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

聽了吳三桂的話,高起潛心中打定主意,不管事情如何,反正站在關寧軍這邊,便尖聲說道:“朱大人,事情已經很明瞭,還不下令將劉澤清拿下?”

中軍大帳衆人聽見祖大弼和吳三桂均一口咬定劉澤清“從賊”,高公公也推波助瀾,都暗中搖了搖頭,關寧軍本就強橫,深得巡撫和監軍大人信任,現在又攜大勝之威,不管是不是事實,劉澤清都會成爲棄子,說不定小命都難保。山東、天津、河北等地的武將看著已經癱倒在地的劉澤清,心中更是起了兔死狐悲之感。

朱大典沒有直接給劉澤清的行爲定性,而是轉而詢問夏天南:“夏參將,你對這事怎麼看?”

夏天南迴答:“回稟撫臺,祖將軍和吳將軍所說的情形都是事實。至於劉總兵是不是從賊,末將初來乍到,也不敢妄下定論,一切自有撫臺和高公公做主。”

朱大典點點頭,表示明白了。他不是真的要徵詢夏天南的意見,而是試探關寧軍和瓊州營私下是否達成了統一口徑。如果夏天南的回答與關寧軍南轅北轍,他就要重新考慮如何處置這起“從賊事件”,免得造成平叛大軍內部不合;如果夏天南的口吻與關寧軍如出一轍,那麼代表兩支戰力最強的部隊達成了共識,那麼就可以從大局出,放棄基本上是光桿司令的劉澤清了——經此一役,瓊州營的戰鬥力指數在朱大典心中扶搖直上,僅次於關寧軍,無他,連眼高於頂的關寧軍都承認瓊州營的厲害,並且願意分攤軍功,說明這支廣東客軍是真的有兩把刷子。

朱大典輕飄飄看了一灘爛泥般的劉澤清一眼,揮了揮手:“左右,把劉澤清拿下,聽候落。”雖然不到不得已的地步,身爲山東巡撫,他也不想對山東本地武將下手,但是此刻的情形,棄卒保車纔是最正確的選擇。關寧軍和瓊州營可以幫他奪得平叛的最後勝利,而以劉澤清爲代表的山東本地兵馬顯然不行。

劉澤清最後的期望也落空了,不知哪來的一股力氣,奮而從地上站起,往朱大典的方向走了幾步,哀求道:“撫臺明見,末將是被冤枉的……”

朱大典穩坐不動,倒是他旁邊的高起潛站了起來,指著劉澤清厲聲呵斥:“匹夫,休得靠近!人呢,都死絕了嗎,還不拿下!”

幾名撫標親兵衝了進來,一把揪住劉澤清,牢牢抓住雙臂,然後押了出去,劉澤清的哀求聲由大變小,最後消失不見。

處理完“從賊”的義勇總兵,高起潛“提醒”朱大典:“朱大人,接下來是不是要商量怎麼上報這次大捷了?”

所謂怎麼上報,就是如何分配功勞。作爲作戰的一線部隊,關寧軍和瓊州營要分配戰功,而作爲主帥和監軍,朱大典和高起潛運籌帷幄的功勞也跑不掉,其餘的武將和文官是不是要雨露均沾,分給他們幾成的戰功,就全看報捷的摺子怎麼寫了。

朱大典呵呵一笑,不急不忙地回答:“報捷自然是要的,大軍入境山東平叛已有兩年的功夫,曠日持久,聖上已經了幾次脾氣,這次大捷正好寬寬他的心。不過捷報怎麼寫,還是要和高公公好好商榷一番,從長計議,暫時就不在這裡浪費諸位的時間了。”

原本都豎起耳朵的衆人都失望不已,感情不當場開獎,要搞“暗箱操作”?不過這次的大捷主角是關寧軍和瓊州營,其餘人能沾光是運氣,沾不到光也不能怨天尤人,也沒什麼好爭的。

高起潛性子比較急,恨不得當場就把關寧軍尤其是義子吳三桂的戰功,以及自己該得的功勞定下來,可是朱大典偏偏要“從長計議”,讓他有些鬱悶。不過對方點明瞭要和自己商量,給足了面子,也就隨他去了。

朱大典面向衆人,朗聲道:“今日能取得如此大勝,既說明將士上下用命,奮勇殺敵,也證明聖上慧眼識人,用人不虛。如今李九成已死,叛軍定然軍心不穩、士氣低落,正是一鼓足氣攻下登州的好機會,諸位回營之後早作準備,三日之後拔營,圍攻登州城!”

