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

當初鄭芝龍多次進攻月港,焚燬街區,擄走船隻,目的就是爲了迫使海商們將貿易轉移到中左所進行。這個島雖不甚大,但是受外貿商業繁盛的恩惠,經濟頗爲繁榮。中左所城外形成了很大的一片商業區。

鄭家在這裡的碼頭、貨棧沿著碼頭排開,貨物堆積如山。此時的碼頭上還停泊著不少貿易商船,有鄭家麾下的。也有隻是到此地貿易的商人的。聽聞賊人襲來,從商人到水手,一個個失魂落魄,有人眼見自己的船貨不保。不由得捶胸頓足。嚎啕大哭,碼頭上頓時哭聲震天。

此時,中左所城內也已經亂成一團,殷實人家都在扶老攜幼,大包小包的出城,準備躲入山裡,而城外的窮苦百姓。卻又在往城裡涌來,希望在城牆的保護下躲過這場兵災。

一時間所城的城門口已經擠成了一團。出城的進城的,都使足了力氣互相推搡,老弱婦孺被推倒的,踩傷的,乃至被活活踩踏而死。留守城門的鄭家軍士們手足無措,只能一個勁的大聲吆喝,卻無濟於事。

所城中心的原千戶所的衙署大堂,現在是鄭芝龍的議事廳。鄭芝龍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稍許找回了一些安全感,臉色比起之前要好了一些。雖然剛纔幾名兄弟和族人的舉動很是無禮,但是鄭芝龍知道,如果不立即逃走,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場,說起來還是他們救了自己一命。

大廳裡的氣氛沉悶而壓抑,即使在李魁奇拉走鄭芝龍的大多數部下,鄭芝龍一度落得只有“兵三百”這樣的窘境之下,鄭家的這些族人還是相信自己的大哥能夠力挽狂瀾,重整旗鼓。但是現在他們已經失去了那種自信,海戰的慘敗讓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的對手有多恐怖。

“大夥別一個個像死了老子娘一樣,”鄭芝龍強打精神,開口打破了議事廳內的沉寂,“瓊州營可就在外面的海面上,離所城也就是一陣風的距離了,說說怎麼辦吧!”

“中左所乃是泉州鎖鑰,若是失守,則泉、漳危如累卵,在巡撫面前必無法交代。”鄭芝莞看到殘存的鄭氏族人都沒有了作戰的勇氣,因而咳嗽了一聲說道。

“如今水師全軍覆沒,三爺戰死、聯大哥下落不明,沒了船,如何再與瓊州營戰?咱們自身都難保了,還管他什麼鳥巡撫!”鄭彩提出了異議,“依小弟看來,不如趁瓊州營尚未登岸,速派人前去交涉,說服其退兵——大家好歹都是朝廷的人馬,攻打千戶所城,形同造反,諒他們也不敢造次。”

“退兵?”鄭芝豹冷笑一聲,“瓊州營擺出這麼大陣仗,把咱們的家底都抄了,難道被你幾句話就能嚇回去?要是他們怕這個造反的帽子,當初還能打到廣州去?”

鄭彩一窘:“要不許之以利……”

鄭芝龍搖了搖頭:“我不說大家也清楚,若是爲了幾個小錢,瓊州營怎麼可能花這麼大力氣往死了打我們!”他站了起來,望著大家說道,“他們是想取代鄭家,成爲從日本到南洋的霸主,到時候銀錢多得下輩子都花不完,絕不會爲了一點蠅頭小利放過咱們!”

這話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咱們不能認慫,水師雖然敗了,這中左所城島上的銀子、糧食和貨物都在,只要熬到瓊州營退走,咱們還是能東山再起!”

雖然這話自我安慰的成分居多,眼下的形勢遠比對陣李魁奇那時候更爲兇險,但是事情還沒到山窮水盡的那一步,誰都不願意放棄希望。

鄭芝龍的嘴角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說道:“大夥說得對,這裡是咱們兄弟的老巢,比起安平來還要要緊的地方,只要守住了,就有翻盤的希望。瓊州營的船再厲害,總不能行到岸上來。”

鄭芝莞趁熱打鐵,爲衆人打氣:“這中左所城,我們還有一萬人馬,十幾門紅夷大炮,只要肯給重賞,弟兄們必然拼死打仗。瓊州營遠途而來,能帶多少人馬?只待他上了岸,咱們十個拼他一個,換命也把他們耗光了!”

