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

黃猛甲一行返回南京時已經是崇禎八年的七月,夏天南時隔不到兩個月,在軍營接到了第二道聖旨。

有了次“蔭封一子錦衣衛世襲百戶”的教訓,瓊海軍下對第二道聖旨都不怎麼期待,接旨都有些敷衍了事。從夏天南到司馬德等人都不認爲會有驚喜出現,當聽到“……平南總兵官、右都督、龍虎將軍夏天南平賊有功,封平南伯,統領兩廣兵馬,並昭告天下……”時,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司馬德素來沉穩,此時也激動不已,忘記了聖旨宣讀完畢還要接旨的流程,顫聲道:“恭喜將軍,聖天子登基以來,尚無武將封爵,自今日起,將軍已然是本朝武將第一人!”

夏天南還有些沒反應過來,崇禎這是玩的哪一齣?打了那麼大的勝仗都沒什麼像樣的封賞,怎麼突然轉性子了呢?

傳旨的太監也不生氣,笑瞇瞇地合攏聖旨,提醒道:“恭喜平南伯,請接旨。”

連叫了幾聲,夏天南才反應過來,平南伯說的是自己,連忙接過聖旨。他人情練達,自然不會忘記禮數,吩咐左右:“給這位公公奉謝禮?!?

這個太監推讓一一番,收下了厚厚一封銀子,然後輕聲說道:“平南伯,朝有位大人託我帶句話給你,可否借一步說話?”

夏天南有些意外,能驅動宮太監私下傳話的人,權勢和地位肯定不低,要帶的話估計也是見不得光的。他問道:“公公怎麼稱呼?在宮任何職?”

太監輕描淡寫地回答:“咱家姓方名正化,閒人一個,在司禮監做個隨堂太監?!?

他說的輕鬆,夏天南卻不敢小覷。司禮監是太監的最高機構,明朝後期權柄日重,能與外朝內閣分庭抗禮,秉筆太監能代替皇帝在內閣的決策書“批紅”,掌印太監更是號稱內相,掌握“批紅”最終的決定權,與內閣首輔各擅勝場。隨堂太監雖然地位稍低,但是誰能保證有朝一日不會坐秉筆太監的位置呢?

他連忙屏退衆人,熱情地說:“原來是司禮監的方公公,本官何德何能,怎麼敢勞動您的大駕來給我傳旨?”

方正化臉一直掛著笑,看去人畜無害,他笑瞇瞇地說:“平南伯不必過謙,這次傳旨的差使是曹化淳曹公公安排我來的,他叮囑我來摸摸瓊海軍的底細。不過我要帶的話卻是首輔大人的,只能口述,不能見於紙筆,這麼說,不知平南伯明白了嗎?”

這話聽著有些詭異,差使是曹化淳安排的,所謂摸摸底細代表來意不善,照理應該暗自進行,可是居然這麼告知了夏天南,不合常理,不過聯繫後半句能明白了。

夏天南心領神會,試探道:“方公公實際是代表首輔大人來的?”

方正化笑意更濃:“難怪年紀輕輕封伯爵,果然是人俊傑?!?

夏天南明白了,溫體仁和這個司禮監的方太監勾搭了,兩人是一夥的。雖然明朝嚴禁宦官結交外朝大臣,司禮監和內閣更是天然的對立關係,表面看內閣大學士和司禮監的太監不可能尿到一個壺裡,但官場的事情,說歸說,做歸做,一切皆有可能,萬曆年間的張居正和馮寶是最典型的例子。張居正還是次輔的時候,覬覦首輔高拱的位置,而高拱又與秉筆太監馮保勢如水火,張、馮兩人單獨都鬥不過高拱,便順理成章聯手了。等鬥倒了高拱,張居正更是在馮保的保駕護航下權傾天下。

