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

幾天後,林偉業帶著一套紅色軍服送給夏天南過目。

夏天南拿起衣服前後左右仔細觀看,讚道:“設計得好,手藝也好。這就是我想要的軍裝——簡潔、實用。而且遠遠看去,與明軍的鴛鴦戰襖也像。”

他翻看著武裝帶:“這個我倒沒想到,老林考慮很周到嘛。”這根堪稱原始的皮帶自然不如後世的精緻,簡單鞣製後以鐵釦固定,非常簡陋,不過往腰間一系,確實能提升形象。

林偉業說:“士兵就不用了,軍官專用,將來可以掛指揮刀,等咱們弄出短銃——也就是手槍了,也可以掛手槍。不過你總想著與明軍的鴛鴦戰襖一樣,是不是等待著被招安的那一天啊?”

“準備充分點總沒錯嘛。”夏天南笑道,“這次不跟瓊州知府玩,不代表以後不跟官府玩啊。以後有了機會,來個說話管用的大佬,我還是願意潛入官兵的體制內混一混的,有了這層身份,以後發展起來總要順暢些,廣積糧、緩稱王嘛。”

林偉業嘗試著問:“反正都是紅色了,要不,乾脆弄成18世紀英軍陸軍的軍服?”

英國作爲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其影響力在全球都很廣泛:派克大衣就是英國漁夫的傳統服裝,燕尾服則是英國騎兵把大衣前襟剪掉形成的。而近代英軍的軍服,是統一的帶黑翻領紅色軍大衣、白色半長褲和長筒襪,頭戴鑲邊三角帽,腳穿黑色皮鞋和長鞋套,紳士派頭十足,因爲穿著鮮豔紅色軍服的英軍遠遠看去很像煮熟的龍蝦,所以人稱“龍蝦兵”,這種服裝一直穿了兩個世紀沒有大的改變。

夏天南一聽鮮豔的紅色軍服,腦海中立刻浮現出歐美電影中17、18世紀英法等國士兵看起來很浮誇的服裝,顏色鮮豔、裝飾繁瑣、腦袋上還插根羽毛之類。

“No!我纔不要那種華而不實的服裝。再說了,這種服裝隱蔽性太差,在戰場上不是活靶子嗎?”

林偉業試圖說明燧發槍時代和線膛槍時代的區別:“在燧發槍時代,射程和精度都是很大的問題,軍服沒有隱蔽性的需求,反正大家都是玩排隊槍斃,面對面開槍。再說,我們的對手連燧發槍都沒有,玩排隊槍斃都沒有對手。”

夏天南還是搖頭:“火繩槍的射程不比燧發槍短,明軍鳥銃就沒有威脅嗎?後金的軍隊將來也有大炮,人家也能遠程攻擊。反正弄得像只火雞一樣就是不行。若說軍艦大炮明朝開始落後西方了,咱們知恥而後勇,向西方學習還說得過去,其他的東西我覺得咱們老祖宗的不錯,幹嘛非得學外國的。”

林偉業抓了抓腦袋,儘管他認爲夏天南是杞人憂天,明軍殺傷力可疑的鳥銃和後金較爲原始的大炮顯然不會對護衛隊造成太大的威脅,但是他不能說夏天南的思路是錯的,畢竟軍裝演變的趨勢是向實用靠攏,迷彩服的出現就是出於對於隱蔽性能的追求。

“要不學德軍的?二戰時德軍的軍服那叫一個帥啊!”

在很多軍迷心中,二戰時期德軍的軍裝非常帥氣,剪裁立體、收腰合理、勳章配飾比例協調,這個無關政治立場,純粹是從審美的角度出發。

“納粹?”夏天南一聽連連搖頭,雖然這個時空沒人知道小鬍子希特勒,不會觸碰世人心中的紅線,但是自己心中這道坎過不去。

“不是黨衛軍,不是蓋世太保,是德國國防軍……”林偉業小聲堅持了一下,不過很顯然向一個半軍盲解釋國防軍和黨衛軍的區別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很快他就放棄了。

