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

兩百步的距離,對於蒙古騎兵的速度而言,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很快,他們就進入了短銃的射擊範圍。

騎兵營的士兵停在原地,以側面迎敵,端起短銃瞄準前方,手搭在扳機上,隨時準備開火。很多人看見蒙古人氣勢洶洶的模樣和衝鋒的勢頭,心裡有些發毛,要不是平日的訓練足夠嚴格,早就有人提前開槍了。

馬威抑制住心裡的緊張,估算著雙方的距離。他知道蒙古人以輕騎爲主,一般不會與對手近戰糾纏,多半是一觸即走,所以他想把蒙古人放近了打,在最佳射程內的殺傷力也更大,而且在現在的衝鋒模式下,蒙古人無法在有馬頭阻礙的情況下向正前方射箭,正是他的機會。

殊不知,在蒙古騎兵眼中,這支突然冒出來的對手放棄騎兵的機動性,站在原地如同步兵一樣迎敵,也正中他們下懷。雙方都認爲自己佔了便宜,就看鹿死誰手了。

相距一百步的距離時,馬威高喊:“開火!”率先扣動了手中短銃的扳機。

本來一百步的距離,就算是步兵的長銃也不是最佳射程,何況是短銃,不過高速衝鋒的戰馬會讓這個距離瞬間縮短,如果等到五十步纔開槍,馬刀都已經砍到頭上了。馬威經驗豐富,留了一個提前量。

“呯呯呯”,在騎兵營紛紛開槍的同時,對面的蒙古人隊伍忽然在高速奔跑中轉向,與騎兵營平行,紛紛射出了手中的箭。箭矢藉助巨大的慣性,帶著“嗚嗚”的破空聲飛向對面。

馬威心裡一沉,忘記了蒙古人這一招了。疾馳中近乎九十度的轉向,這種變態的騎術也只有蒙古人才做得到,瞬間就從正面衝鋒變成了側面攻擊,而且能夠將弓箭的密度和速度發揮到最大。

鉛彈和箭矢在半空中交錯而過,各自飛向自己的目標。騎兵營的士兵紛紛中箭,慘叫聲此起彼伏,不少人跌落下馬;對面的蒙古騎兵也好不到哪去,鉛彈的威力遠超弓箭,中彈的騎士被強大的動能衝擊,帶著一蓬血花騰空而起,掉落在地,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往前翻滾,然後被無數馬蹄踩成肉泥。

兩支騎兵以熱兵器和冷兵器進行較量,乍看上去旗鼓相當,各有損傷,可是實際上蒙古人吃虧得多。他們是高速跑動中發起攻擊,對方是靜止狀態的防守,耗費的體力和馬力不可同日而語,而且火槍的威力比騎弓大得多,就算中彈的蒙古人不當場斃命,掉下馬也會被奔跑中的戰馬踩死,幾乎沒有生還的機會。騎兵營士兵雖然中箭,只要不命中面門和心臟位置,還有活下來的機會,掉落地面也不用擔心馬蹄踐踏。

這種戰損比的差距在第二輪對陣中逐漸體現出來了。當蒙古騎兵兜了個圈子再度返回,以同樣的方式再度發起攻擊時,早就穩定住陣腳的騎兵營舉起第二枝短銃進行反擊。與第一輪不同,蒙古人知道對方有能在馬背上射擊的短銃,不是無還手之力的步兵,心中有了忌憚,距離稍微遠了一些,而且射出的箭不如剛纔果斷而堅決。

第二輪交鋒,蒙古人留下了一百多具屍體,而騎兵營中箭者不過二三十來人。

或許是覺得這樣的交換比不劃算,蒙古人在結束了第二輪攻擊後在遠處停了下來,似乎在思索如何對付這支怪異的騎兵。

馬威心裡長出了一口氣,幸好有這樣犀利的短銃,才能讓這支訓練不過一年左右的騎兵揚長避短,和騎射名聞天下的蒙古人正面硬槓不落下風,甚至略有優勢。

很快,蒙古人結束了思考,再度發起了衝鋒。他們攻擊的模式還是和剛纔一樣,不過距離遠了不少,從七八十步變成了一百步左右,而且不再是平射,換成了向天空的拋射。

“呯呯呯”,騎兵營打響了手中第三把短銃。鉛彈呼嘯著飛向蒙古人;半空中的箭矢到達最高點後,急速下墜,飛向了騎兵營。

即使改變了戰術,優勢還在騎兵營這邊。薄薄的騎兵橫隊並不是密集的步兵方陣,拋射的準頭又差,中箭者寥寥。而火銃是平射,橫向跑動的騎兵怎麼樣都躲不開,第一個跑過去了,自然有第二個或者第三個迎上來,騎兵營彷彿是對著一條連綿不斷的人牆開槍,比起站立不動的陣型而言,這樣的命中率更高。

