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七十八章 未雨綢繆好借糧

司馬德點了點沙盤上登州城所在的位置,下了結(jié)論:“基本的方略就是如此了。水師進駐長島相機行事,伺機截擊叛軍出逃的船隊;陸師從萊州登陸,與平叛大軍會合,必要時可以參與攻擊叛軍;王啓年帶人一併上岸,伺機打探消息,有可能的話混入登州城。”

其餘人點頭:“大體如此。”

“只是還有幾個細微之處需要解決。”司馬德說,“山東氣候遠比瓊州寒冷,陸師平時作戰(zhàn)所披的藤甲是不是不適合,需不需要更換?另外,此去山東最重要的事就是招攬難民,人口數(shù)以萬計,糧食必須要備足,我們的存糧是否可以支撐到墾荒豐收的時候?”

衆(zhòng)人一聽,這幾個問題確實是很現(xiàn)實的問題,必須要解決。

林偉業(yè)沉吟道:“藤甲更適合炎熱的廣東一帶,山東那邊天寒地凍,實在不合適。如果給藤甲內(nèi)襯棉布之類,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不過一來時間太倉促,來不及全員換裝,二來效果如何沒有實戰(zhàn)驗證過,所以,這次還是不帶藤甲了。我會督促技術(shù)研究院拿出一個方案,等到時機成熟時換鐵甲。”

夏天南說:“能不能借鑑一下韃子的棉甲?據(jù)說是兩層棉甲中間夾著鐵片,鐵片可以保護要害部位。”

林偉業(yè)點點頭:“只要實用,都可以借鑑。”

司馬德追問:“糧食的問題呢?現(xiàn)有的存糧供應(yīng)瓊州營毫無問題,帶上足夠的糧食去賑濟難民也能應(yīng)付,但是如果大量移民來到瓊州,就算下了船就發(fā)動去墾荒,也會有一個很長的時期沒有產(chǎn)出,只會消耗。如果沒撐到產(chǎn)糧那個時候,瓊州營和難民都斷糧了,恐怕會釀成成千上萬人的民變,後果不堪設(shè)想。”

“未雨綢繆是對的,我們不能抱著僥倖心理,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夏天南肯定了司馬德的想法。

司馬德提議:“是否向三縣之內(nèi)的農(nóng)戶加收賦稅,以解燃眉之急?”

夏天南連連搖頭:“每畝固定繳糧兩石,其餘自留,這個方式大大提高了百姓的生產(chǎn)積極性,不能朝令夕改。而且加收賦稅是個危險的苗頭,一旦開了這個頭,以後就會習(xí)慣性的向百姓伸手。有朝廷的前車之鑑,我們可不能走朝廷走過的彎路。”大明之所以走進了死衚衕,最後葬送了江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大部分賦稅全部加在農(nóng)民身上,不僅收效甚微,而且還讓農(nóng)民不堪重負,製造了許多流民,讓流寇始終無法滅絕。

他仔細想了想,說道:“壓榨百姓不可取,還是得從官府身上想辦法。來人,去縣衙把錢有餘給我叫過來。”

縣衙離南園並不遠,沒過多久,錢有餘就氣喘吁吁地過來了,向夏天南見了禮:“將軍……找……找小的何事?”

“我問你,徵收上來的錢糧是否都要解繳進京?”

“啓稟將軍,不管是夏稅還是秋糧,都不會全部解繳進京……”錢有餘向夏天南解釋。

最早洪武年間的時候,秋糧是真得要千里迢迢的運送進京的。運糧由裡甲裡的“糧長”負責(zé)的。耗費的人力物力不問可知。糧長往往因爲這一負擔(dān)破產(chǎn)的。後來考慮到地方需要,減少來回運輸?shù)膿p耗,就規(guī)定了部分錢糧啓運到京,部分直接調(diào)運給本府需用錢糧處,也有一部分在瓊州府留倉備用,只是在戶部入賬。

“哦?這些糧食在瓊州府何處?”

