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五十一章 家底厚實了

一孫元化聞言打了個寒顫,看來崇禎的命是保不住了,夏天南一定會想盡辦法讓他死在李自成的手裡。孫元化相信,即使李自成不對崇禎下手,夏天南也會一手按著崇禎的腦袋,一手抓著李自成的刀砍下去,造成流寇弒君的即成事實,然後打著爲崇禎復仇的旗號接收大明的政治資產。

不得不說,他的判斷非常接近夏天南真實的想法。

雖然對崇禎、楊嗣昌君臣等人暗地裡試圖與韃子議和以及向立下大功的夏天南下毒手的行爲很不齒,但是孫元化畢竟是傳統的讀書人,君爲臣綱的理念深入骨髓,心裡的某些包袱不是輕易能放下的,對於崇禎可能發生的遭遇,心中不免唏噓不已,卻又無可奈何——這是大勢,瓊海軍上下數萬人的想法不是他一個人能阻止的。

夏天南通報了大陸方面的局勢後,開始聽取部下的彙報。

軍事方面顯然是最重要的。作爲軍方幾巨頭之一的黃漢生率先出列。

“啓稟將軍:第一團精挑細選,從老屯丁中挑了不少得力的人選,現已經擴充到一萬餘人,新屯丁也有兩萬餘人,墾荒屯田之餘,一日操練兩次,需要時稍加訓練就能拉上戰場。這些只是咱們反覆篩選之後的精銳,如果形勢緊急,十萬移民中還能拉出一兩萬丁壯,可能年紀和體格略有不足之處,但也算不錯的兵源了。”

“也就是說,第一團的實際兵力翻倍,而預備役達到了兩萬,甚至根據需要,上限可以達到四萬?”夏天南點點頭,滿意地說,“果然人力纔是最寶貴的資源,沒有這些人口,咱們的槍炮再厲害也沒用,只能窩在廣東當霸王,不敢與流寇和韃子正面拼消耗。”

流寇靠的是人海戰術,在大肆移民之前,哪怕用十個炮灰換瓊海軍一名士兵,都是瓊海軍無法承受之痛。韃子雖然人丁不旺,那只是相對整個大明而言,要拼命的話,八旗湊一湊,拉出十萬旗丁還是沒問題的,再說還有蒙古人、投降的明軍甚至朝鮮人作幫兇,輕輕鬆鬆可以達到二三十萬人的規模,如果不吸收人口擴充軍隊,幾千萬把人的規模,就算武器有代差優勢,也不夠幾場大戰消耗的——當初爲了對付阿巴泰一支偏師,夏天南可是拉出了全部家底。現在現役加預備役有了幾萬人,加上山東和臺灣的兵力,終於有足夠的實力去和皇太極正面扳手腕,硬碰硬來一場決戰了。

作爲資歷最老的將領,黃漢生早已把自己的命運和瓊海軍牢牢綁在一起,瓊海軍能有跨越式的發展,他也是與有榮焉,聞言說道:“將軍說的是。想當初兵力不夠時,一千人要硬拼廣東兩萬大軍,還要跨海與整個廣州城的軍民爲敵,可謂是以命相搏,沒有退路,一旦敗了就一無所有。後來不管是在求雨山下與高迎祥交手,還是在山東打叛軍和韃子,無一不是以多打少,沒有騰挪的餘地。如今兵強馬壯,放眼天下,咱們瓊海軍誰也不怕了。”

夏天南心情很好,鼓勵道:“陸軍能有這樣的規模,你功不可沒,辛苦了。”

黃漢生行了一個軍禮:“這都是屬下該做的。”

魏連橫和蘇粗腿不在,慕容龍城發言的序列自然靠前了,等黃漢生退回去後,他出列說道:“將軍,陸戰隊在遼南已經證明了自己,在戰船的配合下,在沿海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然而一千人左右的規模實在太少,請求將軍準許擴充。”

這次陸戰隊初露鋒芒,在海軍的配合下,以極少的兵力,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拔掉了遼南的據點,起到了牽制清軍入寇的戰略作用,效果之好甚至超出了夏天南的預期。對於慕容龍城的請求,夏天南覺得也是順理成章。他沉吟片刻,點頭道:“如今人手充足,能打仗的部隊是應該加強。不過也不需要無限增加兵額,特殊部隊畢竟不是普通的列兵,需要靠人數取勝,應該保持在一個適當的程度,戰時不失靈活。這樣吧,近衛營、特戰隊、陸戰隊都擴充到兩千人,人你們自己去挑選,武器和軍餉我來保證。”

楊由基、黃猛甲很高興,誰不希望自己麾下的部隊得到加強呢?他們雙雙出列,與慕容龍城一起,說道:“謝將軍。”

