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六十章 各懷心思

這場關於驗證島津千代一對一如何武勇的試演最後以血淋淋的殺戮收場,島津家父子(女)三人和餘下幾名武士神情自若,彷彿死的不是自己人,船上其他人則被深深震撼了:原來日本人發起狠來,可以不把自己的命當回事,互相砍死自己人就跟玩兒一樣。

夏天南則無言以對,原本以爲島津千代是難得一見的瘋子,沒想到島津家上上下下全都是瘋子。

楊由基是所有人當中唯一以技術角度去觀察島津千代“拔刀術”的,他眼力很好,觀察得也很仔細,琢磨一番後,靠近夏天南輕聲說:“將軍,這個女倭之所以能夠後發先至,還能有這麼大的力道,關鍵在於她巧妙利用了刀鞘。刀與劍不同,尤其是倭人的刀和刀鞘都有一定弧度,她利用拔刀時的這個弧度製造一種瞬間的爆發力,其力道和速度要大於憑空直接揮刀,這個道理說穿了也不復雜,難就難在她把這一招做到了極致,所以能夠一招致命。”

夏天南對於這個解釋似懂非懂,不過他在舊時空玩車時經常使用彈射起步,就是同時踩油門和剎車,把轉速拉高以後再鬆開剎車,這樣汽車的啓動速度就比普通模式快一倍左右,似乎也是同樣的道理。這個島津千代應該就是利用刀鞘弧度的阻礙造成一種類似汽車拉高轉速的蓄力效果,達到比直接揮刀更好的效果。

想到這裡,他不禁有些後怕,假如島津千代不是擺開陣勢正面攻擊,而是假扮成一個陌生人接近他,然後來這麼一下,他就肯定掛了,怎麼躲都躲不開。看來還是要感謝女瘋子的“不殺之恩”啊!

林偉業也來湊熱鬧,從理工男的角度闡釋自己的理解:“這個所謂‘拔刀術’要訣不是用刀刃砍人,而是把所有力量集中於刀尖部分。砍的時候,刀尖軌跡是直線,而拔刀的時候,刀尖的軌跡是弧線,加上從刀柄到刀尖有足夠長的距離,這就類似於槓桿原理,整個刀柄、刀身傳到刀尖的力量和速度被放大,所以破壞力驚人。”

夏天南擺擺手,示意他們不要再說了,反正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能證明島津千代很有兩把刷子就夠了。他問島津忠恆:“你替你女兒安排的路,她會走嗎?”

不等父親回答,島津千代插嘴道:“只要能挽救鶴丸城的子民、挽救薩摩藩和島津家,千代願意做任何事,請閣下不必擔心。”雖然臉上的神情仍然桀驁,但是夏天南能聽出她話中的服軟之意。也難怪,在大炮的毀滅性打擊面前,任何個人的武勇都是渺小的,島津家的抵抗意志都被之前的炮擊徹底摧毀了。

夏天南權衡了一番,發現這個提議自己還真找不到否決的理由。島津家願意低頭屈服,這次鹿兒島之行的目的基本已經達到,至於處置島津千代,不過是附帶的目標。正如老傢伙所說,就算殺了島津千代也只是泄憤而已,對自己、對瓊州營沒什麼實質的好處。倒是把她留在身邊,加上其手下精心訓練過的一批武士,用來保護自己的安全是個不錯的主意。到時候,島津千代率領的武士在內,楊由基帶領的警衛隊在外,冷兵器和熱兵器、近戰和遠攻兼備,這樣全面、立體的保護圈,很難有人突破,個人的安全問題可以高枕無憂。

想到這裡,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對島津忠恆說:“你的提議我很喜歡,就這麼定下來了。島津千代留下來,跟我回明國。對了,你說得那些武士都要跟著一起走,他們以後就由島津千代統領。”

島津忠恆恭敬地點頭答應,內心卻非常高興,這樣一來,壞事就變成了好事,敵人變成了朋友,不僅保住了女兒的性命,而且把她送到遙遠的明國,杜絕了姐弟爲爭奪家督之位手足相殘的悲劇,一舉多得。他悄悄看了一眼千代和光久,心想,不知兩個人是否能夠體會父親的一片苦心?

