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

被派往各處搜查的士兵陸續撤回,彙集在一起,烏壓壓一大片開往溫府。

街道雖然寬闊,平整的青石路面,可是對於近兩萬大軍還是過於狹窄了些,關寧軍只能放慢前進的速度,一小隊一小隊地進入街道。

馬蹄敲擊石板的聲音像是被擂響的戰鼓,節奏雖然不算激烈,卻很有壓迫力。街邊偶爾有一扇門打開條縫,裡面的人看了一眼外面經過無窮無盡的騎兵,個個身上沾染血污,手握兵刃,殺氣騰騰,嚇得一哆嗦,忙不迭關上了門。現在這非常時期,誰還敢多管閒事,只求自家不倒黴就好。

溫府位於一條十字路口的交匯處,是這一帶最開闊的所在,大門面對的岔路口,一邊通向紫禁城,一邊通向正陽門。當初溫體仁挑選這裡建宅子,取的就是四通八達的好兆頭,卻沒想到有朝一日,會爲大軍雲集提供方便。

吳三桂親自策馬來到大門前,對門口保持戒備的瓊海軍士兵說:“你們應該知道我是誰吧?我是和平南侯攜手攻入京城的寧遠總兵吳三桂。聽探馬來報,闖逆餘孽在德勝門、朝陽門、阜成門相繼戰敗後,陸續逃到了西城躲藏,爲了斬草除根,給先皇報仇,本官誓要追殺這批餘孽到底。西城所有的宅邸都搜過了,只有這裡了。你們給我讓開,不要妨礙我!”他打算先禮後兵,以搜查潰兵的名義進入溫府,在對方下定決心是否動武之前擄走太子,能夠不大打出手是最好不過。

一個身高馬大的軍官走了出來,斜眼看著吳三桂,毫不退讓地回答:“這裡由咱們瓊海軍接管,並無闖逆餘孽,吳總兵請去下一家搜查。”

吳三桂笑了笑,問:“你是誰?”

軍官昂首挺胸,驕傲地回答:“瓊海第二軍三團一營營長,藍林!”

“呵呵,一個營長……沒記錯的話,相當於一個千總罷了。”吳三桂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手卻握緊了馬刀,“本官手下的千總十來個,從來沒人敢這麼跟我說話!”

這正是當年以屯丁身份入伍的藍林,曾經的問題青年,現在已經憑藉軍功做到了營長。他在沒加入瓊海軍之前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有了瓊海軍這個當世最大的靠山後,更加不怕事。聽了吳三桂威脅的話語,他輕蔑一笑,毫不客氣地說:“我吃瓊海軍的餉,當得是瓊海軍的兵,吳總兵再威風,也嚇不到我。”

吳三桂身後幾名部將聞言策馬上前幾步,“鏘”的一聲,將刀拔出一半,呵斥道:“敢對鎮臺無理,活得不耐煩了。若是不讓開,幾萬鐵騎衝上來,眨眼就能將你踏成肉泥!”

藍林瞪著這幾人:“老子打過流寇、殺過韃子,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將軍命令我們守住這裡,除了他的命令,老子誰也不聽。有本事放馬過來,從老子身上踩過去,老子眨一下眼,是你孫子!”

吳三桂見對方毫不退讓,心裡漸漸起了殺機,他低聲喝問:“當真不讓?瓊海軍和關寧軍精誠合作、共抗流寇,若要起了衝突,你可擔待不起。真要千軍萬馬把你踩成肉泥,也沒人給你做主!”

藍林拍拍胸脯:“儘管來,想要進這裡的門,除非踩著我屍體過去!”

