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

朝會結束後,所有人懷著不同的心情散去。

夏天南一派顯然是最大的贏家。他本人擬封爵國公,加大都督入朝參政,以大將軍總督天下兵馬,軍政一把抓,成了真真切切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站在了大明權力金字塔的頂端;溫體仁繼續穩坐首輔之位,成爲夏天南朝中最得力的助手;方正化升任司禮監掌印太監,並提督東廠,雖然沒有在朝堂上提及,但是這種人事安排不需要經過廷議,直接由皇帝下旨即可,已經是板上釘釘了,等於爲夏天南在宮內安插了幫手,還掌握了特務機關;陳新甲這個新鮮出爐的兵部尚書雖然不算嫡系,但是靠攏的勢頭非常明顯,等於陣營中有增添一大助力。如此一來,軍、政、特都抓在手中,夏天南的實際權力比皇帝還要大。

其餘人的心情就不怎麼好了。朱慈烺興致勃勃而來,掃興而歸;楊嗣昌從雲端被打落塵埃,一落千丈;沒有被波及的文武百官心裡也不好受,往常皇帝都不能徹底拿捏住他們這些臣子,可是槍桿子在手的平南侯大有一手遮天的勢頭,以後他們的日子都不好過了。

夏天南自然不會顧及這些人的感受,他笑瞇瞇地與溫體仁等人並肩往外走,一路上順便商議接下來的安排——現在他羽翼豐滿,大權在握,自然不需要忌諱什麼了,就算公開和溫體仁的同盟關係,也不怕任何人進讒言——事實也如他所料,他們這一行人大喇喇並行,其餘的大臣都避得遠遠的,不敢靠近,連指指點點都不敢。只有陳新甲以平南侯一系的人自居,不顧其他人的目光,腆著臉加入了這一行之中。

他對溫體仁說:“閣老,咱們的目標基本都實現了,只剩下一些枝節問題,不如趁熱打鐵一併解決了。東廠已經落入了方正化手中,錦衣衛我也不想放過。我這次出征,把瓊州幾個部下也帶來京城了,其中有一個叫周國新的,是前錦衣衛廣州百戶,忠心能幹,這次我想讓他一步到位,直接執掌錦衣衛。”

溫體仁斟酌了一番,謹慎地勸道:“錦衣衛是天子親軍,雖然地位不如以前,但還是非常重要的所在。按常理來說,外臣是無法染指的。不過現在情況特殊,天子勢弱,平南侯想要插手,也不是不可能,不過讓一個外省的百戶執掌京城錦衣衛,未免也太聳人聽聞。不如聽老夫一句勸,不要急於求成,至少表面上還是給天子一些臉面……”

夏天南想了想,說:“閣老說得也有道理,咱們吃相不能太難看。要不這樣,讓周百戶調入京城錦衣衛任指揮僉事或者鎮撫使,過渡一下,指揮使的位置就讓前任千戶衛忠來坐——這個衛千戶被我捉去瓊州打磨一番,還算聽話,比起駱養性等人好掌控些。”

溫體仁鬆了一口氣:“這樣就好多了。衛忠既然是錦衣衛十四千戶之一,資歷擺在那,連升四級雖然太快,總好過一個外地百戶一步登天。駱養性是先帝的人,確實也不適合繼續呆在指揮使的位置上,找個由頭打發去養老便是。”

兩人三言兩語就決定了錦衣衛指揮使的去留,以及新任指揮使的人選,看起來輕描淡寫,可是被跟在後面的陳新甲聽見了,心中頓時掀起了驚濤駭浪,下巴都合不上了——廠衛歷來是皇帝手中的禁臠,也是對付百官的利器,其人事任免,外臣絕對無法染指,可是在平南侯眼裡,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由此可見,這位平南侯的強勢到了何種地步。陳新甲不由慶幸萬分,幸好自己把賭注都壓在了平南侯身上,這一把算是押對了,將來的仕途定然前程似錦。

夏天南說完了錦衣衛的安排,想起了另一件事,轉頭搜尋:“兵部的新尚書呢?”

