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

某日清晨,王啓年被樑棟從昏睡中搖醒:“王先生,我們到了。”

王啓年睜開眼睛,努力擺脫連日暈船造成的反應遲鈍,觀察周圍的環境。

冬日的夕陽下,眼前盡是連綿不絕的船隻,桅桿如林,帆蓬成雲。無數大大小小的船隻從岸邊一直排列到海灣的盡頭。王啓年幾乎看傻了眼,雖然是廣州土生土長的人,但珠江又如何與遼闊的大海相提並論,他從沒有哪一次一下子能看到這麼多的船隻,現在眼前這副景象怎能不讓他感到吃驚。

船隻多數是四五十多噸的小型沿海用的漁船或者貨船,結構簡陋,看上去和珠江裡普通漁民的船隻沒什麼兩樣。間或纔有些上百噸的大船夾雜其中,甚至還有西方式的帆船。王啓年注意到幾乎每艘船上有大小款式各不相同的火炮,用各種方式架設、捆綁在甲板上,海盜們很是隨意的坐在火炮邊吃飯、喝酒,船上甚至還有女人和小孩子。這種大部落式的海盜羣體看上去還真是稀罕。

忽然有艘船上傳來女人的尖叫聲,循聲望去,不由吃了一驚:只見一個女子被赤條條的捆在船幫上,一個精瘦的海盜正用泡了海水的鞭子狠抽她的赤裸的背脊、屁股和大腿。每抽一下,女人就發出足以撕破耳膜的尖叫聲,在木頭上拼命的扭動著身子。

船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熟視無睹的自顧自的幹活抽菸的。

因爲距離遠,王啓年只隱隱約約的聽到男人的呵斥:“……你以爲自己是什麼?裝正經也不看看地方!看我不打爛你個臭逼,還給爺拿喬……”

這極富情趣的場面卻讓王啓年打了個寒顫,他提醒自己,自己要面對的就是這樣一羣人,他們完全不受大明律和倫理道德的約束,心裡也沒有一絲一毫的憐憫。

樑棟正在與外圍的海盜接頭,與王啓年不同,他絲毫沒有擔心。海盜集團出海做買賣都是拿命在拼,除了實力,還要靠運氣,被擊潰打散再想法子逃回來是家常便飯,有些甚至直接投奔其他團伙了。

⊕тtκan⊕¢ ○

有名海盜笑著問道:“樑棟,你小子怎麼逃回來還帶回這麼個老傢伙?”

王啓年聽得背脊一涼,樑棟卻若無其事地回答:“這是我遠房親戚,能打個算盤,在老家混不下去了,我琢磨著或許能派上用場,就帶回來了。”

三言兩語就打發過去,也沒有人繼續追問。王啓年低著頭,跟著樑棟上了岸。

和他想象的不一樣,海盜們根本沒有搭建任何寨子、堡壘的之類的設施,岸上有些拖上沙灘正在修補的船隻,海盜們搭建了些草棚就算是臨時的住所了。顯然,海盜們並不認爲有人能夠衝上岸來直接威脅到他們——船隊就是他們的堡壘。更何況,他們身後就是荷蘭人的城堡,以兩家目前的關係,也沒有人敢太歲頭上動土。

穿過密密麻麻的草棚,樑棟指著遠處:“那就是紅毛人的城堡了,紅毛人自己管它叫什麼熱蘭遮城,拗口的很。”

王啓年點點頭,他沒有急於打聽荷蘭人的兵力和劉香的人船數量,這些東西都太敏感,哪怕是有樑棟遮掩,也要提防隔牆有耳。他只要潛伏下來,掌握了劉香大規模行動的動向,就算成功了一大半,這些細節大可以慢慢打探。

樑棟帶著王啓年找到了一個草棚住了進去,出於安全考慮,選的是一個偏僻的角落,周圍住的海盜也非常稀疏。本來死裡逃生,按海盜的慣例是要找個女人睡幾宿沖喜的,但樑棟難得剋制了自己的慾望,沒有去找女人,雖然以他的資歷做這種事情並不難。

“我睡覺有時愛說夢話,萬一說漏嘴就是掉腦袋的事情。”樑棟有點尷尬地對王啓年說,“本想給王先生找個女人解解乏的,不過眼下是不敢的,先生且忍耐一段日子。”

