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零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

京師,紫禁城,金鑾殿。

此時,崇禎正召集文武百官,商議退敵之計,大殿內的氣氛非常壓抑。

韃子越過長城入寇已經快兩個月了,連克州縣,北直隸一帶的官兵屢戰屢敗,根本不是對手。崇禎自從韃子入寇之後就沒有睡過囫圇覺,眼中佈滿血絲。他抑制住心中的鬱悶和憤怒,詢問百官:“建奴肆虐,京師戒嚴,朕眼看著北直隸百姓慘遭荼毒卻無能爲力,衆卿可有退敵良策?”

吏科給事中王家彥出列,朗聲道:“陛下,建奴入寇,生靈塗炭,陵寢震驚,本兵掌管兵事,卻坐視不救,理應問罪。”

作爲兵部尚書,張鳳翼是制定抵抗策略的主要責任人,但是他才能平庸,根本沒有什麼好辦法,應對失措,眼睜睜看著奴酋阿濟格帶領大軍橫衝直撞,卻沒有任何辦法制止。現在聽到王家彥公然彈劾自己,卻無言以對。他不是坐視不救,是根本不知道有什麼辦法能夠讓韃子退回關外。

崇禎眉頭皺了皺,答道:“眼下驅逐建奴爲第一要務,本兵是否該問罪,戰後再議。”他也對張鳳翼的表現不滿,可是暫時也找不出更合適的人選來擔任這個職務了,先對付著吧。

張鳳翼聽得眼皮子直跳,“戰後再議”,這話裡有話啊,難道皇帝對他的不滿已經累積到一個極限,只等韃子退兵後就找他清算嗎?

不行,必須掌握主動權,挽回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形象。張鳳翼權衡了一番利弊之後,一咬牙,出列奏道:“陛下,臣懇請出京督師,建奴一日不退兵,臣一日不回京!”

這個請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文武百官都想不到這個資質平平的兵部尚書居然有這樣的勇氣,崇禎也沒想到張鳳翼會主動請纓。

驚訝之後,崇禎還是頗有些歡喜,無論如何,敢出京督師驅逐韃子,至少勇氣可嘉,他立刻準許:“本兵既然請纓,朕準了,另命宣大總督樑廷棟戴罪入援,互爲犄角,望卿不復所託,剋日退敵。”

樑廷棟是前任兵部尚書,崇禎三年上任,才幹還算可以,但是品行操守不怎麼樣,屢次遭人彈劾,才當了一年尚書就被撤換。去年起復,接替丁憂的楊嗣昌,以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總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鎮,提督軍務。韃子此次入寇,經過的正是他的轄地,沒有遭到任何抵抗,長驅直入。崇禎對此很不滿,只是大敵當前,撤換邊鎮總督動搖軍心,便只能選擇讓樑廷棟戴罪立功,領兵從宣大馳援北直隸了。

張鳳翼心中哀嘆,“剋日退敵”,說的容易,韃子幾萬大軍,說擊退就能擊退嗎?不過他不敢在這個話題上多說,先避過朝堂上的彈劾再說。

兵部尚書自請督師,除此之外百官並無良策獻上。下朝之後,崇禎悶悶不樂地回到乾清宮。

王承恩見他心情不好,屏退殿中宮女和小太監,心想得揀一件能讓萬歲爺高興的事說給他聽聽,否則天天這麼鬱鬱寡歡,實在傷身。

想了半天,王承恩想起丁憂被下旨奪情的前宣大總督楊嗣昌已經回了京城,而且請求面聖,將這個消息告訴萬歲爺,或許能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說:“前兵部右侍郎、宣大總督楊嗣昌已經回京,請求面聖,萬歲爺可要召見?”

崇禎聞言一振,立刻說:“文弱回京了?趕快宣他覲見。”

楊嗣昌丁憂之前就很受崇禎信任,其父楊鶴剿寇失利被問罪,絲毫沒有影響他的聖眷,短短幾年就歷任山海關內監軍兵備道、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兼巡撫山海關和永平府、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鎮總督,要不是先後因爲父母雙雙去世,回家丁憂,兵部尚書的位置未必是張鳳翼的。崇禎苦於朝中無知兵之人可用,便下旨奪情,命他回京。

不久後,楊嗣昌便進了宮,被宦官帶到乾清宮。他此刻沒有官職在身,身著布衣,跪下磕頭行禮:“武陵楊嗣昌叩見陛下。”

崇禎連忙虛擡右手,示意平身,“文弱無需行此大禮,朕下旨奪情,召你回京,就是要重要的。來人,賜座。”

楊嗣昌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不過場面上的事還是要做的,再三推卻之後,纔在宦官搬來的小幾子上坐下。

崇禎現在最憂慮的就是韃子入寇之事,卻無人可以商量對策,現在楊嗣昌來了,宛如找到了知音,將腹中心事和盤托出,並詢問:“韃子入寇,卿可有良策?另外,朕想調洪承疇、盧象升等人北上拱衛京畿,如何?”

