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波平息

夏天南想了一會,覺得孫元化說得不無道理。這個腦袋一根筋的前縣令殺與不殺只在他一念之間,既然留下他的性命還有一些作用,那麼放他一馬也不是不行。

夏天南看了看面無表情的島津千代,心想莫非冥冥中有因果輪迴?前腳饒恕了這個日本妹子,後腳她就收拾了刺客。看來好人還是有好報的。反正專業(yè)的刺客都放過了,這個客串的刺客放過也無妨,好事成雙嘛!他揮了揮手:“既然孫先生求情,就給你面子,放過他吧。”

盧庚餘楞在當場。他來刺殺就做好了受死的準備,卻沒想到最後是這個結局。

孫元化恨鐵不成鋼地低聲提醒:“還不趕快謝過將軍不殺之恩?”

夏天南擺擺手,示意無所謂,他不在乎這個前知縣是否感恩戴德。然後對衆(zhòng)人說:“這樣的事情不能出現(xiàn)第二次。將軍街要杜絕閒雜人等靠近,整個臨高要嚴查來歷不明的人員——像這次行刺就是利用乞丐身份做掩護。話說回來,我就不明白了,臨高境內怎麼還會有乞丐?只要有手有腳、人不傻,不管是種田還是做工,都能養(yǎng)活自己,怎麼還會淪落到街頭乞討爲生的地步?”

盧庚餘正在發(fā)呆,聞言下意識地插了一句:“百姓維持生計並非易事,難不成臨高就是世外桃源,人人有飯吃、有衣穿?”

夏天南鄙視地看了他一眼,不屑回答。

孫元化代爲解釋:“臨高、澄邁、儋州三縣賦稅皆由瓊州營包攬代繳,寄在大戶名下的‘隱田’都被清查出來,可供徵糧的田畝翻了幾番,而且廢除了特權,士紳一體納糧,官府完成賦稅輕而易舉,百姓則只需每畝繳納兩石糧食,餘下可以自留。現(xiàn)在三縣百姓只要種五畝地就能養(yǎng)活全家,種十畝地還能存下餘糧,日子比以前好過得多。尤其在臨高境內,家中勞力富裕的還可以進工廠做工,女子也能進紡織廠、被服廠,補貼家用,比澄邁、儋州收入更高。正如將軍所說,只要有手有腳,臨高就不應該有乞丐了。”

盧庚餘目瞪口呆,官府完成了賦稅任務,百姓安居樂業(yè),這不就是自己做縣令時最嚮往的境界嗎?沒想到居然在自己眼中的惡人治下實現(xiàn)了。原來夏天南並非只會攬權的跋扈武夫,還爲百姓做了這麼多事情。如果這次僥倖刺死了夏天南,讓臨高等三縣的百姓回到幾年前民不聊生的狀態(tài),自己豈不成了罪人?一時間汗如雨下,懊惱不已。

夏天南沒有理會盧庚餘怎麼想,繼續(xù)說:“現(xiàn)在博輔港開設了稅關,臨高縣內來往的人更多更復雜,不能依照縣衙以前無爲而治的模式來管理,必須採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孫先生和司馬先生留下,和我商議此事,劉全你把吳明晉也叫來。其餘人暫時先散了吧。”

說完夏天南進了南園,除了孫元化和司馬德留下,其餘人各自散去。

盧庚餘呆立在街上,腳下是隨從的屍體,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孫元化嘆了一聲,對他說:“我叫人把你隨從的屍首好生安葬,你如果無處可去,先在我那裡住幾天吧。”

盧庚餘沒有更好的主意,加之對這位救了他性命的前巡撫大人非常敬重,便點頭答應:“多謝初陽先生收留。”

回到南園,夏天南不知道該怎麼安置剛剛立下功勞的島津千代,以及其麾下的日本武士。想來想去,吩咐府中下人將南園前院的廂房騰出來幾間來,讓島津千代帶著手下先將就著——當然,島津千代一個人享有獨住一間的特權——然後在將軍街騰出塊地皮,給他們建座院子。

他對島津千代說:“今天你立了功,也讓我有點意外,之前的事你都放下了?”

