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六十二章 獻忠有子劉文秀

朱大典在蘇粗腿的保護下,開啓了暴走逃亡模式,連續(xù)多日急行軍,沿著長江一直逃到南京附近,正準(zhǔn)備蒐羅船隻渡過長江去南京搬救兵,沒想到流寇的速度非常快,馬上就傳來了滁州被攻破的消息。

滁州也是鳳陽巡撫的轄區(qū)範(fàn)圍,離南京不到一百里,如果不是隔著長江,可以朝發(fā)夕至到達南京。

朱大典等人離滁州就更近了,不到六十里的距離,如果讓流寇發(fā)現(xiàn)自己的蹤跡,招來大軍圍攻,恐怕兇多吉少。

朱大典聽到滁州也失陷的消息後,幾乎當(dāng)場暈倒。自己的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還沒正兒八經(jīng)報道上任,就已經(jīng)喪失了絕大部分轄地,現(xiàn)在連滁州這塊最後的遮羞布也丟了,自己的仕途只怕是走到頭了。料想皇帝也不會容忍一個還沒正式上任就接連“坐失州縣”的巡撫繼續(xù)幹下去。

他自暴自棄地對蘇粗腿說:“和州、滁州相繼淪陷,我這總督、巡撫怕是做到頭了,要是因爲(wèi)我丟城失地導(dǎo)致流寇順利東進,繼而覬覦南京,別說官位,我性命都難保,我的下場說不定就和前任鳳陽巡撫楊一鵬一樣,菜市口斬首了。趁著現(xiàn)在流寇還沒來,你帶著人馬渡河去南京吧,那裡有十幾萬大軍,對付幾萬流寇不成問題,就不用管我這將死之人了。”

蘇粗腿瞪圓了眼睛,大聲說:“制臺,你說什麼呢?屬下若是這樣無情無義的人,城破之日就丟下你一個人跑了。既然南京有十幾萬大軍,我們就渡河去南京搬救兵,借兵收復(fù)失地,只要城池失而復(fù)得,皇帝就不會怪罪你。”

朱大典對他這麼講義氣很是感動,只是聽到說去南京搬救兵,不由得苦笑了一聲:“初圖,你還是太年輕。躲進南京城自保可以,從城內(nèi)搬來救兵則是不可能的。南京的衛(wèi)所軍、營兵人數(shù)雖多,但不可能出城作戰(zhàn),他們唯一的任務(wù)就是護衛(wèi)南京城。南京出了什麼差池,誰都擔(dān)當(dāng)不起。”

蘇粗腿有些不解:“難道就南京的官老爺們?nèi)斡闪骺茉谘燮ぷ拥紫職⑷朔呕饐幔俊?

朱大典遙望南方,嘆了一口氣:“其實南京的老爺兵就算出城也未必打得過流寇,曹文詔倒是打流寇頗有心得,可是還在河南,遠(yuǎn)水解不了近渴,現(xiàn)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夏總兵快點趕到了。”

感嘆歸感嘆,該跑路還得跑路,蘇粗腿指揮標(biāo)營在沿岸蒐集船隻,準(zhǔn)備橫渡長江。

屋漏偏逢連夜雨,雪上加霜的事情發(fā)生了。

在準(zhǔn)備渡江的時候,流寇的一百多遊騎與外圍警戒的標(biāo)營騎兵碰到了,發(fā)生了衝突,標(biāo)營騎兵憑藉人數(shù)的優(yōu)勢把對方打跑了,騎兵千總得意洋洋向朱大典邀功。一旁的蘇粗腿跺腳道:“爲(wèi)何不全殲對方?現(xiàn)在把他們放跑,肯定會引來更多流寇,這下子糟了。”

騎兵千總勃然大怒,怒指蘇粗腿呵斥道:“蘇千總,你倚仗制臺的信任,從山東到安徽,一路頤指氣使,我忍耐你已經(jīng)很久了,現(xiàn)在我打跑了敵人,還要說三道四,未免欺人太甚!”

騎兵與步兵本是互不隸屬的關(guān)係,但是朱大典很信任蘇粗腿,無形中這個標(biāo)營步兵千總高出了騎兵千總一頭,這名騎兵千總心懷怨恨已久,這時候忍不住爆發(fā)了。

蘇粗腿就事論事,並沒有貶斥對方的意思,聞言心中有氣,正準(zhǔn)備擼起袖子上前懟回去,被朱大典攔住了。

朱大典居中打圓場:“都是自家人,不要傷了和氣。”若是換做平時,麾下將領(lǐng)這麼說話,暗指他厚此薄彼,早就下令懲處了,如今虎落平陽,逃亡路上還要考這些人保護,只得打落牙齒往肚裡吞。

畢竟朱大典還是總督兼巡撫,加兵部右侍郎的正三品大員,餘威還在,騎兵千總縱使心有不滿也不敢造次,就坡下驢,甩下一句“看在制臺面上,今日就不和你計較了。”就轉(zhuǎn)身走開。

事實證明蘇粗腿的判斷是正確的。半個時辰後,北面揚起漫天灰塵,蹄聲隆隆,一支騎兵迅速靠近,當(dāng)先一人遠(yuǎn)遠(yuǎn)喊道:“八大王義子劉文秀在此,前方狗官速速下馬受死!”

