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

北直隸境內,瓊海軍主力和吳三桂的寧遠騎兵一南一東,虎視眈眈,而京城之內,李自成並不知道這一切,大順軍全面佔領了內城、皇城,除了劉宗敏帶領的精銳正在紫禁城清宮,其餘人馬齊聚內城正陽門一帶,恭迎新鮮出爐的大順永昌皇帝進城。

攻破外城後,李自成駐紮的大營設在釣魚臺,匆忙稱帝后,這裡就成了他的行宮。選好良辰後,將領們恭敬地走進院子,正要跪下叩頭,李自成揮手阻止,問道:“要啓駕麼?”

宋獻策躬身說:“臣等正是來請皇上啓駕。”

這時,行宮大門外三聲炮響,接著一陣鼓聲,說明聖駕可以出行了。這些禮儀都是宋獻策鼓搗的,李自成也不懂,都交給他去運作。

在一羣親將扈從下,李自成走出行宮。在向外走時,他向走在右邊稍後的侄子李過問道:“宗敏進去清宮,可找到崇禎的屍體麼?”

李過低聲回答:“劉將軍已經有兩次飛馬來報:周皇后已經自盡,崇禎不知下落。”

“難道在夜間逃走了麼?”

“正在紫禁城各處尋找。臣等擔心他昨夜從宮中逃出,藏在民間,等待機會逃出城去。此事關係重大,今日非找到他的下落不可。”

李自成心中一沉,用嚴厲的口氣囑咐:“如若他藏在民間,務必廣貼布告:凡敢隱藏崇禎者全家斬首;如有獻出崇禎的,可得萬金之賞,還賞給高官厚祿!”

李過回奏:“臣遵旨!”

“聖駕”在一陣鼓樂聲中從釣魚臺啓駕了。走在最前邊的是郝搖旗,他身後是軍容整齊的二百騎兵,全是甘草黃高頭大馬。這二百騎兵的後邊是一位傳衛武將,騎在馬上,身材高大,擎著一柄黃傘。黃傘左右是十名駕前侍衛武將和傳宣官,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儀表英俊,神情莊嚴。

李自成穿一件繡著飛龍和潮水的淡青色箭袖綢袍,腰繫杏黃絲絛,頭戴寬檐白氈帽,帽頂有高高的用金黃色絲線做成的帽纓,帽纓上邊露出耀眼的金頂。帽前綴一塊閃光的藍色寶石。

黃傘,帽纓,袍上的繡龍,說明他已是帝王,而淡青色龍袍和帽前的藍色寶玉,表示他是“水德應運”。爲著要臣民明白他是從馬上得天下,而江南尚待平定,所以事前議定,他今日以箭袖戎裝入城。

到達崇文門大街的盡頭,有三百多名跪在地上迎駕的人。他們早已下馬,一望見黃傘就趕快跪下,俯伏地上。李自成看見這一羣跪在地上迎駕的人都是蟒袍玉帶、冠服整齊,但同明朝的文官冠服似乎略有不同,最特別的是這些人的下巴和嘴脣上都是光光的,沒有鬍鬚。

他正要向左右詢問,忽見一人從地上擡起頭來,陪著小心說道:“奴婢曹化淳啓奏聖上:奴婢率東廠各級掌事內臣,前朝司禮監內臣王德化恭率十二監二十四衙門大小掌事內臣,另外有在大同、宣府、居庸關各地降順之監軍內臣,共三百一十二員,前來跪迎聖駕!”

李自成一聽說都是明朝內臣,心中得意,這些往日高高在上的大太監,如今都要跪在地上自稱“奴婢”,一口一個“聖上”,這就是掌握權力的好處啊!

他問道:“你也算前朝內臣頂尖的人物了,是崇禎的心腹。如今崇禎下落不明,你知道他逃在何處?”

“昨夜奴婢在阜成門,不在宮中。只聽說宮中很亂,但不知崇禎皇爺逃往何處。”

“崇禎逃出宮去,必有內臣相隨。你知道是哪個內臣跟隨在他的身邊?”

