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章 招撫(一)

歷朝歷代,凡是招撫匪患,少不得上下各級衙門公文往來,大佬級官員拍板,然後再經過瑣碎的程序,最後在前去招撫的人選上考究一番,才能成行。

不過經歷過此次慘敗,瓊州府無兵可調,廣東的兵力遠水難解近渴,說是緩兵之計也好,真心招撫也罷,總之瓊州府這次辦事很有效率,七月底就派出了招撫的隊伍前往臨高,規格還相當之高,由同知趙越爲首。

臨高縣衙內,縣令吳明晉也聽說了府城發兵來剿的消息,他激動得一夜沒睡,老天還是眷顧自己的,這逆賊用盡計謀控制臨高,還軟禁自己,終究躲不過這天網恢恢。只是還沒等他想好如何處置夏天南和變節的錢師爺,就聽到了官府大軍慘敗的消息。

剛開始他並不相信,以爲這是夏天南故意放出的假消息,但是隨著護衛隊的凱旋,這個消息被證實了是真實的。如果官軍取勝,恐怕自己門口這幾個負責看管他的人早就逃命了。

經歷了從極度興奮到極度失望,吳大縣令一時間心若死灰。府城幾千大軍都敗了,他想不出還有什麼辦法遏制夏天南。自己是被繼續軟禁下去,還是被一刀砍掉腦袋斬草除根?是否要自行了斷,以全名節?吳明晉在絕望之中糾結著。

師爺錢有餘的想法則簡單的多,他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

官軍到來的消息讓他又驚又喜,喜的是官軍如果剿滅夏天南,他就可以從“從賊”的煎熬中解脫出來,驚的是臨高重回朝廷掌握,那麼他泄露消息的事就會被清算,下場只怕會更慘。思來想去,居然是夏天南得勝,他的處境更好一些!

於是他開始燒香拜佛祈求官軍敗北,不知道是官軍太無用還是他許願太靈光,官軍居然真就敗了,而且是一敗塗地,夏天南的人馬幾乎沒有什麼折損。

這樣一來,他就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繼續“從賊”跟著夏天南。好在跟著夏天南雖然當驚受怕,但是隻要按吩咐做好事情,酬勞比給吳縣令當師爺豐厚的多。

Wшw◆ttκā n◆¢〇

幾日前,同知趙越一行人來到了澄邁縣衙,準備暫住在澄邁,然後想法與亂民的頭目接觸,看看能否招撫對方。

可憐澄邁縣上至縣衙官吏、下至百姓,先是被黃猛甲攻城,然後是縣令橫死,之後又被朝廷大軍騷擾了一番,最終這股“黎亂”不僅沒有被剿滅,還大敗官軍,連府城都要捏著鼻子招撫了。幾番折騰下來,不管是官吏還是百姓,都盼望著這事早點結束,剿滅也好,招撫也罷,反正能夠平息就行——澄邁縣實在經不起更多折騰了。

趙越找來縣丞等人,詳細瞭解來龍去脈。

不過澄邁縣對夏天南等人知道的有限,僅僅對黃猛甲有所瞭解。聽說事情的起因來自於已故縣令林三峰,因爲出爾反爾,導致與黃猛甲結怨,才導致這場“黎亂”,不但縣城被攻打,以至於最後自己還死於黃猛甲之手,趙越不禁搖頭長嘆。

“真乃鼠目寸光之輩,爲了區區蠅頭小利,本該是官府一大助力的斬腳峒硬生生被逼的犯上作亂!林三峰死不足惜,只是累及我等,真是可恨!”

想到林三峰的荒謬作爲生生逼反了一個強橫的峒寨,不僅禍及澄邁、臨高兩縣,還葬送了府城拼湊起來的三千大軍,自己還不得不巴巴的跑來招撫,趙越越想越氣,忍不住心裡恨恨咒罵了一番,若是林三峰死而復生,恐怕會被他罵得再死一次。

其實趙越瞭解到得並非事情的真相,他不知道黃猛甲不過是一個幌子,幕後另有其人。

瓊山千戶所千戶王良棟兵敗之後,爲了掩飾自己的無能,誇大了亂民的規模,稱其糾集黎人數千之衆,並且“翻山越嶺,如履平地”,“隱於山嶺密林之中,防不勝防”,同時隱瞞了有關夏天南和護衛隊的事情。

