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八章 調(diào)樓村的搬遷

由於事先沒有充足的準(zhǔn)備,博輔的造船廠宿舍來不及修建,爲(wèi)了安置這些船匠,便暫時砍伐樹木以木板建成木屋遮風(fēng)擋雨,等磚瓦房建成後再搬遷,木屋的木材還可以拆掉做船塢的附屬設(shè)施。木屋雖然簡陋,但是瓊州一年到頭都沒有寒冷天氣,氣候溫暖,倒也無妨。

造船廠對於夏天南而言非常重要,海上貿(mào)易和戰(zhàn)艦的建造是他規(guī)劃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萬丈高樓平地起,船匠就是建設(shè)造船廠的基礎(chǔ),籠絡(luò)這些人就是當(dāng)前最重要的事之一。有胡家莊的繳獲和棉布帶來的利潤,夏天南很有底氣,他選擇了用錢砸這種最快捷的方式。

在正在修建的木屋前空地,他發(fā)表了講話。

“衆(zhòng)位師傅,造船廠雖是官辦名義,但不瞞各位,此處由我做主。你們避免了遠赴福建是件好事,但留下來還是要養(yǎng)家餬口。官府給你們報的是海上遇險,戶冊已經(jīng)把你們名字勾銷,反正調(diào)樓村你們是回不去了,而且沒有官府的庇護,你們也去不了其他地方,就不如安心在這裡做工,我是不會虧待大家的。不知你們在調(diào)樓村造漁船一年能有多少進賬,我這裡可以保證每月有工錢,年底有獎金,比你們原來的收入絕對只多不少!”

對這些人來說,“獎金”是個新鮮名詞。有人問道:“不知東家說的工錢有多少,這個獎金又是什麼章程?”

“按手藝劃分三等,手藝最好的每月工錢三兩,次等二兩,再次一兩,等級每半年重新評定一次,能者上,庸者下。獎金則按建造的船隻總重量來計算,每五百料獎勵一百兩,按人頭和等級分。”

這個酬勞制度讓所有人都振奮起來。

調(diào)樓村自元代起就以造船著稱,手藝一代代傳下來,明初時的收入還是不錯的。等太祖朱元璋的禁海令一出,對這個行業(yè)造成了巨大的打擊。雖然廣東福建一帶的民間造船業(yè)依然發(fā)達,但是調(diào)樓村所處太過偏僻,平日除了造幾艘漁船,很少有外來的活計,一名船匠辛苦一年,最好也不過十幾兩銀子,比走街串巷的貨郎也強不了多少。

這些船匠自小從事這門行當(dāng),又不會其他技能,也不會種地,沒有活接,就只能餓肚子。接到官府的徵召令後,衆(zhòng)人已經(jīng)做好有去無回的準(zhǔn)備了,不料莫名其妙被髮配到了這個所謂官辦的造船廠,本以爲(wèi)給官家做事是賠本賺吆喝,沒想到是因禍得福。

按這個東家的規(guī)矩,手藝好點的,一年最少有三十幾兩進賬,這已經(jīng)超過以往最好的年頭了,更不要說還有“獎金”。聚集這麼多船匠,造船廠的規(guī)模肯定不小,造船的數(shù)量肯定也不少,每五百料一百兩,那麼每年幾千料船就有幾百甚至上千兩獎金,就算大家分,也能有不少。

這麼好的條件,有些頭腦活絡(luò)的人已經(jīng)開始爲(wèi)家人打算。有人問道:“敢問東家,這造船光靠師傅是不行的,免不了要徒弟什麼的打打下手,外行人做不了的。我們調(diào)樓村還有很多沒出師的徒弟,沒在官府徵召之列,東家肯收他們嗎?工錢什麼可以不要,管吃飽飯就行?!?

此言一出,衆(zhòng)人紛紛附和。其實這些所謂的徒弟,都是各家各戶的子弟。調(diào)樓村世代以造船爲(wèi)業(yè),相對比較封閉,一般都是子承父業(yè),老子手把手教,等老子幹不動了,兒子就接上了班。如今當(dāng)家的都來了造船廠,自家兒子留在家裡,沒出師就接不到活,只能捱餓,不如和東家說點好話,來這裡幹活好歹能吃飽。

夏天南一拍腦袋,這個建議提的好,造船是個繁雜的工程,不能光有師傅,打下手的徒弟也不能少。在這個建議基礎(chǔ)上,不如再更進一步,把整個調(diào)樓村遷移過來算了,也讓所有船匠安心在這裡做工。不就是多養(yǎng)幾個人嗎?本老爺現(xiàn)在缺人缺資源,就是不缺錢。

他宣佈:“不光是徒弟,你們的家眷都可以來,整個調(diào)樓村都可以搬遷到這裡,官府那邊我打個招呼就是,不會爲(wèi)難。徒弟幹活除了管吃飽,也可以有每月五錢銀子的工錢?!?