曹化淳回答:“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共有七人,除了新任命的方正化不知所蹤外,六名秉筆太監有五人今日隨臣和王德化來跪迎聖駕,只有一個王承恩近日常在崇禎皇爺身邊,頗受寵信,破城之前還提督內城防務,今日未來迎接聖駕,聽說天亮前他跟隨崇禎皇爺逃出宮了。”

李自成心中憂慮崇禎的去向,但是不能在這些投誠的太監面前表露出焦躁情緒,所以不再詢問,說道:“啓駕!新降順的內臣們,有職掌的隨在後邊,無職掌的都回家去,聽候發落!”

傳宣宮接著高聲傳呼:“啓駕!”

“聖駕”繼續前行。李自成在衆星捧月之下,進崇文門後一直向北走,然後從西單牌樓向東,轉上西長安街。所經之處,異常肅靜;沿街兩旁,家家閉門,在門外擺一香案,案上有黃紙牌位,上寫“永昌皇帝萬歲,萬萬歲”。門頭上貼有黃紙或紅紙,上寫“順民”二字。

能進入北京,奪取江山,已經超出了李自成的預期,他心裡自然十分激動。但是他對沿途大街上關門閉戶、斷絕行人、冷冷清清的情景,又覺得十分失望。有一些居民聽見了劉宗敏的傳諭,知道大順軍不再殺人,開始敢將大門打開一半,出來接駕,但都是跪伏香案旁邊,不敢擡頭,不敢做聲,帽子上貼著用黃紙寫的“順民”二字。

李自成心裡有些不悅,想象中百姓歡天喜地迎接自己進城的情形與現實形成了鮮明對比,就連黃沙鋪路也不曾有,這入城未免也太冷清了點。

不過到達承天門後,這種心思煙消雲散了。李自成走過下馬碑,在兩個巨大的石獅子前邊駐馬,隨駕的兵將們也都在下馬碑前下馬。李自成仰頭看城門樓飛檐重脊,鴟吻高聳,十分壯觀。再從中間門洞向北望,只覺得無處不巍峨壯觀,心中生出一股自豪,一想到走過這道門,進入紫禁城,天下就是自己的了,一時志得意滿,心花怒放,之前的些許不悅無影無蹤。

這時,宋獻策來到他的馬頭旁邊,躬身提醒:“陛下,請箭射‘承天之門’,拔除明朝的不祥之氣。”

“是極。”李自成一凜,差點忘了這茬。一旁的李過趕快從背上取下勁弓,又從箭橐中取出一支鵰翎箭,雙手捧呈給他。

李自成策馬後退幾步,舉弓搭箭,只聽弓弦一響,一箭射中“承天之門”牌上中間空處,即“大”字的下邊,“之”字的上邊。將領們和護駕親軍們立刻歡呼:“萬歲!萬萬歲!”

李自成望著承天門牌上的箭矢,撫須大笑。

第五章 胡家的報復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佔先機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四百章 城門口的攻防戰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七百一十七章 姬武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力征糧(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盟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第四百二十章 三女同遊臨高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六百三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之野望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七百二十五章 溫府風雲(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局?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七十三章 韃子傷兵的煎熬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見“故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十章 投名狀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第六十章 再戰斬腳峒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共進退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七十三章 炮型的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
第五章 胡家的報復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佔先機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火燒太監府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破城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四百章 城門口的攻防戰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七百一十七章 姬武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力征糧(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結盟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第四百二十章 三女同遊臨高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六百三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之野望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六十九章 需要重炮嗎?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七百二十五章 溫府風雲(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局?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一百零二章 蹴鞠百戶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七十三章 韃子傷兵的煎熬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見“故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九公子的籌碼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十章 投名狀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六百八十八章 棋局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第六十章 再戰斬腳峒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共進退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七十三章 炮型的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潮州市| 玉田县| 丹东市| 两当县| 永城市| 通河县| 砚山县| 万荣县| 来宾市| 伊春市| 惠东县| 区。| 若尔盖县| 双牌县| 屯门区| 邻水| 潢川县| 马龙县| 伊金霍洛旗| 吴桥县| 修水县| 襄汾县| 绥棱县| 徐水县| 乌兰察布市| 成武县| 清原| 曲阳县| 肃宁县| 和硕县| 长兴县| 岳西县| 杨浦区| 房产| 遂平县| 五河县| 高淳县| 奉贤区| 万安县|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