所謂島上有一萬人馬那是虛數,實則島上除去各處守衛寨子的人馬之外,可用的陸勇不過四千人,不過各家將領都有親兵家丁,加起來也有一千來人,特別是鄭芝龍自己招募的黑人衛隊和日本人衛隊——其中還包含若干葡萄牙人軍官。全是是職業軍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按照當時標準都堪稱精銳。

當時逃的匆忙,沒注意看瓊州營運兵的船有幾條,不過按照本朝參將的編制,一千來人頂天了,這還是不算他吃空餉。十個打一個吹牛,四五個打一個還是不成問題的。

大家今日親眼見證過了瓊州營水師的厲害,那是比紅毛還恐怖的存在,但是對瓊州營的陸師有多強卻無多少感性認識。何如賓在瓊州府的大敗一直只有模糊的傳聞,並不確切。鄭家人按照他們的慣性思維,認爲他們不過是比官兵強一些的軍隊罷了——這年頭能打敗官軍也不是什麼稀罕事,鄭家就多次擊敗過官兵,而官兵在陸地上進剿有時候還得求鄭家出兵助師。

中左所又是自家的主場,除了千戶所城,鄭家在這裡修築有多個營寨,囤積有大量的火藥糧食,糧餉足夠支持十年以上。縱然陸戰失利,只要己方退守城寨,瓊州營孤軍深入,必不敢在這裡久留,只要堅守城寨,用不了多久他們就得退兵。

於是鄭芝龍下定了決心,海戰既然慘敗,陸戰不容再失,當下決定死守中左所城。

大家都知道瓊州營船堅炮利,所以決定不在海岸邊迎敵,以免爲敵人炮火所傷,而是在較爲縱深的地帶迎戰。瓊州營既然登陸,必然將中左所視爲首要目標,自家在城下迎戰,可以以逸待勞。於是派出人手,召集各處的陸勇,包括黑人火槍隊和日本衛隊,齊聚所城,準備決一死戰。

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一百九十五章 逃離登州(四)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之野望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掌櫃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三十三章 平南伯救我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四百五十九章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七百九十五章 進入白刃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六百章 戰俘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七百九十章 楯車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鄭抗劉?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十六章 開工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一)
第六百六十五章 求雨山之戰(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薩摩藩的偷襲第五百零九章 戰列線的威力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後會議(二)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八百七十八章 困局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二百六十六章 博輔保衛戰(五)第五百六十九章 “翁婿”聯手,登萊我有第一百九十五章 逃離登州(四)第八百三十九章 永定門外第二百九十八章 瓊州營第七百七十九章 扣帽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襲(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埋伏第六百一十八章 嚮往的生活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南錢莊第八百七十九章 反省與破局第七百三十六章 岳父大人看上了董小宛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貿之野望第五百七十五章 編戶齊民,一戶一丁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六百三十六章 島津光久的選擇第八百五十九章 準備談判第一百六十三章 吳橋兵變(二)第九百零八章 情報司和內衛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一百五十八章 入登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襲慘敗第二百四十八章 總督的決心(三)第六百九十章 此山是我開第七百九十九章 細作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掌櫃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洋的使者第九百章 挖牆腳第八十一章 訓練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三十三章 平南伯救我第九百四十五章 福祿宴第七百三十五章 翁婿再相見第四百五十九章第八百二十八章 舉火燎天何煌煌第七百三十二章 血濺桃花扇第五百八十四章 搶人頭不成反被日第一百五十二章 規劃新城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營救太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六百七十七章 多爾袞的計策第六百九十六章 剋扣糧餉第四百九十七章 福建的局勢第八百二十九章 馬拉松般的戰鬥第五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局勢第五百七十章 出兵的理由有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二百五十一章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八百一十章 硬扛還是認慫?第七百九十五章 進入白刃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太監栽了第五百四十章 去江戶,給幕府定規矩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的尾聲第六百章 戰俘第二百六十二章 博輔保衛戰(一)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七百四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密謀第五百七十四章 何不軍屯?第七百零二章 “新皇”入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總督的決心(二)第七百九十章 楯車第三百六十五章 聯鄭抗劉?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剪船第十六章 開工第六百四十章 內閣商議第八百五十章 白刃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七百八十章 兵諫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五十一章 山寨版褐貝絲第三百零四章 軍官培訓(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商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炮體系(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二百七十四章 潰敗與追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九十一章 奪田(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六百三十七章 入城剿寇第七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七百五十一章 街頭刺殺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四十一章 斬腳峒來襲第四百九十二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宁市| 揭东县| 衡南县| 邛崃市| 农安县| 宜章县| 永济市| 铅山县| 龙里县| 元江| 武城县| 清水县| 西吉县| 肇东市| 淮阳县| 大关县| 治多县| 达日县| 道真| 龙胜| 静海县| 搜索| 明星| 嘉义市| 满洲里市| 高淳县| 平乡县| 蕉岭县| 寿光市| 辽阳县| 伊金霍洛旗| 拜泉县| 麻栗坡县| 海口市| 利辛县| 九台市| 营山县| 封开县| 阿图什市| SHOW|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