這個東家真是大方,衆(zhòng)人紛紛喊道:“東家慈悲,調(diào)樓村老老少少都感激不盡?!?

夏天南指著提出這個建議的人,問:“你叫什麼名字?”

這人答道:“小人林一山,平日受同行擡愛,都叫我林機器?!?

林一山是調(diào)樓村手藝最好的船匠,技術(shù)精湛,而且喜歡琢磨新點子,平日裡“多有巧思”,因爲(wèi)紅毛鬼也在他們那裡補充淡水、修理船損,所以接觸過西洋船,對造船有自己的一套獨立見解。“機器”這個外號,是指他造船下料如同西洋擺鐘一樣計算精密。

“很好,以後有的是機會看你這個外號是不是名副其實?,F(xiàn)在我交給你一項任務(wù),你帶人去把你們?nèi)迦硕冀舆^來。”

林一山恭敬地回答:“接人不是問題。還有一事稟報東家,我們調(diào)樓村家家戶戶都是靠手藝吃飯,沒什麼其他值錢的傢什,但是歷代存留下來有不少造船用的木材和桐油、黃麻、白麻、鐵錨、鐵釘,這些都是造船必用的,尤其是木材,是已經(jīng)風(fēng)乾的成品,拉過來就可以用上?!?

夏天南雖然不懂古代造船工藝,但新鮮砍伐的木材不能直接造船這個常識他也知道。

新鮮的木材細胞沒有完全死亡,泡在水裡就會膨脹,時間長了,船體就會變形,造成安全隱患,嚴(yán)重的船體會散架。所以造船用的木材必須風(fēng)乾後才能使用。這調(diào)樓村有現(xiàn)成的木材,倒是意外之喜,可以大大加快造船廠建成投產(chǎn)的步伐。

他手一揮:“這個感情好。不過本老爺不佔你們便宜,木材和其他配件都按市價付錢?!?

調(diào)樓村的整體搬遷決議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夏天南派出譚山隨林一山返回調(diào)樓村,協(xié)助安排搬遷事宜,順便清點木材配件等資產(chǎn)。

至於人員和財產(chǎn)的運送不是問題,調(diào)樓村有的是船,多是被稱爲(wèi)“臨高拖風(fēng)”的幾十噸的漁貨兩用船,可以走水路直接到博輔。

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zhàn)術(shù)初露鋒芒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zhàn)(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zhàn)後衆(zhòng)生相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掌櫃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站隊(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獻風(fēng)波(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xié)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zhàn)(三)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jiān)的見聞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wèi)難的長崎町官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zhàn)(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zhàn)(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zhàn)帷幕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zhàn)後“分贓”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六十章 再戰(zhàn)斬腳峒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六百五十一章 蘇粗腿被重用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站隊(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fù)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nèi)應(yīng)(二)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zhàn)隊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guān)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七百四十五章 忠臣與奸臣?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九百五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zhàn)的尾聲第十七章 熱銷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zhàn)(八)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五十一章 蘇粗腿被重用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
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zhàn)術(shù)初露鋒芒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zhàn)(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zhàn)後衆(zhòng)生相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掌櫃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站隊(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獻風(fēng)波(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尼拉的妥協(xié)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陽門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zhàn)(三)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jiān)的見聞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wèi)難的長崎町官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一百二十四章 襲擾戰(zhàn)(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二百二十章 回臨高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zhàn)(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zhàn)帷幕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zhàn)後“分贓”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六十章 再戰(zhàn)斬腳峒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六百五十一章 蘇粗腿被重用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六百一十九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站隊(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fù)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nèi)應(yīng)(二)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zhàn)隊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guān)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七百四十五章 忠臣與奸臣?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九百五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zhàn)的尾聲第十七章 熱銷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zhàn)(八)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五十一章 蘇粗腿被重用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石柱| 江城| 闽清县| 永修县| 罗定市| 嵩明县| 锡林郭勒盟| 福海县| 温泉县| 同仁县| 加查县| 清远市| 偏关县| 漯河市| 汝阳县| 敖汉旗| 上饶县| 观塘区| 迭部县| 怀安县| 斗六市| 襄垣县| 衡水市| 新巴尔虎右旗| 甘洛县| 北碚区| 高青县| 罗源县| 玉屏| 禹州市| 隆德县| 女性| 荃湾区| 苍南县| 阳曲县| 全椒县| 古田县| 尤溪县| 宣化县|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