真是可惜了,二戰德軍軍服和近代英軍軍服他都非常喜歡,德軍軍服除了納粹的因素之外帥到沒朋友,而英軍軍服處處都透露出一種紳士範,眼前這位“大當家”真是不識貨。

看著他抓頭撓耳的樣子,夏天南呵呵笑道:“不管是德軍還是英軍軍服,你就打消這個念頭吧。我也看過好萊塢大片,德軍的服裝確實好看,不過你認爲17世紀營養不良的中國農民能夠撐得起那樣的軍裝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適合咱們國情的纔是最好的。”

林偉業無言以對。他見過網上宅男軍迷購買過仿製的二戰德軍軍服,因爲沒有日耳曼人的身材,穿上後看起來很猥瑣,活脫脫淘寶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對比。這個時空的土著普遍瘦弱矮小,自然也撐不起挺拔修身的德軍軍服。

“好吧,我無法反駁你,你的想法是最適合眼下的環境的。”林偉業最終放棄了。護衛隊最初版本的軍服就定爲改良版本的明軍鴛鴦戰襖。

學校和軍服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林偉業的重心暫時轉到了艦炮上。

第一艘戰艦的下水,讓博輔造船廠積累了新型蓋倫船的經驗,此後建造同噸位同類型的戰艦,就可以大大縮短建造時間,查爾斯樂觀的估計,時間可以從大半年壓縮到四個月左右。第二艘、第三艘戰艦已經同步建造,船塢足夠同時開工建造更多船隻,只可惜沒有這麼多船匠。

艦炮的鑄造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艦炮不同於陸地野戰炮,現有的12磅山地榴彈炮如果放在戰艦上,碰上了大型的船隻就只夠撓癢癢的,最多打一打小漁船。

按照林偉業的設想,500噸級的戰艦,乃至更大噸位的戰艦,都可以用卡隆炮作爲主力炮種。卡隆炮的優勢在於與相同重量的加農炮相比炮身短,口徑大,能發射更大更重的炮彈,而且短炮身使得裝填更快,可以大幅提高射速;缺點在於射程近,需要靠近射擊。

不過在林偉業看來,在中國海面,卡隆炮的缺點可以忽略不計,這個時間段整個中國海域只有荷蘭人有像樣的戰艦,不過數量也不多,其餘的海上勢力都以接舷跳幫作戰爲主,最多加個火船戰術,就算在100米內射擊,都不用擔心被重火力反擊。

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五百五十六章 炮轟鶴丸城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五百六十二章 繁華的博輔港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站隊(一)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七百九十章 楯車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騎兵的排隊槍斃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書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明朝版的上訪戶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三十五章 黑火藥的材料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
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局的作用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五百五十六章 炮轟鶴丸城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五百六十二章 繁華的博輔港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五章 出發,尋找鐵礦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站隊(一)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六百一十六章 邊軍馬威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定國的反攻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七百二十張 正陽門下(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捨我其誰第四百五十一章 料羅灣海戰(五)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七百九十章 楯車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襲(一)第一百七十章 尋找叛軍(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騎兵的排隊槍斃第八百五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勝利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上遭遇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書第三百九十二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得不低頭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波衝鋒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離登州(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佳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擴張遇到瓶頸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明朝版的上訪戶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子朱慈烺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四百五十五章 荷蘭人的潰敗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三十五章 黑火藥的材料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四百三十九章 荷蘭人的宣戰書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四百七十四章 酒後第八百五十二章 韃子的潰退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六百八十四章 宋獻策與檄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宁化县| 札达县| 牙克石市| 南昌市| 卓资县| 策勒县| 剑阁县| 滕州市| 黄平县| 遂川县| 韩城市| 焦作市| 涿鹿县| 绥阳县| 肇东市| 长顺县| 商都县| 梁山县| 临泽县| 乐东| 和顺县| 潢川县| 重庆市| 铜川市| 额济纳旗| 宁海县| 绥滨县| 灌南县| 密山市| 海城市| 桂东县| 福贡县| 临桂县| 上林县| 仙居县| 福海县| 鄂温| 墨玉县| 安新县| 高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