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

聽了黃漢生的話,魏連橫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剛纔我拔出了韃子的重箭看過,箭頭有破甲錐,又被毒液或者髒物浸泡過,普通的輕甲很難抵禦,被射中後也很難救活。不過盔甲加厚就會更重,影響士兵開槍射擊的動作。與其想著怎麼擋住這種重箭,還不如干脆弄個輕甲,能防禦輕箭就行了。”

瓊海軍也嘗試過盔甲,以前在瓊州府試過藤甲,在攻打昌化時用過。

林偉業沉吟道:“說到輕便的盔甲,咱們的藤甲倒是不錯,不過藤甲在炎熱的南方用問題不大,還有透氣的優點,但是在寒冷的北方就很雞肋了。而且藤甲最大的問題就是,一旦損壞,很難修補,都是匠人手工編織的,壞了的藤條也沒法更換。在廣東作戰還好說,遠離臨高本土,沒有原材料,而且製作過程比較複雜,耗費時間又比較長,導致這藤甲既不能修復,又不能像鎖子甲一樣更換甲片,就是個大麻煩。”

夏天南問:“你不是曾經說過要製作頭盔之類的嗎,好像爲了用鑄鐵還是鋼質材料我們還討論過,怎麼後面又沒動靜了?還有,我記得你曾經說過要在在內襯裝鋼板,類似於韃子的棉甲,不過到現在也沒看到成品。”

“頭盔的材質我們是討論過,鑄鐵不可能實現,一體式鋼盔的話,以我們的技術條件無法實現。”林偉業說,“至於爲什麼暫時擱置,是因爲當時沒這麼迫切的需求嘛!你要知道,在韃子和流寇出現之前,不管是官兵還是海賊,我們的對手沒有誰是一輪排槍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輪排槍,基本上不會讓敵人近身,穿身藤甲已經足夠,要鐵製盔甲何用?至於棉甲一類的盔甲,等回到臨高我再試試,看看是裝在內襯裡面還是做成護臂、護肩、護心鏡之類的外部穿戴樣式,從防禦力、輕便性和維護更換的便利多個方面權衡一下。”

“將軍,我也有個想法,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左武衛恭敬地問。

夏天南對他有印象,畢竟是從官兵投誠過來的中高級軍官,而且是不可多得的專業炮兵人才,他鼓勵道:“召集營級以上軍官討論,就是要集思廣益嘛!你是第一線的炮兵指揮官,又全程參與了戰鬥,肯定有發言權,有什麼想法就大膽說出來。”

左武衛說:“當時韃子用楯車作掩護,弓手逼近,加上馬甲下馬步戰,和咱們拼消耗,可謂最危急的時刻了。團長讓我把山地炮拉上去,抵著韃子的腦袋開炮,我還和他爭辯過。後來的結果證明,平射霰彈是很有用的,對密集人羣殺傷力巨大,但是這樣又回到之前的老問題:炮兵放在後面隔著自己人沒法使用霰彈,放在陣前對炮兵而言則太危險,而且射程也太近了,開不了幾炮。要是能把霰彈打得更遠就好了。”

夏天南搖搖頭:“這個問題得問林總兵,我是沒有辦法的。”

林偉業腦中靈光一閃,說道:“這麼說倒是提醒我了,霰彈不是不能打遠,可以用榴霰彈啊!”

“榴霰彈?”所有人都一頭霧水,這個名詞從未聽林偉業提起過。

夏天南雖然也是穿越者,但是這麼專業的詞彙也是第一次聽到,他下意識地說:“從字面上理解,是不是榴彈和霰彈的結合體?”

林偉業打了個響指,讚道:“沒錯,還真是這樣。榴彈是靠爆炮後的碎片傷敵,對無防護的步兵而言,殺傷力不如霰彈,但優點是比霰彈打得遠;霰彈在兩三百米左右殺傷力極大,缺點就是射程太近。只要把兩者的特點結合,把榴彈裡的炸藥拿一些出來,換成霰彈的小彈丸填進去,就變成榴霰彈了。”

夏天南欣喜地問:“射程和榴彈相比呢?殺傷目標的具體原理是什麼樣的?”