“好,你想死,本官成全你!”吳三桂退後幾步,舉起馬刀,準備下令強衝。時間緊迫,必須趕在瓊海軍主力到達之前搶走太子,否則一切都成了空。一兩千鳥銃兵雖然不好對付,但是幾萬騎兵聚集全力雷霆一擊,他們也擋不住。

藍林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他抽出了自己的指揮刀,舉過頭頂,身後的士兵訓練有素地列成了橫隊,端起了步槍。

氣氛一下就緊張了起來,空氣中充滿了火藥味,戰鬥一觸即發。

щшш?Tтkan?¢o

這時,一個尖銳的聲音從門裡傳了出來。

“大家都是勤王剿寇的官兵,不要傷了和氣,這樣舞槍弄刀的算怎麼回事?趕緊把傢伙都收起來。”

方正化走了出來,笑瞇瞇地對吳三桂說:“吳總兵,咱家是司禮監秉筆方正化。現在兩軍入城,闖逆敗走,恢復京城秩序、朝廷重歸正溯指日可待,你和平南侯都是大明的功臣,何必爲了一點小事傷了和氣……”

吳三桂瞥了他一眼,似乎根本沒聽見這番話,舉刀下令:“弟兄們,裡面窩藏闖逆餘孽,只要衝進去揪出來,就是大功一件,聽我命令……”

方正化先是一愣,繼而氣得發抖。自從他坐到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位置上以後,不管是內宦還是外臣,個個見了他畢恭畢敬,從沒有這般無視過。

“且慢!”

又有人從門裡走了出來,卻是當朝首輔溫體仁。他走到對峙雙方的中間,朗聲說:“吳總兵,攻破京城、驅逐流寇已經是天大的功勞,只要新皇即位,你就是大明武官中數一數二的翹楚人物,封妻廕子也是板上釘釘的事,這麼做又是何苦?”

對方正化,吳三桂可以無視,秉筆太監看似位高權重,不過是皇帝家奴而已,扶持新皇登基後,把司禮監全部換個遍也是輕而易舉,可是首輔卻不能當做空氣。無論誰做皇帝,這些盤根錯節的文臣勢力都不是輕易能撼動的。

吳三桂舉刀的手慢慢放了下來,在馬上抱拳行禮:“原來是閣老。恕末將甲冑在身,不能全禮。”口裡說得恭敬,心裡卻在急速思考:首輔親自出面阻攔,是不顧一切衝進去,還是放棄?

正在局面僵持不下時,另一頭的街面上來了一頂轎子,周圍有幾十名士兵隨行保護。爲首的軍官見溫府門前密密麻麻圍滿了人,愣了一下,下意識地脫口而出:“大明坤興公主在此,不相干的人讓開,以免驚擾鑾駕。”

夏天南讓人先把公主送到溫府,自己則慢走一步,與正在城東搜捕潰兵的第二軍餘部和朝陽門的第三軍會合,他卻沒想到吳三桂會猜到太子所在,並孤注一擲,把所有兵力都聚集到了溫府,纔有了這一幕。

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七十七章 攻寨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帳前應對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六百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九十七章 承包責任制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砸搶燒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七百七十三章 韃子傷兵的煎熬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顏罹寶劍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五百三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月之期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到逃稅的商船第六百七十五章 鐵與血的較量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七百七十三章 韃子傷兵的煎熬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
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四十六章 鄭家的部署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言與請求第七十七章 攻寨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帳前應對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六百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暗中的集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十二章 比箭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四百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九十七章 承包責任制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七百二十章 林偉業的執念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六百三十二章 “剿倭”進行時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七十四章 12磅山地榴彈炮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砸搶燒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行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奉行所查稅第七百七十三章 韃子傷兵的煎熬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顏罹寶劍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九百三十四章 新戰術初露鋒芒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五百三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第九百六十章 方太監的見聞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三百一十六章 降兵告密第九百四十四章 以柔克剛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督的決心(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月之期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媺娖的危機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君王死社稷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九百一十七章 見闖王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到逃稅的商船第六百七十五章 鐵與血的較量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六百八十七章 歷史重演?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七百七十三章 韃子傷兵的煎熬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日喀则市| 平安县| 高密市| 余庆县| 红河县| 年辖:市辖区| 台安县| 宁河县| 南通市| 池州市| 繁昌县| 股票| 丽江市| 濮阳市| 庐江县| 安平县| 离岛区| 广丰县| 武威市| 连江县| 嘉义县| 新兴县| 磴口县| 蒙自县| 饶河县| 锦屏县| 塘沽区| 潮安县| 洪泽县| 邵阳市| 和政县| 克拉玛依市| 三台县| 东乌| 微山县| 洪江市| 科尔| 岳普湖县| 青龙| 兴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