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

號角嗚咽,鼓聲隆隆,參加大閱的人馬是渡海明軍中的最精銳的一部分,共計六千人。甲仗齊整,裝備精良,頗有點排山倒海的氣勢。

很多官員和士紳是第一次參與這麼大規模的大閱,都激動不已,紛紛說道:“官軍如此精銳,賊人必敗無疑……”

接下來是演練陣法。隨著鑼鼓旗號的變化,這幾千人不斷的變化隊形。鼓聲時起時伏,陣法也一變再變,時而一字長蛇陣,時而兩儀陣,時而太極陣,時而連環陣,時而車懸陣,一連變了十幾種式樣。

幾千名頂盔貫甲的士兵扛著武器在飛揚的灰塵中來回奔跑了差不多一個時辰,臉上灰撲撲地都是灰塵,汗水又衝刷出了一道道痕跡,像個大花臉。閱兵臺上,何如賓滿意地捋了捋鬍鬚,部下對陣法的熟稔讓他很高興。

冗長的大閱結束後,三日後大軍就要渡海了。

渡海的當天,廣東珠江口海面一個小島停泊著一艘修長的風帆船,警惕地監視著海面的船隻。這正是“揚明”號飛剪船。

威廉站在船頭眺望,旁邊是林傳宗和劉黑子。由於這次行動太過重要,威廉不放心別人來執行,於是親自來了。反正以飛剪船的速度,觀測到官軍船隊的蹤跡後掉頭返航,時間也足夠他重新登上“臨高”號指揮艦隊戰鬥。

林傳宗在船頭看不到什麼船隊的蹤跡,忍不住就爬上了桅桿,以期早點發現目標。

船頭的劉黑子偷偷撇了撇嘴——土包子就是土包子,都當上什麼水手長了,還一副打雜小廝的做派,一點派頭都沒有。他們兩人一個是本地漁民出身,一個是盤踞珠江口島嶼多年的海盜,因爲對廣東海域很熟悉,被威廉帶來偵察敵情。劉黑子投降之後因爲出賣同行有功,頗得威廉讚賞,他雖然是海盜頭子,但平時自詡半個秀才,平日裡對上竄下跳爬桅桿的林傳宗有點看不上。

廣闊的海面時而有漁船經過,但始終看不到大規模的船隊。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威廉漸漸焦躁起來,對劉黑子說:“你確定你得到的消息是可靠的?”

劉黑子點頭哈腰道:“可靠,絕對可靠。那些人跟我都是多少年的老交情了。”

他在沱濘島的老巢雖然都被掀了個底朝天,但是廣州一帶的“窩主”還在,能夠提供官軍的動向。這次正是依靠“窩主”的線報,得知大軍三日前祭旗,今日渡海的消息——其實虎門大營一萬五千大軍的動靜太大,根本不用刻意打聽,就能知道大軍何日大閱,何日出海。

威廉看了看太陽的角度,應該是8點到9點的樣子,按理說這麼大規模的船隊,不會太晚出發纔對。雖然從廣州到瓊山的航程不遠,但是緊趕慢趕也要一兩天時間,如果天黑後纔到達,那麼以這個時代的照明條件和航海技術,多達三百艘船的靠岸登陸就是一場悲劇。

難道船隊避過了自己的視線,已經駛過了珠江口?威廉狐疑起來,隨即又搖搖頭,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這兩天,他指揮“揚明”號在珠江口巡視了一圈,發現爲了避開暗礁,正常航行的船隻都會經過這個名叫內伶仃島的小島與鄰近陸地的淇澳島之間的航道。兩島之間相距只有7海里,那麼官軍船隊航行路線離內伶仃島大約只有3海里左右,在沒有任何遮蔽物的遼闊海面上,龐大的船隊應該逃不掉自己的眼睛。

就在這時,桅桿上的林傳宗叫了起來:“來了來了!官軍的船隊!”

威廉一聽趕緊用手伸到額頭上擋住陽光,往西邊眺望,海平面上果真隱約出現了一串黑點。

“上帝保佑,我們捕捉到了船隊的蹤跡。”威廉慶幸不已,當即下令:“起航,跟上他們。”

飛剪船解開錨索,藉著風力箭一般竄了出去。

而此時,大軍的主帥何如賓正在一艘福船上與衆幕僚討論渡海之後的部署,甚至提到了戰鬥結束後的釐清事宜。

有幕僚建議:“賊人盤踞博輔已久,雖爲海賊,但陸上總有與其暗中勾結之輩,大軍取勝之後,應該徹底清查一番,凡結交匪類者,一律以從賊論處,家財充公……”

何如賓頻頻點頭,擊敗賊人之後,對勾結賊人的當地士紳進行清查是慣例,至於勾結是否屬實,勾結程度多深,全在於官軍的心情了。若是知情識趣,孝敬到位,就可躲過一劫,否則就免不了從賊的罪名,輕則破財,重則傾家蕩產。

臨高雖稱不上富裕,但是敲打一番,總還是有點油水的。想到這裡,何如賓和衆幕僚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一名兵士進入艙中,稟報道:“前方船隻傳來消息,左側出現一艘古怪的西夷帆船,在我大軍船隊附近遊弋,意圖不明。”

“哦,待本官去看看。”何如賓起身出艙,幕僚們緊隨其後。

何如賓看到左前方的確有一艘白色的狹長的船隻,以很快的速度來回穿梭,似乎在觀察船隊的情形。

“這是什麼船?怎麼從沒見過,而且速度如此之快?”何如賓詢問道。

衆幕僚紛紛搖頭,他們多是文人出身,出海能夠不暈船就不錯了,哪裡還認識這種怪船。

“揚明”號來回遊弋,官軍船隊的船型、噸位、數量盡收眼底。威廉不時發出感嘆:“我的上帝啊!明帝國就是用這樣的船發動一場跨海戰爭,而且沒有任何武裝船隻的保護?”

這些臨時抽調來的船大小不一,但排水量多數在一百到兩百噸之間,其中一些船甚至還不到一百噸,這已經是廣東沿海能找到的大型船隻了。爲了湊足足夠運輸大軍渡海的船,王尊德在沿海封船,無論商船還是貨船,只要能拉人都徵用了。他不信任廣東水師的戰力,加上水師十幾艘舊船還要防備海賊,乾脆一艘都沒有調來護航。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十四章 箭神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巨頭齊聚洪武門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五百九十二章 指鹿爲馬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併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力征糧(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盤推演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七百七十三章 韃子傷兵的煎熬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一百三十九章 壁咚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翁婿聯手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十八章 擴張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十四章 箭神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巨頭齊聚洪武門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六百一十二章 設立軍鎮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八百零三章 議和第五百九十二章 指鹿爲馬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併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力征糧(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七百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盤推演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七百七十三章 韃子傷兵的煎熬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一百三十九章 壁咚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翁婿聯手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十八章 擴張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八百三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七十八章 追闖王還是八大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台山市| 日照市| 成武县| 古丈县| 天台县| 景东| 白山市| 恩平市| 酉阳| 芦溪县| 积石山| 怀集县| 车致| 小金县| 翁源县| 沽源县| 桐庐县| 益阳市| 黔东| 龙岩市| 通化市| 万州区| 小金县| 永昌县| 新巴尔虎左旗| 林西县| 祁阳县| 松滋市| 东兰县| 南召县| 漯河市| 北碚区| 宁德市| 白银市| 临城县| 弥渡县| 尼木县| 麻栗坡县| 济源市|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