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子的命運

方正化雖然是司禮監的新貴,權柄頗重,但並不是坤寧宮的內侍,按理來說不應該出現在坤寧宮,說出這樣的話。但是現在流寇大軍圍城,大明隨時有亡國的危險,些許規矩也就顧不上了。周皇后也不是迂腐之人,只要對太子有利,她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這個“南方忠義之士”的表述很是含糊,不過周皇后雖然長年在皇宮內院,卻頗爲聰慧,宮外的事也略有耳聞。聽到方正化的話之後,很快就想到了一個人。她又驚又喜地反問:“你說的可是平南侯?”大明在軍事上頭重腳輕,資源都向邊鎮傾斜,南方歷來積弱,但是夏天南的崛起,改變了北強南弱的格局。

方正化眉毛一挑,顯然沒料到周皇后一下子就猜中,眼神閃爍一番後,點點頭:“娘娘說的沒錯,正是平南侯……”

周皇后聞言激動起來。若是別人誇下這般海口,她絕不會相信,可是平南侯是什麼人物?這可是打得流寇和韃子都望風而逃的常勝將軍,而且在京城得罪了兵部尚書、觸怒了皇帝,卻仍然能夠全身而退的牛人。如果說在重重大軍的包圍中,連只鳥都飛不出去的情形下,還能虎口拔牙救出太子等人,這種奇蹟也就平南侯能做到,當世不做第二人想。

不過冷靜下來後,周皇后有些疑惑,爲什麼只提太子,卻不救皇上和宮中嬪妃,以及其餘諸王、公主?

“平南侯爲何只願救太子,卻不願救皇上、諸王和公主?”

方正化顯然對這個問題早有腹案,不慌不忙回答:“以娘娘對萬歲爺的瞭解,是否願意忍辱負重、化身爲粗鄙不堪的市井之徒,逃出京城,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

周皇后遲疑了一會,搖了搖頭:“皇上歷來驕傲的緊,讓皇上御駕親征,殺出一條血路逃出去,他可能會同意,可是打扮成粗鄙不名之徒,他恐怕不會同意……”

“這就是了……”方正化眼神閃爍,“娘娘,恕奴婢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闖逆大軍圍城,京城被攻破只是遲早的事,想要說服萬歲爺,並在千軍萬馬中救駕出城,大羅金仙也做不到,爲今之計,只有做出取捨了——比起萬歲爺,太子沒那麼扎眼,而且能夠保住大明皇室的血脈……”

周皇后臉色大變,站了起來,壓低聲音喝道:“你這殺才,莫非是要眼睜睜看著皇上陷於水火之中,單獨擄走太子,將來扶上皇位,想得個從龍之功?”

“娘娘息怒,奴婢也只是爲了大明江山社稷,並無私心……”方正化撲通一聲跪下,看上去滿臉委屈,可是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何況這也是平南侯的主意,奴婢只是個傳話的。”

周皇后腦子亂哄哄地,來回踱步。她也不傻,知道這個新晉的秉筆太監肯定和平南侯勾結起來了,打得就是瞞天過海、偷天換日的主意:趁著流寇的注意力都在皇帝身上,偷偷帶走太子,等皇帝龍馭上賓後,再立新皇,佔據了大義名分,打敗李自成後,平南侯就是手握擎天保駕不世之功的大功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是之後呢?郭子儀會不會變成曹操,太子會不會變成漢獻帝,誰也說不準。周皇后思來想去,發現居然沒有更好的選擇:哪怕有風險,總比皇帝和太子被流寇一鍋端要好,平南侯畢竟是大明重臣,吃相不會太難看,只要太子能登上皇位,大明國祚能夠延續,有幾個忠臣輔佐,未必不能中興。前朝也出過劉瑾、魏忠賢這樣的權監,一度權勢熏天,大明不照樣挺過來了嗎?

周皇后停下了腳步,下定了決心。只要能躲過流寇的滅國之災,什麼都可以忍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本宮明白了。太子的安危就交給你和平南侯,這件事,本宮也不會告知皇上……”

思緒慢慢被崇禎的聲音拉回現實,周皇后從回憶中清醒過來,只見崇禎命太監們分頭去叫太子和永王、定王速來,又對她說道:“事不宜遲。你是六宮之主,要爲妃嬪們做個榜樣,速回你的寢宮自縊吧!”

