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擊計劃

林偉業(yè)仔細看了看地圖上的海岸線,昌邑北部就是萊州灣,山東半島剛好在這個位置有個凹角,登州和昌邑都臨海,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剛好是貼著海岸線。果真如夏天南所說,韃子從登州走陸路回北直隸,在到達昌邑之前,最近的路線就是沿著海岸線走。一旦過了昌邑,再從陸路往北方走就離海邊越來越遠,想要靠兩條腿追上去就難了。

他贊同地點點頭:“理論上是可行的,我頂你。如果打一仗能多殺幾個韃子,那就打吧!”

經(jīng)過韃子驅(qū)使百姓攻城一事後,林偉業(yè)對後金軍隊的兇殘和冷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樣反人類的軍隊,與文明的發(fā)展是背道而馳的,儘管他一向不太提倡以暴制暴,可是對於多殺韃子,他毫無異議。

夏天南問他:“阿巴泰一撤,山東境內(nèi)沒有其他夠分量的敵對勢力了,登州這一塊是安全的,所以我打算把獨立團也帶上,你去不去?”

要是和其他勢力作戰(zhàn),林偉業(yè)不一定有興趣跟去,不過和後金軍隊作戰(zhàn),他沒有猶豫,點頭道:“去,怎麼說我名義上也是登州總兵,殺韃子算我一個。不過獨立團沒有炮兵營的編制,也沒有配備10斤野戰(zhàn)炮,火力不夠啊!”

“我是乘坐飛剪船先到的,主力部隊也慢不了多少,應(yīng)該這幾天也會到,火力的問題,不需要擔(dān)心。”夏天南說,“我唯一擔(dān)心的是海上風(fēng)浪會耽誤船隊的行程,如果在阿巴泰穿越昌邑後纔到山東,這個計劃就沒有意義了。”

第二天,夏天南迴到登州城內(nèi),召集司馬德等人進行推演,測算阻擊韃子的可能性,並制定詳細的作戰(zhàn)計劃。

司馬德說:“將軍,之前我們制定的所有作戰(zhàn)計劃,都是圍繞著解除軍營之圍制定的,現(xiàn)在既然要走海路攔截韃子,那麼前面的計劃全部要推倒重來。”

“沒事,重來就重來。戰(zhàn)場形勢本就瞬息萬變,必須不斷調(diào)整。這正好是磨練你們軍機參謀處的大好機會,名將都是靠打仗打出來的,沒有捷徑可走。你們必須提前做好計劃,等主力部隊一到就開始行動。”

司馬德對其中一個參謀說:“劉黑子,在這些參謀中,你的年紀稍長,而且有過做海寇的經(jīng)驗,對於近海的作戰(zhàn)應(yīng)該頗有心得,說說你的思路。”

這個劉黑子正是當(dāng)年廣東海面上的一個小海主,盤踞沱泥島佔山爲(wèi)王,後來被威廉和黃漢生聯(lián)手端了老巢,走投無路之下,棄暗投明歸順了瓊海軍。因爲(wèi)他是讀書人出身,在充斥著大量文盲的海賊中算是鳳毛麟角,而且腦子靈活,被組建軍紀參謀處的司馬德相中,在博輔海軍分校進修後,成了一名參謀。

劉黑子一喜,這是給自己一個在將軍面前露臉的機會,得好好把握。他迅速理了理思路,然後站起身,指著簡陋的地圖說道:“據(jù)騎兵營的兄弟介紹,登州到昌邑大概是三百里左右,而帶著輜重和百姓的韃子走不快,最多日行八十里,那麼除去昨天一天的時間,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三天。以咱們海船的速度,在登州不下船馬不停蹄駛往昌邑,順風(fēng)的話大概需要一個白天,那麼這麼算起來,咱們的船最遲後天傍晚就要到,否則就會錯過這個阻擊的最佳地點。”

司馬德點點頭:“分析得不錯。不過凡事要做好最壞的打算,船隊後天未必能到登州,那麼就要想法子拖延韃子的行軍速度。”

劉黑子現(xiàn)出了爲(wèi)難之色:“怎麼拖延?韃子從北直隸一路進入登州,沿途暢通無阻,難不成返回的路上還有誰敢螳臂當(dāng)車?”

夏天南沉吟道:“東三府境內(nèi),我岳父的話管用,倒是可以走水路搶在韃子前面,把巡撫衙門的命令下到各州縣。不過正如劉參謀所說,沿途無人敢出戰(zhàn),只怕命令發(fā)下去也是無用。”

其他參謀也冥思苦想起來,可是沒有一個人能想出好辦法。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什麼計策都是蒼白的,誰讓明軍孱弱到不堪一擊呢?

