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九十二章 忠奸只在一念之間

只要能化解這次事件,降低自己的政治風險,王遴也不願得罪地方的強勢軍頭,何況是能打敗高迎祥、張獻忠的人物。對於徐弘基明顯偏袒的話,他也不在意,反正有人背鍋就行,點頭道:“魏國公說得沒錯,夏總兵仗義出手,化解了常昆的陰謀,不但無過,還有功勞,這些本官也會寫入奏摺中?!?

這就屬於睜眼說瞎話了,但是王遴說起來面不改色心不跳,似乎在陳述一個再確定不過的事實,這也是官員的基本素質之一,能坐到兵部尚書這個位置的人,都不簡單。

夏天南也不傻,懂得投桃報李,他義正言辭地說:“查獲常昆的罪行,都是魏國公和王大人的功勞,我只是個外來戶,不過是恰逢其會罷了,怎敢貪功?”

王遴和徐弘基相視一笑,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痛快。這樣一來,不僅成功化解了危機,還把壞事變成了好事。至於倒黴的常昆,在他們眼中已經(jīng)是個死人了,也懶得去管他。王遴吩咐左右把他架回鎮(zhèn)守太監(jiān)府,然後派兵把守,任何人不準進出,而原本屬於鎮(zhèn)守太監(jiān)的職權,在處置常昆的聖旨下來之前,就由兵部和國公府代爲行使。

有了兩大巨頭的背書,夏天南強行闖入城中的行爲就這麼不了了之,至於和神機營的衝突,一切責任也都會推到常昆的身上。夏天南對這種處置很滿意,闖了禍還有人擦屁股,這感覺很好。他關心的只剩下一件事,瓊海軍駐紮在哪?

徐弘基拍拍胸脯:“這事包在我身上,不管是城北池河營駐地,還是城南神機營、振武營駐地,你隨便挑,看中那個地方,我就把地方騰出來。”

夏天南謙讓道:“不敢叨擾京營的兄弟,只要有地方就成,任憑魏國公安排?!?

徐弘基吹鬍子瞪眼說道:“什麼叨擾不叨擾的,你們打跑了流寇,凱旋歸來,理應得到厚待。常昆這廝有句話倒是沒錯,神機營那羣傢伙就是一班廢物,在你手下連一炷香的時間都撐不住。依我看,就讓他們把地方騰出來給你們住。”

“呵呵,神機營還是有實力的,進退有度,來去如風,我們贏的僥倖?!毕奶炷洗蛄藗€哈哈,至於來去如風是不是暗指逃跑時驚人的速度,就不得而知了。

徐弘基沒有上馬,而是親熱地拉住夏天南的手,一起前行,一邊走一邊小聲道:“不說這些敗興的事了。那個……老哥有個不情之請,你的那些火器與神機營的鳥銃很不一樣,老哥看得眼熱,能不能賣給老哥一些,拿來操練府中的親軍……”

夏天南不動聲色抽出了自己的手,回答道:“魏國公開口,怎麼能提賣字?回頭我讓人送兩百桿到府上!”

徐弘基咧嘴大笑:“老弟是個爽快人,打仗也出挑,我欣賞你,以後咱們也不要互稱官職爵位了,就以兄弟相稱!日後來南京,有事就找老哥我,這裡還沒有多少老哥辦不成的事!”雖然從爵位上看兩人相差甚遠,但是論官職,一個是以公爵身份掌管南京都督府大都督,一個是總兵官兼北京五軍都督府右都督。兩人兄弟相稱也勉強說得過去,

夏天南微微一笑:“那就先行謝過哥哥了?!倍鄠€朋友多條路,魏國公作爲南京城內第一號勳貴,又是南京守備,與其交好總沒有壞處,這兩百桿瓊海式步槍,物超所值。

王遴目送二人遠去後,收斂了臉上的笑容,回頭上了轎子,沉聲道:“回兵部衙門。”

回到衙門,王遴徑直來到書房,提筆寫奏摺。今天的事雖然圓滿收場,可畢竟是指鹿爲馬、顛倒黑白,漏洞頗多,這份奏摺得好好斟酌一番,做到滴水不漏,而且要搶在常昆之前送到京城,給皇帝造成一個先入爲主的印象。只要皇帝認定常昆是一個利用職權私自搜刮鉅額錢財?shù)牡笈?,而且爲個人恩怨擅自動用京營,事後常昆再如何解釋也沒有用了。

奏摺的前半部分,基本上是王遴向徐弘基和夏天南所說的那樣,把一切罪責推給常昆,三人不但無過,而且有功。只是寫到最後關於夏天南和瓊海軍的評價部分,王遴暫時停筆,沉吟起來。

今日瓊海軍的驚豔表現(xiàn)和夏天南的一言一行,都被王遴看在眼裡。瓊海軍的戰(zhàn)鬥力所有人有目共睹,如果說大敗高迎祥和張獻忠聯(lián)軍還有待證實,那麼輕鬆擊敗神機營則毫無爭議。本來關內的明軍積弱已久,出現(xiàn)了這樣一支強軍大家都應該高興,從此不需過於依賴以關寧軍爲代表的邊軍,可是王遴這個老江湖還是看出了問題,那就是統(tǒng)領這支軍隊的總兵夏天南。

