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

聽了司馬德的解釋,再看看笑而不語的夏天南,林偉業知道這肯定是他的心裡話,藉由司馬德的嘴說出來而已,忍不住搖了搖頭:“古往今來,政客的心都是一般黑的。我果然不是做政客的料,就算能想到,也未必做得到——手中有這個能力,卻眼睜睜看著百姓受苦,我是做不到視而不見的。”

夏天南笑道:“人各有所長,你不懂政治,但是懂鍊鋼、會鑄炮,瓊海軍成爲天下第一強軍,你功不可沒,技術型人才嘛,本就不必蹚政治的渾水,就保持你的淳樸本質吧,這就叫不忘初心。這些骯髒的勾當,交給我處理便好。”頓了頓,又補充道,“至於百姓受苦,你也不要多慮。司馬先生也說過了,現在拷餉,主要針對那些富裕闊綽的官僚或者皇親國戚,普通百姓卻是安全的。”

林偉業點點頭:“你說的在理。但是我們究竟何時纔會入京?”

“再等幾天。”夏天南看著北方,“讓劉宗敏把全京城的官員和勳貴得罪個遍,讓這些人徹底斷了歸順的念頭,我再進京收買人心……”

作爲典型的理工男,林偉業的歷史知識儲備並不豐富,但是著名的“一片石之戰”他還是知道的,擔憂地問:“我們任憑李自成這麼折騰,會不會引來皇太極的覬覦……”

“理論上不會。”夏天南篤定地回答,“相比於多爾袞,此時還建在的皇太極更理智、更老練,在遼南沒有平定的情況下,他不會貿然入關,把側後方留給敵人。他爲什麼要親征漠北,擊敗林丹汗、歸化蒙古人,還要搞定朝鮮?就是爲了南下之時無後顧之憂。否則大軍到了明朝境內,老巢卻被人抄了,麻煩就大了。”

林偉業看了看一旁的司馬德,含糊地問:“那麼‘一片石’會不會重現?”

夏天南笑了起來,當著司馬德的面,他也不忌諱直言,反正未來的歷史,司馬德不知道,多半還會以爲自己未卜先知。

“出現“一片石之戰”這個環節是有條件的:第一,吳三桂統帥整個關寧軍,掌握遼東鎮大權,並且與李自成交惡,倒向了清軍,並且放清軍入關;第二,清軍已經把蒙古諸部落、東江鎮、朝鮮都征服了,沒有任何羈絆,枕戈待旦,只需要等待一個合適的入關時機。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現在的情形是:吳三桂還不是關寧軍的話事人,大權還在祖大壽手中;另一方面,遼南未平,多爾袞和豪格還被牽制在金州、旅順口一帶,少了兩員大將,尤其是少了正白旗、正藍旗的精銳,皇太極在短時間內是絕對不會南下入關的。”

林偉業若有所思:“這麼說,直到我們進入京城打敗李自成,北直隸還是安全的,不會被韃子、流寇夾擊?”

“這個自然,要不我怎麼會派慕容龍城去遼南?就是要心無旁騖解決李自成。崇禎一死,李自成的利用價值已經沒有了,反而成了瓊海軍的絆腳石,必須除掉。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解決了內部鬥爭,才能一心一意對付皇太極——我和李自成可不是革命同志,沒法聯手抗清。”

京城,溫府。

身爲閣臣之首,溫體仁也逃不過劉宗敏的魔爪,在劉宗敏的名單上,他的名字赫然排在前列。“追贓助餉”開始後,劉宗敏手下的親信就殺氣騰騰地敲開了他的大門。

好在溫體仁早就收到過夏天南的書信和告誡,對這一幕早有準備,只是事情真的來臨時,忍不住心中默唸:莫非這位平南侯乃天神下凡,能通鬼神、預知未來?否則又如何預料到大順軍“追贓助餉”的手段,還提前讓他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他不像某些摳門的勳貴,百般抵賴,死也不承認自己的家底,更不願拿出真金白銀交給對方,而是非常爽快地讓家人把早就準備好的銀子裝在幾口箱子擡上來:“這裡是白銀五萬二千七百兩,是老夫一輩子的積蓄,現願悉數交給大順皇帝,以資軍餉!”