古代的信息傳遞手段很落後,前線情況如何,全靠帶兵將領一張嘴。就算貴爲皇帝,如果沒有錦衣衛等廠衛機構,照樣也會被文官和將領瞞天過海、顛倒黑白。知府衙門完全不知道這漫山遍野的數千黎人完全是王良棟杜撰出來的,從知府秦秉嚴到趙越等官員,一直以爲招撫的對象是聚衆作亂的黎人。

好在當初茍二貴提供的線索讓趙越不至於偏的太離譜,他想起了茍二貴說過黎人與臨高鄉勇勾結,爲禍鄉里。這黃猛甲定是隱藏於山嶺之間,極難找到,不如就從臨高鄉勇著手。

亂民氣勢正盛,城外兵荒馬亂的,趙越不願以身試險,便寫了封書信,命人送往臨高縣,責成臨高縣衙約束鄉勇,並通過鄉勇與“賊首”黃猛甲取得聯繫,商談招撫事宜。

胡家莊內。

夏天南看了錢有餘送來的書信,目瞪口呆。他萬萬沒想到,與官軍都幹完一仗了,前來招撫的官員居然還弄不清正主是誰。他不禁詢問錢師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知府衙門是裝傻還是真不知情?”

錢有餘不敢怠慢,冥思苦想了一會,不確定地回答:“許是帶兵的將領害怕追究戰敗之責,把事情瞞了下來,然後推說是黎人作亂?”不得不說錢師爺畢竟輔佐過幾任縣太爺,浸淫官場日久,加之是本地土著,熟悉地方事務,真相被他猜得八九不離十。

夏天南還是不太明白,轉頭問司馬德:“對手是我或者是黎人有何區別?難道這樣就能逃脫責任?”

司馬德對瓊州之事不甚瞭解,仍然是錢有餘回答:“夏老爺有所不知,瓊州自開府建衙以來,黎漢之爭不斷,遠的不說,光萬曆年間大大小小的黎人作亂就有幾十起。萬曆二十七年,安定黎人馬失作亂,儋州、崖州、臨高、澄邁多縣黎人響應,聚集萬人,後調集廣東大軍並廣西狼兵共兩萬才鎮壓下去。因爲黎人熟悉地形,多數藏於山嶺之間,征剿極爲不便,所以朝廷對黎人作亂,能招撫必定招撫,同樣是打敗仗,如果是剿黎失利責任就小得多……”

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繁華的博輔港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一十章 催糧第五十章 打造火銃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八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三百二十章 抓捕開始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併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六百五十一章 蘇粗腿被重用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四十四章 箭神第九百一十六章 官兵如匪第九百一十八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七百三十八章 獨立團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方向調整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七百五十九章 騎兵的排隊槍斃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十一章 銷案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併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
第三百五十三章 背後的高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繁華的博輔港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三十四章 給丫鬟賜名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四百八十一章 蘇州知府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二百八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一十章 催糧第五十章 打造火銃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八百八十二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都皇宮中的衝突第三百二十章 抓捕開始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寇的本性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炮上刺刀第二百八十五章 炮轟廣州城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併第七百八十八章 騎兵的剋星陣型第七百六十五章 傾巢而出第九百四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六百五十一章 蘇粗腿被重用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滿門忠烈第一百四十八章 軍服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計劃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三百八十八章 喬治神父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八十四章 黎亂(二)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五百四十九章 鬼門關前走一遭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戰(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三百零三章 軍官的人選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問定君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第三百三十三章 禮單第四百四十二章 客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四百五十三章 料羅灣海戰(七)第四十三章 激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集資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羅灣海戰(二)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三百五十七章 海軍的下一個對手第六百零一章 潛入登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軍炮演(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四十四章 箭神第九百一十六章 官兵如匪第九百一十八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七百三十八章 獨立團第八十七章 控制縣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盜的追擊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六百九十三章 兩道聖旨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略方向調整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三百零七章 一王兩後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七百五十九章 騎兵的排隊槍斃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剿沱濘島(三)第十一章 銷案第七百零一章 本朝武將第一爵第四百八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併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大洼县| 班戈县| 喀喇沁旗| 鄂托克前旗| 海门市| 万载县| 喀喇沁旗| 德安县| 临朐县| 尤溪县| 张家川| 南丰县| 南华县| 固镇县| 泾川县| 凌海市| 武宣县| 杂多县| 陵川县| 南城县| 缙云县| 报价| 洱源县| 四子王旗| 常熟市| 通榆县| 商南县| 中超| 勐海县| 安康市| 安国市| 洪洞县| 涞水县| 沐川县| 阳春市| 荔浦县| 德兴市| 若尔盖县| 德昌县|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