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安門的較量

聽見司馬德的話,楊由基和其他軍官都愣住了。

楊由基不解地問:“咱們不是幫朝廷打了個大勝仗嗎?怎麼還要爲難我們?”

司馬德冷笑一聲:“幫老朱家打了勝仗,與下面的人有什麼關係,尤其是南京城內這些尸位素餐的老爺們。更何況,將軍曾經得罪過一個人,是南京城內的三巨頭之一,所以嘛……”

楊由基也不傻,立刻想到了當初在蘇州自己親手揍的那個常威,他脫口而出:“南京鎮守太監?”

“正是他。”

“可是打了他乾兒子多大點事,堂堂一個鎮守太監,總不至於爲了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拿軍國大事來置氣吧?”楊由基百思不得其解。

夏天南開口了:“由基,你想得還是太簡單了,明面上我打了他乾兒子,掃了他面子,實際上得罪他最狠的是斷了他的財路。如果不是我橫插一桿,他就可以利用常威作爲傀儡,壓迫蘇州絲行低價甚至無償提供生絲,從中大賺一筆,這可是上百萬銀子的買賣,他能不恨我入骨?”

司馬德接話道:“太監沒了那話兒,不能娶妻生子,也不能傳宗接代,唯一有興趣的就是白花花的銀子了,所以歷任鎮守太監無一不是窮盡一切辦法撈錢。俗話說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普通人尚且如此,對於太監來說,這個仇恨更是要記到棺材裡。”

楊由基這才弄明白真相,搖了搖頭,退到了夏天南身後。

夏天南問司馬德:“司馬先生,剛纔你說南京城三巨頭,我就知道有個鎮守太監權力很大,另外還有哪兩個?”

司馬德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還是兵部小吏出身,自然輕車熟路,解釋道:“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後,設南京守備一名,掌節制南京諸衛所,及南京留守、防護事務,以公、侯、伯充任,兼管南京中軍都督府,此爲是巨頭之一;洪熙元年又增設一名宦官同守備,名義上與守備地位相當,也就是現在的鎮守太監,此爲巨頭之二;另南京保留六部,不設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三司,原來三司執行的職權便由南京六部負責,其中又以南京戶部、南京兵部的權力最重,兵部尚書掛“參贊機務”銜,會同鎮守太監和南京守備勳臣共同管理南京的留守、防護事務,此爲巨頭之三。其實景泰三年還增設了一名協同守備,以侯、伯、都督充任,兼管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事務,以中府爲治所,節制其他各府,不過與守備同爲勳貴,同氣連枝,又是給守備打下手的,所以忽略不計。”

“原來如此。”夏天南算是長見識了,本以爲南京就是大明官場的養老院,凡是混的不上不下的都跑來南京“退居二線”,大家都是混日子而已,沒想到管理體系還這麼複雜。

司馬德繼續介紹:“這三人之中,兵部尚書負責南京周邊地區的守備,南直隸的49個衛,都隸屬兵部尚書指揮,看起來管的地方寬一些,實際上在南京城內地位最低;守備歷來是魏國公世襲,南京城內天字一號勳貴,地位尊崇,但是不到打仗的時候,不會過多插手南京城內日常事務;而鎮守太監除了六部不能管,其餘什麼事都可以插上一腳……”

“原來如此。”夏天南弄清了三巨頭的地位和權力,他沉吟道,“這麼說起來,咱們要進南京城,就非得看這位常太監的臉色不可了?”

“正是如此。”司馬德勸道,“如果將軍不想在南京鬧出太大的動靜,咱們就吃點虧,繞過南京,去周邊其他州府,順江而下,杭州、蘇州、揚州都可以去,那裡的官府絕不敢阻擋咱們進城,而且蘇州的知府可是咱們老相識……”

“不行。”夏天南沒有順水推舟接受這個臺階,“我們的傷兵需要醫治療養,不能再四處奔波,南京城就在眼前,我幹嘛要去蘇州、杭州?再說瓊海軍打了勝仗,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這麼一走倒成了我們理虧了?”他已經不是當日的吳下阿蒙,已經足夠和所謂的南京城內巨頭扳一扳手腕,面對權貴如果選擇灰溜溜地逃避,不僅有損自己的威望,對剛打了勝仗的部隊士氣也是很大的打擊。

他轉身對衆軍官說:“所有人都聽著,咱們打了勝仗,別說南京城,就算北京也能進,再說你們的戰友受了傷,需要進城休養,所以這南京城非進不可。如果那個牛都司帶來好消息就算了,如果仍舊不準我們入城,我們就直接衝進去,看誰敢阻擋?”

