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三十一章 歷史使命

夏天南看了看門口,召見的幾人還沒過來,便對林偉業說:“其實我能猜到,同時也能理解你有這樣的疑問。既然他們還沒來,我就和你聊幾句,交換一下看法。”

林偉業擺擺手:“洗耳恭聽。”

“新的社會制度代替舊的社會制度是不可抗拒的趨勢,這一點你說的沒錯。但是中學政治就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生產力水平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先進的政治體制與社會制度未必就適用。王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的那些改革制度,不管是幣制改革、廢除奴隸制、推行遊標卡尺,還是土地國有、鹽鐵專賣,都是非常好的措施,可是過於超前,違背了經濟規律,很短的時間就失敗了……”

林偉業笑了:“我雖然是理工科的,但還沒有無知到這種地步,太過超前的制度確實不行。不過我也沒讓你學王莽啊,誰讓你在17世紀實現共產主義了?都說明末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後來被滿清扼殺了,從封建社會直接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總不算跳級吧?”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後世對於這種萌芽論有不同的看法,不過我個人贊同一種說法: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不過是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方式罷了。這是一種經濟現象,把這種現象從歷史背景中剝離出來,加以強化,彷彿資本主義社會就近在眼前。但是從萌芽到社會,需要經過怎樣的途徑呢?參照西方的經驗,會有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啓蒙運動、世界市場等等一系列文化、社會領域的變化,才能形成資產階級,通過參與政治而逐漸構建成資本主義社會。但是這一過程,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是不可能完成的。扼殺萌芽的,不是具體哪一個朝代,而是傳統社會這種範式本身……”

林偉業有些吃驚:“我本以爲你就是個滿身銅臭的商人,但是你顯然沒有我想象的那麼膚淺、功利,思想還挺有深度的嘛……不過,如果你認爲滿清代替明朝並不是打斷了資本主義的進程,爲什麼還要費勁心思阻止滿清入關呢?”

“很簡單,明朝雖然擺脫不了封建皇權社會的種種弊病,但是滿清是一個更加黑暗的朝代。爲了維護一個少數民族對漢人佔絕對數量優勢的龐大帝國的統治,滿清把封建集權制度發展到了頂峰,對文明和科技的壓制也達到了一個變態的地步,中國從此與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纔有了後來的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和火燒圓明園。如果換了另一個漢人王朝,很大概率上不會發展成這個樣子。所以,避免滿清入主中原,是我在這個時空最大的歷史使命。”

“額……好吧,我承認你說的挺有道理,我個人也不希望留條豬尾巴一樣的辮子低三下四地向滿清貴族自稱奴才。”

夏天南笑了笑嗎,“回到最初的話題。之所以扶植太子,而不是徹底打破現有的秩序重建,除了前面所說的理論,還有現實的考量:雖然拿下了京城,可是內憂外患依然存在,李自成死了,還有張獻忠等人,流寇的存在對於整個西北乃至中原都是巨大的破壞;江南的士紳們依舊趴在這個帝國身上吸血,不要指望他們主動給朝廷上繳一文錢的稅收,來充實國庫;北面的皇太極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南下……在這樣的環境下,利用現有的統治機構,在短時間內集結資源剷除內憂外患,是最合理的選擇,而不是增加新的內訌,耗盡國力。我是個現實主義者,只要能掌控權力,並不在乎虛名,就算以大明的名義重新讓這個古老的國家強盛起來又何妨?”

