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

漢斯·普特曼斯軍人出身,非常能幹。他是1624年來到東印度擔任低級商務員的,1626年升任商務員,在巴達維亞被當地土王圍攻期間立下了很大的功勳。不到5年時間,就獲得了東印度評議會成員的資格。

大約是出身軍人的關係,普特曼斯性格堅定果敢,熱衷於使用武力。

他上任伊始,就開始討伐在當地出沒的小股中國海盜,同時對態度敵視的當地土人進行不斷的武力報復。同時,他還請求東印度評議會給他派遣1300名士兵和必要的武器,用來驅逐佔據大員北部的西班牙人,將他們的城堡劃入公司的管轄範圍之內,這個要求遭到了理所當然的拒絕——公司在東印度地區的軍隊規模從來就沒有超過8000人。縱然一時間能夠將西班牙驅逐,統治如此之大的範圍勢必會對公司產生極大的負擔。

要知道迄今爲止,大員的貿易依然是虧損狀態。在普特曼斯上任之初,大員的商館一度四個月沒有做成一筆海上貿易,內外交困,公司幾乎要放棄此地——最終還是看重這是面對中國的貿易窗口,才勉強支撐了下來。

身爲大員的行政長官,頗有抱負的普特曼斯當然不希望大員商館在自己手中關門大吉。他一直夢想著能夠打開和中國的直接貿易渠道。但是迄今爲止他還沒有成功過——鄭一官的態度飄忽不定,大明的朝廷和官員又讓人難以捉摸:他們對公司提出的任何建議和談判的要求全部不做迴應,用各種手段阻撓貿易,不管是請求、賄賂還是威脅都得不到任何的結果。中國商人要麼不願意進入大員貿易直接航向馬尼拉,要麼滿口答應代購貨物卻席捲公司預付的定金逃之夭夭。

普特曼斯得出了一個結論:要和中國人貿易,就必須使用武力。用武力征服中國沿海的某個港口,建立據點,然後通過不斷的劫掠海上貿易來迫使中國的官府同意雙方的貿易。他已經就這個方案專門撰寫了報告,呈請巴達維亞的評議會討論。

“這些可惡的黃皮膚猴子,他們只認得大炮和火繩槍!只有狠狠的抽打他們一頓纔會教會他們如何與人相處!”普特曼斯這樣想著的時候,頗爲厭惡看著正在擴建熱蘭遮城堡的工人們——他們大多是當地的漢人移民。勞動力匱乏一直是臺灣行政長官感到頭疼的問題。荷蘭人運到島上的公司人員,即使包括了奴隸和僱傭來的東印度土著在內,從來也沒超過一千人,而且總是在不斷的減員中:一些人生病,一些人死亡。他不得不僱傭中國人完成大多數土木工程和墾殖作業,在人力花費上頗高,讓大員原本就虧損財政狀況雪上加霜。

但是防衛上的事情,他一點也不敢大意。公司在大員的商館裡存有幾十萬盾的現金和貨物,萬一有個閃失,公司是絕對不會饒恕自己的——在七省共和國的董事們對損害他們利潤的人毫不留情——前任彼得·納茨的下場可是活生生的。

不過,最近在對華貿易上,事情有所轉機,劉香的崛起令鄭一官的態度有所軟化——起碼在貿易合作上不象過去那麼生硬。上個月,鄭一官的使者還曾經帶來了給他的信件,探尋荷蘭人給予支持的可能性。

普特曼斯得到消息,評議會已經同意給予劉香暗中支持。除了允許劉香的龐大船隊停靠大員,兩艘舊的雙桅船已經出售給劉香,鄭一官受到的壓力愈大,他和荷蘭人的態度就會越融洽。當然,普特曼斯想,劉香若是勢力太大了,對大員亦相當的不利,海盜們始終是難以控制的對象。別的不說,劉香此刻把主力都駐紮在大員,萬一翻臉,對熱蘭遮城就是個極大的安全隱患。

得把劉香的注意力引向鄭一官,讓他們撕咬起來,公司就能從中斡旋謀取利益。普特曼斯想到這裡,搖響了鈴鐺,一個僕人走了進來。

“告訴我的通信兵,我需要和劉香見面。”

一個小時後,僕人帶著一個精廋的中年男子走進了房間。

這個中年男子目光閃動,眼神中混雜著狡黠和桀驁,他似笑非笑看著普特曼斯:“普特曼斯先生,如果我沒記錯,你上任之後是第一次主動見我,是不是有什麼好消息告訴我?”

這個乍一看不起眼的中年人就是鄭芝龍在海上最後也是最大的對手——劉香。鄭芝龍滅掉了十八芝中其他的大部分兄弟,只有他撐到了現在,但隨著鄭芝龍背靠朝廷這棵大樹,穩步進逼,他的日子也逐漸艱難,便與急於打開南中國海貿易窗口的荷蘭人一拍即合,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同盟關係。

不過荷蘭人不願把注都押在他身上,搖擺不定,在他和鄭芝龍之間總是下不定決心,除了無償贈送了兩艘西式炮船,再也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普特曼斯臉上堆起笑容:“你是東印度公司的朋友,是值得信賴的夥伴,我們彼此都需要對方。我得到內幕消息,公司很有可能通過我的建議,發動一場對明王朝的戰爭,這一戰如果得勝,對你和公司都有莫大的好處。在我的報告被公司正式採納前,你如果發動一些足夠引人矚目的攻勢,會讓事情變得更順利。”

劉香皺起眉頭,所謂足夠引人矚目的攻勢,無非就是主動攻擊鄭芝龍罷了,這個紅毛人想讓自己充當馬前卒,爲可能發動的戰爭造勢,順便消耗鄭芝龍的有生力量,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普特曼斯先生,你的意思我懂,我們中國人唱戲還得有人暖場呢!我來幹這事沒問題,誰叫我和鄭一官是死對頭呢。不過,既然我們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兩條炮船是不是忒少了點,好歹多給我幾艘啊,炮也是不能少的。人家鄭一官可是要船有船,要炮有炮,廣東新鑄的炮多數都給了他。”

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六百七十五章 鐵與血的較量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底線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七百三十三章 平南伯救我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一百四十章 招撫(一)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五百九十八章 女中諸葛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艦命名(一)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五十九章 接觸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一百六十六章 師徒雙姝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三十一章 臨高紡織廠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六百五十章 進軍路線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三章 炮型的選擇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十章 投名狀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
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六百七十五章 鐵與血的較量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底線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七百三十三章 平南伯救我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二百三十三章 釀酒(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一百四十章 招撫(一)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五百九十八章 女中諸葛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三十七章 偷天換日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艦命名(一)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五百零二章 鉅艦重炮即將服役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五十九章 接觸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八十六章 挾持縣太爺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一百六十六章 師徒雙姝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三十一章 臨高紡織廠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六百五十章 進軍路線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七百四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外糧倉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四十四章 禍水東引第五百三十五章 巴達維亞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三章 炮型的選擇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十章 投名狀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汝南县| 岑巩县| 社旗县| 林甸县| 闻喜县| 盘山县| 辰溪县| 麻城市| 大方县| 阜城县| 叙永县| 金山区| 九寨沟县| 县级市| 开鲁县| 旬邑县| 山阴县| 普格县| 伊宁县| 邢台县| 奉新县| 荆门市| 岚皋县| 徐州市| 北碚区| 阳江市| 十堰市| 渑池县| 崇阳县| 镇平县| 垦利县| 大悟县| 呼伦贝尔市| 祁东县| 宣城市| 昌图县| 微山县| 牙克石市| 南皮县|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