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三章 安平老宅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瓊州營陸軍兵分兩路,中左所城那邊打得挺熱鬧,雖然遭遇了一些抵抗,但是兩個步兵營穩穩地平推,作戰計劃完成的很成功;安平這邊,難度就更低了,面對武裝到牙齒的警衛隊和特戰隊,加上補充的兩個步兵連,基本沒什麼防禦可言的安平鎮一鼓而下,鎮裡的百姓直到這夥氣勢洶洶的人衝進來之後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黃漢生還在大戰藤甲兵之時,楊由基和黃猛甲已經帶人團團圍住了鄭家老宅,遠比想象中順利,當地官府無力抵抗,百姓各人自掃門前雪。

此時的鄭家老宅還不是清初時那佔地百畝、奢華無匹的豪宅,僅僅是個當地望族的規模,前後門一堵,裡面老老小小一百多口人全部插翅難飛。

楊由基和黃猛甲破門而入時,早已等候多時的王啓年迎上來:“請二位隊長移步內院,鄭氏族人都在裡面。”

到了內院,臉色蒼白的鄭鴻逵獨自站立,身後是畏懼不已、跪服於地的上百號人,男女老少都有。

楊由基面無表情地說:“鄭四爺,很好,你果然如我們所約,把族人全部約束在宅內,沒有四處亂跑,省去了我們追索查問的功夫……”

此言一出,地上的鄭氏族人驚訝地擡頭望向鄭鴻逵,這夥兇徒攻入鎮子時,槍聲大作,所有人都想跑,可都被四爺阻攔。難不成四爺和這些人是一夥的?

鄭鴻逵臉色很難看,這話說的很曖昧,會讓族人有誤會,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不過他眼下顧不上這些,他關心是一件更重要的事。

他低聲問:“我大哥他……敗了?”

只有鄭芝龍戰敗,潰退中左所,瓊州營纔會這麼大搖大擺地來安平,看樣子大哥兇多吉少。

黃猛甲咧嘴一笑,嗓音洪亮地回答:“你家大哥海戰一敗塗地,幾百條船、近萬人馬,全部去海底見龍王了,現在退回所城了,只怕也逃不過身首異處的下場!”

鄭鴻逵眼前一黑,如果這兇漢所言非虛,那麼事情比自己想象的還要糟糕,鄭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可說是滅頂之災。原本他以爲海戰失利,無非是退回陸地,待瓊州營撤退後再設法東山再起,而瓊州營在安平這邊不過是抓幾個人質,要挾大哥而已,沒想到敗得如此徹底,最後只怕連所城都保不住。

地上跪著的族人和下人們感受到了絕望,有人開始唉聲嘆氣,女眷們忍不住低聲啜泣起來。

黃猛甲眼睛一瞪,吼道:“嚎啥?再嚎老子先割了你舌頭!”他身材魁梧,長相兇惡,一出聲就把所有人都震住了,哭泣聲戛然而止。

楊由基冷冷地說:“鄭四爺,按將軍的吩咐,你配合我們有功,給你一個特權:把你的妻兒指出來,站到一旁。”

鄭鴻逵一驚,這是要把除自己這房人以外的所有人都抓去做人質嗎?他有些不忍心,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只要能保住性命,日後再慢慢想辦法求情,把他們救回來就是。

他躊躇了一番,最後還是乖乖地在人羣中指出了自己的妻兒,幾房妻妾帶著兒女怯生生站到一旁。

楊由基在身後催促:“都指認完了吧?”