司馬德思索了一番,開口道:“將軍,屬下倒有個法子,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夏天南眼睛一亮,鼓勵道:“你說說看。”

“其實我屬下也是受了將軍堅壁清野的啓發(fā)。既然把登州方圓二十里的糧食都搶收了,就能逼迫韃子撤兵,那麼搶在韃子前面把沿途的糧食也搶收了,是不是就能延緩韃子的行進速度?韃子入寇向來不帶糧草,全靠劫掠就地補給,他們這麼多人還有馬,加上虜獲的百姓,每天人吃馬嚼的消耗肯定驚人,吃光了肯定在沿途搶掠,數(shù)裡之內(nèi)沒有糧食可搶,勢必要把人手撒遠一點找糧,這樣一來,整支大軍的速度自然就慢了。”

“妙極!”夏天南拍手叫好,“這個舉一反三的思路很好。就來個故技重施,把這個堅壁清野的把戲再玩一遍,順著登州到昌邑的直線,搶在韃子前面把沿途的糧食都搶收了。除非韃子能夠餓著肚子趕路,否則三天內(nèi)絕對到不了昌邑。”

司馬德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宜早不宜遲,立刻向撫臺求得手令,派人乘船趕到韃子前面收糧。”

夏天南提醒道:“收糧這事是把雙刃劍,讓韃子難受的同時也給百姓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咱們不能把口碑搞砸了,雖然有巡撫的手令,也得適當(dāng)彌補百姓的損失。在登州咱們是逼著官員出銀子,現(xiàn)在涉及萊州、青州等地,也來不及去找當(dāng)?shù)毓俑阏J捐了,咱們自己出吧!只要能成功截住阿巴泰這支大軍,花些銀子也是值得的。”

司馬德答應(yīng)下來:“屬下知道,絕不會爲(wèi)了這麼一點銀子砸了瓊海軍的招牌。”

定好計劃之後,軍機參謀處雷厲風(fēng)行,選派了人手持巡撫手令乘坐飛剪船走海路前往萊州、青州。爲(wèi)了順利完成任務(wù),近衛(wèi)營的士兵也跟去了,免得地方官府陽奉陰違,敬酒不吃吃罰酒,必要時以武力進行威脅。

第五百五十六章 炮轟鶴丸城第三十章 回家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zhàn)第四百一十四章 暴力征糧(一)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一百章 餉銀製度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mào)之野望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zhàn)(八)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mào)之野望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十八章 擴張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zhàn)略方向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fā)的血案(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五百八十九章 關(guān)寧軍獨吞戰(zhàn)功?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五章 胡家的報復(fù)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入宮第五百九十二章 指鹿?fàn)?wèi)馬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八十一章 訓(xùn)練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fēng)波(二)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zhàn)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三十一章 臨高紡織廠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三百八十九章 建教堂的真實目的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zhàn)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zhàn)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fù)遼南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zhàn)馬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三百八十九章 建教堂的真實目的
第五百五十六章 炮轟鶴丸城第三十章 回家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九百三十三章 旅順口之戰(zhàn)第四百一十四章 暴力征糧(一)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一百章 餉銀製度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七百四十六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城第四百零五章 孤城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四百零九章 包攬賦稅第七百二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上第八百一十五章 對峙第六百九十八章 廠公強留人第八百零八章 地頭蛇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子回宮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五百六十八章 北上,出兵的理由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mào)之野望第六百七十二章 求雨山之戰(zhàn)(八)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mào)之野望第六十六章 昌化縣第十八章 擴張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zhàn)略方向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fā)的血案(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三百零九章 軍銜與月餉第五百八十九章 關(guān)寧軍獨吞戰(zhàn)功?第六百九十四章 獻俘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站隊(二)第五章 胡家的報復(fù)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入宮第五百九十二章 指鹿?fàn)?wèi)馬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第八十一章 訓(xùn)練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清剿沱濘島(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第九十三章 奪田(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一百零八章 茶樓風(fēng)波(二)第三十六章 港口和船匠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zhàn)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六百八十八章 睚眥必報第三十一章 臨高紡織廠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射第三百八十九章 建教堂的真實目的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三百九十三章 閱兵禮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zhàn)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zhàn)第一百九十四章 逃離登州(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微服私訪”的吳縣令第七百零三章 黃猛甲拒官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一百六十四章 遇險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fù)遼南第八百一十七章 首輔第五百七十三章 背鍋俠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zhàn)馬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山東第四百八十二章 絲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七十六章 測試榴彈第三百八十九章 建教堂的真實目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靖宇县| 泰安市| 巴中市| 永康市| 淳化县| 十堰市| 商都县| 庆阳市| 通州市| 乡城县| 嵊州市| 洛隆县| 饶河县| 寿光市| 西乌| 东海县| 梅州市| 社会| 乐陵市| 景洪市| 南安市| 石阡县| 泗水县| 南溪县| 青海省| 昆山市| 友谊县| 隆化县| 六安市| 上饶县| 瑞昌市| 望江县| 宿松县| 铅山县| 双辽市| 无棣县| 沈阳市| 行唐县| 新竹县|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