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

夏天南一番慷慨陳詞,基調就此定下,無人再對此有質疑。

司馬德問:“此去山東,主要是要撈取戰功還是爲了人口?若要在山東紮下根來,何處適宜?”

“歷時兩年的兵變,製造了大量無家可歸的難民,而瓊州府地廣人稀,移民纔是首要的目的。當然,有戰功的話,也不能放過,我還想找機會把頭上的參將銜升一升呢!至於紮根何處,現在還不好說,不過我已經有了目標,就是登州。”

孫元化驚訝地反問:“登州?”

“沒錯。有廣東巡撫慕天顏的人脈,就能與山東巡按御史謝三賓搭上關係,我籌劃將他推到登萊巡撫的位置上,這樣我們就能自由出入登州……”

孫元化沉吟道:“可是,登萊是軍鎮,登萊巡撫也不能一手遮天,就算我們的人可以自由出入登州城,也沒法堂而皇之地駐軍啊,所謂在山東紮下根來,又從何說起?”

夏天南迴答:“這個嘛,我有一個計劃,是關於東江鎮的。據說,東江鎮以毛文龍後人和舊部爲主,都是遼東人,和登州的叛軍一脈相承,現在登州兵亂持續將近兩年,東江鎮也亂成了一鍋粥,朝廷派去的總兵黃龍已經被島上亂兵所殺,東江各島駐守副將各懷心思,有人放出風聲,說是要渡海從登州進入山東,與叛軍同流合污……”

孫元化問:“可是這與我們何干?而且東江鎮天氣寒冷,地力貧瘠,能種人參,但種不了糧食,糧餉全靠登萊撥付,又哪來的底氣進攻登州,斷自己後路。”他曾經做過登萊巡撫,對這個自然有發言權。

夏天南笑了笑:“東江鎮諸將會不會齊心,會不會發兵登州,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這個可能性,對於朝廷而言,就是一個不得不防的威脅——他們就是替咱們背鍋的。孫先生,我問你,山東一帶,可有像樣的水師防範東江鎮來襲?”

孫元化搖搖頭:“除了登州水城駐紮了一支水師,整個山東甚至北直隸都沒有像樣的水師,可惜登州主城陷落,這支水師也落入了叛軍手裡。東江鎮的水師倒是頗有實力……”說到這裡,他忽然醒悟過來,“將軍是想借助東江鎮水師的威脅,來獲得駐軍登州的機會?”

“沒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就算登州的叛軍被平定,登州水師肯定也保不住。到時候,新任登萊巡撫上個奏摺,就說如東江鎮叛亂,發兵來攻,登州無水師抵擋,請求新建水師或者抽調別地水師常駐,而我願意幫助撥付水師爲朝廷駐守登州,糧餉可以先欠著,你們說朝廷會不會答應?”

司馬德讚道:“此計甚妙。不過將軍剛纔說過,此去山東參與平叛也是以東江鎮的威脅爲理由,駐軍再用同樣的藉口,會不會讓人起疑?”

夏天南嗤之以鼻:“有這麼好的背鍋俠,不用白不用。誰敢質疑,讓他去平叛啊,讓他去阻擋東江鎮水師啊!”

司馬德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軍,屬下還有一計。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給登州來個圍三闕一,放叛軍殘部出海,北歸東江鎮,讓東江更亂,徹底脫離朝廷掌控,這樣才能凸顯登州駐紮水師的重要性,誰也不敢說三道四。這就叫養寇自重。”

夏天南脫口而出:“不行。”歷史上叛軍確實是由登州水城出海的,不過不是逃回東江鎮,而是投了韃子,給皇太極帶去了先進的紅夷大炮和製作大炮的工匠,從此改變了明軍與清軍火器實力的對比,大大增強了清軍攻堅的能力。不知道這些也罷了,既然知道,就不可能給皇太極這次開掛的機會。不僅不能放叛軍出海,還要想法子把叛軍的船連同紅夷大炮炸沉,以絕後患。

司馬德奇道:“爲何不行?東江鎮越亂,對咱們越有利啊!”

夏天南不能說真實原因,只是含糊地說:“李九成、孔有德等叛軍首領就是從東江鎮跑出來的,素與島上將領不合,到時不一定會回東江,投了韃子也說不定……”

見他堅持,司馬德也就放棄了這個提議。

夏天南轉變了話題:“爲了給瓊州營出兵製造機會,慕巡撫會向朝廷上摺子推薦調我帶水師去平叛,謝家小姐也會給父親謝巡按寫信,讓他向負責統領平叛大軍的山東巡撫朱大典推薦,書信往來需要一些時間,我們可以趁這機會趕緊準備準備……”

林偉業問:“不就是帶著船和兵去打仗嗎?還準備啥?”

“準備接納難民啊!我可不會弄幾千人過來就完事了,總得弄幾萬人吧,不早做準備,人來了住哪?怎麼管理?如果讓他們去墾荒,選在何處?”

林偉業咋舌道:“老天,幾萬人?整個臨高縣的人口才多少人,這不是一次性移民了幾個臨高縣過來嗎?”

“而且都是青壯居多。”夏天南補充道,“兵荒馬亂的,身體孱弱的早就撐不下去了,能活下來大多的大多是年輕力壯的小夥。”

司馬德正色道:“既然如此,運送的船要備足,糧草也要準備妥當,要不然難民半路就被餓死,或者在船裡太擁擠悶死,到時竹籃打水一場空。”

孫元化補充道:“接納難民的準備也要充分,這麼多人不能住在縣城中心,免得與本地百姓產生衝突,得在偏僻點的地方安置才行……”

夏天南當即拍板:“說得很對,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那麼由司馬先生負責組織運送的船隊,如果臨高不夠就去廣東征調民船,我讓慕巡撫給你開張手令。孫先生負責安排難民的安置,就在臨高以南建個安置區,避免與本縣居民混居。樓房來不及建了,就建一層的平房。”

一直沒有說話的黃漢生說:“將軍,是否在博輔上岸之後就進行甄選,把精壯的青年選入軍中,爲擴軍做準備?”

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五百九十二章 指鹿爲馬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七百三十八章 獨立團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二十七章 紳士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之野望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攻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六百八十五章 武裝遊行與對峙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八百九十七章 紅臉和白臉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四百八十章 董小宛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七百一十七章 姬武將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與套路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
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八百八十六章 金鑾殿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五百九十二章 指鹿爲馬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七百三十八章 獨立團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二十七章 紳士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之野望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攻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二百七十三章 截斷糧道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六百八十五章 武裝遊行與對峙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八百九十七章 紅臉和白臉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四百八十章 董小宛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七百一十七章 姬武將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機與套路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曲麻莱县| 历史| 天台县| 永宁县| 错那县| 博罗县| 双城市| 米脂县| 含山县| 安仁县| 新绛县| 武鸣县| 和政县| 博罗县| 长海县| 大厂| 郧西县| 丹凤县| 太和县| 黑水县| 黄浦区| 陕西省| 诏安县| 汝城县| 万州区| 旌德县| 武川县| 大方县| 耒阳市| 开封市| 咸丰县| 蒙阴县| 望奎县| 广元市| 明光市| 南充市| 将乐县| 化州市| 淮南市|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