島津光久比父親還要高興,把姐姐打發走,家督之位穩如泰山。而且與這位明國將軍拉上了關係,並且有了姐姐這個紐帶,將來花些銀子、說些好話,獲得一些威力巨大的大筒應該不是難事。

島津千代對於父親的安排多少明白一些意圖,她知道父親的心中其實已經做出了選擇,就算自己留下來,家督之位也不會是自己的,這個意外殺出來的明國將軍,正好給了父親和弟弟把自己送走的理由。雖然能夠理解這一切,但是心中還是有些心灰意冷,以至於就要離開鹿兒島這片生她養她的土地,竟然沒有多少留戀的心思。

這時夏天南提到她親手訓練的那些武士,島津千代突然想起,幕府規定日本人不能離開本土,否則就不準回來,有些擔憂地問:“我和手下的武士離開了日本,是不是就不能再回到鹿兒島了?”

島津光久心說:不回來最好,回來還是個麻煩。他對於這個把自己當男人看的姐姐非常忌憚,即使失去了與他競爭家督的資格,但是其個人武勇仍然在薩摩藩難逢敵手,只要呆在國內就是個巨大的隱患。

夏天南笑道:“無需擔心。在造訪鹿兒島之前,我曾經去過江戶灣,和德川家光達成了協議,其中一條就是:我可以在日本境內招募武士,帶回明國,而且不受日本人離界的約束,想走就走,想回來就回來。”

這話一出,島津父子看向夏天南的目光又增添了幾分膜拜和崇敬。關原合戰之後,對於各地大名而言,幕府是多麼強大的存在啊!它利用封地改易(注1)、參覲交代(注2)等措施把關係較爲疏遠的大名揉搓得死去活來,甚至直接動用兵力鎮壓,卻沒有一個大名敢於反抗,乖乖接受被宰割的命運。而這位明國將軍,輕而易舉就讓幕府將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簽訂看上去有些恥辱的條約,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

——————————————————————————

注1:原指官員解任舊職改任新職,到了江戶時代演變成了剝奪大名和武士身份、沒收領地和住所的懲罰措施,程度僅次於處死。

注2:是日本江戶時代一種制度,各藩的大名需要定期前往江戶替幕府將軍執行政務一段時間,然後返回自己領土執行政務。鑑於古代糟糕的交通狀況,實際是幕府讓大名疲於奔命,無暇顧及藩國內部管理的制約措施。

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八十章 收編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二十章 春宵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二百六十七章 博輔保衛戰(六)第五百五十五章 鶴丸城的國崩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八百二十三章 無心戀戰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七百三十六章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三百二十章 抓捕開始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三百九十五章 實彈演練(二)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獨立團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一百四十章 招撫(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火船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七百六十章 引狼入室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七百一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
第六百八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三百三十章 刺刀與繡春刀第三百五十九章 訓練艦第七百七十六章 全軍出征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七百零三章 追贓助餉第九百一十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小仙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一)第八十章 收編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八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擒總兵第二十章 春宵第六百二十二章 總兵變副將第二百六十七章 博輔保衛戰(六)第五百五十五章 鶴丸城的國崩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八十八章 武裝遊行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四百七十三章 香豔的謠言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二百二十一章 拿破崙炮與紅夷大炮(一)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七百四十四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八百二十三章 無心戀戰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八百四十八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九百二十三章 視察臺灣第七百三十六章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第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二十三章 鈉硝石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三百二十章 抓捕開始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第三百九十五章 實彈演練(二)第四百九十章 風波之後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求雨山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神山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街頭鏖戰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偉業的“新發明”第三十八章 調樓村的搬遷第八百一十四章 衝突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爲難的長崎町官第八百四十章 勤王兵馬衆生相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七百五十四章 一品誥命第六百二十一章 調夏天南入京?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箭定乾坤第四百七十章 去江南吧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八百三十五章 何不清君側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馬嫋軍校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一百四十六章 悲劇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廁與人造硝土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獨立團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闖北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圖謀(一)第一百四十章 招撫(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火船第六百二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八百六十六章 衚衕裡的較量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七百六十章 引狼入室第一百八十三章 內應(一)第八百三十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殺人誅心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射與消耗第九百二十二章 三方博弈(下)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七百一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服百戶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湖县| 曲松县| 旅游| 嘉兴市| 南漳县| 天津市| 会同县| 星座| 调兵山市| 定远县| 聂拉木县| 天峻县| 惠来县| 依兰县| 定结县| 曲麻莱县| 阿克| 偃师市| 邢台市| 遵义县| 旌德县| 英德市| 安新县| 屏东县| 西峡县| 武山县| 定南县| 大渡口区| 定边县| 纳雍县| 理塘县| 教育| 英吉沙县| 黄梅县| 楚雄市| 饶阳县| 湘潭市| 聊城市| 洞口县| 光山县|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