軍官們都是直腸子,聽見將軍這麼硬氣,心裡很解氣,紛紛高呼:“對,衝進去,誰敢擋就揍誰!”

夏天南又吩咐楊由基:“派人去江邊傳令,讓船隊做好開拔準備,隨時待命。”這次來到安徽剿寇,雖然永樂級的戰艦沒有進入長江,但是武毅級戰艦是隨同運輸船隊一併進來的,爲船隊護航。

他雖然沒有明說待什麼命,但是楊由基理解了他的意思:南京在長江邊上,南京港更是江南最大的內河港之一,必要的時候,可以用戰艦巨炮向南京展示武力。

“是,屬下馬上派人去傳令。”

司馬德有些憂慮,小聲對夏天南說:“將軍,這麼做是不是有些不妥?南京畢竟是留都,不是廣州,更不是臨高縣城……”

夏天南冷冷一笑:“不必多慮,瓊海軍已經不是當年的護衛隊了,天下之大,哪裡都去得。將來我們還要進京城的,這留都又算得了什麼?”

這時牛都司又轉回來了,他對夏天南說:“上面說了,大軍暫時駐紮城外,主將可以帶兩人入城,向南京守備和鎮守太監請示相關事宜……”

夏天南冷冷地回了一句:“請示個屁!”回頭下令,“動手,解除城門守軍的武裝,全都捆起來,咱們光明正大進城!”

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五百五十六章 炮轟鶴丸城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二百八十八章 火船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九百三十一章 港口示威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在長崎設立商館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巨頭齊聚洪武門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四百一十八章 跳幫肉搏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七百五十一章 謎底揭曉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塘街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三十五章 黑火藥的材料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四百二十章 三女同遊臨高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九十四章 奪田(五)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四百五十二章 料羅灣海戰(六)第一百零七章 茶樓風波(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二十章 春宵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鄭抗劉?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
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七百二十九章 書生的報復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四百七十七章 下江南第三百八十四章 糾結的秦知府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四百四十章 戰爭開始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二百七十章 立寨對峙第三百六十一章 火併第五百五十六章 炮轟鶴丸城第八百零五章 線膛槍與米尼彈第二百八十八章 火船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九百三十一章 港口示威第七百二十四章 知恩圖報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四百八十三章 五十萬斤生絲的大手筆(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在長崎設立商館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四百九十八章 鄭家有子名福鬆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七十五章 試炮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六百零九章 海上煉獄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巨頭齊聚洪武門第九百五十二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在屋檐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失敗第四百一十八章 跳幫肉搏第七百四十七章 陽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七百五十一章 謎底揭曉第六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二十九章 廣開財源第六百四十五章 招募騎兵第八十三章 黎亂(一)第七百一十九章 軍民兩用軌道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元化和他的弗朗機教官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擾戰(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臺灣的消息第四百七十九章 半塘街第四百四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七百零九章 危險靠近第五十四章 基督徒的信仰第三十五章 黑火藥的材料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四百二十章 三女同遊臨高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馴服海盜(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十二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四十四章 福鬆之死第二百四十章 馴服海盜(二)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獻風波(二)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員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七百零九章 先抑後揚第六百一十一章 謀求官職第六百二十章 久違的捷報第八百三十三章 逼問第八百六十章 羣英館和九公子第五十六章 瓊海式步槍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次走火引發的血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全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略方向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九十四章 奪田(五)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第三百一十八章 追殺第四百五十二章 料羅灣海戰(六)第一百零七章 茶樓風波(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鳳陽之戰第六章 馬嫋村的光明第三十二章 夏天南之野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偶遇第三百五十二章 董明璫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二十章 春宵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擊炮的仰射戰術第七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五百八十六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鄭抗劉?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三百三十一章 黑暗中的力量第四百五十七章 談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大姚县| 澳门| 揭阳市| 平顶山市| 侯马市| 五指山市| 福鼎市| 北海市| 宽甸| 安徽省| 景谷| 昌乐县| 广汉市| 沙田区| 皮山县| 曲周县| 河间市| 镶黄旗| 晋中市| 米林县| 油尖旺区| 阿巴嘎旗| 隆子县| 石渠县| 兴化市| 盱眙县| 稷山县| 吉隆县| 霞浦县| 门头沟区| 谢通门县| 监利县| 寿阳县| 沐川县| 平顺县| 马尔康县| 建平县| 鄱阳县| 龙州县|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