林偉業沉默了片刻,說道:“你說的都對。不過,你的軍隊和部下都是爲了讓你當皇帝,纔會團結在你周圍,你不上位,他們未必會答應……”

“這個並不衝突,等到局勢穩定之後,時機成熟,做皇帝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曹操一世梟雄,也是到了他兒子那一輩才當上皇帝。”

林偉業還想說什麼,這時門外傳來了說話聲,他便閉上了嘴。

門被推開,司馬德走在最前面,稟報:“將軍,他們都來了。”

“都來了?進來吧,商量一下怎麼處理京城這個爛攤子。”

衆人魚貫而入,黃漢生走在最前面,魏連橫和蘇粗腿跟在後面,然後是楊由基、黃猛甲等人。

黎明時分,溫府書房成了瓊海軍臨時的指揮部。

“田見秀身亡?擊斃三千餘人,俘虜兩千餘人,其餘人潰逃?”夏天南連連點頭,衝著蘇粗腿豎起大拇指,“好樣的。第一軍和第二軍合力,雖然戰鬥結束的比你早,但是沒能擊殺郝搖旗,讓他在亂軍中逃竄了。”

蘇粗腿呵呵笑道:“屬下運氣好而已。”

夏天南對衆人說:“關寧軍與劉宗敏在德勝門前大戰一場,也是沒能留下劉宗敏的首級,估計和吳三桂急於入城有關。流寇的幾大首腦人物,除了李自成、高一功、田見秀授首,應該還有劉宗敏、郝搖旗、李過等人。眼下當務之急,就是閉城大索,把這些頭目及散佈於京城各處的潰兵一網打盡。”

黃漢生問:“會不會趁亂逃出了京城?”

“可能性不大。”夏天南分析,“我們從北往南進入京城,東西北三個方向大軍雲集,他們戰敗後除了往南逃竄別無他途。正陽門作爲當時內城出入外城的唯一出路,先是被坤興公主帶著神機營控制,等李自成死後又被我軍接管防務,這個點被掐死了,他們身邊充其量就是一小撮殘兵,沒辦法衝過正陽門的防線。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藏匿於內城某個角落,只要仔細盤查,一定能抓到他們。”

司馬德咳嗽幾聲,問了他最關心的問題:“將軍,大局已定,拿下這幾個賊酋只是時間問題。咱們何時擁立太子登基?”

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七百六十章 引狼入室第一百六十八章 雙面伊人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剿沱濘島(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孱弱的守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跳幫肉搏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艦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塘街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五百五十九章 貼身女保鏢,要嗎?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四十八章 調瓊海軍剿寇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章 招撫(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
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七百四十章 遠東第一港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九百四十九章 厚積薄發第七百六十章 引狼入室第一百六十八章 雙面伊人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剿沱濘島(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七百七十七章 圍城勸降第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中左所(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孱弱的守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八)第四十八章 鋼鐵廠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俘營第五百零一章 斬草要除根第六百三十三章 倭寇來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跳幫肉搏第五百一十三章 戰鬥意志的對決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銃版“曼古歹”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三百三十九章 宏圖錢莊的銀票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賊劉香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五百六十五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艦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塘街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四章 包攬鹽課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十三章 開設工廠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後衆生相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如悶聲發大財第五百一十六章 轟擊炮的威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八百二十七章 糧倉前的較量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鄭芝龍的末路第八百六十五章 “三對一”的談判第五十二章 試射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八百八十章 突圍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九百一十三章 向流寇和韃子派出密探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八百六十九章 叛逆少女第五百五十九章 貼身女保鏢,要嗎?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一百三十章 大戰(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擊(二)第三百八十章 司馬德的私心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七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四十八章 調瓊海軍剿寇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章 招撫(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山市| 汶上县| 沙雅县| 武威市| 建德市| 沁阳市| 临高县| 建德市| 根河市| 海盐县| 绥棱县| 清徐县| 定边县| 蓝田县| 得荣县| 峡江县| 宁河县| 霍城县| 井陉县| 永州市| 渭源县| 汶上县| 中宁县| 长垣县| 汽车| 宾阳县| 明水县| 祁门县| 东乌珠穆沁旗| 舞阳县| 榆林市| 宁德市| 尉氏县| 西峡县| 保康县| 萨嘎县| 平泉县| 青阳县| 瓮安县| 湟中县| 云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