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

夏天南煞有介事地說:“攻下登州後,二位將軍接受招撫也好,自立爲王也罷,準許我們白蓮教在城內公開招納信徒,與貴部互爲犄角。”其實夏天南真實的意圖是接近和影響叛軍的首腦,所謂招納信徒、互爲犄角不過是個幌子。

聽了夏天南的“請求”,李九成冷哼一聲:“攻下登州城後,加上城內遼東舊人,我大軍足有數萬人,山東境內哪裡都去得,你一個小小的白蓮教,有什麼資格與我們互爲犄角?”

“李將軍此言差矣。攻下登州城後貴部固然實力大增,山東境內確實沒有可以與你一較長短的官軍了。不過山東有運河,是南方糧賦運入京城的必經之道,登州離京城又太近,朝廷不會坐視山東亂下去,定會召集大軍圍剿,你有把握抵擋九邊重兵嗎?”夏天南不慌不忙說道。

李九成雖然狂妄,但也知道邊軍不是山東本地兵馬可以比擬的,而且只要不接受招撫,朝廷定會源源不斷調集大軍,直到打勝爲止。

孔有德點點頭,說道:“夏兄弟說的沒錯,朝廷不會在北直隸腹心之地放任我們不管,肯定會調集大軍前來?!?

夏天南繼續忽悠:“到時候接受招撫也好,繼續打下去也罷,我白蓮教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別的不說,打探消息總比你們的大頭兵利索些。再說了,既然我們能夠站在這裡,也就有辦法進入官軍的大營,知己知彼,方能戰而勝之?!?

不僅孔有德,連李九成也不由得點點頭。白蓮教的信徒什麼行當的都有,自然能夠打探不少自己打探不到的消息,探明官府的立場和底線,到時候是不是接受招撫,什麼時候接受招撫,就能佔據主動,而且他們能夠進入叛軍,自然也有辦法混入官軍,就能得知官軍的動向。

其實能不能混入官軍內部,夏天南完全沒把握,也壓根沒想過,只不過利用混進叛軍的即成事實忽悠這些叛軍首腦罷了。

孔有德看看李九成,見他沒有出言反對,就答應下來:“便按夏兄弟說的辦。只要你能幫我們打開登州城門,你的要求我們全部答應?!?

“就跟耿仲明說,大家都是皮島出來的兄弟,拿下登州城,有好處大家一起平分。”李九成補了一句。

“二位將軍英明,我們兩邊合作,就能揚長避短、各取所需?!?

夏天南心中暗喜,對方被引入了自己預想的軌道。一番虛虛實實,叛軍首腦人物都被自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伎倆騙過去了,都以爲自己這麼做是爲了白蓮教招納信徒,卻根本沒有懷疑自己的真實目的是爲了埋葬叛軍的未來。

議定這件事之後,孔有德等人把耿仲明等人的詳細情況告知了夏天南,並派出了兩百親兵,師徒三人便混在這兩幾百叛軍中,與張燾倒戈的潰兵會合,下了密神山,直奔登州城門而去。

張燾的潰兵被許了好處,加上與叛軍同根同源,也很配合,來到城門外,大聲向牆頭喊話,讓守軍打開城門放自己進去。

城牆上,總兵張可大看到這些連累他吃敗仗的潰兵異常惱怒,對守門的將領道:“不許他們入城,這些人陣前一觸即潰,又突然來投,居心難測?!?

守城將領也是張可大的下屬,不是東江兵的舊入,對這些遼兵沒有絲毫憐憫,聽了點頭答應,對城下大喊道:“都給老子滾開,再靠近城門一律射死?!?

城下一名把總模樣的回罵道:“滾你媽的南兵,老子九死一生逃出來,還受你個殺才的氣,你是要逼咱們投叛軍咋的?”

張可大對左右吩咐道:“射死幾個再說?!?

幾名守軍聞言立馬舉起弓來,瞄準了城下的潰兵。這時後面一聲怒喝傳來:“全部給本官放下。”

張可大一聽是孫元化的聲音,便讓兵士暫緩放箭,轉頭時見到孫元化大步上城來,後面還跟著張燾和王徵等入,他連忙行禮道:“孫軍門,城外都是些潰兵,被抓數日才聲稱逃脫來歸,恐怕有詐,下官正要將其驅逐……”

孫元化走到城碟邊,看看城下衣衫破爛的一羣潰兵,對身後的張燾道:“你來認一認,看看是不是你本部人馬。”

張燾來到牆邊往下細細查看一番後回道:“那把總確實下官的屬下,其餘人認不全,放進城門慢慢辨認便是。”

“張參將怎能如此!”張可大對張燾怒道,“你可是忘了遼陽舊事,若非放入蒙古人,豈會一朝敗落,以致遼事不可收拾。如今李九成、孔有德屯兵城外,並無援軍可期,我等雖三面被圍,但有水城爲後路,開春後糧草援軍皆可補充,只需堅守城池,待叛軍糧儘自敗便可,絕不可放任何可疑之人入城?!?

城外的士兵都是張燾所部,他當日領兵與李九成對戰,手下遼兵一觸即潰,很多入主動跑去了叛軍那邊,連累張可大的正兵營也被擊潰,讓他在孫元化面前擡不起頭來,現在看到有兵來歸,而且有數百人之多,他認爲可以挽回一些顏面,而且能夠恢復部分實力,便一心希望放這些人入城,當下說道:“張總兵如何知這些士兵不是誠心來投,正如你所說,叛軍孤軍一支,前景可憂,這些士兵自然不願爲其效力?!?

“那張參將又怎知其中沒有李九成所派細作?”

“下官方纔說過,在城門一一辨認清楚才放入,他們皆是下官自皮島帶來的屬下,與李九成等人久未共事,跟著李九成反叛有何好處,我等有朝廷大義在,張總兵還是勿要草木皆兵?!?

張可大知道張燾是孫元化心腹,當下直接對孫元化道:“孫軍門明鑑,東江兵三次亂於皮島,一亂于山東,末將不說他們人人想作亂,但其中泥沙俱下,難以辨別,爲今之計只需固守待援,叛軍無援無糧,到時自敗,此時放他們入城,增不可測之變數,還請大人三思。”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月之期第七百三十六章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十九章 談判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宮算賬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跳幫肉搏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應(三)第五十七章 鄉勇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月之期第七百三十六章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第三百四十五章 謀劃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六百八十章 正規軍與炮灰部隊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叛軍大營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隊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六百一十七章 未來的騎兵千總第四十章 船廠(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十九章 談判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七百八十一章 撤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海上霸主誕生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廣州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八百九十四章 是時候開發臺灣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雲(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七百五十三章 入宮算賬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七百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一百二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跳幫肉搏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七百四十六章 邊關告急?第一百九十章 再會孫元化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八百一十八章 讒言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一百八十五章 內應(三)第五十七章 鄉勇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八百八十四章 承天門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六百四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九百五十三章 臨幸第五百零八章 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油尖旺区| 社会| 时尚| 南澳县| 长兴县| 东宁县| 思南县| 三河市| 麻城市| 乃东县| 图木舒克市| 高雄县| 定安县| 东阳市| 兴化市| 武城县| 内乡县| 涪陵区| 平远县| 麟游县| 红桥区| 平阳县| 海安县| 海林市| 双鸭山市| 屏东县| 张家口市| 高雄县| 湖北省| 云梦县| 万安县| 三门县| 营口市| 宁夏| 沽源县| 扎兰屯市| 冀州市| 德庆县| 温州市|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