眼見被蘇粗腿說中,當(dāng)真來了流寇的援兵,騎兵千總面上掛不住,抱拳向朱大典請戰(zhàn):“久聞張獻忠那廝手下有四個義子,個個驍勇善戰(zhàn),今日便前去會會這劉文秀,請制臺命步兵在後壓陣。”

朱大典面色如常,點頭道:“去吧,如陣前斬賊人首級,本撫替你請功。”

騎兵千總面現(xiàn)喜色,領(lǐng)命而去。

劉文秀只帶了八百左右的騎兵,或許是得知朱大典的消息後,怕這條大魚逃脫,匆匆忙忙而來。標(biāo)營騎兵原本一千五百騎,逃亡途中掉隊了一部分,還剩下一千騎左右。雙方兵力相當(dāng),標(biāo)營還略佔上風(fēng),這也是騎兵千總敢於挑戰(zhàn)對方的底氣所在,萬一得勝,斬首張獻忠義子,這就是了不得的功勞。

他大聲喊道:“弟兄們,砍了這廝就是大功一件,人人都有份!”

標(biāo)營騎兵催動馬匹,嗷嗷叫著迎了上去。對面的劉文秀也不廢話,率領(lǐng)八百騎如猛虎下山般撲了過來,雙方狠狠撞在一起。

蘇粗腿正準(zhǔn)備召集殘餘的七百多標(biāo)營士兵上前助陣,被朱大典阻止了。

“趁此機會,趕快渡江,機不可失。”

蘇粗腿聞言愣住了,他雖然對這騎兵千總有意見,但是一碼歸一碼,遇見流寇還是要一致對外的,沒想到總督大人開口要先跑。

“還愣著幹嘛?趕緊走啊。”朱大典見他發(fā)愣,催促起來。

他早就聽說張獻忠手下四個義子勇猛過人,若論斬將搴旗之個人武勇,首推這劉文秀,標(biāo)營這支騎兵不過是山東諸總兵手裡湊起來的雜牌部隊,一路逃亡體力消耗又大,如何打得過體力充沛、生龍活虎的對手?若是猶豫不決,等到劉文秀得勝之後以騎兵的機動性優(yōu)勢糾纏住蘇粗腿這支步兵,再來一支流寇大軍,今日就要喪命在這長江之畔。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zhàn)(三)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fā)的血案(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zhàn)後會議(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七十一章 小年夜第六百二十七章 底線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yù)言與請求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第一百九十九章 擊殺耿仲明(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zhàn)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wèi)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fēng)波(二)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lián)軍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五十七章 鄉(xiāng)勇第九百零七章 自己的班底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zhàn)之前(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nèi)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fēng)雲(yún)(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zhàn)後會議(一)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nèi)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zhàn)艦命名(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dāng)關(guān)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二十五章 碼頭偶遇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五十七章 鄉(xiāng)勇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wǎng)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fēng)波(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三百章 西學(xué)大儒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zhèn)共進退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zhàn)(六)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六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zhàn)計劃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zhàn)即潰的藤牌兵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wèi)強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zhàn)
第七百一十七章 營嘯與城破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新建登州軍營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zhàn)(三)第六十一章 澄邁縣令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fā)的血案(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又一個總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zhàn)後會議(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二)第八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七百二十六章 衝突第七十一章 小年夜第六百二十七章 底線第三百一十四章 探營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預(yù)言與請求第七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第一百九十九章 擊殺耿仲明(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備戰(zhàn)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見錦衣衛(wèi)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fēng)波(二)第二十一章 斬腳峒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九百三十八章 給李自成開掛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三十九章 船廠(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亡國滅族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lián)軍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五十七章 鄉(xiāng)勇第九百零七章 自己的班底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遁第三百五十章 定案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戰(zhàn)之前(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鑲外先安內(nèi)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七百二十六章 溫府風(fēng)雲(yún)(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zhàn)後會議(一)第七百零七章 平南伯的胃口很大第八百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八十五章 黎亂(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教堂婚禮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三百九十七章 昌化城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三百零二章 鋼盔的選擇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錯就錯第三百六十七章 暗線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nèi)第九百零二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四百一十二章 茍二貴回村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五百一十二章 自殺式衝鋒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zhàn)艦命名(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亡國之際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dāng)關(guān)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二十五章 碼頭偶遇第五百三十一章 用大炮對話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一百零三章 潛入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五十七章 鄉(xiāng)勇第五百六十七章 下一盤很大的棋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wǎng)第一百零九章 茶樓風(fēng)波(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剿方略第三百章 西學(xué)大儒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鎮(zhèn)共進退第八百九十六章 逃跑第五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六百七十章 求雨山之戰(zhàn)(六)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受降第三十三章 灰口鐵和白口鐵第七百九十七章 韃子跑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六百九十章 引君入甕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遇慕容公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zhàn)計劃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zhàn)即潰的藤牌兵第七百三十章 先下手爲(wèi)強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zhàn)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乐东| 汉源县| 买车| 龙泉市| 汝阳县| 镇平县| 富宁县| 濮阳市| 客服| 紫云| 修水县| 鹤庆县| 桃园市| 措勤县| 武隆县| 甘洛县| 开封县| 宜州市| 岳池县| 巧家县| 平乐县| 漳州市| 正阳县| 太原市| 铜梁县| 吴川市| 寿宁县| 闵行区| 安福县| 蛟河市| 大城县| 濉溪县| 桦南县| 万源市| 卓尼县| 凤山市| 宜章县| 云阳县| 德钦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