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

回到住的客棧,劉全正好在等著夏天南。老爺逛窯子的功夫,他把蘇州生絲行業的情況打聽了個大概。

“老爺,這兩日我跑了蘇州與生絲買賣有關的地方,大概瞭解了這邊的狀況,外來戶想插手生絲買賣,不是件容易的事。”

正如慕容龍城介紹的那樣,明代生絲產業最發達的地區在江浙一帶,尤其是蘇州、杭州最爲興旺。而生絲產業的主流模式是這樣的:蠶農養蠶、繅絲,然後賣給絲行,絲行再將生絲賣給布行做材料或者直接賣向海外市場。天南商行面對的問題是:這個產業鏈是封閉的,蠶農的蠶繭和生絲只能賣給絲行,其他人不能直接收購,只能通過絲行買入,除非能拿到“部帖”。

“部帖”是戶部直接發放,沒有背景和後臺的普通商人根本沒法拿到,某種程度上來說,“部帖”比“鹽引”的獲取難道更大,做生絲買賣也比做鹽商更難。

“這什麼絲行不就是個壟斷機構嗎?收購的價格和賣出的價格豈不是都由他們說了算?”夏天南一眼就看穿了絲行的本質。

劉全點點頭:“還真是這樣。據說百姓都說絲行是買死人、賣死人,無論買賣都要狠狠盤剝一筆。蠶農的生絲賣給絲行不過每百斤二十兩銀子,最好的湖絲也不過三十兩,絲行的賣價則達到了八十兩,湖絲則是一百兩。”

這就是壟斷帶來的暴利,什麼都不用做,一進一出就是三倍以上的純利潤。

“這銀子也太好賺了吧?”夏天南頗爲嫉妒,自己的棉布和燒酒生意利潤也沒有這麼高啊。

劉全點點頭:“當真是躺著數錢。可惜了這麼好賺的買賣,咱們插不進去。”

夏天南想了一會,對劉全說道:“不一定,猛龍也能過江,未必怕了這些地頭蛇。咱們先去拜訪蘇州知府,然後再去蘇州最大的絲行,咱們先去探探底。”

在司馬德和劉全的陪同下,憑藉慕天顏的“介紹信”,夏天南順利見到了蘇州知府陳鍾盛。

同是知府,陳鍾盛可比瓊州知府秦秉嚴強太多。江南富庶甲天下,蘇州又是江南的核心區域之一,又不像臨近的杭州府處於省城——明清時有句話,“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說得是前輩子作惡太多,知縣纔會與知府在一座城市做附郭縣令,知府纔會與布政使、巡撫在一座城市做附郭府尹,至於京城的附郭縣令和府尹,則是上輩子惡貫滿盈纔會有這麼悲慘的遭遇。因爲這些縣令、知府和上官同處一城,一舉一動都受牽制,而其送往迎來、招待過往長官的任務也較其他州縣爲重,所謂“趨蹌倥傯,供億紛紜,疲於奔命”,絲毫沒有地方父母官的威風。

在大明的地方官中,正四品的蘇州知府是所有同品級官員垂涎的肥差,或許只有從三品的都轉運鹽使司能與之相比。可是論及升遷的政治優勢,都轉運使又差了一籌。在這樣的地方爲官,就算給個偏遠地方的巡撫都不會換。

陳鍾盛是個富態的中年官員,他正仔細讀著慕天顏的信,夏天南和司馬德、劉全坐在下首等待。

夏天南沒有拆過信,並不知道慕天顏在信中肯請陳鍾盛將夏天南看做子侄,並且暗示了其有可能成爲自己的外甥女婿,而自己的大舅哥是即將上任山東巡按御史的謝三賓。

慕天顏這麼做並不是一時頭腦發熱,與夏天南聯手做掉廣東巡按御史高舜欽、吞併宏圖錢莊的愉快合作,讓他看到了夏天南的吸金能力和政治手段,加上其麾下兵強馬壯,將來前程不可限量,很有必要將關係更進一步。而向來心高氣傲的外甥女謝文君突然來爲夏天南求一封書信,身爲過來人的他又怎麼不懂謝文君的小心思?很顯然,聯姻是加強雙方關係最原始也最有效的辦法。當然,這個計劃要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因而兩個當事人都不知道。