諸將打起精神,就算這次分不到多少軍功,收復登州也是一次撈取軍功的大好機會,紛紛應下:“末將遵令!”

正在衆人逐一退出大帳的時候,朱大典看似無意地對夏天南說了一句:“夏參將練兵有方,作戰勇猛,實乃聖上和朝廷之福,只可惜駐地在廣東……可惜了。”

夏天南心中一動,隱約捕捉到了朱大典話中的含義,不過此時此地不是挑明的時候,只是含糊應道:“不管南北,都是爲朝廷效力,爲聖上效力。”然後告退。

出得大帳,一名青袍官員閃身而出,擋住夏天南去路,低聲說:“找個僻靜地方說話,隨我來。”正是山東巡按御史謝三賓。

夏天南也正好有事要和他商量,便隨他轉到一處無人經過的帳篷背陰處。

謝三賓提醒他:“你可知撫臺臨行前那句話的意思?”

夏天南試探著回答:“莫非有招攬之意,可惜我身在廣東,不是他能左右的?”

謝三賓讚道:“果然伶俐。等平叛之後,河北、天津、遼東兵馬都要各歸原鎮,山東本地兵馬成色如何你是看到了的,依靠這樣的廢物收拾戰後殘局,壓制各地饑民、剿滅叛軍餘孽、防止新亂產生,即使諸葛孔明再世,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夏天南點了點頭,果然如此。當聽到“壓制各地饑民”時,心中暗喜,真是要打瞌睡就有人送上枕頭。既然這是巡撫大人的心病,那麼適時獻上自己的移民計劃就可以投其所好,免得絞盡腦汁尋找藉口。

“那麼,謝巡按是否能爲下官引薦,去私下拜訪撫臺?能安排在今夜最好。”

謝三賓搖搖頭:“今夜不是好時機。各地總兵肯定走馬燈一樣輪流求見,既爲此次的功勞,也爲三日後攻打登州時的安排。起碼要等到明日或者後日。”

夏天南想想也是,眼下的叛軍成了各路總兵眼中的肥肉,登州城也是予取予求的香餑餑,安排攻城的先後秩序,都會影響到最後的功勞分配,自然是要提前給撫臺打打招呼,要不然肉吃不到,湯都喝不到熱乎的。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八十章 收編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九百一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獻風波(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實彈演練(二)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逃離登州(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獻風波(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七百九十五章 進入白刃戰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二百六十八章 博輔保衛戰(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貼身女保鏢,要嗎?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八章 箭與刀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一百零四章 鬥智第五百五十一章 苛刻的談判條件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二百六十八章 博輔保衛戰(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方向調整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八十章 收編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九百三十章 帶路黨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瓊海鎮與平南總兵官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九百一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獻風波(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實彈演練(二)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逃離登州(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獻風波(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七百九十五章 進入白刃戰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二百六十八章 博輔保衛戰(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貼身女保鏢,要嗎?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八百八十五章 逼宮第八章 箭與刀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一百零四章 鬥智第五百五十一章 苛刻的談判條件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二百六十八章 博輔保衛戰(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方向調整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穴市| 巫山县| 微博| 贵德县| 江山市| 丁青县| 徐水县| 濉溪县| 耒阳市| 雅江县| 正镶白旗| 淳安县| 靖江市| 海兴县| 读书| 嘉黎县| 阿克| 连山| 壤塘县| 诸城市| 海城市| 远安县| 丰台区| 竹溪县| 海伦市| 土默特左旗| 沛县| 黄骅市| 宁南县| 临泉县| 朝阳市| 沽源县| 奉新县| 淮北市| 丹江口市| 和平区| 会昌县| 客服| 攀枝花市| 科技|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