錢有餘伸手一根根手指數(shù):“分別是瓊州府、昌化縣、儋州、萬州、陵水五縣。其中府城和昌化縣佔了大頭,府城官兵糧餉二萬一千八百石,昌化千戶所糧餉一萬五千七百九十石。其餘三縣少了些,儋州一萬石,萬州一萬二千石,陵水九千石。當然,歷任官吏都有虧空,這些地方的錢糧都不是足額滿倉的。”這幾個分散儲糧的地點,大多是比較要緊的戰(zhàn)略地區(qū),特別是有“黎亂”危險的地點,便於一旦有戰(zhàn)事可以就近取糧征伐。

夏天南大喜:“即便不是足額滿倉,打個對摺也有不少了。”他對司馬德等說,“糧食的出處有了。給知府衙門和各縣打借條,向他們借糧應(yīng)急。”

錢有餘大吃一驚,勸阻道:“這些糧倉是朝廷‘防黎’的,按照規(guī)矩絕不能動用,一旦事發(fā),誰都擔(dān)不起這個責(zé)任……”

夏天南笑道:“錢有餘,你重新回到縣衙做師爺,就有些拎不清狀況了。秦知府如果要拒絕我,不用等到朝廷追究他的責(zé)任,我保證府城第二天就有黎亂,知府衙門上上下下,都難逃此劫。”

司馬德等人也跟著笑了起來,錢有餘頓時有些尷尬。他這時突然想起當初黃猛甲攻打臨高縣城的一幕。既然能夠在臨高炮製“黎亂”,在府城照樣也可以。秦秉嚴私下開倉借糧,所冒的風(fēng)險不過是朝廷可能的責(zé)罰,而拒絕夏天南,很可能就會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黎亂”砍掉腦袋,該如何選擇,一目瞭然。

“再說了,最多三五個月,我就能把這些糧食還上,秦知府應(yīng)該知道該怎麼做。”瓊州府氣候宜人、雨量充足,水稻一年三熟,三五個月,差不多就可以收穫一季水稻,足夠彌補這個虧空。夏天南心想,等到時機成熟,就把瓊州府變成一個獨立的小王國,朝廷的政令到了這裡就變成廢紙,到時整個瓊州府各處的糧倉就變成自家的了。

錢有餘訕訕道:“這樣就更不會有什麼問題了,秦知府敢不答應(yīng)?”

“很好,就這麼辦。錢師爺,你熟悉公文,你給我擬一份書信,把我的意思潤色一下,然後快馬加鞭送到府城,讓秦秉嚴開倉借糧。”夏天南說。

司馬德說:“這的確是個妙計,挪用官府糧倉,足以應(yīng)付幾萬難民了。等到墾荒收穫糧食,以後就能自給自足,無需再擔(dān)心這個問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zhàn)艦命名(一)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guān)告急?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六百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五百零六章 攻心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zhàn)之前(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入宮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城牆下的屠殺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zhàn)(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zhàn)(一)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guān)前走一遭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戰(zhàn)推演第十章 投名狀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fā)的血案(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nèi)衛(wèi)局的作用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六百四十八章 調(diào)瓊海軍剿寇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寶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戰(zhàn)推演第十章 投名狀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fēng)雨欲來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四百六十八章 滑膛炮時代的終極利器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zhàn)艦命名(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zhàn)後會議(二)第九十章 奪田(一)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zhàn)(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fēng)雲(yún)再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潰敗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zhàn)艦命名(一)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guān)告急?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六百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五百零六章 攻心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zhàn)之前(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御花園的召見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八百四十六章 一人喝退十萬軍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入宮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城牆下的屠殺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zhàn)(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zhàn)(一)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guān)前走一遭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戰(zhàn)推演第十章 投名狀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fā)的血案(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nèi)衛(wèi)局的作用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六百四十八章 調(diào)瓊海軍剿寇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寶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戰(zhàn)推演第十章 投名狀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fēng)雨欲來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五百五十四章 島津家的鐵甲船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四百六十八章 滑膛炮時代的終極利器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zhàn)艦命名(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zhàn)後會議(二)第九十章 奪田(一)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zhàn)(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七百四十八章 風(fēng)雲(yún)再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潰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莒南县| 和静县| 麻城市| 临清市| 章丘市| 景德镇市| 浦东新区| 洛南县| 东兰县| 新乡市| 新余市| 鄂托克前旗| 大田县| 新竹市| 汝阳县| 姜堰市| 南丹县| 贵德县| 伊川县| 璧山县| 大同市| 宁阳县| 阿尔山市| 防城港市| 都匀市| 乌审旗| 公安县| 东兴市| 拉萨市| 北京市| 民县| 泰安市| 三门县| 惠安县| 都昌县| 黄大仙区| 合阳县| 杭锦后旗| 福海县| 昌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