爲首的一名將領本來做好了“拷餉”的準備,並且帶來了全套刑具,沒想到這位前朝首輔這麼豪爽,一時愣住了,原本的說辭都堵在了肚子裡說不出來。半響纔回過神來,一邊地讓士兵去擡那些箱子,一邊笑瞇瞇地說:“果然是首輔,這氣度,嘖嘖,比那些勳貴強多了。昨日,老子去了襄城伯府上,賊你媽的,一個伯爵,居然還說沒銀子,老子給他小火燎燒、大板痛砸,折磨一夜,才把銀子吐了出來。不過也晚了,將士們已經把他的妻妾女兒都睡了,襄城伯自己也活活痛死了。要是像溫大人這樣,又怎麼會落到如此境地……”

溫體仁心中一顫,襄城伯李國楨也是崇禎時數得著的勳貴了,而且在京營中擔任重要職務,沒想到卻落得這個下場,當下不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得了銀子,這名將領心情大好,說了句“叨擾”就要出門。溫體仁假意挽留:“軍爺籌餉辛苦,不如在府中休息,小酌幾杯……”

“免了免了,總哨爺(劉宗敏的舊稱)還等著額交銀子過去呢,就不耽誤工夫了。”

烏壓壓一片全副武裝的士兵退去之後,溫體仁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後背已經溼了。等關上門後,方正化探頭探腦地出來,拍著胸口道:“還好閣老果斷,用銀子打發走了這些煞神。聽說不少官吏家中都遭了秧,交不出銀子得都被上了酷刑,生不如死……”

黃龍在一旁說:“閣老放心,區區幾萬兩銀子,等侯爺一到,必定會給閣老加倍補上,只要能買來平安,一切都值得。”

溫體仁和方正化都知道黃龍說的“平安”是什麼意思,對視了一眼後,溫體仁低聲問家人:“少主情況可好?”

少主就是太子朱慈烺,爲了不暴露他的行蹤,被藏在了府中隱秘的地方,而且府中上下都以“少主”代稱。

家人躬身稟報:“少主情緒穩定了不少,郎中也看過了,只是急火攻心,沒有大礙。”

溫體仁點了點頭。相對於急功近利的流寇,他毫不猶豫地把籌碼壓在了瓊海軍身上,這是一場政治命運的豪賭。只要把朱慈烺完好無損地交給夏天南,這一場賭局就贏了。

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七百一十章 風雲突變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九百五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三十一章 臨高紡織廠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七百九十章 楯車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第一仗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第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六百六十七章 求雨山之戰(三)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之前(二)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四百二十章 三女同遊臨高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九十七章 承包責任制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十六章 開工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登陸白鵝潭第三十章 回家
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七百一十章 風雲突變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援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九百五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三十一章 臨高紡織廠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七百九十章 楯車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第一仗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九百零三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八百九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大移民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鬧玄武門第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六百六十七章 求雨山之戰(三)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之前(二)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四百二十章 三女同遊臨高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九十七章 承包責任制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十六章 開工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三百七十三章 鄭芝龍的抉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登陸白鵝潭第三十章 回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柳州市| 富顺县| 镶黄旗| 河间市| 攀枝花市| 云浮市| 福安市| 太谷县| 兴业县| 金山区| 海口市| 托里县| 德庆县| 肇东市| 台中市| 万全县| 桂平市| 贵德县| 河曲县| 和顺县| 缙云县| 泗阳县| 临邑县| 黔江区| 崇州市| 津市市| 鲁甸县| 上思县| 桓台县| 西林县| 旺苍县| 上蔡县| 蒙阴县| 江西省| 佛教| 碌曲县| 宁远县| 灵石县| 泸溪县|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