如果換做其他武將,被常昆使絆子擋在城外,縱然感到委屈,最多也是向上頭訴苦,然後繞城而過,絕不敢縱兵闖入南京城——這裡可是大明留都,不是其他尋常州府。而夏天南似乎根本沒有考慮過政治後果,悍然入城,遇到阻攔的第一反應就是開打,全然不把自己當做朝廷的官兵來看,也沒有上下尊卑的概念。雖然後來橫空殺出了常昆這個替罪羊,危機得以化解,事後夏天南的表現(xiàn)也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給了彼此臺階下,但除了說明他能屈能伸、處事圓滑老練、應變能力強之外,並不能證明他是一個忠於朝廷的武將。

試想,如果沒有常昆的出現(xiàn),那麼與瓊海軍開戰(zhàn)的會不會就是池河營、振武營,而不是神機營?而王遴和徐弘基的下場不見得比常昆好到哪去。想到這裡,王遴感覺細思極恐。

良久,他終於想好了措辭,提筆寫下:“……瓊海軍戰(zhàn)力非凡,前有大敗流寇之戰(zhàn)績,今有橫掃神機營之悍勇,朝廷有此強軍,乃大明之福,陛下之幸。然夏天南桀驁不訓、頗有心機,忠奸只在一念之間,進則爲國之棟樑,退則爲亂世梟雄。臣斗膽進言,可召其進京,賜一閒職,明升暗降,解除兵權,則瓊海軍可徹底爲朝廷所用,操練得當,可爲大明屈指可數(shù)之強軍。但此舉頗有風險,一著不慎,逼反夏天南,便爲朝廷心腹之患,其禍之烈遠勝張獻忠之流,望陛下明察?!?

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八百章 手雷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顏罹寶劍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zhàn)隊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zhàn)(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zhàn)略方向的選擇第六百八十五章 武裝遊行與對峙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zhàn)的尾聲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wèi)局的作用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zhàn)略方向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zhàn)隊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八百一十六章 僵局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zhàn)(四)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五章 胡家的報復第二百六十八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七)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七百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zhàn)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一百一十章 催糧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八章 箭與刀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十一章 銷案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lián)軍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zhàn)(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四百六十章 俘虜?shù)倪x擇
第五百三十章 馬尼拉第四百六十三章 勸降第九百五十六章 軍紀第三百章 西學大儒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亂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短兵相接第八百七十六章 挽救夏天南的唯一機會第五百五十三章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第八百八十八章 策略與決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衝擊粥棚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搶還是強買?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臼炮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船廠和分艦隊第八百章 手雷第九百五十八章 校長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彈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顏罹寶劍第三百七十章 初到中左所第一百一十四章 弒官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六十章 老閘船第三百八十三章 瓊州營的請柬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zhàn)隊第九百二十八章 朝鮮水師的龜船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定出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雨山之戰(zhàn)(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zhàn)略方向的選擇第六百八十五章 武裝遊行與對峙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澳島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戰(zhàn)的尾聲第五百八十二章 初見吳三桂第二百三十九章 馴服海盜(一)第九百五十四章 內衛(wèi)局的作用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zhàn)略方向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找叛軍(一)第八百零四章 海軍陸戰(zhàn)隊第三百六十六章 王啓年的老本行第八百一十六章 僵局第一百零五章 鬥勇第一百九十七章 逃離登州(六)第七百零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一十一章 崇文門外小鬼難纏第七百四十五章 請將軍早日大婚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路向西第七十二章 準備鑄炮第六百六十八章 初遇豪格第四百一十三章 抵制納糧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七百五十七章 正藍旗的大軍第五百二十七章 海上分基地第六百六十八章 求雨山之戰(zhàn)(四)第八百九十九章 臺灣總督第七百八十六章 水到渠成第五百一十七章 退守中左所城第九十八章 竹筋混凝土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城(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蘇家的好日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戲開場第六百二十六章 紅毛與倭寇第五章 胡家的報復第二百六十八章 博輔保衛(wèi)戰(zhàn)(七)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八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九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八百二十章 求援第七百三十一章 田國丈搶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韃子來了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八百八十一章 兵諫第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七百一十一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六百九十二章 破城(二)第六百零二章 僵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受阻第七百七十八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家的衰落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戰(zhàn)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打探消息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撫的“公正”第二百九十一章 曠野迎敵第五百八十章 初會朝廷兵馬第一百一十章 催糧第五百三十九章 稅關第八百四十九章 對陣鑲白旗第八百七十一章 孛日帖赤那第八章 箭與刀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炮擊第九百二十四章 臺南城第十一章 銷案第七百零六章 捐餉談判第九百五十五章 擲彈兵和獨立炮兵第六百六十一章 勢不可擋的聯(lián)軍第八百零一章 榴霰彈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戰(zhàn)(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又見刺殺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潰敗第三百八十五章 蘇家父子進城第六十四章 不安的縣太爺第四百六十章 俘虜?shù)倪x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远县| 囊谦县| 湾仔区| 固镇县| 稷山县| 湟源县| 乾安县| 广元市| 临海市| 遵义市| 莎车县| 樟树市| 澄江县| 新津县| 疏附县| 汉沽区| 青田县| 扶沟县| 南雄市| 家居| 和林格尔县| 深水埗区| 峨眉山市| 铜陵市| 富阳市| 若尔盖县| 新河县| 克什克腾旗| 阿拉善左旗| 犍为县| 渝北区| 三台县| 九江县| 偃师市| 资溪县| 东阳市| 绍兴县| 九龙坡区| 海阳市| 沁源县| 张掖市|