“無妨,正事要緊。”王啓年光棍當了幾十年了,也不在乎這幾天。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新任駐大員行政長官漢斯·普特曼斯眺望著商館的窗戶外停泊在港灣內的船隻。除了劉香的船隊,幾艘戎克船剛剛從漳州灣回來,除了運來了各種貿易貨物,還運來了幾萬塊紅磚,許多石頭和木材。

運來如此之多的建築材料是爲了擴建熱蘭遮城堡和大員周邊的一系列防禦工事的。儘管普特曼斯上任的時候,大員的貿易處於嚴重的虧損之中,但是他還是著手花錢修築防禦工事,而這不是毫無原因的。

漢斯·普特曼斯在1629年上任的時候,整個大員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中:一方面大員的貿易談不上贏利,與日本的貿易因爲他的前任納茨處理失當而爆發的濱田彌兵衛事件(注1)而中斷,與中國的貿易也沒有很好的開展,荷蘭人既不能打開和中國直接貿易的大門,又受困於沿海的各路海主的爭鬥,幾乎陷入停頓狀態。

另一方面,西班牙人蠢蠢欲動,西班牙人不但在雞籠和淡水修築了城堡,還一度從菲律賓派遣了船隊企圖一鼓作氣的驅逐荷蘭人,如果不是一場暴風驅散了船隊,毫無防禦能力的大員的淪陷是必然的。

最後,還有當地土人的襲擾。大員周圍的幾個原住民社與荷蘭人的關係緊張。荷蘭人和爲他們服務的中國人不斷的遭到了麻豆社、目加溜社的襲擊,其中即有毫無意義的獵頭殺,也有出於利益衝突。他的前任納茨在激化和當地土人的關係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荷蘭人的安全地帶只侷限於大員周邊不到幾英里的地方。就在普特曼斯在上任前八天,五十多名荷蘭士兵在被派遣出去討伐中國海盜的途中遭到當地麻豆社的突襲,全軍覆沒。

類似的事情在本地層出不窮。特別是土著對荷蘭人和中國移民同樣仇視,中國人在當地狩獵、開墾常常遭到當地土人的襲擊。

打擊海盜、鎮壓土人、設法拓展貿易,這就是擺在這位第五任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駐大員行政長官面前的三大難題。

——————————————————————————————

注1:1628年(日本寬永五年)發生於荷蘭荷屬東印度公司統治下的臺灣與日本之間的貿易衝突事件。

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七百六十七章 城牆下的屠殺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第一仗第七章 賣鹽第八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四百四十四章 剿賊方略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七百三十三章 平南伯救我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七章 賣鹽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七百四十七章 彈劾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六百三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十九章 談判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之前(二)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五百零四章 遠征倒計時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東君的求救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忠奸只在一念之間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
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七百六十七章 城牆下的屠殺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第一仗第七章 賣鹽第八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四百四十四章 剿賊方略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七百三十三章 平南伯救我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波(三)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九十九章 僭侈逾制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九百二十一章 三方博弈(上)第七章 賣鹽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八百七十五章 救星第七百四十七章 彈劾第一百三十三章 招攬(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四十五章 戰後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九百二十七章 北上之前的籌備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六百三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十九章 談判第二百三十章 二鍋頭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應(二)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之前(二)第四十二章 對攻第五百零四章 遠征倒計時第四百三十六章 偷襲中左所(三)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二章 胡老爺必須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八百五十六章 盟友相見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四百零七章 縣衙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東君的求救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忠奸只在一念之間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伏擊(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會李九成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汾县| 巴楚县| 荃湾区| 科技| 右玉县| 司法| 天等县| 雷山县| 囊谦县| 高台县| 安吉县| 茌平县| 繁峙县| 任丘市| 赣州市| 姚安县| 观塘区| 文水县| 木兰县| 句容市| 防城港市| 宜宾市| 广南县| 河曲县| 锦屏县| 观塘区| 扶绥县| 塔河县| 遂昌县| 吕梁市| 防城港市| 油尖旺区| 博客| 衡南县| 潞城市| 黑山县| 荆州市| 开原市| 云梦县| 九台市|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