所以陳鍾盛根據信得出了結論,眼前這個年青人不僅是名參將,也是個有魄力的商人——沒有幾個外地人敢來蘇州插手生絲這個行業——而且他未來的妻舅和岳父,一個是現任廣東巡撫,一個是清貴無比的科道言官,對於任何層級的官員都是不小的助力,只要幫了這個年青人,慕天顏和謝三賓都欠了自己的人情。陳鍾盛自然知道自己該如何做。

他合上信箋,心中對如何接洽夏天南已經有了計較,笑瞇瞇地問:“賢侄來蘇州要做生絲生意?慕大人是我同年,私交甚篤,他的子侄就是我的子侄,需要本官如何幫你儘管開口。”

江南首善之地的父母官這麼好說話,大大出乎夏天南的意料。他很有自知之明,以明朝文貴武賤的格局,對方這種態度絕不會是因爲自己三品參將的官職,而是因爲慕天顏的信。只可惜沒有事先拆過,不知道到底寫了些什麼。不過無論是什麼內容,反正是對自己有利的,這就夠了。

夏天南拱手行禮:“府尊願出手相助,最好不過。聽聞收購生絲必須要‘部帖’,我也不能壞了朝廷的規矩,讓府尊爲難,只求賜書信一封,讓我能夠與當地絲行坐下來細談。若能收到生絲,我不在乎多出些銀子。”

陳鍾盛滿意地撫須點頭,這個夏天南還是知道進退的,沒有給自己出難題。

蘇杭等地的生絲買賣是封閉式的壟斷行業,極爲賺錢,背後的各路神仙也都是大有來頭的人物,他貴爲蘇州父母官,也不敢輕易去碰各家絲行。如果夏天南開口就提出要藉助知府衙門的力量在蘇州直接收購生絲,那他就只能遺憾地端茶送客,再修書一封告知慕天顏看錯了人。而夏天南提出自己和絲行去談,並願意加價收購,不算壞了絲行的規矩,自己要做的也不過是引薦,舉手之勞而已。

他笑瞇瞇地答應下來:“好說,好說。”

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三百四十二章 醉宿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五百八十一章 帳前應對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獻風波(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火船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十一章 銷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艦下水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五章 奪田(六)第五百零六章 攻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八章 箭與刀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六百八十五章 武裝遊行與對峙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十一章 銷案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
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七百一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七百零六章 亂象初現第三百四十二章 醉宿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七百零四章 天怒人怨第五百八十一章 帳前應對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六百九十七章 陝、甘告急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一百一十一章 投獻風波(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火船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十一章 銷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三百六十三章 海上回馬槍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偉業的政治婚宴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四十三章 花園偶遇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艦下水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一)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龍城的願望第十五章 提南峒第八百零九章 借糧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五章 奪田(六)第五百零六章 攻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九百四十三章 臼炮的威力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九百一十五章 馬賊夜襲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兵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一百八十章 獻策(一)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八章 箭與刀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六百八十五章 武裝遊行與對峙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十一章 銷案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爭的紅利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偃师市| 重庆市| 东乡族自治县| 柘荣县| 卢氏县| 瑞金市| 二连浩特市| 凤庆县| 遂溪县| 嘉荫县| 海原县| 名山县| 怀安县| 许昌县| 治多县| 深州市| 英德市| 同心县| 五常市| 广东省| 南涧| 新田县| 玛曲县| 苗栗市| 开原市| 张家港市| 田东县| 新泰市| 清新县| 荣成市| 西安市| 高碑店市| 永安市| 上栗县| 上杭县| 德州市| 启东市| 拜泉县| 白朗县| 定边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