第三輪交鋒,交換比更懸殊。雖然射程拉遠了,倒在鉛彈下的只有七十來人,但是騎兵營中箭者不到十人。

蒙古人停在遠處,再也不敢衝鋒了,他們跟著後金大軍入關是來搶劫的,不是來送命的,在這裡莫名其妙丟掉性命,顯然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騎兵營擊退了剛纔還不可一世的蒙古人,信心大增,一邊給短銃裝填彈藥,一邊小聲議論著,一臉興奮。遠處的馬賊則心情複雜,把他們追的欲仙欲死的對手居然能和蒙古騎兵一較高下,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救了他們的命,不知道該慶幸還是該鬱悶。

就在雙方對峙僵持之際,遠處塵土漫天,悶雷般的蹄聲傳了過來,幾面旗幟出現在地平線。馬威心道不妙,舉起單筒望遠鏡眺望,視野中出現了一面藍底金龍的四方形大旗,龍首向右,有四朵祥雲。

“這是韃子正藍旗的精兵!”馬威吃了一驚,從揚起的塵土來看,對方的兵力至少上萬,韃子的主力怎麼會出現在山東?之前從沒有聽到過風聲。

不過眼下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撥轉馬頭,下令道:“敵軍勢大,不可硬拼,咱們撤。”

不用他說,騎兵營也看到了地平線上冒出來烏雲一般的大軍,心裡惴惴不安,聽到命令後,趕緊依序撤退。

經過呆立原地的馬賊時,馬威猶豫了一下,對爲首的孔連順說:“我們的帳以後再算,現在韃子的正藍旗來了,三十六計走爲上計,你也趕緊走吧。”

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六十章 再戰斬腳峒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九百一十八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四百三十二章 孱弱的守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章 箭與刀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四百四十四章 剿賊方略第七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五百五十五章 鶴丸城的國崩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一百三十九章 壁咚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七百五十章 螳臂欲當車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十一章 銷案第六百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五百八十一章 帳前應對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八百一十二章 入城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第九百三十五章 挨個點名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逃離登州(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師徒雙姝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七百一十六章 共處一室
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四百一十章 賦稅的潛規則第九十六章 定租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三百九十章 博學的神父第三百三十六章 入夥第六百四十二章 制衡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澳副總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自成分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六百零五章 海軍的應對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獻策(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出沒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七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五十四章 流寇圍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招攬孫元化(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當家大婚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第八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六十章 再戰斬腳峒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之前(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九百一十八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二百七十五章 俘虜火器營第四百三十二章 孱弱的守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五百三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章 箭與刀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紅與月俸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禎的退讓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二百二十三章 招攬孫元化(一)第三百零五章 軍官培訓班(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料羅灣海戰(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與關寧軍的交易第四百四十四章 剿賊方略第七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五百五十五章 鶴丸城的國崩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四百七十二章 老爺,母女都收了吧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六百八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平西伯第一百三十九章 壁咚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七百五十章 螳臂欲當車第九百六十三章 喜當爹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十一章 銷案第六百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五百八十一章 帳前應對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八百一十二章 入城第七百零四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波(二)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四百零四章 再入澄邁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七百四十章 徵虜大將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第九百三十五章 挨個點名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四百五十章 料羅灣海戰(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逃離登州(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師徒雙姝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七百一十六章 共處一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峨眉山市| 甘德县| 澎湖县| 榆林市| 镇雄县| 东乡县| 偏关县| 鸡东县| 竹北市| 怀集县| 彝良县| 汝城县| 平顶山市| 东明县| 张家港市| 云龙县| 池州市| 峨眉山市| 法库县| 南郑县| 抚顺市| 嫩江县| 彭山县| 松溪县| 哈巴河县| 咸宁市| 徐闻县| 高雄县| 临泽县| 青海省| 天水市| 同心县| 工布江达县| 中阳县| 兴隆县| 绥中县| 河北省| 察隅县| 南宫市|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