“你想象一下:榴彈落地爆炸後只是幾塊碎片,而榴霰彈是在空中爆炸,迸裂出幾十甚至上百粒彈丸,密密麻麻像是下了一場雨,就是這種原理。至於射程嘛,榴彈能打多遠,理論上榴霰彈就能打多遠。”

左武衛忍不住說:“如果有這樣的炮彈,哪怕把炮兵擺在最前面也不怕了,敵人很難近身啊。”

夏天南則眼睛一亮,“那還用什麼榴彈,全部換成榴霰彈啊!”

林偉業搖搖頭:“哪有這麼簡單。就像榴彈無法取代實心彈一樣,榴霰彈也沒法徹底取代榴彈和實心彈,關鍵就在於引信和可靠性上。榴彈就算落地後爆炸也有不錯的殺傷力,但是榴霰彈威力最大的時候是在半空中爆炸,落在地上再爆就失去意義了,這個時間很不好控制——引信太短的話,還沒到達敵人位置就爆,起不到作用,甚至有在炮膛內爆炸的危險;引信太長的話,就會落地之後再爆炸,殺傷力大打折扣。另外,不管是榴彈還是榴霰彈都有個引爆率的問題,遠不如實心彈可靠。說到底,榴霰彈還只能作爲輔助彈種,在特定情況下發揮作用,最簡單實用的還是實心彈。”

夏天南有點失望:“原來是這樣,可惜了。”

左武衛倒沒有表現出失望的情緒,若有所思:“既然是這樣,那麼這種榴霰彈也能像榴彈一樣拋射了?那就可以把炮兵佈置在方陣中,像拋射榴彈一樣發射,既可以保證炮兵的安全,又能遏制敵人騎兵的攻勢——實心彈打騎兵力不從心,霰彈又太近,遠距離榴霰彈攻擊就能讓韃子騎兵無法集結髮起衝擊……”

黃漢生說:“有道理,騎兵若不能成羣結隊,各自爲戰,根本不是陣型嚴密的步兵對手。要是林老爺把那個什麼手雷和這種榴霰彈都鼓搗出來,那咱們瓊海軍就沒有缺陷了。遠處可以用10斤炮打實心彈,近一點就用6斤炮打榴霰彈,如果楯車靠近後就丟手雷,到時候保管韃子一點脾氣都沒有。”

衆人一聽,是這個理,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八十章 收編第三百九十五章 實彈演練(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鱗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一百五十七章 慕容公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七百九十章 楯車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書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六百五十五章 和州防禦戰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百三十章 虎鬥行動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八百章 手雷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九十五章 進入白刃戰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四章 奪田(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七百一十七章 姬武將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第十九章 談判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
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八十章 收編第三百九十五章 實彈演練(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鱗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七百三十八章 劍履上殿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一百五十七章 慕容公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四百一十七章 伏擊鄭家船隊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七百九十章 楯車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書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六百五十五章 和州防禦戰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百三十章 虎鬥行動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八百章 手雷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九十五章 進入白刃戰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一十六章 廣渠門之變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四章 奪田(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七百一十七章 姬武將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第十九章 談判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松潘县| 济阳县| 平利县| 获嘉县| 二连浩特市| 大方县| 胶州市| 双流县| 庐江县| 那坡县| 杭州市| 岚皋县| 焦作市| 米易县| 黄陵县| 长宁区| 宁陕县| 宣化县| 项城市| 禄丰县| 会昌县| 临洮县| 达拉特旗| 镇雄县| 伊金霍洛旗| 惠东县| 麻江县| 义马市| 吉首市| 衡阳市| 郧西县| 石狮市| 商丘市| 兰考县| 海伦市| 许昌市| 沈丘县| 荆门市| 民乐县|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