夏天南呵呵笑道:“好好幹,將來北上,我期待特戰隊和陸戰隊都發揮重要的作用。”

等軍方的人都彙報了進展或者提出了要求之後,孫元化收拾了一下心情,踱步出列,拱了拱手,說道:“將軍,瓊海軍現在的家底厚實了,大家都很高興。不過,我可能要潑一潑冷水:以往瓊海軍只有幾個營規模的時候,也就幾千人,火器的供應毫無問題,到了打高迎祥那會兒,兵力已經上萬,滿足新增兵勇的需求就有些捉襟見肘了,光是補充戰後的損耗就夠兵工廠喝一壺了。現在已經是數萬人的規模,僅憑現有的工匠,是無論如何忙不過來的——咱們瓊海軍可是人手一桿火銃,每千人配備十幾門小炮,每五千人還得配備大炮,不管是火銃打造還是大炮的鑄造,都已經跟不上擴軍的速度了。別說火器了,光是銃上的短刃都打造不過來……”

夏天南皺起了眉頭,兵工廠的產能和軍隊擴張的速度之間的矛盾是無法迴避的問題,這畢竟是現實,不是電腦遊戲,鼠標一點武器就造出來了。雖然控制了鐵礦和煤礦的產地,原材料的供應沒有問題,但是熟練的工匠數量是有限的,武器的製作也不能只求速度不求質量——試想一下,如果向來以品質精良著稱的瓊海式步槍、山地炮、野戰炮變得和朝廷鳥銃、紅夷大炮一樣容易炸膛,刺刀容易折斷,士兵對手中的武器不再信任,瓊海軍的戰鬥力一定會打折扣,和官兵也就相差不遠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掌櫃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顏罹寶劍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鎮撫司門口的血案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七百五十九章 騎兵的排隊槍斃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掌櫃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忠奸只在一念之間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五十九章 接觸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八百五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六十五章 博輔保衛戰(四)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一十四章 暴力征糧(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
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掌櫃第六百零八章 長島伏擊第九百三十九章 洛陽之戰(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體系(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八百零七章 天津衛第七百五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二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五十章 抵達江戶灣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書與國公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巴泰的節操第三百二十七章 入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顏罹寶劍第五百四十六章 讓日本人給瓊州營做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五十章 迷惘的縣太爺第八百一十九章 陰謀第八百二十五章 怯戰第九百零四章 繼承人第五百二十章 一戰即潰的藤牌兵第四百九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九百四十二章 霰彈過處,寸草不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屐引發的血案(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追擊李自成第七百七十四章 圍城與救援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封爵?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勝第七百五十章 誰是贏家?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鎮撫司門口的血案第二百八十二章 虎門炮臺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入兵營第七百九十六章 兇殘的巴牙喇第四百六十五章 開源與節流(打賞加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揚明號第九百六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攬(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攔截第一百九十八章 擊殺耿仲明(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奇兵吳三桂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跑的百戶大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俘營相遇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然形勝,一夫當關第八百八十三章 最後的排隊槍斃第八百零六章 毛遂自薦第四百零六章 縣衙之戰(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誰去臺灣主持大局?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慶宮第七百五十九章 騎兵的排隊槍斃第六百一十章 叛亂平定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橋兵變(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行蹤泄露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擊的王啓年第七百三十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五十六章 澳門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掌櫃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坤興公主第二百九十三章 總督的困境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羅灣海戰(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看誰上鉤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換思想就換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忠奸只在一念之間第五百九十四章 鳥銃換戰馬第五十九章 接觸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七百七十章 混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鄭芝鳳第四百八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三百五十五章 集資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七十章 田獨鐵礦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涯香(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四百四十三章 逃往中左所第八百五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六十五章 博輔保衛戰(四)第六百零三章 叛軍的末路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七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他第五十三章 刺殺訓練第五百七十二章 我欲提馬北望,不願偏安一隅第四百二十三章 錢莊的發展方向第八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一十四章 暴力征糧(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廈將傾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饶平县| 盐津县| 安徽省| 竹溪县| 株洲县| 海伦市| 伊宁县| 彭泽县| 山西省| 蒲江县| 九台市| 工布江达县| 阳江市| 绥芬河市| 榆林市| 玉屏| 淮滨县| 阿拉善左旗| 阿图什市| 古蔺县| 葵青区| 崇明县| 上高县| 营山县| 彰化市| 昌平区| 宿松县| 简阳市| 关岭| 临洮县| 临湘市| 石门县| 通山县| 古田县| 溆浦县| 射阳县| 额尔古纳市| 探索| 太湖县|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