周皇后說道:“皇上,你不要催我,我決不會辱你朱家國體。讓我稍等片刻。公主們我不能見了,臨死要看一眼我的三個兒子!”

說完了這句話,她忍不住以袖掩面,抽泣起來。

坤寧宮的貼身宮女們聽到這話,覺得分外心酸,第一個不知誰哭出聲來,跟著就全哭起來,而且不約而同地環跪在皇后面前,嚎啕大哭。站在門外的幾十名宮女和太監都跟著嗚咽哭泣。

周皇后本來還只是抽泣,竭力忍耐著不肯大哭,爲的是不使皇上被哭得心亂,誤了他處置大事。聽到周圍一片哭聲,她再也忍耐不住,放聲痛哭。

崇禎也極悲痛,在一片哭聲中,望著皇后,無話可說,不禁嗚咽。他知道皇后不肯馬上去死,不是貪生怕死,而是想等待看三個兒子一眼。嗚咽一陣,他又一次用袍袖擦了眼淚,對皇后說道:“朕明白你的心思,等他們三個過來,你們見最後一面吧。”

說完,崇禎不忍心繼續呆在殿中看到周皇后的模樣,出了大殿,叫過一名宮女:“你啓奏懿安皇后,朕和皇后都要自盡,身殉社稷。如今亡國大禍臨頭,請她也懸樑自盡,莫壞了祖宗的體面!”

懿安皇后張嫣是明熹宗的原配,是崇禎的皇嫂。崇禎即位的事情,這位懿安皇后功不可沒,崇禎對她也甚爲尊敬。此刻催促她自盡,卻是一片好心,不願她被賊人玷污,壞了名聲。

這時,太子、永王和定王,都被召到了坤寧宮偏殿。周皇后一手拉著十五歲的太子,一手拉著十一歲的定王,不忍離開他們,哭得更痛。永王十三歲,生母田皇貴妃,於一年半以前病逝,周皇后是他的嫡母,待他“視如己出”。拉著三人哭了一番後,周皇后想起那個秘密,忍住悲痛,附到太子耳邊,悄悄說了一句話。

“吾兒,想要活命,記得出宮後跟著司禮監方公公走,其餘誰的話也不要聽。”

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六十七章 石碌之殤(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島津家屈服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溫府風雲(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盤推演第七百零二章 捐餉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七百九十二章 瓊海軍的戰術缺陷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四十七章 彈劾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瓊海軍的戰術缺陷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法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共進退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炮對準永定門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八百章 手雷第五百五十五章 鶴丸城的國崩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五百零四章 遠征倒計時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五百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撫司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二百六十四章 博輔保衛戰(三)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攻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
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六十七章 石碌之殤(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島津家屈服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溫府風雲(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臨高大市場第九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的野望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盤推演第七百零二章 捐餉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的敢動手?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五章 火槍與弓箭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三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七百九十二章 瓊海軍的戰術缺陷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九百一十二章 情報司的大手筆第七十八章 破寨第四百八十九章 行賄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五百七十九章 抵達山東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四十七章 彈劾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瓊海軍的戰術缺陷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面作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做法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六百六十章 闖王“神機妙算”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共進退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炮對準永定門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八百章 手雷第五百五十五章 鶴丸城的國崩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五百零四章 遠征倒計時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五百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鎮撫司第三百零八章 蘇粗腿當官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二百六十四章 博輔保衛戰(三)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艦命名(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二百八十一章 反攻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八百四十七章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順皇帝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大邑县| 突泉县| 宜黄县| 蕉岭县| 榆社县| 三亚市| 泽州县| 广丰县| 遵义市| 大宁县| 遵化市| 南康市| 遂溪县| 江口县| 姚安县| 武威市| 商洛市| 灵川县| 延安市| 财经| 抚远县| 乌兰浩特市| 宁明县| 雷州市| 铜鼓县| 博罗县| 固镇县| 五家渠市| 惠水县| 明溪县| 视频| 河南省| 北京市| 滨州市| 鸡泽县| 方城县| 潞城市| 盐源县| 民县| 云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