陳新甲三步並作兩步,小跑著上前,低頭哈腰說:“新甲在此,平南侯有何吩咐?”

夏天南看見他這副小受的模樣,笑了笑,說:“雖然任命還沒下來,但是兵部的事情你要先擔起來。既然陛下信任我,讓我總督天下兵馬,那麼各地的軍隊就要接受我的統一改編和安排,其中的細節問題,咱們去你衙門詳談。”

陳新甲眉開眼笑,平南侯下了朝就找他商議要事,說明已經接納了他,自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辦好這份差使。他恭恭敬敬伸手一迎:“請平南侯移步兵部衙門,下官把各職司的主官都集中起來聽平南侯訓話。”

“呵呵,訓話可不敢當,兵部是咱們武將的上司,陳部堂這話折煞我也。”

溫體仁見夏天南要去兵部,便說:“那老夫就去內閣,召集同仁,把平南侯的大將軍尊諱和職司都定下來。”

夏天南拱手道:“就仰仗閣老了。”

一行人在金鑾殿外廣場分道揚鑣,夏天南帶著陳新甲去了兵部,溫體仁便順道去往內閣。

到了內閣之後,溫體仁命人去請其他的大學士。過了沒多久,幾位內閣成員先後趕到。這些人都是人精,知道肯定會召集他們,散朝之後便在殿外徘徊,沒有直接出宮。

溫體仁已經撕去僞裝,亮明瞭與夏天南的關係,也不廢話,直奔主題:“散朝之後再請諸位前來,是要辛苦諸位,把陛下交代的事情敲定。”

王應熊是溫體仁的人,率先說:“爲國事操勞,何苦之有?是爲了平南侯以大將軍總督天下兵馬的事情吧?雖然此事從無先例,但也不難,不過先要把尊諱定下來。”

雖然尊諱、名號只是個形式,但平南侯如此強勢,衆人不敢輕視,個個絞盡腦汁想了起來。

錢士升試探著說:“不如叫鎮遠或者平遠如何?”

溫體仁直接否定:“這些都是四品將軍常用的名號,如何配得上平南侯。”

吳宗達慢吞吞地說:“本朝開國時倒是有過大將軍,不過並非常設,現在不過是把臨時的差使固定下來,並擴大了領兵之權,不如就沿用如何?”

溫體仁問:“真是慚愧,本官不記得開國時大將軍有何尊諱了,吳閣老可還記得?”

“本朝開國元勳徐達、常遇春等人曾擔任過此職——喚做徵虜大將軍!”

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零六章 攻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四百五十二章 料羅灣海戰(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七百五十章 螳臂欲當車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二十三章 無心戀戰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七百九十五章 進入白刃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戰立威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八百二十三章 無心戀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月之期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九章 擊殺耿仲明(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七十三章 自毀長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五百九十一章 交易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零六章 攻心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四百五十二章 料羅灣海戰(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七百五十章 螳臂欲當車第七百四十八章 無間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逃離登州(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七百二十五章 硬闖眉樓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二十三章 無心戀戰第十四章 招納工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二)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七百九十五章 進入白刃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戰立威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四百三十七章 鄭家與荷蘭人的交涉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的疑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八百二十三章 無心戀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了房小妾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戰帷幕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二章 要做皇帝嗎?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月之期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四百三十四章 偷襲中左所(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陽之戰(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紀不容破壞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一百零一章 進擊的高家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九章 擊殺耿仲明(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上伏擊(三)第七百六十二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甸| 新民市| 如皋市| 太仓市| 昆山市| 嘉鱼县| 织金县| 海兴县| 奇台县| 敖汉旗| 改则县| 大港区| 大同县| 江达县| 潼关县| 开平市| 焦作市| 乌苏市| 汶上县| 延寿县| 卢湾区| 临潭县| 通河县| 永昌县| 五大连池市| 宕昌县| 区。| 松溪县| 会理县| 保靖县| 恩平市| 黑龙江省| 平顺县| 曲周县| 宁乡县| 通城县| 白水县| 元谋县| 巴彦县| 榆中县|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