姓呢,他們會不會同意?”

黃漢生站出來,“不同意,就讓黃猛甲再打一次縣城,保證無人聒噪?!?

夏天南贊同這點:“只要讓老百姓相信納入新城能得到護衛隊的保護,問題應該不大。”

關於是否建造城牆,衆人陷入了爭辯。林偉業首先發言:“我認爲城牆完全沒必要,城牆的作用主要是防禦敵人。在瓊州府,只有我們打別人,誰敢來打我們,再費時費力建造城牆沒有意義。再說,我們將來要發展,要招納更多的人,新城勢必要繼續擴張,沒了城牆,擴張更方便。如果保留縣城這點城牆,又能有什麼用?”

這就是典型的現代思維了,隨著技術的進步,城牆已經不足以防禦越來越強大的火器的攻擊,發展到了線膛炮時代,城牆已經完全沒有存在的價值。

作爲一個城市,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工業的發展,必定要向外擴張,舊時空的首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如果按照本時空的京師這樣,城池還沒有建,就得先修築長達幾十裡上百里的城牆,這樣浩大的工程足以擠佔大部分人力和物力,就算有水泥這樣的大殺器,起碼也要耗費一兩年的時間,這期間那就什麼事情都不要做了。

其他人跟不上他的思維,還是心存顧慮。楊由基發問道:“林老爺,若是沒了城牆,先不說打仗的事,假設有對頭或者敵人的細作混入,四面八方都可以跑,怎麼捉拿?”衆人紛紛附和。古代沒有現代先進的偵破技術,捉拿犯人或者間諜,無非是關閉城門,全城大索。

夏天南稱讚道:“由基想的細緻,這確實是個問題。不過你們想想,城池如果很大,要捉的人隨便躲在哪個角落,你關閉城門照樣很難捉到,反而影響全城人的進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讓對方無處可躲,自動現形。”

楊由基奇道:“有什麼方法可以這麼神奇?”

夏天南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將來你們會知道。”

舊時空有一種偉大的發明,就是戶籍+身份證制度。一個人打從娘肚子裡出來,讀書、工作、結婚、生子、購房、買車,人生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戶口和身份證。在這種制度下,人所有的一切都無處遁形,甚至一個男人偷腥,開過多少次房,都可以查的清清楚楚。

明朝雖然也有裡甲制度,但過於簡陋,而且從制定之時就有缺陷。

明太祖朱元璋制定這套制度的初衷是爲了建立集賦役徵收和地方管理爲一體的行政組織,在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爲龐大的帝國徵收賦稅作出了貢獻。發展了幾百年之後,到了明末,已經愈發萎縮,名存實亡,主要原因在於僵化的制度與不斷髮展的社會經濟逐漸脫節。

隨著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各里甲之間承擔賦稅徭役的能力也相差甚遠,加之土地兼併日益嚴重,朝廷賦稅不斷增加,人口和土地開始不斷流轉,裡甲內的人戶和土地的分佈自然會在空間上發生分離,出現“一里之地,滿縣紛飛,滿縣之田,皆無定處”的情形,甚至跨縣、跨府、跨省佔有田地的現象也所在多有,致使裡甲首領越來越難以確切地掌握本里人戶的人丁和事產狀況。

到了明末,裡甲制另外一個社會治安的功能隨著制度的逐步瓦解也無法實現,廣*東、福*建等地,宗族組織代替了裡甲制度的這一職能。

相比之下,雖然無法使用計算機和網絡等現代的高科技,但是剝離了賦役功能的現代戶籍制度仍然比裡甲制完善太多。只要把一個城池裡的人按住所地編入戶籍,構築一張戶籍網絡,任何外來戶都無法躲藏——就像一片白色的米粒中摻入一顆黑色的豆子,對比之下,自然就現形了。雖然實際效果可能不會這麼理想,但是按照戶籍逐步清查,比起漫無目的的“全城大索”還是要靠譜的多。

既然沒有防禦和緝捕的需要,那麼城牆就可以放棄了,如同林偉業所說,將來城市的擴張就不受限制。夏天南和林偉業想的一樣,不會滿足一個小小縣城的規模,他想把臨高建成這個時空工業、貿易都很發達的大城市。

最終的新城建設方案就在衆人的討論後定下來了,可憐的吳大縣令此時還不知道,他的縣衙已經被規劃到新城當中,作爲一個象徵性的建築存在,父母官的威嚴將蕩然無存。

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九百三十一章 港口示威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二百六十四章 博輔保衛戰(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五百五十一章 苛刻的談判條件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二十章 春宵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五百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九百一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鄭抗劉?第四百三十章 虎鬥行動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方向調整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十章 回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鱗第七章 賣鹽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五百三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八百五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
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九百三十一章 港口示威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二百六十四章 博輔保衛戰(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五百五十一章 苛刻的談判條件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二十章 春宵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五百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六百零七章 空城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九百一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鄭抗劉?第四百三十章 虎鬥行動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方向調整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十章 回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鱗第七章 賣鹽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五百三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八百五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八百四十三章 風雲突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山市| 洛扎县| 肥乡县| 延安市| 凌海市| 绩溪县| 车险| 安西县| 桦川县| 澄迈县| 台中市| 隆林| 赫章县| 东乌珠穆沁旗| 张家川| 周口市| 盘锦市| 西宁市| 休宁县| 铁力市| 沂水县| 西乡县| 嵊泗县| 乃东县| 沅陵县| 随州市| 南充市| 东台市| 通化市| 尤溪县| 江西省| 滨海县| 鄂伦春自治旗| 郧西县| 绥芬河市| 崇左市| 来凤县| 乐至县| 嘉禾县| 莎车县|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