雖然方正化沒有具體解釋和溫體仁的關係,但是夏天南基本也能腦補出來,無非是張居正和馮保的弱化版。

溫體仁想坐穩首輔的位置,要揣摩聖意,緊跟崇禎的思路,做到“簡在帝心”,而皇帝住在深宮之,要想了解他的一舉一動,最好的辦法是通過朝夕相處的太監達到目的;方正化作爲隨堂太監,是個潛力股,自然不甘心一輩子爲大太監跑腿,肯定也想爬秉筆太監的位置,那麼得到首輔的暗支持自然事半功倍。郎有情妾有意,雙方一拍即合,便形成了暗地裡的政治同盟。至於爲什麼對作爲司禮監司的曹化淳陽奉陰違,道理也簡單,想要爬去,必須把曹化淳擠下來——秉筆太監兼東廠提督的寶座,誰不垂涎三尺?

方正化咳嗽兩聲,說道:“首輔讓我告訴平南伯,原本這個爵位內閣提議過,可是被萬歲爺否決了。後來因爲南京兵部尚書王遴的一份密報,改變了主意……”他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告訴了夏天南。

夏天南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先抑後揚的奧妙在這裡。他不禁感嘆,真是三句好話不如一馬棒,打了個大勝仗,連高迎祥都抓了送進京城,最後還不如在南京打一架。王遴的密報對自己的剖析很有見地,正因爲如此,崇禎感受到了瓊海軍的威脅,纔會想著用功名利祿來籠絡自己。

他拍了拍腦袋,有些懊惱,早該這麼做了,現在的關寧軍和將來的左良玉之流是現成的例子。擁兵自重、養寇自重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任憑朝廷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將來會成爲下一個袁崇煥,皇帝一句話能置於死地。

方正化最後說道:“首輔除了這些話,還讓咱家告訴平南伯,他很欣賞你,認爲你是大明的棟樑之才,登萊巡撫謝三賓和他也是關係匪淺?!?

這話示好拉攏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看來這位溫首輔不僅在宮布了局,在軍也想建立自己的人脈。

夏天南想了想,溫體仁的人品和執政水平暫且不論,但是在首輔走馬燈一樣更換的崇禎朝,能夠跡般地屹立八年不倒,說明其在玩弄權術和揣摩意還是有很高造詣的。他或許不是個合格的首輔,但肯定是個合格的政治盟友。

想到這裡,他笑著回答:“承蒙首輔大人謬讚,惶恐不已,有機會一定要向他老人家討教爲官之道?!边@算是接過了溫體仁拋出的繡球,給了明確的迴應。

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女中諸葛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一百六十章 黃縣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蘇粗腿被重用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六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迎祥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八百五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寶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九百零七章 自己的班底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八百章 手雷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爭沒有結束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三十一章 臨高紡織廠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六十七章 石碌之殤(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
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女中諸葛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一百六十章 黃縣第七百三十九章 打造軍事基地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四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蘇粗腿被重用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撫(二)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六)第五百一十九章 細紅線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三百五十八章 香水第二百八十章 勸降火器營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二百九十章 死亡的流星雨第六百八十一章 生擒高迎祥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八百五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一百七十四章 王寶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八百六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九百零七章 自己的班底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迎祥的逃亡第三百六十八章 鄭家的使者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八百章 手雷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七百八十四章 沿海追擊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爭沒有結束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對稱的海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三十一章 臨高紡織廠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六十七章 石碌之殤(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铁力市| 民乐县| 张家界市| 平安县| 广安市| 石门县| 浦北县| 乐安县| 扎赉特旗| 涟水县| 靖江市| 冷水江市| 葫芦岛市| 沙雅县| 儋州市| 二手房| 辽源市| 屏东市| 吕梁市| 乐平市| 永春县| 东明县| 西林县| 南阳市| 孝昌县| 重庆市| 马边| 壶关县| 济阳县| 太仓市| 奈曼旗| 三江| 南涧| 双峰县| 威海市| 奉新县| 龙泉市| 海兴县| 萨嘎县|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