鄭鴻逵正待回答,忽然發現人羣有一個臉黑黝黝的少年在注視著自己,眼神中帶著一絲祈求。他愣了一下,仔細看去,發現居然是侄兒鄭福鬆。福鬆不知道用草灰還是泥土抹在臉上,原本白淨的臉龐變得黝黑,像是個整天日曬雨淋的漁家小子。

看到福鬆祈求的眼神,鄭鴻逵猶豫了一下。

這時他想起了自己奉大哥之命數次前往平戶探望幼年福鬆的情景,這個侄兒可以說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就這麼交到瓊州營手中,良心上過不去。雖然自己對大哥頗有怨恨,但是小孩子是無辜的,總不能遷怒於到福鬆身上。

鄭鴻逵原本收回的食指再度伸出:“這是我家小子陪讀的書童,平時都當半個兒子看的,也算我房裡的吧。”

王啓年站的很遠,隨意往這邊掃了一眼,一時沒認出這就是鄭芝龍的兒子,畢竟他和福鬆只見過一面。雖然他辨認人面的本事很強,可是無心對有心,加上鄭福鬆刻意掩蓋自己的真面目,不站近了仔細辨認,是看不出端倪的。

楊由基見只是一個小孩子,穿得也很普通,像是個下人,無所謂地擺擺手:“行,站過去吧。”

鄭福鬆站了起來,一聲不吭,低著頭走入了四叔的家人之中,站定之後,心中兀自狂跳不已。其實他心中根本不像表面上那麼淡定,而是害怕的要命。與四叔的想法不同,他覺得這些人來者不善,絕不是逞幾下威風就會放過鄭家人的,搞不好就是一場腥風血雨,所以在混亂中抓起地上的灰土吐幾口唾沫抹在臉上,再和自己的書童換了外衫,伺機向四叔求救,還好這計策管用,成功脫身。

鄭鴻逵拱手作揖,對楊由基說:“這位頭領貴姓,請問要如何處置我鄭氏族人?我跟你家將軍談好了條件,只要我讓鄭家人不抵抗、不逃跑,他答應過不傷害我族人性命的……”

楊由基板著臉,沒有作聲,看樣子不屑回答這個問題,只是朝部下打了個手勢。手下人會意,下去傳令,不一會兒,一隊接一隊的士兵進了院子,把內院擠得滿滿當當,個個眼神不善地盯著對面的鄭家族人,像是盯著獵物的獵人。

黃猛家咧嘴笑道:“我說鄭四爺,你不會以爲我們費了這麼大陣仗,跑到你鄭家老宅來,是請你的族人吃飯喝酒的吧?”

鄭鴻逵心裡一驚,一種不祥的預感浮上心頭,追問道:“你們要如何?”

楊由基沒有立刻作答,等兩百多士兵把一百手無寸鐵的婦孺老幼團團圍住後,順口問了一句:“你鄭家兄弟和家人子女可都在其中?”

鄭鴻逵下意識地回答:“壯年男子且有差使的就只有我,其餘人都跟隨大哥在水師的船上迎敵。這裡都是各房的妻兒子女,大的有十四五歲,小的才三四歲……”

楊由基點點頭:“也就是說,有可能成爲鄭家繼承人的男丁都在這裡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四百四十四章 剿賊方略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七章 賣鹽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爭沒有結束第七百二十五章 溫府風雲(上)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九十五章 奪田(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一百七十六章 揭秘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佔先機第七百二十五章 溫府風雲(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宮算賬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
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四百四十四章 剿賊方略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廣州的提款機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風箏”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七章 賣鹽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明軍炮演(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四百零三章 昌化鋼鐵廠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爭沒有結束第七百二十五章 溫府風雲(上)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九十五章 奪田(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四百六十二章 鄭鴻逵的遭遇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八百九十章 大將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一百七十六章 揭秘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搶佔先機第七百二十五章 溫府風雲(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街頭偶遇第四百六十一章 戰後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宮算賬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积石山| 万安县| 二连浩特市| 南康市| 抚顺市| 北安市| 甘德县| 天峻县| 贡嘎县| 定襄县| 兴安县| 大同县| 黔江区| 靖远县| 临颍县| 晴隆县| 呼和浩特市| 双江| 临武县| 高台县| 赤峰市| 青海省| 瓮安县| 榆树市| 灌云县| 定兴县| 喀什市| 阳山县| 梓潼县| 淳安县| 金门县| 绥芬河市| 错那县| 呼玛县| 肥西县| 伽师县| 华坪县| 开封县| 秦安县| 东海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