島津千代低頭行禮:“千代已經是您的家臣了,爲主公分憂是份內之事。以前的事情,多半都與島津家有關,現(xiàn)在千代除了這個姓,和島津家已經沒有太大關係了,沒有什麼放不下的。”

看來這個喊打喊殺的女漢子被父親和弟弟的“拋棄”怨念很深啊,夏天南心想。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不會出現(xiàn)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現(xiàn)象。今天的表現(xiàn)證明了島津千代在積極地進入新角色,自己起碼不需要太提防了,以後慢慢的用功名利祿來培養(yǎng)他們的忠誠度吧。

“現(xiàn)在暫時沒有合適的地方安置你們,你們就先住這個園子裡,等到建好房子了再搬過去。至於你,是和手下武士住一個院子還是單獨建座宅邸?”

島津千代搖搖頭:“千代沒有任何職司,單建宅邸受之有愧。按日本的規(guī)矩,我們是貼身護衛(wèi)主公的,理應住在主公府邸,不過我看這個園子沒有圍牆隔開內院和外院,恐怕會冒犯女眷,對主公不敬。就讓他們搬出去住,等待主公出行時再隨行保護,而我就住在這裡,早晚都能保護主公和女眷。”

夏天南對她的回答很滿意,不僅擺正了自己的位置,考慮的也很周到。家中有女眷,一羣大老爺們老住在南園也不太方便,倒是島津千代自己身爲女子,住在南園沒有性別上的障礙。

“很好,就按你說的辦。你放心,只要你和手下盡心竭力做好份內的事,不管是名份還是俸祿我都不會虧待你們。”

島津千代鞠躬致謝:“哈依,多謝主公。”

安排了日本武士一行,夏天南與孫元化、司馬德來到議事廳,商議怎麼管理臨高的問題。

“把二位先生留下來,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夏天南開門見山,“原來的臨高人口稀少,加上其他事情太多,無暇考慮這些問題,現(xiàn)在稅關建立後,流動人口多了數(shù)倍,魚龍混雜,管理上不能再放任自流了。”

孫元化和司馬德非常贊同,尤其是今日出了刺殺的事件,一個文人就能近身行刺,給他們敲響了警鐘。

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十七章 石碌之殤(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九十九章 兵營第八十章 收編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zhàn)(二)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xiàn)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五百零九章 戰(zhàn)列線的威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zhàn)(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wèi)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zhàn)術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zhàn)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zhàn)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xiàn)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五)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wèi)算賬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zhàn)(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三十一章 臨高紡織廠第五百五十九章 貼身女保鏢,要嗎?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zhàn)(一)第三百二十章 抓捕開始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zhàn)(九)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zhàn)艦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南商行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zhàn)後衆(zhòng)生相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jiān)栽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七百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一十二章 入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zhàn)帷幕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zhàn)成名天下知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七百一十七章 姬武將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zhàn)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入宮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zhèn)共進退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六百九十一章 破城(一)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zhàn)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南商行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四章 包攬鹽課
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十七章 石碌之殤(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九十九章 兵營第八十章 收編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zhàn)(二)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xiàn)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五百零九章 戰(zhàn)列線的威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zhàn)(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wèi)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zhàn)術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zhàn)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zhàn)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xiàn)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五)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wèi)算賬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zhàn)(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三十一章 臨高紡織廠第五百五十九章 貼身女保鏢,要嗎?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zhàn)(一)第三百二十章 抓捕開始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zhàn)(九)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zhàn)艦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南商行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五百零七章 降服鄭鴻逵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zhàn)後衆(zhòng)生相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軍屯中的插曲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jiān)栽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七百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一十二章 入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zhàn)帷幕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zhàn)成名天下知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常昆自焚?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七百一十七章 姬武將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zhàn)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入宮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zhèn)共進退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六百九十一章 破城(一)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zhàn)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南商行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四章 包攬鹽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莞市| 绥阳县| 景德镇市| 延长县| 曲沃县| 南通市| 保德县| 阿勒泰市| 新兴县| 广丰县| 怀远县| 阿图什市| 屯昌县| 高邮市| 故城县| 冕宁县| 庆安县| 安化县| 内丘县| 英山县| 合水县| 临江市| 墨脱县| 滨海县| 定陶县| 宁夏| 宁津县| 奇台县| 盖州市| 潜江市| 确山县| 仲巴县| 崇左市| 柳州市| 温泉县| 陇川县| 香港| 二手房| 博乐市| 喀喇| 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