楊嗣昌沉吟片刻,沒有直接回答崇禎的問題,而是反問:“臣有一番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崇禎連連點頭:“直說便是,無需顧慮。”

楊嗣昌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談:“陛下,天下大勢好比人的身體,京師是頭腦,宣、薊諸鎮是肩臂,黃河以南、大江以北的中原之地是腹心。如今形勢是烽火出現於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禍亂於腹心之內,中之甚深。外患固然不可圖緩,內憂更不能忽視,因爲它流毒於腹心,如果聽任‘腹心流毒,臟腑潰癰,精血日就枯乾’,徒有肩臂又有何用呢?”

這話的意思很明顯,韃子入寇是急癥,流寇則是心腹之患。很顯然,楊嗣昌對抽調洪承疇、盧象升等剿寇主力北上並不贊同。

崇禎愣了一下,說道:“流寇肆虐中原,確實是心腹大患,可是建奴在京畿作亂,總不能不管吧?”

楊嗣昌答道:“臣有三策獻上:一是攘外必先安內;二是足食然後足兵;三乃保民方能蕩寇。”

崇禎精神一振,說:“願聞其詳。”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可以與建奴虛以委蛇,以和談牽制,穩住京師局勢後,集中兵力剿滅流寇。只要除去這腹心之患,建奴無非是疥癬之疾罷了,無論是戰是和,可以從容應對。”

第三百一十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七十一章 小年夜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四百五十二章 料羅灣海戰(六)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八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二百六十九章 潰敗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後“分贓”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九百零一章 擴張版圖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六百三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到逃稅的商船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
第三百一十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七百零八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七十一章 小年夜第九百六十六章 天下布武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出兵第三百零一章 編制與軍銜第七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八百三十二章 返回天津衛算賬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六百七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閱祭旗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上伏擊(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三百五十四章 玩金融不靠譜?第二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四百五十二章 料羅灣海戰(六)第四十九章 低碳鋼第六百七十四章 王牌對王牌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鎮壓饑民第二百三十二章 釀酒(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守城利器第七百四十一章 昨日僻壤,今日桃源第九百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宏圖的救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七百六十四章 第一輪較量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三百二十四章 落網第七百零八章 待價而沽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活的戰術第八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七百章 黃猛甲的命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襲擾戰(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八十九章 刺刀第五百七十六章 掃蕩生黎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五百一十章 炮船對射第八百二十六章 保定援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二百六十九章 潰敗第二十四章 人市第四百零一章 炮擊城內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七百一十章 防不勝防的刺殺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體納糧第六百八十一章 自己人也打第五百零五章 進入福建第八百八十九章 死穴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二十三章 墾荒與軍屯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二百六十一章 海上伏擊(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挑起戰爭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和第九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炮屠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九十章 關寧軍的野望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後“分贓”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九百零一章 擴張版圖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六百三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零五章 政治同盟第四百一十六章 賜名蘇粗腿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六百六十四章 瓊海軍的第一槍第一百二十七章 告密第七百五十八章 屠殺第一百七十二章 圖謀(二)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順第六百七十九章 螳臂當車?第一百四十九章 改良版鴛鴦襖第五百零三章 東亞最強戰艦第七百五十四章 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第九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南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大典的承諾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到逃稅的商船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四百零八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八百七十章 擴廓帖木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页游| 陈巴尔虎旗| 三河市| 石渠县| 通城县| 禹州市| 噶尔县| 桃江县| 平昌县| 渝北区| 喜德县| 贺州市| 江门市| 木兰县| 西吉县| 紫金县| 准格尔旗| 达拉特旗| 平塘县| 安溪县| 新源县| 龙井市| 华安县| 萨嘎县| 道孚县| 务川| 临湘市| 铁岭县| 竹溪县| 彭阳县| 内丘县| 周口市| 黄陵县| 西和县| 宿松县| 山阴县| 德化县| 东阿县| 仁布县| 曲麻莱县|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